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3)
- 2023(12608)
- 2022(10581)
- 2021(9587)
- 2020(8364)
- 2019(19169)
- 2018(18951)
- 2017(37469)
- 2016(20511)
- 2015(22862)
- 2014(22900)
- 2013(22845)
- 2012(21282)
- 2011(18999)
- 2010(19574)
- 2009(18502)
- 2008(19133)
- 2007(17601)
- 2006(15572)
- 2005(14261)
- 学科
- 济(93170)
- 经济(93066)
- 业(91036)
- 企(82257)
- 企业(82257)
- 管理(76216)
- 方法(41683)
- 数学(32912)
- 数学方法(32599)
- 财(31308)
- 农(30644)
- 业经(29965)
- 务(23094)
- 财务(23062)
- 财务管理(23027)
- 企业财务(21823)
- 农业(21510)
- 中国(21508)
- 制(19699)
- 策(19209)
- 技术(18810)
- 贸(17260)
- 贸易(17252)
- 和(16899)
- 易(16775)
- 地方(16738)
- 划(16103)
- 理论(15767)
- 银(13988)
- 银行(13965)
- 机构
- 学院(303222)
- 大学(296299)
- 济(132422)
- 经济(129792)
- 管理(123574)
- 理学(105132)
- 理学院(104149)
- 管理学(102758)
- 管理学院(102182)
- 研究(97135)
- 中国(78088)
- 财(63789)
- 京(61534)
- 科学(56244)
- 农(51855)
- 财经(49688)
- 所(49366)
- 江(48210)
- 中心(45136)
- 经(44897)
- 研究所(44063)
- 业大(42704)
- 农业(40727)
- 经济学(39466)
- 北京(38780)
- 州(37638)
- 财经大学(36283)
- 经济学院(35763)
- 范(35060)
- 师范(34768)
- 基金
- 项目(189419)
- 科学(150650)
- 研究(141388)
- 基金(138066)
- 家(118238)
- 国家(117122)
- 科学基金(102086)
- 社会(90307)
- 社会科(85724)
- 社会科学(85698)
- 省(75263)
- 基金项目(72603)
- 自然(65475)
- 教育(64145)
- 自然科(63877)
- 自然科学(63859)
- 自然科学基金(62786)
- 划(61746)
- 编号(58075)
- 资助(56833)
- 成果(46658)
- 部(42524)
- 重点(42147)
- 创(42015)
- 发(41608)
- 业(40857)
- 课题(39523)
- 创新(38462)
- 国家社会(36734)
- 性(36669)
- 期刊
- 济(152329)
- 经济(152329)
- 研究(89024)
- 中国(57081)
- 财(54206)
- 管理(49833)
- 农(48341)
- 科学(39858)
- 学报(39516)
- 农业(32597)
- 融(31961)
- 金融(31961)
- 大学(30563)
- 学学(29116)
- 技术(28320)
- 业经(27092)
- 教育(26016)
- 财经(25162)
- 经济研究(23714)
- 经(21677)
- 问题(19950)
- 业(19907)
- 技术经济(18378)
- 贸(16642)
- 财会(16050)
- 现代(15535)
- 商业(15152)
- 世界(14987)
- 统计(14451)
- 国际(14041)
共检索到460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古文 邢亚龙 李迪
本文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固定缴费型企业年金在存续期内的投资收益路径,建立养老金保险年金率的保险精算模型,并以两者为基础搭建企业年金替代率模型。结果表明,动态资产配置策略(Lifestyle)可以在风险略微提高甚至是有所降低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替代率水平。在企业年金替代率模型的框架下,本文对延迟退休进行了系统的量化分析,认为要通过固定缴费型企业年金达到合意的目标替代率,普通雇员平均要延迟3.8年到63.8岁退休,在极端风险状况下甚至要延迟9年到69岁才退休;同时,延迟退休背景下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积累性要求压倒了安全性要求,因而可以采取更为激进的投资策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二华 黎倩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劳动力供给开始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初步预计将于2017年正式推出延迟退休的方案,民众对此政策的推行多有排斥,反对意见层出不穷,而延迟退休究竟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影响却不甚清晰。为此,本文将基于企业的视角,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探讨延迟退休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成本、非经济成本以及各项收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企业正确应对延迟退休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延迟退休 企业视角 成本收益分析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远 张铭洪
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日益加剧使得延迟退休政策的研究愈发迫切。如何有效评估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对就业率的影响是政策制定的关键依据。文章构建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情况,并利用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通过考察老年劳动力就业比重变化对整体就业率以及年轻劳动力就业率的影响以此间接评估延迟退休可能引发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并不会降低市场整体就业率,且高学历老年劳动力的增加反而有助于提升年轻劳动力的就业率。因此,建议在制定延迟退休政策时可通过更为灵活和市场化的方式,以实现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的退休年龄有所不同的目的,从而提升人力资本利用率。
关键词:
延迟退休 就业率 人口老龄化 评估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昊雯
我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施行延迟退休改革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抉择,要基于全局视角、放眼长远,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改革的重大意义。在改革渐进式落实阶段,需要深度分析延迟退休的作用机理,本文将基于宏观经济学生命周期理论与一般均衡视角,系统阐释延迟退休在人力资本、就业、收入、财政与社会保障四方面的作用机理,并对其可能带来的政策效应进行前瞻分析,以期激励个体做出自愿延迟退休决策,为推动劳动就业制度与养老金制度协同优化提供学理支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叶华
退休年龄问题,与企业经营息息相关,无论政策将在什么时候出台,以怎样的形式出台,企业都宜对此早做研究,早日谋划应对之策。有关延长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讨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相关人员也于近日在答记者问、答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庆伟 张元萍
