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1)
- 2023(14145)
- 2022(12008)
- 2021(11063)
- 2020(9470)
- 2019(21506)
- 2018(21251)
- 2017(41379)
- 2016(22546)
- 2015(25090)
- 2014(24761)
- 2013(24900)
- 2012(22626)
- 2011(20106)
- 2010(19864)
- 2009(18615)
- 2008(18441)
- 2007(16384)
- 2006(14511)
- 2005(12895)
- 学科
- 济(94546)
- 经济(94427)
- 业(93343)
- 企(85753)
- 企业(85753)
- 管理(80921)
- 方法(43698)
- 数学(34301)
- 数学方法(33935)
- 业经(31054)
- 财(30622)
- 农(28908)
- 务(22948)
- 财务(22884)
- 财务管理(22855)
- 企业财务(21665)
- 中国(21342)
- 农业(20574)
- 技术(19635)
- 制(18849)
- 理论(18074)
- 和(18047)
- 学(17987)
- 划(16609)
- 地方(16279)
- 策(15884)
- 贸(15852)
- 贸易(15845)
- 易(15366)
- 体(14765)
- 机构
- 学院(324464)
- 大学(321954)
- 管理(134649)
- 济(128902)
- 经济(126249)
- 理学(116364)
- 理学院(115194)
- 管理学(113436)
- 管理学院(112879)
- 研究(104063)
- 中国(79338)
- 京(69157)
- 科学(65707)
- 财(59757)
- 农(57082)
- 所(52651)
- 业大(50566)
- 江(48150)
- 财经(47848)
- 研究所(47816)
- 中心(46555)
- 农业(45215)
- 经(43559)
- 北京(43425)
- 范(38844)
- 州(38702)
- 师范(38409)
- 院(38063)
- 经济学(37076)
- 商学(36457)
- 基金
- 项目(219837)
- 科学(173308)
- 基金(160071)
- 研究(159486)
- 家(139798)
- 国家(138559)
- 科学基金(120073)
- 社会(99386)
- 社会科(94118)
- 社会科学(94090)
- 省(87001)
- 基金项目(85130)
- 自然(80271)
- 自然科(78429)
- 自然科学(78407)
- 自然科学基金(77061)
- 划(72269)
- 教育(71619)
- 资助(66034)
- 编号(64940)
- 成果(51029)
- 重点(48628)
- 创(48063)
- 部(47600)
- 发(46598)
- 业(44544)
- 创新(44176)
- 课题(43786)
- 科研(42240)
- 项目编号(40671)
- 期刊
- 济(145022)
- 经济(145022)
- 研究(93826)
- 中国(58585)
- 管理(54078)
- 农(52412)
- 学报(51132)
- 财(48552)
- 科学(47909)
- 大学(38628)
- 农业(36724)
- 学学(36645)
- 教育(31374)
- 技术(29351)
- 业经(25981)
- 融(25939)
- 金融(25939)
- 财经(23345)
- 经济研究(22309)
- 业(21375)
- 经(19959)
- 问题(18461)
- 技术经济(17949)
- 现代(16265)
- 科技(16076)
- 理论(15610)
- 图书(15344)
- 商业(15066)
- 财会(15028)
- 版(14814)
共检索到473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湘明 秦喜杰
本文首先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并购的方式进行概述,说明目标企业的价值不仅仅是其财务评估价值,还要包括许多非财务因素;企业估值和定价是不同的,目标企业定价是并购的核心。接着对企业并购产生的并购增值、并购溢价及并购支付成本进行了分析,明确区分了并购增值和并购溢价。最后对合作博弈的特征进行论述,并购双方可用纳什讨价还价解来分配并购溢价,提出企业并购是一种合作博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丽 李松 王友群
企业并购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项目,科学合理的并购决策无疑是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本文分别从传统的净现值和实物期权方法两个角度,阐述了企业并购决策的一般应用模型。并在定量化的基础上进行了案例分析,为企业的并购决策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关键词:
企业并购 实物期权 协同效应 价值评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喜杰
本文首先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中对我国企业并购现状进行了描述 ;接着结合实践对企业并购的动机、步骤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提出了新的成功判断标准 ;最后对目标企业的寻找尤其是非上市公司目标企业的寻找方法和步骤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提出了对目标企业筛选的条件权重乘积加和法和目标企业选择流程图 ,以期对我国的并购实践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并购 目标企业 寻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秦喜杰
对企业并购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概述;目标企业的价值不仅仅是其财务评估价值,还要包括许多非财务因素;企业并购产生并购增值、并购溢价及并购支付成本;企业并购是一种合作博弈。
关键词:
企业并购 目标企业 定价 合作博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成徽
