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92)
- 2023(11352)
- 2022(9413)
- 2021(8484)
- 2020(7512)
- 2019(17469)
- 2018(17146)
- 2017(33501)
- 2016(18012)
- 2015(20096)
- 2014(20138)
- 2013(20331)
- 2012(18756)
- 2011(16850)
- 2010(17308)
- 2009(16609)
- 2008(17189)
- 2007(15767)
- 2006(13735)
- 2005(12743)
- 学科
- 济(86644)
- 经济(86541)
- 业(84981)
- 企(78449)
- 企业(78449)
- 管理(68571)
- 方法(39507)
- 数学(30336)
- 数学方法(30058)
- 财(28873)
- 业经(28619)
- 农(26899)
- 务(21602)
- 财务(21571)
- 财务管理(21542)
- 企业财务(20397)
- 农业(19177)
- 中国(18255)
- 制(17805)
- 技术(17400)
- 理论(16531)
- 和(16070)
- 贸(15199)
- 贸易(15194)
- 策(15177)
- 学(14789)
- 易(14697)
- 划(14685)
- 体(13954)
- 地方(13403)
- 机构
- 学院(272859)
- 大学(269474)
- 济(117263)
- 经济(115075)
- 管理(110120)
- 理学(94403)
- 理学院(93474)
- 管理学(92143)
- 管理学院(91631)
- 研究(86252)
- 中国(68562)
- 京(56376)
- 财(55893)
- 科学(51608)
- 农(48906)
- 所(44554)
- 财经(44119)
- 江(42961)
- 业大(40090)
- 研究所(39937)
- 经(39885)
- 中心(39384)
- 农业(38597)
- 北京(35589)
- 经济学(35522)
- 州(33548)
- 财经大学(32292)
- 经济学院(32191)
- 范(31791)
- 师范(31509)
- 基金
- 项目(171347)
- 科学(135636)
- 研究(125645)
- 基金(124810)
- 家(107682)
- 国家(106693)
- 科学基金(92660)
- 社会(80677)
- 社会科(76467)
- 社会科学(76444)
- 省(68199)
- 基金项目(66044)
- 自然(59668)
- 自然科(58333)
- 自然科学(58313)
- 自然科学基金(57364)
- 教育(57195)
- 划(55801)
- 资助(50963)
- 编号(50868)
- 成果(40656)
- 业(39066)
- 创(38508)
- 重点(38235)
- 部(38173)
- 发(36953)
- 创新(35090)
- 课题(34281)
- 科研(33044)
- 国家社会(33016)
- 期刊
- 济(134959)
- 经济(134959)
- 研究(79176)
- 中国(50623)
- 财(48903)
- 农(45237)
- 管理(44632)
- 学报(39784)
- 科学(37992)
- 大学(30541)
- 农业(30416)
- 学学(28955)
- 技术(25777)
- 业经(23833)
- 教育(23800)
- 融(23601)
- 金融(23601)
- 财经(22862)
- 经济研究(21147)
- 经(19750)
- 业(19292)
- 问题(17793)
- 技术经济(17007)
- 财会(14721)
- 贸(14538)
- 商业(14372)
- 现代(13565)
- 世界(13443)
- 统计(12923)
- 版(12912)
共检索到409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德亮 和丕禅
企业作为生产团队和管理团队的有机整体,其协作效应的产生在于企业的组织资本。组织资本具有专属特性,不可模仿或复制,但可以整体转移而不影响其效率的发挥。基于此,本文从组织资本的角度对企业并购的动因作出一种理论上的解析。
关键词:
并购动因 组织经验 专属信息 组织资本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艾青 向正军
并购重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并以控制其他企业为目的的经济行为。随着新一轮并购浪潮的出现,对于并购的动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用经济学的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等理论对企业的各种并购行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由于并购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平衡,因此,对于实际发生的并购绩效的分析应综合考虑和分析各种利弊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黄东坡
企业并购动因不同,并购后所采取的整合措施也不同,而并购后的整合直接决定着并购的成败。本文将并购动因理论分为创造价值和转移价值的并购动因理论并加以评析,以期为并购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并购动因 创造价值 转移价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郝宏晓
近二十年来,西方主要国家逐步放松对金融业务范围和地区范围的管制,金融业借此机会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波合并浪潮。各国金融机构纷纷通过并购重组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我国的金融业经过多年发展正逐步走向成熟,而我国商业银行在经历了一系列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之后,也希望通过并购来取得快速的发展、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以企业并购相关理论为基础、以我国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交易——中国平安收购深圳发展银行为例,对商业银行并购动因进行分析,指出阻碍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并购动因 阻碍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袁桂秋
The annexation of one enterprise into another is,in essence,to invest the assets of the annexing,including tangible assets,intangible assets and human resources,to the annexed,and to enliven the assets of the annexed by the new investment.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theories of the annexation investment mentioned above,the paper analyses the asset quality of the annexed enterprise,the trade characters of the annexed,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national macro-economical environment on the annexation.
