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0)
- 2023(13858)
- 2022(11922)
- 2021(11227)
- 2020(9659)
- 2019(21865)
- 2018(21763)
- 2017(42395)
- 2016(23112)
- 2015(26095)
- 2014(25936)
- 2013(25864)
- 2012(23704)
- 2011(20834)
- 2010(21041)
- 2009(19735)
- 2008(19935)
- 2007(17851)
- 2006(15919)
- 2005(14431)
- 学科
- 济(97140)
- 经济(97008)
- 业(95196)
- 企(87049)
- 企业(87049)
- 管理(84176)
- 方法(43619)
- 数学(33873)
- 数学方法(33386)
- 财(31802)
- 业经(31523)
- 农(30384)
- 务(23770)
- 财务(23696)
- 财务管理(23657)
- 中国(22838)
- 企业财务(22396)
- 农业(21238)
- 制(20606)
- 技术(19982)
- 理论(19139)
- 和(18460)
- 学(17812)
- 地方(17030)
- 贸(16971)
- 贸易(16963)
- 划(16925)
- 策(16794)
- 易(16453)
- 体(15620)
- 机构
- 学院(334786)
- 大学(331655)
- 管理(138622)
- 济(132102)
- 经济(129194)
- 理学(118933)
- 理学院(117723)
- 管理学(115868)
- 管理学院(115267)
- 研究(104528)
- 中国(81970)
- 京(71366)
- 科学(64779)
- 财(63195)
- 农(54250)
- 所(52792)
- 江(50520)
- 财经(50010)
- 业大(49064)
- 中心(47820)
- 研究所(47307)
- 北京(45300)
- 经(45284)
- 农业(42416)
- 范(41778)
- 师范(41440)
- 州(41076)
- 院(37807)
- 经济学(37618)
- 商学(37123)
- 基金
- 项目(218761)
- 科学(172654)
- 研究(162403)
- 基金(158465)
- 家(136214)
- 国家(134950)
- 科学基金(117751)
- 社会(101286)
- 社会科(95845)
- 社会科学(95817)
- 省(86364)
- 基金项目(84362)
- 自然(77113)
- 自然科(75374)
- 自然科学(75358)
- 自然科学基金(74032)
- 教育(73566)
- 划(71006)
- 编号(67409)
- 资助(65380)
- 成果(54143)
- 重点(47715)
- 部(47586)
- 创(47347)
- 发(45834)
- 课题(45152)
- 创新(43436)
- 业(42907)
- 项目编号(42283)
- 科研(41406)
- 期刊
- 济(154065)
- 经济(154065)
- 研究(99395)
- 中国(62313)
- 管理(55770)
- 财(52545)
- 农(51121)
- 学报(48930)
- 科学(46360)
- 大学(37693)
- 教育(35704)
- 农业(35534)
- 学学(35414)
- 技术(30936)
- 融(28809)
- 金融(28809)
- 业经(27526)
- 财经(24819)
- 经济研究(22702)
- 经(21235)
- 业(20084)
- 问题(19929)
- 技术经济(18646)
- 图书(17233)
- 现代(16858)
- 理论(16714)
- 财会(16411)
- 科技(15906)
- 商业(15523)
- 实践(15076)
共检索到499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洽
一、引言CEO权力过大必然导致在企业并购等重大资本投资活动中进行权力寻租以牟取私利。因此,企业应加强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对企业CEO的权力进行有效制衡,防止CEO的权力过大,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完善:一是完善董事会内部委员会的设立。董事会的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战略决策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等四委设立情况对CEO的权力具有较强的制衡能力,可以有效降低CEO在企业并购等重大资本投资决策中的独裁及寻租的能力。二是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洽 陈卓
本文对企业并购中CEO的权力寻租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CEO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受企业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制度安排的影响。当企业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合一时,企业并购得以发生的充要条件就是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当企业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相分离时,企业的并购很可能偏离帕累托最优。将政府加入并购博弈中,CEO与政府官员很可能联合起来进行寻租,其寻租行为发生的概率取决于国家(股东)的监管效果和惩罚力度。
关键词:
企业并购 CEO 博弈 权力寻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洽 袁天荣
CEO在并购中的寻租动机以及国企与民企是否存在差异的研究,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进、薪酬契约设计以及如何治理民企和国企CEO的寻租行为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2002至2012年发生并购的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分样本检验,以期研究CEO在并购中获取薪酬、寻租收益和构建"管理帝国"大厦的权力寻租行为,以及国企和民企CEO在并购过程中寻租的差异。研究发现:(1)并购给CEO带来了更高的奖金、薪酬、寻租收益和管理权力等私利;(2)CEO权力寻租的结果是提高了自己的薪酬和寻租收益;(3)权力在企业并购、获取私利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4)民企CEO更偏好显性的货币性薪酬,国企CEO更偏好权力的提升和隐性...
