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5)
- 2023(7463)
- 2022(5973)
- 2021(5459)
- 2020(4770)
- 2019(10712)
- 2018(10706)
- 2017(20550)
- 2016(11017)
- 2015(12353)
- 2014(12177)
- 2013(12309)
- 2012(10932)
- 2011(9152)
- 2010(9587)
- 2009(9241)
- 2008(9889)
- 2007(9231)
- 2006(8319)
- 2005(7902)
- 学科
- 业(76776)
- 企(74114)
- 企业(74114)
- 管理(62822)
- 济(47382)
- 经济(47317)
- 财(25202)
- 业经(24673)
- 务(21294)
- 财务(21272)
- 财务管理(21240)
- 企业财务(20169)
- 方法(19913)
- 农(18455)
- 制(16157)
- 技术(14755)
- 农业(14297)
- 策(13613)
- 划(12948)
- 经营(12467)
- 体(12244)
- 数学(12231)
- 企业经济(12195)
- 数学方法(12189)
- 体制(11381)
- 和(11089)
- 理论(10750)
- 银(10400)
- 银行(10400)
- 决策(10141)
- 机构
- 学院(156404)
- 大学(148508)
- 管理(72313)
- 济(67598)
- 经济(66226)
- 理学(59333)
- 理学院(58884)
- 管理学(58519)
- 管理学院(58188)
- 研究(42087)
- 中国(42018)
- 财(37498)
- 京(31215)
- 财经(27663)
- 江(26944)
- 经(25071)
- 农(23993)
- 科学(22033)
- 中心(21603)
- 商学(21569)
- 商学院(21384)
- 州(21076)
- 所(20445)
- 财经大学(20167)
- 北京(19593)
- 业大(19404)
- 经济管理(18732)
- 农业(18566)
- 经济学(18461)
- 研究所(17409)
- 基金
- 项目(91155)
- 科学(73891)
- 研究(70670)
- 基金(67005)
- 家(55728)
- 国家(55113)
- 科学基金(50678)
- 社会(45857)
- 社会科(43572)
- 社会科学(43558)
- 省(37216)
- 基金项目(35755)
- 自然(32337)
- 自然科(31649)
- 自然科学(31644)
- 自然科学基金(31187)
- 教育(30931)
- 编号(28759)
- 划(28666)
- 业(28099)
- 资助(26522)
- 创(22956)
- 成果(22003)
- 创新(20364)
- 制(20342)
- 部(20163)
- 重点(19406)
- 发(19124)
- 性(18951)
- 课题(18866)
共检索到255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余昊 高雨
(一)常见盈余管理手段1.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一是收入提前或推迟确认。提前确认收入,即在销售没有完全满足收入的确认条件之前就将其确认为当期收入,如采用不合理运用完工百分比法、提前开具产品销售发票、在未来期间还需进一步提供服务才能确认收入或者在销售仍然存在其他不确定性时就对收入进行会计确认等方法,将后期的利润转移到本期。推迟确认收入,即将一部分收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岩
利用2015—2018年交易所披露的问询函考察了问询函制度对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现有文献指出,财务报告问询函会对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起抑制作用,而本研究发现,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的上市公司会转而实施真实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收函公司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在代理问题严重的企业更明显,但在国有企业、审计师声誉较高以及上市年限较长的企业中却受到抑制。上述研究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问询函制度尚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研究结论为监管机构改进监管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
问询函 真实盈余管理 信息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思佳
本文以2010—2017年在沪深A股上市的企业为样本研究高管学术经历、监管距离与企业盈余管理三者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监管距离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高管学术经历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高管学术经历能够削弱监管距离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高管学术经历 监管距离 企业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廖楚君 袁春生
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是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具体项目的确认和归类变更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在监管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公司应计利润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能力和空间越来越小,更有可能采取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进行盈余管理。文章阐述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制度背景和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原因,归纳了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手段,提出了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监管对策。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盈余管理 归类变更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廖楚君 袁春生
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是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具体项目的确认和归类变更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在监管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公司应计利润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能力和空间越来越小,更有可能采取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进行盈余管理。文章阐述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制度背景和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原因,归纳了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手段,提出了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监管对策。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盈余管理 归类变更盈余管理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婷 杨永聪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凯 潘舒芯 胡梦梦
