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95)
2023(14738)
2022(12565)
2021(11526)
2020(9847)
2019(22366)
2018(22092)
2017(43157)
2016(23191)
2015(25971)
2014(25744)
2013(25781)
2012(23255)
2011(20703)
2010(20623)
2009(19134)
2008(19051)
2007(16755)
2006(14770)
2005(13142)
作者
(66882)
(55489)
(55241)
(52393)
(35428)
(26756)
(25059)
(21864)
(21049)
(19968)
(19031)
(18755)
(17757)
(17467)
(16966)
(16874)
(16596)
(16564)
(15882)
(15865)
(13814)
(13534)
(13439)
(12777)
(12442)
(12343)
(12292)
(12243)
(11078)
(10927)
学科
(100539)
经济(100430)
(96560)
(88441)
企业(88441)
管理(84792)
方法(46699)
数学(37243)
数学方法(36848)
业经(31974)
(31573)
(30068)
(23563)
财务(23492)
财务管理(23465)
中国(22406)
企业财务(22214)
农业(21258)
技术(20145)
(19297)
地方(18614)
(18513)
理论(18194)
(17442)
贸易(17436)
(17150)
(16909)
(16734)
(16221)
环境(15086)
机构
学院(336271)
大学(332321)
管理(142507)
(135994)
经济(133283)
理学(123422)
理学院(122204)
管理学(120473)
管理学院(119864)
研究(103571)
中国(79419)
(70059)
科学(63855)
(62888)
(53876)
(51184)
财经(50773)
业大(49776)
(49154)
中心(46805)
研究所(46371)
(46196)
北京(43743)
农业(42237)
(40544)
师范(40229)
(39742)
经济学(39470)
商学(38572)
商学院(38189)
基金
项目(227829)
科学(180836)
研究(167759)
基金(166301)
(143316)
国家(142058)
科学基金(124564)
社会(106624)
社会科(101185)
社会科学(101157)
(90227)
基金项目(88884)
自然(81445)
自然科(79600)
自然科学(79582)
自然科学基金(78177)
教育(75760)
(74237)
编号(68366)
资助(68041)
成果(53267)
(49891)
重点(49865)
(49577)
(48136)
课题(45979)
创新(45568)
(44281)
国家社会(43336)
科研(43202)
期刊
(151093)
经济(151093)
研究(96487)
中国(59156)
管理(56137)
(51004)
(49346)
学报(48102)
科学(46252)
大学(36946)
学学(34974)
农业(34740)
教育(31653)
技术(30885)
业经(27729)
(26517)
金融(26517)
财经(24614)
经济研究(23144)
(21074)
(20709)
问题(19517)
技术经济(19075)
现代(16812)
商业(16757)
科技(16383)
财会(15993)
理论(15951)
图书(15365)
实践(14447)
共检索到485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云梅  胡阳  朱永成  
本文通过建立企业产销研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从正协同效应、负协同效应两个维度,生产、销售、研发正、负协同效应等层面,在兼顾企业投资人、消费者、企业经营管理者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重视企业风险,考虑企业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构建了PAN模型,对企业并购后的产销研协同效应进行了评价。模型以产销研正、负协同效应评价结果的比值来衡量企业并购后产销研最终的协同效应,帮助企业诊断其产销研协同效果,找准产销研各节点上存在的优劣势,为企业产销研协同工作及协同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志君  曹婷  
并购是企业集团扩张的必由之路,其主要动因是追求并购后的协同效应。本文运用重庆太极集团购并案例,在分析并购协同效应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整合来实现协同效应,以及如何评价企业在并购后协同效应的大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建儒  王璐  
当前并购成功率低下,财务整合作为整合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成为亟待研究和深化的课题。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总结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内容以及可能产生的财务协同效应,并对财务协同效应进行评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岳东林  杨利莎  
为了更系统的对兼并重组后的企业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本文以冀中能源集团为例,在对协同效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重组后企业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提出了提高企业资源整合协同效应的对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秋生  周琳  
本文对国内外协同效应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 ,指出并购协同研究的发展思路 ,即研究协同效应的微观运作机理 ,应用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量化并购中的协同效应 ,结合我国企业并购的实际情况 ,实证检验若干影响协同效应实现的关键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肖振红  
协同效应是企业并购的核心内容。文章对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内涵及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协同效应的多阶段企业价值预测模型,并对模型中关键变量的确定方法给出详细定性分析,提供了协同效应评估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罗群辉  宁宣熙  
本文在有关管理协同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并购整合中协同效应产生的机理模型。从价值链活动的关联出发,研究了并购整合中有形资源的协同途径,讨论了无形资源的协同及整合中的协同成本问题,提出了并购整合中协同效应实现的有效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凡秀  
一、引言企业并购作为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已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它是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快速扩张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体现,没有一种方法能像并购迅速而神奇地改变企业的价值。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家获得者斯蒂格勒(Stigler)曾经说过:"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主要靠内部扩张起来的,兼并作为资本集中,是获得超额利润的重要手段"。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中国逐渐演变成世界企业并购的一个主战场,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丽萍  
财务协同效应是指并购给企业财务方面带来的效益,这种效应的取得是企业并购的主要动因之一。本文在提出财务协同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财务协同在企业并购中的几种表现,并对财务协同在企业并购中的应用作了一定探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申伦祯  杨忠  
实施并购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所采取的措施,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是并购活动能够取得成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企业的的并购目标的关键,文章对详细分析了企业并购活动的协同效应已经影响协同效应实现的因素,并对中国企业实施并购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新磊  张媛  
管理协同效应对企业形成持续竞争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它成为并购的重要动机和并购后要实现的首要目标。深入理解管理协同的含义及作用机理是取得管理协同效应的前提。在操作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其次要通过恰当的人力资源政策使得管理资源得到有效的转移和增加,最后还能忽视文化整合的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杰  陈琪  
企业并购的目的是为了产生规模经济 ,获取协同效应 ,谋求并购后企业价值的增长。本文以综合得分模型为基础 ,针对不同的企业并购类型 ,对其并购后产生的协同效应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丽丽  
企业选择并购的原因在于可以享受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因此协同效应的实际程度是并购企业最注重的指标之一。基于此,本文以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简要阐述并购历程与结果,借助财务指标深入分析并购活动产生的协同效应,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善并购活动协同效应的建议,以期为其它有意进行并购的企业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鲍新中  陶秋燕  盛晓娟  
文章研究了企业合并后资源整合效果对创新的影响。选取了信息技术行业129个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息系统整合、文化整合和技术整合产生的经营协同效应以及战略整合产生的管理协同效应都对企业的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财务协同效应和一些企业运营方面的协同效应对创新没有非常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企业在实现合并后应加强资源整合,实现最大程度的协同效应,特别是合并为了增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应加强信息系统、企业文化、技术和战略方面的整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华桂  庄晨  
对A股上市公司2011~2013年间517起并购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技术并购在发生当年对公司产出绩效有负向影响,通过与后续研发投入的协同效应可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这在国有企业中尤为显著;而非国有企业却未从并购中取得显著收益,但其国外技术引进的效率较高;并购公司的成立年限和股权集中度对最终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与技术基础无明显关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