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01)
2023(13358)
2022(11078)
2021(10013)
2020(8756)
2019(19745)
2018(19373)
2017(37313)
2016(20683)
2015(22855)
2014(22726)
2013(22794)
2012(21046)
2011(18804)
2010(19019)
2009(18032)
2008(18557)
2007(16893)
2006(14664)
2005(13288)
作者
(63918)
(53877)
(53594)
(50646)
(34236)
(25805)
(24171)
(20976)
(20032)
(19124)
(18375)
(17836)
(17109)
(17104)
(16788)
(16699)
(16334)
(15972)
(15578)
(15506)
(13758)
(13197)
(13053)
(12202)
(12107)
(12012)
(11996)
(11951)
(10870)
(10790)
学科
(91409)
经济(91294)
(90389)
(81673)
企业(81673)
管理(74623)
方法(42979)
数学(34169)
数学方法(33880)
(30608)
业经(30160)
(29868)
(22693)
财务(22668)
财务管理(22634)
企业财务(21468)
农业(21333)
中国(19701)
(18728)
技术(18595)
(17703)
贸易(17699)
(17193)
(16845)
(16477)
(15677)
理论(15322)
(15248)
地方(14413)
(14271)
机构
学院(312268)
大学(308349)
(128664)
经济(126320)
管理(123338)
理学(106898)
理学院(105754)
管理学(104133)
管理学院(103569)
研究(101049)
中国(77450)
(65378)
科学(65112)
(64029)
(59424)
(53402)
农业(52359)
业大(52245)
研究所(48759)
(47914)
财经(47886)
中心(46118)
(43440)
北京(39414)
经济学(38854)
(37249)
(36464)
师范(35944)
经济学院(35509)
(35355)
基金
项目(207223)
科学(163045)
基金(151907)
研究(144143)
(134818)
国家(133609)
科学基金(114219)
社会(92670)
社会科(87836)
社会科学(87805)
(82643)
基金项目(81501)
自然(76642)
自然科(74940)
自然科学(74910)
自然科学基金(73690)
(69219)
教育(65105)
资助(60992)
编号(56403)
重点(46867)
(46287)
(46139)
(45306)
(44539)
成果(44019)
创新(42430)
科研(40719)
计划(40001)
国家社会(38327)
期刊
(141975)
经济(141975)
研究(82985)
(59861)
学报(54915)
中国(54139)
(50242)
科学(49464)
管理(47191)
农业(40438)
大学(40132)
学学(38709)
技术(26416)
(25904)
金融(25904)
业经(25753)
(24417)
财经(24222)
教育(22660)
经济研究(22107)
(20819)
问题(19242)
技术经济(18117)
(16792)
商业(15956)
财会(15381)
(15234)
科技(14874)
现代(14775)
世界(14460)
共检索到449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传忠  郭树龙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并购前后以及三种并购类型的企业成长性,通过扩展检验Gibrat法则模型,利用分位数回归,研究了企业规模、年龄和并购特征对并购后企业成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并购后企业成长性显著增强,横向并购企业的成长稳定性明显强于纵向和混合并购企业;Gibrat法则在并购后企业成长中不完全成立,并购后企业成长与企业规模、年龄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外部融资显著推动了并购后企业高成长;并购特征不是影响并购后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朱丽  
从现代公司的成长来看,通过并购来实现企业的成长是一种重要而且普遍的方式。并购与企业成长阶段、企业的生命周期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并购动机直接影响企业成长的绩效。进行并购时,要充分考虑并购的形式、目标企业的选择、并购竞价等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铭松  
并购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和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并购并不能自动带来企业的成长。许多企业并购失败原因多种多样,但并购后企业资源整合的不力,无疑是其重要的原因。因此,企业只有重视资源的整合,成功完成并购行为后的整合,才算真正完成并购战略,才能真正实现并购的初衷,促进企业成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艳  
从已有成果来看,从文化角度研究并购的文献还不多见。在实务界,企业存在盲目扩张并购的现象,却忽视了文化差异度的审查和文化的整合。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在国内首次提出FSV企业文化三层次理论,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基础上,将文化分为财务指标层次、战略层次和价值观层次。其中,财务指标层次文化为企业的表层文化,战略层次文化伴随战略目标实现而成长和丰富,使企业呈现多元化文化格局,价值观层次文化为企业的最核心文化,通过对多元化企业文化的治理,树立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最后,建议收购方在并购前应强化文化审查,在事前选择出合适的目标公司,减少文化差异度,提高并购绩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艳  陈继祥  
外部经济环境的动荡变化,不仅可以使在位企业失去原有的战略优势,而且还会使这些优势得以存在的前提不复成立。中国的后发企业在全球发达经济体衰退的背景下,以资金换股权,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寻求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是一种可以尝试的发展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瑞  