文章基于2013年CHARLS微观数据,选取已经领取政府机关(公务员)退休金、事业编制退休金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退休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退休收入与延迟退休决策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镇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不均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其他养老保险发展相对滞后;退休收入与农业户口、退休工人身份显著负相关,与退休前政府事业单位性质、退休前收入、退休后继续工作显著正相关;女性退休人员、政府机关退休人员倾向退休后停止工作,身体健康、正常退休、收入较高的人员倾向于退休后继续工作。
关键词:
养老保险 退休收入 延迟退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路春艳 张景鸣
文章基于全国城镇职工的问卷调查,通过列联表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经济特征和工作特征4方面分析了不同职工群体延迟退休意愿。结果显示身体健康、学历高、收入高、岗位级别高的高资本存量职工更愿意延迟退休。进一步采用Logistic模型深入研究不同因素对延迟退休意愿影响的大小和程度,全样本和分样本的回归分析结果都显示出学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岗位级别越高的城镇职工越愿意延迟退休。因此,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要考虑健康状况、岗位级别和学历等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统筹兼顾不同群体利益,达到相对公平,以期得到社会公众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天宇 邱牧远 杨澄宇
本文在一个75期的世代交叠模型中,分析延迟退休对于就业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模型首次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进行了刻画,并通过引入搜寻-匹配机制,讨论摩擦性失业的变化。数值模拟表明:延迟退休对于缓解养老金财政压力的边际效果会逐渐减小,推迟退休年龄1-2岁不会造成总失业率的大幅上升。但政策效果的异质性影响不容小觑:从就业来看,负面影响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逐渐增大;从福利来看,原政策下本已进入退休年龄段的人群会出现福利下降,其余各年龄段的福利会得到改进。另外,青年组会因为就业形势的严峻而付出额外的搜寻成本,造成无谓的福利损失。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国丰
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标准是特殊的背景下制定的,即人平均寿命短、经济发展程度较低。伴随改革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人口预期寿命也在不断增长,以往的退休制度难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暴露了一系列问题,逐步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为了应对先前制度的各种问题,退休年龄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延长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分析入手,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延迟退休年龄 人口结构 养老保险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成刚
文章以湖北省为例,在参保率、失业率、劳动参与率等基础数据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调整退休年龄,预测养老保险基金的发展趋势,发现延迟退休年龄可有效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实施延迟退休政策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应采用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加强基金扩面征缴等"组合拳",配合发挥延迟退休政策的功能。
关键词:
延迟退休 养老保险 支付 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茶香 罗良清
为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和养老金空账运行问题,延迟退休年龄是专家学者提出的众多举措之一;人社部制定的渐进式延迟退休(延五用十)政策使得延迟退休年龄已成定局,社会上对此质疑声一片,认为此举会使退休职工的养老金财富受损。文章从定量的角度探讨了人社部制定的该政策不但不会使男女职工的养老金财富受损,反而能一定程度上增进其养老金权益。
关键词:
延迟退休年龄 养老金财富 积累值 贴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涛 张兆庆
明确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用支出,是企业衡量人力成本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应对老龄化改革的必然要求。《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按此原则设计出四种延迟退休方案,分别测算出各方案下2020-2060年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总额和不同企业类型缴费数额,并与现行退休模式下的预测值比较分析。测算结果显示:企业在积极弹性退休方案下的缴费压力最大,最大缴费值增加38.79%;在稳健弹性退休方案下的缴费压力最小,最大缴费值增加19.04%;各方案下私营企业均成为缴费数额最大的企业类型。建议政府在制定方案时分类推进,对缴费压力较大的企业实施更多优惠政策,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就业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佳林
通过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就业压力和社保基金收支结构三个方面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本文分别讨论了这三种因素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从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本身,政府在施政存在的时滞问题,以及社会各阶层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不同判断这三个角度分析了推出延迟退休年龄这一政策在短期内是否具有可行性。本文认为,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并非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且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也不利于解决当前养老保险制度中公平性的问题,在当前提出研究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还是为时过早。
关键词:
延迟退休 时滞 人口老龄化 社保基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宜勇 吴香雪
现行的退休政策虽是出于保护女性的角度而规定退休年龄男高女低,在新环境下却演变为对部分女性发展具有阻碍性的制度安排,因此要求改革现行退休制度。但是受历史传统与社会现实的影响,家庭中女性多承担照料责任,延迟退休会加剧女性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固有的矛盾,因此需要国家和社会建立和实施家庭政策,一方面帮助妇女平衡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措施,以为延迟退休争取更大的操作空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宜勇 吴香雪
现行的退休政策虽是出于保护女性的角度而规定退休年龄男高女低,在新环境下却演变为对部分女性发展具有阻碍性的制度安排,因此要求改革现行退休制度。但是受历史传统与社会现实的影响,家庭中女性多承担照料责任,延迟退休会加剧女性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固有的矛盾,因此需要国家和社会建立和实施家庭政策,一方面帮助妇女平衡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措施,以为延迟退休争取更大的操作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