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8)
- 2023(13857)
- 2022(11668)
- 2021(10701)
- 2020(9426)
- 2019(21251)
- 2018(21286)
- 2017(41272)
- 2016(22733)
- 2015(25675)
- 2014(25929)
- 2013(25668)
- 2012(23923)
- 2011(21397)
- 2010(21872)
- 2009(21032)
- 2008(21786)
- 2007(20081)
- 2006(17673)
- 2005(16425)
- 学科
- 济(100020)
- 经济(99870)
- 业(97349)
- 企(88686)
- 企业(88686)
- 管理(87385)
- 方法(46159)
- 财(36970)
- 数学(36950)
- 数学方法(36574)
- 农(31076)
- 业经(30749)
- 务(26703)
- 财务(26655)
- 财务管理(26611)
- 制(26481)
- 企业财务(25311)
- 中国(22352)
- 农业(21362)
- 体(19227)
- 技术(19159)
- 和(17587)
- 贸(17356)
- 贸易(17347)
- 划(17315)
- 理论(17253)
- 策(17050)
- 易(16846)
- 体制(16449)
- 学(16426)
- 机构
- 学院(339050)
- 大学(336221)
- 济(141707)
- 经济(138780)
- 管理(134648)
- 理学(114850)
- 理学院(113726)
- 管理学(112008)
- 管理学院(111369)
- 研究(106678)
- 中国(86445)
- 财(72288)
- 京(70198)
- 科学(63253)
- 农(59119)
- 财经(56142)
- 所(54724)
- 江(53599)
- 经(50762)
- 中心(50202)
- 业大(49008)
- 研究所(48551)
- 农业(46566)
- 北京(44200)
- 经济学(42758)
- 州(41936)
- 财经大学(41267)
- 范(39019)
- 经济学院(38645)
- 师范(38608)
- 基金
- 项目(211944)
- 科学(167866)
- 基金(155441)
- 研究(154786)
- 家(133900)
- 国家(132707)
- 科学基金(115431)
- 社会(99255)
- 社会科(94031)
- 社会科学(94003)
- 省(83314)
- 基金项目(82225)
- 自然(74971)
- 自然科(73266)
- 自然科学(73245)
- 自然科学基金(72028)
- 教育(71170)
- 划(68855)
- 资助(64086)
- 编号(62680)
- 成果(51036)
- 部(47750)
- 重点(47020)
- 创(46331)
- 发(43888)
- 业(43872)
- 制(43461)
- 创新(42599)
- 课题(42381)
- 教育部(41231)
- 期刊
- 济(164456)
- 经济(164456)
- 研究(99255)
- 中国(67523)
- 财(63140)
- 农(55699)
- 管理(54913)
- 学报(50105)
- 科学(46906)
- 大学(38794)
- 农业(37223)
- 学学(36913)
- 融(35242)
- 金融(35242)
- 技术(30953)
- 教育(30199)
- 财经(29382)
- 业经(27983)
- 经(25178)
- 经济研究(24871)
- 业(22130)
- 问题(21571)
- 技术经济(19337)
- 财会(18629)
- 贸(17059)
- 版(16553)
- 现代(16252)
- 统计(16086)
- 商业(15994)
- 理论(15937)
共检索到516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洽
企业并购中CEO与股东的控制权配置直接决定了并购效率,而控制权配置方式随着企业内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将动态演化博弈的方法运用到企业并购CEO与股东的控制权配置中,并根据CEO与股东在企业并购中动态控制权配置的稳定策略及理论机理,分析了在企业并购中CEO与股东如何动态地分配控制权,才能使并购达到帕累托最优并购区间,可为优化并购中CEO与股东的控制权配置方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并购 动态博弈 控制权 并购效率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明敏 李秉祥 惠祥
单纯的股权结构多元化不足以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的协同效应,相比于股权结构,异质股东控制权配置对企业混改绩效的影响更为明显,但这一影响过程尚不明确。鉴于此,本文基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分析异质股东控制权配置对企业混改绩效的影响效应,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异质股东股权对企业混改绩效仅发挥制衡效应,而不存在协同效应;异质股东非财务控制权对企业混改绩效既具有协同效应,也具有制衡效应,且制衡效应强于股权制衡;进一步研究发现,非财务控制权制衡度对协同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促使异质股东形成相互制约且共同受益的互惠共生关系。研究结论可为完善混改企业中国有股东与民营股东的权力配置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月欣
本文运用罗宾斯泰英的轮流叫价谈判模型对企业控制权配置进行了动态分析。文中认为,企业控制权的唯一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结果取决于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耐心程度。耐心程度取决于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实力、稀缺程度、专用性、唯一性和流动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控制权配置的未来趋势和多样化特征,并根据我国现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控制权配置 动态博弈 人力资本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慧香 孙莉
基于2007~2016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从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三个层面综合分析了控制权配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权分离度抑制企业创新,而超额董事席位和终极控股股东担任CEO均促进企业创新;终极控股股东直接控制公司的控制权配置方式更有利于企业创新。
关键词:
终极控股股东 控制权配置 企业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松令 董家岐 刘亭立
股东之间通过多种形式的隐形契约与合同建立起联系,这种联系决定了一种特殊关系的存在,进而可能影响公司控制权配置。本文提出关系型股东的概念,并将其分为经济关系型股东、行政关系型股东、社会关系型股东,通过理论及案例分析,笔者认为不同的关系型股东会对控制权配置产生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
关系型 股东 控制权 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闫翠苹 郭泽光 李校红
