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3)
- 2023(12679)
- 2022(10727)
- 2021(9816)
- 2020(8614)
- 2019(19825)
- 2018(19508)
- 2017(38952)
- 2016(21352)
- 2015(23824)
- 2014(23852)
- 2013(23765)
- 2012(21968)
- 2011(19714)
- 2010(20183)
- 2009(19313)
- 2008(19693)
- 2007(17971)
- 2006(15842)
- 2005(14524)
- 学科
- 济(96188)
- 经济(96085)
- 业(90023)
- 企(81444)
- 企业(81444)
- 管理(77272)
- 方法(45955)
- 数学(37458)
- 数学方法(36939)
- 财(33618)
- 农(30222)
- 业经(29536)
- 务(22960)
- 财务(22921)
- 财务管理(22892)
- 税(22137)
- 企业财务(21665)
- 中国(21149)
- 农业(20957)
- 税收(20668)
- 收(20488)
- 制(18993)
- 策(18678)
- 技术(18357)
- 和(17549)
- 贸(17439)
- 贸易(17433)
- 易(16952)
- 理论(16706)
- 地方(16029)
- 机构
- 学院(312703)
- 大学(305559)
- 济(133926)
- 经济(131345)
- 管理(126739)
- 理学(108711)
- 理学院(107700)
- 管理学(105916)
- 管理学院(105344)
- 研究(98079)
- 中国(78127)
- 财(67925)
- 京(62860)
- 科学(58050)
- 农(52669)
- 财经(52221)
- 所(50018)
- 江(49236)
- 经(47141)
- 中心(45559)
- 研究所(44559)
- 业大(44304)
- 农业(41460)
- 经济学(40051)
- 北京(39587)
- 州(38584)
- 财经大学(38044)
- 经济学院(36370)
- 范(35567)
- 师范(35259)
- 基金
- 项目(196883)
- 科学(156561)
- 研究(145567)
- 基金(143781)
- 家(123233)
- 国家(122125)
- 科学基金(106763)
- 社会(92776)
- 社会科(88083)
- 社会科学(88056)
- 省(78422)
- 基金项目(75087)
- 自然(69102)
- 自然科(67568)
- 自然科学(67550)
- 教育(66617)
- 自然科学基金(66389)
- 划(64513)
- 资助(60260)
- 编号(60103)
- 成果(48381)
- 部(43857)
- 重点(43702)
- 创(43445)
- 发(42331)
- 业(41352)
- 课题(40566)
- 创新(39862)
- 性(37806)
- 教育部(37799)
共检索到471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闫俊 杨燕绥 刘方涛
自2014年起,我国对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实行延期征税政策,即EET模式。新政明确年金个人税前缴费比例为4%,且与企业缴费及投资收益一并递延至领取环节,全额计税。本文通过对比年金个人所得税新旧政策,进行仿真测算,分析政府的税收红利(宏观税额增量)和个人的边际税率(微观税负变动),指出EET型个税政策存在导向性不明、激励性不足、优惠性不够三大问题,建议进一步明确年金概念,细分年金构成,优化计税方法,让延期征税政策的激励作用落到实处。
关键词:
年金 延期征税 税收红利 政策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毕海侠 朱美玲
通过梳理我国企业年金税收政策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在分析实行EET型税收政策后企业年金发展依然缓慢的基础上,探讨现行EET型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缴费环节税收优惠力度小;领取环节征税规则设置不合理,按月领取年金全额计征个税、一次性领取年金税率过高、缴费本金及投资收益均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税等。基于此,提出在《个人所得税法》中增加有关企业年金税收的相关法律条文、在缴费环节逐步提高税收优惠幅度等改进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明林 余梅芳
我国和日本目前在企业年金的税收制度上,采用的都是EET模式。但是,通过对两国企业年金在缴费环节、投资运营环节、年金领取环节的税收政策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在公平性和合理性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文章在分析这些差异的形成原因及具体体现的基础上,借鉴日本企业年金税收制度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年金法律制度,加大税收优惠力度以及完善我国企业年金各环节相关税收制度设计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企业年金 EET型税收制度 比较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魏长升 孙蔷
企业年金的社会再分配属性要求其必须兼顾公平性。为此本文从公平角度出发研究EET税收模式,从企业和个人两个方面分析EET模式对社会公平的影响,并提出解决企业年金EET模式负面影响的相应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企业年金 EET模式 社会公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卞志忠
企业年金就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课题。企业年金基金的运行通常分为缴费筹资、投资积累增值和领取支付三个环节,三个环节都因为涉及到国家所颁布实施的税收政策而有所影响。本文试图从企业年金的发展过程借助于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结合中国实际,对我国实施企业年金税收模式的选择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企业年金 税惠政策 税收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尚煜 杜琳琳
2014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方案,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和职工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企业年金作为这项改革的关键,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税收模型分析EET模式和ETT模式下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以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为例,对其年金数据进行测算,并对这两种模式的优缺点进行说明。
关键词:
