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26)
- 2023(21530)
- 2022(18580)
- 2021(17134)
- 2020(14720)
- 2019(33692)
- 2018(33234)
- 2017(64322)
- 2016(35565)
- 2015(39603)
- 2014(39420)
- 2013(39000)
- 2012(35957)
- 2011(32376)
- 2010(32249)
- 2009(30249)
- 2008(30311)
- 2007(27173)
- 2006(23945)
- 2005(21305)
- 学科
- 济(141801)
- 经济(141638)
- 业(117822)
- 管理(111598)
- 企(103215)
- 企业(103215)
- 方法(67074)
- 数学(56169)
- 数学方法(55463)
- 财(46008)
- 农(41950)
- 业经(37912)
- 中国(34557)
- 务(31083)
- 财务(30999)
- 财务管理(30946)
- 企业财务(29434)
- 学(29232)
- 农业(28517)
- 制(27794)
- 贸(26972)
- 贸易(26964)
- 地方(26251)
- 易(26183)
- 理论(24855)
- 技术(24101)
- 和(24067)
- 税(22302)
- 策(22145)
- 划(21449)
- 机构
- 学院(510526)
- 大学(507381)
- 济(201957)
- 管理(199362)
- 经济(197652)
- 理学(172165)
- 理学院(170281)
- 研究(167833)
- 管理学(167219)
- 管理学院(166313)
- 中国(127176)
- 京(107325)
- 科学(107069)
- 财(98703)
- 农(93816)
- 所(86446)
- 业大(80941)
- 研究所(78479)
- 财经(78003)
- 江(76992)
- 中心(76626)
- 农业(74363)
- 经(70872)
- 北京(67118)
- 范(63084)
- 师范(62327)
- 州(61456)
- 院(60374)
- 经济学(60191)
- 财经大学(57725)
- 基金
- 项目(342754)
- 科学(267733)
- 基金(247988)
- 研究(243434)
- 家(218601)
- 国家(216751)
- 科学基金(185243)
- 社会(151876)
- 社会科(143986)
- 社会科学(143945)
- 省(135191)
- 基金项目(131226)
- 自然(124020)
- 自然科(121166)
- 自然科学(121128)
- 自然科学基金(118983)
- 划(113893)
- 教育(112146)
- 资助(103388)
- 编号(98841)
- 成果(79732)
- 重点(77108)
- 部(74637)
- 发(72426)
- 创(71755)
- 课题(67992)
- 创新(66753)
- 科研(66491)
- 计划(63829)
- 大学(63349)
- 期刊
- 济(221021)
- 经济(221021)
- 研究(146942)
- 中国(91703)
- 学报(87380)
- 农(85202)
- 财(79058)
- 科学(76343)
- 管理(74862)
- 大学(64678)
- 学学(61646)
- 农业(58032)
- 教育(49268)
- 融(44395)
- 金融(44395)
- 技术(44253)
- 财经(38126)
- 业经(37635)
- 经济研究(35030)
- 经(32663)
- 业(32566)
- 问题(28982)
- 技术经济(25894)
- 版(25489)
- 科技(24099)
- 统计(23573)
- 贸(23052)
- 现代(22901)
- 商业(22825)
- 财会(22788)
共检索到747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铭来 于新亮 程远
本文选取上海证交所上市公司2012年年报企业年金购买及其他财务数据,建立Tobit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的企业年金投保决策显著受到实际所得税率、企业规模、信贷约束以及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企业高管个人偏好和股市预期并未对企业年金决策产生明显作用。另外,对于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其企业年金决策对各影响因素的敏感度存在较大差异。文章最后建议,国家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提升企业年金的覆盖率,充实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关键词:
企业年金 影响因素 税收优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东旭
企业年金计划既是国家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支柱,又是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公司财务相关理论,构建了企业参与年金计划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并利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该分析框架进行实证检验,从企业层面回答了企业年金参与决策的影响因素问题。研究发现,企业年金参与决策主要受到企业所面临的现实付现成本、放弃的机会成本以及未来的风险成本的影响。在对相关变量测量误差、遗漏变量等导致的内生性问题进行控制后,本文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承担的政策性负担是国有企业实施年金计划的主要原因,非国有企业因缺乏该动力,其参与收益如果小于参与成本,会导致其参与意愿较低。同时,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企业年金参与决策的相关影响因素也会对年金缴费决策产生一致的影响,间接证明了本文分析框架的合理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政策制定者以及年金从业人员的营销均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企业年金 付现成本 机会成本 风险成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宇 赵宇亮 张东源
企业避税行为给国家的财政收入带来了巨大影响,也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采用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随着客户集中度提高,企业避税程度会逐步加深。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非国有企业、小型企业以及产品独特性高的企业而言,客户集中度与企业避税程度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明显,经过稳健性检验后,其回归结果仍然显著。此外,还识别出客户集中度影响企业避税程度的3种机制:利润补偿、融资约束和外部监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晓丽 甘日香
本文运用代理理论分析了内部控制、企业避税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并运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由于代理问题的存在,我国上市公司的避税活动普遍会降低企业价值,避税程度越大,企业的价值损失越大;只有在内部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企业避税活动才能够提高企业的价值,使避税程度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因此,企业进行避税决策时,首先要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
关键词:
避税 企业价值 内部控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常秀娟
研究跨国公司避税影响因素的文献很多,OECD国家的研究很丰富,方法复杂,结果有价值。但发展中国家数据较少,研究方法局限性较多。对避税问题的理论研究领域包括利润最大化、代理框架下的研究、避税与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管之间的关系研究等。本文着重采用一省范围内的在华跨国公司数据,对跨国公司避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考察避税与企业特征以及税务机关征管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跨国公司 避税 税收筹划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董一欣 蓝相洁
为提高企业的年金参与率、促进我国全方位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本文选取沪深2016—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所得税优惠对企业建立年金制度的影响。本文发现: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建立年金制度的影响呈现倒U型,企业融资成本可以有效调节企业所得税优惠与建立企业年金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国有性质、制造行业以及中部地区的企业建立年金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激励作用更明显。为更好发挥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建立企业年金的促进作用,本文建议改进激励年金建立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方式,并针对企业特征区别制定促进年金发展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北国 杨孝安