基于控制权理论视角,选取2008~2020年我国主板上市国有企业为样本,探讨非国有股东控制权配置对国企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单一路径分析,委派普通董事或监事对国企生产效率的影响不明显,但委派高管或执行董事能显著促进国企生产效率的提高,相较于委派高管,委派执行董事对国企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从组合路径分析,委派“普通董事+监事+执行董事”组合、“执行董事+监事”组合和“普通董事+监事”组合均能产生协同效应,且大于单纯委派组合中某个代表对国企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同时委派代表的异质性越强,产生的协同效应对国企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越强。综合比较,非国有股东控制权配置对国企生产效率提升作用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执行董事+普通董事+监事”组合、“执行董事+监事”组合、执行董事、高管、“普通董事+监事”组合。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专用性投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国企生产效率的提高。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瑜胜 宋光辉
公司并购的行为方式是公司控制权所有者决策的结果,以往的研究集中于分散式股权结构中、管理层的特质对公司并购的行为方式的影响;而对集中式股权结构中,大股东拥有控制权的治理结构特征对并购行为方式的影响的研究很少。基于这一独特视角,本研究选取中国上市公司2004~2012年股权收购的样本,研究集中式股权结构中大股东控制权配置对其并购行为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控制权配置中的控制人特征、控制强度特征、制衡性特征等对公司的并购行为方式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维钢 谭晓雨
本文对我国大股东控制权争夺博弈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描述了控制权争夺的若干主要方式,并阐明了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监管法律制度的变迁。本文构建了大股东控制权争夺的博弈模型,通过理论分析,认为随着股东拥有的股份增加,企业经营者从公司内部进行控制的收益也在增强;股东趋向于提高本身拥有的股份份额,从而适度规避风险。应规范控制权争夺的法律与监管制度,使不良管理者得到替换,高效管理者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相关利益者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胜忠 俞蕊
近年来,A股市场上的控制权争夺现象越发激烈和普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法律规制的有限和控制权理念的不成熟,使得控制权交接无法顺利实现。本文立足于我国民营企业控制权争夺的实例,分析我国控制权争夺困境出现的原因,进而结合我国特定环境提出阶段性的方案设计,即对创始人股东进行保护,并针对相应的保护手段和在我国的具体运用提出自己的观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胜忠 俞蕊
近年来,A股市场上的控制权争夺现象越发激烈和普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法律规制的有限和控制权理念的不成熟,使得控制权交接无法顺利实现。本文立足于我国民营企业控制权争夺的实例,分析我国控制权争夺困境出现的原因,进而结合我国特定环境提出阶段性的方案设计,即对创始人股东进行保护,并针对相应的保护手段和在我国的具体运用提出自己的观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窦炜 刘星
通过构建一个大股东控制条件下的企业投资行为决策的模型,针对所有权集中条件下的企业不同控制权配置形态与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利用1999—2006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大股东绝对控股条件下,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会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不断缓解,与所有权比例呈负相关关系,而投资不足则与所有权比例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在多个大股东共同控制条件下,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会根据多个大股东之间的监督或共谋而呈现出不同:当多个大股东互相监督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将得到缓解,而投资不足加强;而当多个大股东互相共谋,形成股东联盟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将会加强,而投资不足缓解。
关键词:
所有权集中 控制权配置 非效率投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覃家琦
本文根据控制对象将控制权划分为非人力资产控制权和人力资产控制权,后者等价于决策控制权。研究表明:企业非人力资产配置与管理结构之间具有耦合关系;非人力资产控制权依附于管理科层并被捆绑于岗位上;由于知识的分散性,决策控制权的配置必然是分散的,任何个人在拥有特定控制权的同时都将获得管理自由裁量权;在管理科层中,让知识与决策控制权相匹配的最优途径是让知识向相应控制权位置移动,而不是让控制权向知识位置移动;控制权具有传递性,某层级的企业成员的控制权随着其层级的增加而递减。
关键词:
管理科层 非人力资产控制权 决策控制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传富 谈坚
本文在控制权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国有企业控制权特点的分析,构建了国有企业控制权配置模式,并对当前进行的股权分置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国有企业控制权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控制权模式 股权分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郝颖 刘星 林朝南
基于控制权收益①驱动公司资本配置行为的理论阐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及其导致的控制权分配格局,文章从固定资产投资和股权投资两个方面,对形成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收益的资本配置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控制权收益水平与资本配置规模显著正相关;(2)控制权收益水平越高,则增加等量控制权收益所需的资本配置规模就越大;(3)较固定资产投资而言,通过股权并购方式取得控制权收益的代价较低,但控制性股东占有被并购公司控制权收益的比例也较低;(4)上市公司资本配置行为在形成控制权收益的同时并没有通过提高公司业绩而增加控制权的共享收益,资本配置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股东控制下的自利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袁春生
本文认为,管理主义动机是推动西方企业并购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企业高层经营管理者基于维护控制权及其控制权收益(包括政治收益)的管理主义动机则是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行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表明,并购有利于提高经营者的控制权收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经营者体现其“企业家精神”、自我实现的控制权需要。经营者控制权激励(即对控制权收益最大化的要求)是推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的制度动因。
关键词:
控制权控制权收益 并购 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