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9)
- 2023(9859)
- 2022(8245)
- 2021(7326)
- 2020(6568)
- 2019(15056)
- 2018(14851)
- 2017(29331)
- 2016(15967)
- 2015(17926)
- 2014(17974)
- 2013(18157)
- 2012(16722)
- 2011(14831)
- 2010(15089)
- 2009(14498)
- 2008(14906)
- 2007(13745)
- 2006(11828)
- 2005(10911)
- 学科
- 业(82563)
- 济(77795)
- 经济(77707)
- 企(76289)
- 企业(76289)
- 管理(64624)
- 方法(37698)
- 数学(29530)
- 数学方法(29346)
- 财(27652)
- 业经(27229)
- 农(25520)
- 务(21220)
- 财务(21197)
- 财务管理(21169)
- 企业财务(20044)
- 农业(18374)
- 技术(16992)
- 制(16439)
- 中国(15472)
- 和(14669)
- 划(14033)
- 策(13826)
- 贸(13612)
- 贸易(13609)
- 易(13194)
- 理论(13146)
- 体(12885)
- 企业经济(12298)
- 地方(11952)
- 机构
- 学院(242278)
- 大学(236422)
- 济(106240)
- 经济(104354)
- 管理(101270)
- 理学(87131)
- 理学院(86357)
- 管理学(85364)
- 管理学院(84914)
- 研究(72475)
- 中国(58358)
- 财(49761)
- 京(48305)
- 农(43628)
- 科学(42792)
- 财经(39682)
- 江(37608)
- 所(36867)
- 经(35913)
- 业大(35697)
- 农业(34657)
- 中心(34184)
- 研究所(33019)
- 经济学(31918)
- 北京(29966)
- 州(29281)
- 经济学院(29134)
- 财经大学(29010)
- 商学(28908)
- 商学院(28687)
- 基金
- 项目(153398)
- 科学(122454)
- 研究(112936)
- 基金(112632)
- 家(96279)
- 国家(95390)
- 科学基金(83913)
- 社会(73381)
- 社会科(69674)
- 社会科学(69651)
- 省(61906)
- 基金项目(60367)
- 自然(54080)
- 自然科(52863)
- 自然科学(52847)
- 自然科学基金(52019)
- 教育(50913)
- 划(50065)
- 编号(45765)
- 资助(45422)
- 业(37091)
- 创(35382)
- 成果(35146)
- 部(34384)
- 重点(33910)
- 发(33313)
- 创新(32193)
- 课题(30191)
- 国家社会(29975)
- 人文(29756)
- 期刊
- 济(119773)
- 经济(119773)
- 研究(66996)
- 财(44020)
- 中国(41974)
- 农(40375)
- 管理(40231)
- 学报(32405)
- 科学(32012)
- 农业(27410)
- 大学(24853)
- 学学(23844)
- 技术(23309)
- 业经(22410)
- 融(21158)
- 金融(21158)
- 财经(20434)
- 经济研究(18517)
- 经(17610)
- 业(17597)
- 教育(16886)
- 问题(16040)
- 技术经济(15938)
- 财会(14092)
- 商业(13345)
- 现代(12366)
- 贸(12305)
- 世界(11844)
- 统计(11689)
- 策(11365)
共检索到353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建
企业并购目前在我国正风起云涌,但对它的理论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拟对企业并购的本质和效率作一初步探讨。一、企业并购的概念目前对“企业并购”这一概念的理解比较混乱,虽然在核心问题上存在一些共识,但离达成一致尚有较大距离。因此首先要统一对这一概念的认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国红
本文认为,我国当前企业并购存在两大误区,即:“低成本”扩张误区和多角化经营误区,其原因主要是对企业并购的成本——收益分析不全面,尤其是不能正确、全面地估计企业的并购成本。盲目并购,只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因此,准确全面地进行并购成本——收益分析成为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志军
企业并购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并购目的不明确,未很好地研究并购是否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企业并购脱离主业,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对并购对象缺乏深入了解;忽视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及管理整合;并购行为不规范,尤其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充满“陷阱”。
关键词:
并购 管理整合 核心竞争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金发
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必然客观产生企业之间并购事件。反过来企业之间并购事件又在客观上给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带来活力。企业之间并购价格的确定和实施又是决定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在企业并购价格确定过程中,实际上存在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目标企业自身的价值评估;二是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三是双方的博弈过程。这里单方面价值评估是私有信息,并购价格的最终确定是在双方信息不完全条件下讨价还价博弈的结果。基于此,本文以契约论分析并购价格的实质,以谈判理论分析并购价格的形成,并分析了并购的静态博弈模型、动态博弈模型、重要信号以及讨价还价策略等问题。
关键词:
并购 定价 博弈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艾青 向正军
并购重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并以控制其他企业为目的的经济行为。随着新一轮并购浪潮的出现,对于并购的动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用经济学的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等理论对企业的各种并购行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由于并购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平衡,因此,对于实际发生的并购绩效的分析应综合考虑和分析各种利弊因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霄亭
企业并购作为现代企业进行资本运营、资本扩张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长期以来多以企业并购战略的形式出现,以企业并购操作程序、方法为研究对象,并未深入进行理论探讨,也未揭示其背后的经济动因。本文试图对中美两国企业并购行为进行一些并购动因方面的比较分析,并据此对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作一些讨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举 周斌
企业并购是产权自由交易、资本自由流动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建立初期,与之相应的企业并购方兴未艾。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企业并购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企业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统称,泛指为获取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虽然兼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福勇 王关义
在当前日益完善的产权交易活动中,企业并购商誉会计成为一个重要难题。本文从商誉在会计中的一些基本研究入手,探讨了并购商誉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对我国企业并购商誉的认识。
关键词:
商誉 并购 商誉会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兴山 唐元虎
本文认为,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本经营活动,企业并购的直接动力源于追求资本的最大增值。由于企业所处国别、行业及周围环境不同,并购的动机也就有别,相应地就产生不同的并购形式,最后导致不同的并购效应。只有全面地理解并购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采取措施克服其负面效果,并购才能取得真正成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荣武 徐文仲
本文认为,企业并购的本质是主并企业为了获得目标企业控制权而实施的产权交易与整合行为。当以"利益相关者"为考察视角,并购动因可分为产权价值创造型动因与产权价值转移型动因;当以"主并企业"作为考察视角,并购动因可分为产权价值创造型动因与产权价值毁损型动因。成功的企业并购不仅要转移企业的存量产权价值,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增量产权价值;并购能否创造产权价值受到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产权价值 并购动因 并购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