以往的研究表明,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因素是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而避税活动不仅会加大信息不对称程度,也会在企业中产生代理问题,从而对投资效率产生影响。为证实避税会对企业的投资效率产生负效应,本文选取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避税程度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程度正相关。这一研究结论既丰富了代理理论领域关于避税的研究,又有利于企业和相关的税收征管部门制定合理的税收决策和征管政策。
关键词:
税收规避 投资效率 信息不对称 代理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飘飘 冷美玲 徐怀伏
对企业而言,向政府纳税是应尽的责任,但企业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为减轻企业负担存在着很强的动机去合理避税与降低税负。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能够利用国际市场交易机制进行避税活动,另一方面因为东道国针对外商投资企业给予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从而为其避税创造有利条件。那么外商投资是否确实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发生存在一定影响呢?本文选取四种企业避税衡量指标和相关外商投资衡量指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并运用广义矩阵分析法,对208家上市公司2009~2016年财务年度期间的年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企业避税行为与外商投资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外商投资企业确实存在通过资本输出扩大公司规模进行国际避税的现实情况。
关键词:
外商投资 企业避税 跨国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婷
本文采用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研究企业避税活动对商业信用的影响,试图从商业信用的角度为企业能避而不避税之谜提供一个解释。研究发现:第一,企业的避税行为会引起企业商业信用的下降,并且这种负向关系是显著的;第二,经营环境好的企业比经营环境差的企业更容易发生这种显著的负向关系,这意味着经营环境好的企业比经营环境差的企业更加可能不采取避税行为。
关键词:
企业避税 商业信用 经营环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里昕 揭筱纹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地14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纵向战略联盟组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发展战略、规模水平和企业高级管理者对纵向战略联盟的组建呈显著正相关;在控制住行业类别变量后,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类别对纵向战略联盟组建的影响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纵向战略联盟 组建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马倩茹 许向阳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阶段,而企业技术创新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尤为重要。碳市场是碳配额和碳汇交易的结合,我国碳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对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文章在波特假说和创新补偿效应理论基础上,对2014-2021年62个林业上市公司的493个样本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林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并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在微观层面探讨碳价波动影响因素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国际碳价和汇率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促进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即国际碳价和汇率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1和0.28。(2)煤炭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并不显著。(3)由于区域发展差异,汇率对深圳市影响程度更高,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对湖北省则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汇率对深圳市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影响系数比湖北省多0.17;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对湖北省影响更大,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对深圳市影响不显著。文章提出3点政策启示:(1)完善碳市场机制,减小外部影响;(2)激励企业创新,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3)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于新亮 朱铭来 邢钰丹
深入分析企业补充医疗保险需求有助于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本文基于企业对补充医疗保险的财务决策理论,选取上海证交所上市公司2010~2013年年报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企业参加补充医疗保险的财务动机。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是否参加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及参保程度,与代表企业保险议价能力的企业规模、代表企业投资机会的托宾Q和代表企业外部融资成本的杠杆率正相关,与代表保险市场供给形态的集中指数和代表公司价值凹性的实际所得税率负相关。本文最后建议,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作为供给引领型产品,其进一步发展亟需在市场主体、产品设计和税优激励等多方面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胡阳 黄礼丹 孙健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在开曼群岛、百慕大群岛等"避税天堂"进行注册,其初衷一方面是降低税务负担,另一方面是利用国际避税地的各种便利条件提升企业盈利能力。这些企业税务负担的经验数据与实证研究,将为我国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税收竞争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利用中国海外上市公司2011年到2015年数据,对企业税负和盈利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国际避税地注册的企业的税负并没有显著低于其他企业税负;在国际避税地注册的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高于其他企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霞 蒋燕 程晨
文章以2009—2017年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对高管性质与我国上市家族企业避税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高管是否由本家族成员担任会显著影响企业避税,由职业经理人担任家族企业高管会加剧企业避税程度,而且高管持股比例负向调节高管性质对家族企业避税程度影响,当高管持股比例较低时,这种关系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样本检验,发现上述关系主要发生在高管任职方式是内部晋升的家族企业中。文章的研究结论对家族企业降低管理层机会主义和税务部门的征管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