文章提出了随机环境下目标企业并购定价的动态分析模型,该模型整合了实物期权与博弈论的观点,同时,为反映随机环境下并购协同管理过程,引入了协同倍增系数,通过应用著名的Rubinstein的"报盘-还盘"理论提出了适用于随机环境的改进的均衡价格公式。假设该公式遵循布朗运动分布,随后对该公式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公式能很好地反映并购的真实情况,可用来指导并购的真正实践者在实践中作出决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毛艳芬
合理的目标企业定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并购的成功与否。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定价方法主要有贴现现金流量法、成本法和市场法三大类。文章通过对2005年以来河南省企业并购的案例研究分析发现,贴现现金流量法和成本法运用较多,而贴现现金流量法比成本法更能准确衡量企业价值。河南企业并购定价受企业自身规模与地位、并购意图和政府参与度的影响。提高企业行业地位、适当降低政府干预、确定科学适当的定价方法有助于河南省企业并购的合理定价。
关键词:
并购 目标企业 定价方法 案例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袁奋强
文章以1998~2007年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事件为研究样本,从目标企业的视角分析了外资并购的动因。研究发现:外资并购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的构建形成了财务协同效应,所以财务协同效应应该是外资并购的主要动因之一;外资并购并非持投机性的动机,而应该是以投资性并购为主要动因;作为投资性的外资并购,外资在快速进入东道主国市场后,具有雪藏目标企业品牌、推广自有品牌的动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秦喜杰 陈洪
论文从目标企业角度,提出目标企业在并购中的博弈行为实质———联合基础上的斗争,目标企业在并购中决不是消极被动的。首先在分析博弈论与并购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博弈论常见案例在目标企业选择中的应用及如何利用纳什均衡的多重性;接着从博弈论角度对增资扩股和股权转让两种并购方式进行区分,首次建立系统的目标企业在并购中的应对策略行为模型,计算并购双方的得益,从理论上解释并购中目标企业能够获取大部分并购溢价之迷。论文用实际案例进行佐证,并提醒主并企业要注意目标设置的并购陷阱。
关键词:
并购 目标企业 主并企业 博弈行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金发
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必然客观产生企业之间并购事件。反过来企业之间并购事件又在客观上给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带来活力。企业之间并购价格的确定和实施又是决定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在企业并购价格确定过程中,实际上存在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目标企业自身的价值评估;二是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三是双方的博弈过程。这里单方面价值评估是私有信息,并购价格的最终确定是在双方信息不完全条件下讨价还价博弈的结果。基于此,本文以契约论分析并购价格的实质,以谈判理论分析并购价格的形成,并分析了并购的静态博弈模型、动态博弈模型、重要信号以及讨价还价策略等问题。
关键词:
并购 定价 博弈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晓彤
企业价值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而企业价值理论也随之处在变化之中。在现代企业中企业价值代表了企业股权和债权价值,具有特殊的性质。并购交易定价实际上就是并购双方不同企业价值理念动态博弈的结果。中国国有企业的并购定价存在许多问题,根源在于对企业价值认识得不准确、不清晰。
关键词:
企业价值 并购 并购交易定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凌云 易先忠
研究目标:不同类型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生存的影响。研究方法:可控制多重生存期的离散时间生存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我国不同类别的外资并购不仅不会增加目标企业的退出风险,反而会通过政策优惠、无形资产内部化等方式降低目标企业的退出风险。这一核心结论在细分不同特征行业、企业,控制可能的遗漏变量以及因样本选择带来的内生性问题之后,始终保持稳健。研究创新:对不同类型外资并购具体是通过何种机制产生影响的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检验了不同机制在不同技术行业和不同类型企业间的差异;另外,还解决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外资并购的识别问题。研究价值:为鼓励将外资并购作为我国吸引外资新的增长点等政策提供了经验支撑。
关键词:
外资并购 溢价 目标企业 退出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熊守春
随着企业并购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展开,企业并购、重组也已成为壮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企业并购及其审计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企业并购审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并购审计工作,提高并购审计质量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企业并购审计 资产评估 审计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