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2)
2023(12040)
2022(9573)
2021(8988)
2020(7666)
2019(17407)
2018(17602)
2017(35231)
2016(18803)
2015(21177)
2014(21090)
2013(20850)
2012(19011)
2011(16662)
2010(17312)
2009(16731)
2008(16811)
2007(15303)
2006(13767)
2005(12781)
作者
(52712)
(43767)
(43420)
(41501)
(28028)
(20612)
(19863)
(16717)
(16339)
(15889)
(14708)
(14684)
(14207)
(13665)
(13315)
(13304)
(12983)
(12764)
(12516)
(12501)
(10824)
(10797)
(10642)
(9987)
(9907)
(9765)
(9696)
(9637)
(8570)
(8551)
学科
(86979)
经济(86887)
(86584)
(79392)
企业(79392)
管理(72199)
方法(41484)
数学(33365)
数学方法(32810)
(29645)
业经(29120)
(26879)
(22218)
财务(22179)
财务管理(22148)
中国(21716)
(21102)
企业财务(21015)
农业(18903)
技术(18253)
(16059)
理论(15942)
(15524)
(15519)
贸易(15515)
(15499)
银行(15491)
(15180)
(15156)
(14925)
机构
学院(278595)
大学(272198)
(121242)
经济(118996)
管理(115229)
理学(98398)
理学院(97576)
管理学(96115)
管理学院(95620)
研究(82331)
中国(69340)
(61132)
(56384)
财经(48001)
科学(45161)
(43375)
(42042)
(40435)
(39204)
中心(38189)
经济学(36380)
北京(36010)
业大(35668)
研究所(35632)
财经大学(35420)
(33666)
商学(33095)
经济学院(32991)
商学院(32829)
经济管理(30697)
基金
项目(171452)
科学(137051)
研究(130297)
基金(125139)
(106059)
国家(105078)
科学基金(92730)
社会(83932)
社会科(79757)
社会科学(79736)
(67493)
基金项目(65202)
教育(60316)
自然(58413)
自然科(57177)
自然科学(57166)
自然科学基金(56210)
(55193)
编号(53690)
资助(52550)
成果(42938)
(38903)
(38730)
重点(37760)
(37204)
(36747)
课题(36529)
创新(35301)
(34346)
国家社会(34188)
期刊
(138104)
经济(138104)
研究(83758)
(50729)
中国(49450)
管理(48965)
(36954)
科学(33052)
学报(32036)
(30806)
金融(30806)
技术(27998)
大学(26427)
教育(25536)
农业(25505)
学学(25225)
业经(24845)
财经(24402)
经济研究(22275)
(21028)
问题(18389)
技术经济(17258)
(15698)
统计(15556)
(15501)
商业(14833)
财会(14781)
(14572)
现代(14390)
国际(13697)
共检索到420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华中炜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志扬  范海东  
在各项社会保险中,养老保险是其中最重要的项目。目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一是国家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实行部分积累制。二是企业年金,是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扶持下,由用人单位自行决定实施的养老金计划。按照2000年国务院《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规定,"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并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企业年金实行完全积累,并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由企业或者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三是自愿性的个人储蓄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革  邓庆彪  
国外企业年金基金监管模式主要有审慎性监管模式和严格限量监管模式两种,如果把审慎性监管模式认为是企业年金基金监管的第一个层面,那么严格限量监管模式可以被认为是鉴于第一层面力度不够而又叠加上去的第二个监管层面,而这两个层面需要哪个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决于各国的实际情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诸星龙  任万杰  
企业年金的发展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已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总结OECD国家的监管经验,对审慎性模式和定量限制模式进行比较出发,分析我国企业年金监管的内在动因,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确定我国应当采用何种监管模式,保证企业年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星  魏枫  
美国企业年金的监管体系成熟,根据美国《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的规定,企业年金计划的监管职责由劳工部下属的雇员待遇保障局、财政部下属的国家税务局和养老金待遇担保公司共同承担,那么如何保证三个机构责任分工明确又运作协调有效呢?美国是使用反应式监管方法的典范国家之一,有哪些主要经验值得借鉴呢?本文围绕这两大问题,对美国企业年金监管实践展开研究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浩  
对国有企业而言,国家监管是必然的,也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国家以国有产权总代理人身份将一部分国有产权授权给某一国有企业这个分代理人经营,在国有产权所有人(全民公民)缺位的情况下,国家则行使了所有人的权利,代表所有人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管和控制。西方国家的监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海波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凭借其不可篡改性、去中心化、去信任以及集体维护等特征,不仅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还被作为各领域创新的基础。尤其是其与金融领域的融合,推动了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金融科技有别于传统金融,传统金融监管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有学者提出了构建"区块链+监管"的"法链"监管模式以适应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鉴于此,从我国多地区"法链"监管模式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重点分析贵阳市"法链"监管模式的构建体系,并以此总结我国"法链"监管模式的发展难点与困境。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我国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水平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雪梅  
本文比较分析了保险监管的两种模式———严格监管和松散监管 ,对我国现阶段采用的严格监管模式作了简要归纳 ,并对这种监管的效果及其深层次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 ,认为我国目前的保险监管模式并非最佳模式 ,这种模式未给保险市场带来所期望的稳定和效率 ,随着保险市场的开放 ,保险监管必然从严格走向松散 ,但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理顺保险市场微观基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潘克勤  
影响独立审计监管模式选择的因素有很多,但决定性的是独立审计供求的经济因素。社会对独立审计强烈的自愿需求会促使独立审计职业努力提高执业水平和独立性,不断提高有效供给水平,这是选择民间监管模式的必要条件。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对独立审计没有强烈的自愿需求,没有政府监管就难以保证高水平供给,准政府监管模式是一个理性选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大波  吴洪  
世界各国的企业年金营运模式,可以大致划分成直接承付模式、保险合同模式、基金会模式以及养老信托模式四大类。不同类型模式实际上正是适应了不同层次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才表现出各具特色的活力。只要这些模式能够互相配合,就能够共同支撑起补充养老保障的大任。因此,对企业年金运营模式优劣的最终选择权应该当之无愧地属于市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玉辉  
一、我国企业年金概述(一)企业年金的涵义按照我国《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规定,企业年金指"企业及其员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当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企业年金的具体含义以及包含的具体内容存在相当大的差别。在美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蒲晓红  
企业年金是介于基本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之间的一种养老保险产品。从理论上讲,它属于准公共产品,其建立模式可以采取自愿性、强制性和半强制性。从实践上看,尽管强制性模式在诸多方面都优于自愿性模式,但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自愿性模式,因为强制性企业年金有它产生的必要条件。我国目前仍应采用自愿性的建立模式,因为我国尚不具备建立强制性企业年金的经济条件、法律条件、资本市场条件、群众基础及公平竞争的环境,但从较长时间看,应逐步向半强制模式过渡,待条件成熟后,可采用强制性模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蒲晓红  
企业年金计划通常有两种模式:确定给付制(DB)和确定缴费制(DC),我国采取的是 DC 计划。在西方国家,DB 计划占据优势,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从 DB 计划逐步转向 DC 计划的趋势。DB 和 DC 计划各有千秋。DC 计划的推行,主要得益于强有力的税收优惠支持。因此,我国应着力制定、完善和切实推行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目前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下,规定只采用 DC 计划,并不适宜所有的企业,应赋予企业选择企业年金计划模式的权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