关键词:
CEO 企业并购 权力寻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勇
政府行为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企业并购中 ,政府介入企业并购的目标是多元化的。企业并购中的政府行为过程 ,也即政府各子目标的博弈过程。政府行为在企业并购中同时受“公共利益”假设和“经济人”假设双重调节 ,并购的寻租模式也由此产生 ,进而导致了并购参与者之间的利益调整。在单一产权结构下的企业并购 ,由于并购主体间仍然存在相对独立的利益边界 ,政府行为的目标选择和寻租模式均能合理存在。同时强调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行为目标有所区别
关键词:
企业并购 目标选择 寻租模式 产权结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洽 李纯青
本文运用经济学的数量分析法分析了CEO薪酬、并购动机与权力寻租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CEO薪酬、并购动机与权力寻租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CEO并购的主要动机就是通过权力寻租获取薪酬等私有收益,企业并购为CEO权力寻租、获取高额报酬等私有收益提供了方便,权力寻租是CEO通过并购获取个人薪酬等私有收益的重要手段。研究结果对抑制CEO权力寻租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CEO薪酬 并购动机 权力寻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擘
文章以2012—2018年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创业板上市企业普遍存在的"存贷双高"现象是否会加剧财务违规风险的机理进行检验,并进一步引入CEO权力寻租这一要素,研究发现:"存贷双高"显著加剧了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财务违规风险;CEO权力寻租显著增强了"存贷双高"与创业板上市企业财务违规风险间的相关程度。进一步发现,相较于股权集中,股权制衡能对CEO权力寻租产生较好的治理效应,即在股权制衡度较高的企业中CEO权力寻租对"存贷双高"与财务违规风险关系的增强作用会得到较好的控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勇
企业并购中的政府行为过程也即政府各子目标的博弈过程。政府行为在企业并购中同时受“公共利益”假设和“经济人”假设双重调节,并购的寻租模式也由此产生,进而导致了并购参与者之间的利益调整。在单一产权结构下的企业并购,由于并购主体间仍然存在相对独立的利益边界.政府行为的目标选择和寻租模式均能合理存在。同时强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行为目标有所区别。
关键词:
企业并购 目标选择 寻租模式 产权结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建耀
企业的并购整合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可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降低进入新行业的壁垒,也可以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管理效率。我国企业在并购整合中主要存在缺乏明确的整合战略和整合能力、企业资金链断裂从而陷入流动性风险等问题。我国企业可以采取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保持企业资产与负债的内部协调、稳定企业的人力资源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等可行的整合措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洽
本文通过对我国并购金额在5 000万元以上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实证结论:我国企业并购短期和长期财务绩效均上升;并购绩效对CEO薪酬、寻租收益具有正向影响;CEO薪酬对并购绩效具有正向的作用;CEO寻租收益和管理权力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是负向的;CEO具有为了获取薪酬等私人收益而提高并购绩效的主观动机,但CEO攫取寻租收益却给企业并购绩效带来了负面影响;管理权力对CEO薪酬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但对并购绩效却是负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国企CEO提高并购绩效更偏好于寻租收益,而民企CEO提高并购绩效更偏好于货币性薪酬。
关键词:
CEO薪酬 管理权力 寻租收益 并购绩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洽
本文通过对我国并购金额在5 000万元以上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实证结论:我国企业并购短期和长期财务绩效均上升;并购绩效对CEO薪酬、寻租收益具有正向影响;CEO薪酬对并购绩效具有正向的作用;CEO寻租收益和管理权力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是负向的;CEO具有为了获取薪酬等私人收益而提高并购绩效的主观动机,但CEO攫取寻租收益却给企业并购绩效带来了负面影响;管理权力对CEO薪酬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但对并购绩效却是负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国企CEO提高并购绩效更偏好于寻租收益,而民企CEO提高并购绩效更偏好于货币性薪酬。
关键词:
CEO薪酬 管理权力 寻租收益 并购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铁男 王宇 宫春婕
以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2008~2010年发生并购的405家收购企业为样本,研究并购中CEO薪酬操纵的行为及其价值效应。结果发现:并购中CEO权力和CEO薪酬份额(CPS)均对企业价值具有破坏作用;并购中CEO利用权力提高自身薪酬份额,破坏了企业价值,CEO薪酬份额(CPS)在CEO权力破坏企业价值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股权集中度对CEO权力与CPS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表明股权集中度有效抑制了CEO利用权力提高自身CPS的薪酬寻租行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莹 陈艳
防范商誉暴雷的关键在于降低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不合理溢价,因此厘清企业并购溢价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针对并购溢价来源,从CEO声誉视角分析了CEO高声誉降低并购溢价的作用机理,选取2010-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并购交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CEO声誉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并购溢价,但在高成长性的企业中CEO声誉对并购溢价的抑制作用被削弱;CEO声誉影响并购溢价的机制分析表明,高声誉的CEO能够提高内部控制质量进而降低并购溢价;高声誉的CEO还能够降低企业计提商誉减值损失的概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洽
文章以2007—2017年我国主并方为A股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并购双方高管关系对并购发生与完成、并购绩效和主并公司CEO私有收益的影响,结果发现:并购双方高管有联结的两家企业更容易发生并完成并购;并购双方高管联结对并购绩效具有负面影响;并购双方高管联结提高了主并公司CEO私有收益和津贴。
关键词:
高管关系 权力寻租 并购绩效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凤荣
本文基于对企业并购“低成本”的背景条件和实现条件的分析,旨在揭示我国企业并购成本的形成机制和实现机制,试图论证两个命题:一是企业并购成本应包括买收成本和整合成本;二是企业并购成本的测算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沿着这一逻辑线索,着重讨论两个问题:首先,目标企业的“低价”是制度变迁和市场规律双重路径演进的结果。在当前买方市场背景下,企业并购相对于新建投资而言确实是企业外部扩张的低成本形式,同时在宏观层面也具有激活存量资产、消解改革沉淀成本的积极效应。其次,也必须认识到,企业并购低成本的实现还要取决于并购的行业进入、资产相融性、方式选择等外部约束条件,以及资产整合成本这一内部约束条件。资产整合是资产买收...
关键词:
企业并购 并购成本 买收成本 整合成本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初春虹 叶陈刚 申斐
从组织权力、专家权力、声誉权力和所有权权力四个维度结合企业的产权性质检验了高管权力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1)组织权力会对并购绩效产生负向影响,且在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2)专家权力对并购绩效产生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3)所有权权力会对并购绩效产生负向影响,且在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4)声誉权力会对并购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但该影响在国有企业中会受到抑制。
关键词:
高管权力 并购绩效 产权性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