关键词:
企业兼并 投资 决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兴 罗会华
本文基于企业知识理论来解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通过分析现有的文献,提出了企业知识状态的概念,对知识状态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知识状态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阐述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微观机理,并从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企业成长方面分析了企业知识状态与企业竞争优势形成之间的关系,认为知识状态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通过企业知识状态的优化提升,才能保证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宇华
国有控股企业在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不仅是社会资源的集中地,也是政府调控市场的重要途径。国有控股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并购重组,可以提高社会的资源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往更高效的部门流动。文章将结合我国国有控股企业的特点,从市场效益和政府干预两方面对国内外并购动因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试图对我国国有控股企业的并购动机和路径进行探索,对推动当前国有控股企业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有控股企业 并购 动因理论 评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宇华
国有控股企业在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不仅是社会资源的集中地,也是政府调控市场的重要途径。国有控股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并购重组,可以提高社会的资源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往更高效的部门流动。文章将结合我国国有控股企业的特点,从市场效益和政府干预两方面对国内外并购动因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试图对我国国有控股企业的并购动机和路径进行探索,对推动当前国有控股企业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有控股企业 并购 动因理论 评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长新 陈灿君
从并购双方的技术知识特性的视角出发,区分并购双方技术知识相似性与互补性不同的维度,以及结合双方自身拥有的知识规模体系,分析其对企业后续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构建系统的理论框架进行梳理分析,并以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并购双方技术相似和互补与后续的创新绩效分别呈现倒U和正U型关系;同时,并购方的知识规模具有调节作用,对技术相似程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而对技术互补程度与创新绩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技术并购 创新 技术特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霄亭
企业并购作为现代企业进行资本运营、资本扩张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长期以来多以企业并购战略的形式出现,以企业并购操作程序、方法为研究对象,并未深入进行理论探讨,也未揭示其背后的经济动因。本文试图对中美两国企业并购行为进行一些并购动因方面的比较分析,并据此对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作一些讨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周爱香 彭兰香
本文简要地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并购的理论与应用文献。在前辈们的基础上,文章从企业的管理性质——耗散结构入手,解析了企业并购的动因是追求企业的熵变为负。在熵变为负的情况下,企业向社会输入负熵,社会支持企业回报负熵,两者在组成一个开放系统的基础下,达到双赢。
关键词:
并购 负熵 熵变 熵增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霍树彬 余珊萍
传统理论认为,非蓬齐式融资是企业的约束条件,现实中企业蓬齐式融资大量存在的事实与此相违背。对这种经济现象的研究与分析是本文的主旨。文章首先从逻辑推理上证明了企业约束条件与蓬齐式融资的不可兼得,然后从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的角度分别对现实中造成企业蓬齐式融资普遍存在的原因给出相应的经济解释,最后探讨企业蓬齐式融资对各方的意义并提请各方关注该现象。企业蓬齐式融资的研究对企业管理、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楼天阳 何佳讯
中国的市场研究业作为一个完全在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行业 ,它的成长不仅密切地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逐步迈向市场化的过程 ,而且深刻地折射出了中国企业群体逐步走向科学决策和理性营销的过程。本文从这种企业市场化进程和市场研究需求之间的相关性出发 ,回顾和总结了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市场研究业近 2 0年的演进过程和特征 ,并试图通过对市场研究业研究方法、服务对象和营销应用的变化来侧面印证和解析我国企业市场化的进程。
关键词:
市场研究 演进 市场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小君
任何组织制度安排都需要费用 ,要确定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 ,就必须考虑到交易费用。产权经济学对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提供了有力的解释 ,企业并购也在那里找到了合理的逻辑。作者从分析交易费用与产权制度安排入手 ,说明企业作为一种组织的出现是节约市场交易费用的非市场制度的创新 ,而企业并购在本质上也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而进行的一种合约选择。企业并购是管理上的协调代替市场机制的协调 ,其目的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 ,是一种能产生交易费用效应的企业自组织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