企业通常会通过权衡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边际收益和成本来确定盈余管理的方式和水平。金税三期系统以智能化为特征,有效实现了税收信息整合,能够充分发挥强化税收监管的作用,提高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税收成本,但不影响应计盈余管理成本,从而改变企业盈余管理的选择。文章以各地区实施金税三期作为外生事件构造双重差分检验,研究了智能化税收监管对企业盈余管理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税三期强化了对纳税不遵从企业的监管,增加了企业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税收成本,使得纳税不遵从企业倾向于增加应计盈余管理,而且随着税率的上升,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替代关系增强。文章的研究为理解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和制定税收监管政策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金税三期 纳税遵从 盈余管理 税收成本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慧凤 张林
本文以期望效用理论和行为博弈论为指导,采取逻辑实证的方法分析了税收制度和会计监管对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策略选择的作用原理,讨论了税收对会计监管效率的影响机理,解释了我国税收制度、会计监管效率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弱约束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在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提高税收与会计监管协同作用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税收 会计监管 企业会计准则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翔
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愈演愈烈的盈余管理现象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文章以两面针公司为例,对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进行剖析,并提出制约盈余管理的建议,以期对进一步认识我国资本市场环境下企业盈余管理有所禅益。
关键词:
盈余管理 手段 案例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烁丹
文章选取2011—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高管权力制衡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了高管与企业价值趋同度的中介效应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高管权力制衡显著抑制了企业盈余管理水平,高管与企业价值趋同在二者之间承担了显著的中介效应。此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度在高管权力制衡与盈余管理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其中对国有企业的高管权力制衡与盈余管理的负相关起到同向的调节效应,说明国企履行社会责任更多出于“道德动机”,对民营企业的高管权力制衡与盈余管理的负相关起到逆向的调节效应,说明民企履行社会责任更多出于“利益动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玉婵
文章选取2007—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外部税收征管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征管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基于路径检验发现,税收征管降低了企业的避税程度,进而减少了盈余管理动机,导致盈余管理程度降低;第三,税收征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会受到代理问题和产权性质的影响,在代理成本高、非国有企业时,税收征管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税收征管 盈余管理 机制分析 产权性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张然
文章研究了债务重组准则变更及监管者行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收益并非主要发生在财务困难的公司;新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确认债务重组收益的可能性和金额显著提高;不仅扭亏是利用债务重组收益的动机,避免亏损和业绩下滑也是上市公司利用重组收益的重要动机;针对证监会要求由控股股东豁免或代为清偿产生的重组收益计入权益的监管,上市公司采用控股股东子公司对本公司子公司代偿等重组方式。
关键词:
债务重组准则 盈余管理 政府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立新 曲京山
地理临近性是地理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话题,文章将其嵌入公司财务研究领域,实证检验证券监管距离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地证监局与上市公司距离越远,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监管距离增加了股权融资的难度,公司会通过盈余管理缓解融资约束,即股权资本成本是监管距离影响盈余管理的重要机制。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公司内部治理水平不完善、外部监管程度不足的公司中,监管距离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宋生 董旌瑞 潘爽
基于审计署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审计的案例,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对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审计前相比,接受政府审计后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降低;与未接受政府审计的央企上市公司相比,接受审计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较轻。这表明政府审计有效抑制了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程荣峰
我国注册会计师对不确定性事项的审计质量偏低。利用不确定事项操纵利润是某些管理当局盈余管理常用的手法。对此,本文提出中国注册会计师需要采取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不确定事项审计 盈余管理 审计报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