为了解释蕴藏在复杂整合现象下的基本力量和规律,结合整合机理的内涵,从整合的基本结构和整合的逻辑两个方面,构建了企业并购后整合的一般机理模型。在该模型中,整合的基本结构通过破坏、重建和融入三个过程,实现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被一个新的企业模型所代替;而整合的逻辑将协同实现看作为整合的基本逻辑,将协同实现的条件看成是整合的支持逻辑,两者都体现在破坏、重建和融入的过程中,共同构成整合的策略轮廓。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明夫  
那些真正雄才大略的企业家,总是超越生意和产品思维,树立起产业抱负和产业整合思维。一、产业史回顾: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摩根重组了新大陆为了弄清楚并购重组、产业整合与企业成长的关系,让我们先来看产业史上一个跟中国目前产业状况相对应的时代——北美的摩根时代。那个时候出现了铁路,发明了电报、电话,工厂的产品可以卖到外地去,能够运到外地去,企业的规模就不再受当地市场规模局限,大市场催生大产业,大产业造就大企业,北美进入大工业时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衡  
并购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和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并购并不能自动带来企业的成长。企业并购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并购后企业资源整合不力则是主要原因。企业只有重视资源的整合,成功完成并购后资源的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并购的初衷。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传忠  郭树龙  
本文基于2005年世界银行企业投资环境调查的大样本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中国经济转轨期企业成长问题,重点考察了渐进式经济转轨特征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政府税收、市场竞争、融资约束等转轨特征是制约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FDI、出口、R&D、员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成长。进一步细分不同企业规模的估计结果表明,政府税收、地方保护和市场竞争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制约作用显著高于对大企业的影响,而R&D和职业培训则显著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成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贾昌杰  
本文研究了企业的并购历史对企业当前并购业绩的影响。在短期看来,企业可以从以往的并购行为中吸取经验,提高当前实施的并购战略的绩效。从长期看来,以往的成功经验会给企业的并购战略带来惯性。这种惯性开始很小,随着时间的推移惯性逐渐增加。企业惯性只有经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会给企业行为带来危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陆水尧  江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志军  
企业并购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并购目的不明确,未很好地研究并购是否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企业并购脱离主业,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对并购对象缺乏深入了解;忽视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及管理整合;并购行为不规范,尤其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充满“陷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国红  
本文认为,我国当前企业并购存在两大误区,即:“低成本”扩张误区和多角化经营误区,其原因主要是对企业并购的成本——收益分析不全面,尤其是不能正确、全面地估计企业的并购成本。盲目并购,只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因此,准确全面地进行并购成本——收益分析成为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金发  
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必然客观产生企业之间并购事件。反过来企业之间并购事件又在客观上给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带来活力。企业之间并购价格的确定和实施又是决定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在企业并购价格确定过程中,实际上存在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目标企业自身的价值评估;二是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三是双方的博弈过程。这里单方面价值评估是私有信息,并购价格的最终确定是在双方信息不完全条件下讨价还价博弈的结果。基于此,本文以契约论分析并购价格的实质,以谈判理论分析并购价格的形成,并分析了并购的静态博弈模型、动态博弈模型、重要信号以及讨价还价策略等问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艾青  向正军  
并购重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并以控制其他企业为目的的经济行为。随着新一轮并购浪潮的出现,对于并购的动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用经济学的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等理论对企业的各种并购行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由于并购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平衡,因此,对于实际发生的并购绩效的分析应综合考虑和分析各种利弊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