企业年金 EET ETT 税收优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迪红 王书珍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税收递延企业年金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以美国税收递延企业年金为研究对象,运用序数效用理论和消费者均衡,结合风险因子、工资、缴费期限等因素,分析其微观经济效应;进而根据美国的所得税率,测量各模式的收入积累效应,以及对工资、投资收益、缴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对比度量各参数值对个人积累值的影响。结果显示:美国现行的免除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的EET税延方式是最优的,参加税延型企业年金计划可增加个人积累;缴费年限对退休后积累值的敏感性最高,投资收益率、工资依次次之,缴费率不敏感。由此,结合我国情况建议采取EET模式,延长缴费年限,降低门槛和放宽投资,建立法律审查机制。
关键词:
税收递延 企业年金 经济分析 敏感性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隽
自2014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文章研究该政策对年金参保者的影响,主要进行了年金个人所得税政策新旧对比,进一步分析新政策对年金参保者个人所得税税负的影响,并提出落实年金递延纳税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年金 递延纳税 个人所得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凤春 于红鑫
文章在一个两期政府消费模型中,讨论了税收政策对企业年金计划的影响。政府的减税政策取决于初始的财政状况、偏好、对年金的控制权以及法定养老金的缴存率等。税收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企业年金计划的激励效果,当前的税收政策是不同级别政府、公平与效率、长期与短期博弈的结果。目前年金税收政策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并不具备,政策的重点不应集中在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的颁布,而应逐步完善其前提条件。
关键词:
年金 税收政策 财政压力 控制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杜建华
目前,统一完善的税收优惠政策已成为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迫切要求,它直接影响着企业年金制度变迁的方式、企业年金需求及整个养老保障体系的政策选择等问题。因此,从制度变迁、需求弹性、收入替代效用等经济学范畴出发进行分析,可得出目前我国应尽快建立与企业年金发展相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一结论,但需注意的是应防止利用税惠政策优惠高薪雇员以及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金衔接的问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国俊
1991年国务院文件首次提出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制度。其间企业年金的个人所得税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2013年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发布的《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103号)正式确立了企业年金的"EET模式"。但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仍存在税法"盲点"。如何消除"盲点",需要国家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进一步研究、明确。
关键词:
企业年金 个人所得税 EET模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汤吉军
本文从财税政策角度探讨企业投资优化问题,解释为什么需要财税政策,以及如何通过财税政策变化影响企业投资行为,从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在市场失灵条件下,财税政策是影响企业投资的一个重要经济变量,不可忽视。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假设市场完全,物质和人力资源可以充分流动,所以很少看到固定资本或者沉淀成本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从财税政策角度探讨企业优化投资,一方面更加符合企业投资行为,将新古典投资理论作为特例,拓展了理论研究领域;另一方面,运用资本使用者成本理论,为促进企业投资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关键在于实行优惠的财税政策,目的是减少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沉淀程度,有助于企业投资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财税政策 固定资本 沉淀成本 企业投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汤吉军
本文从财税政策角度探讨企业投资优化问题,解释为什么需要财税政策,以及如何通过财税政策变化影响企业投资行为,从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在市场失灵条件下,财税政策是影响企业投资的一个重要经济变量,不可忽视。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假设市场完全,物质和人力资源可以充分流动,所以很少看到固定资本或者沉淀成本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从财税政策角度探讨企业优化投资,一方面更加符合企业投资行为,将新古典投资理论作为特例,拓展了理论研究领域;另一方面,运用资本使用者成本理论,为促进企业投资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关键在于实行优惠的财税政策,目
关键词:
财税政策 固定资本 沉淀成本 企业投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邹洋 聂明明 郭玲 闫浩
本文主要基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499家上市公司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政府补助、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补助、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投入均有激励效应,其中政府补助的激励效应大于税收优惠。税收优惠中,流转税优惠的激励作用大于所得税优惠。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罗国莲
本文研究了破产重整程序中的税收相关问题和税收抵免政策,并重点解读了增值税、所得税等关键税种的涉税政策对破产企业重整的影响;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构建基于广义回归算法的涉税政策分析模型,并基于该模型研究了多税种共存条件下破产企业的涉税政策组合;模型数据分组结果、均值及方差结果表明,广义的回归模型适用于破产企业最优涉税政策组合的确定,并能够合理确定各种涉税政策权重,以及对破产重整企业产生的不同影响。在涉税政策模型的指导下针对增值税、所得税、土地使用税等对破产企业影响较大的税种,制定出相应的税收筹划措施,在税法的合理框架下减轻破产重整企业的负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