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9)
- 2023(12815)
- 2022(10704)
- 2021(9695)
- 2020(8560)
- 2019(19585)
- 2018(19389)
- 2017(37567)
- 2016(20716)
- 2015(23478)
- 2014(23597)
- 2013(23444)
- 2012(21665)
- 2011(19448)
- 2010(19804)
- 2009(18934)
- 2008(19285)
- 2007(17794)
- 2006(15638)
- 2005(14522)
- 学科
- 济(90356)
- 经济(90210)
- 业(90001)
- 企(81926)
- 企业(81926)
- 管理(80565)
- 方法(40347)
- 财(34063)
- 数学(31468)
- 数学方法(31200)
- 业经(29913)
- 农(29501)
- 制(23934)
- 务(23658)
- 财务(23626)
- 财务管理(23580)
- 企业财务(22325)
- 中国(21208)
- 农业(20593)
- 技术(18389)
- 体(17161)
- 和(16733)
- 划(16409)
- 策(15973)
- 理论(15877)
- 贸(15697)
- 贸易(15691)
- 地方(15460)
- 易(15233)
- 体制(14684)
- 机构
- 学院(305848)
- 大学(301374)
- 济(129003)
- 经济(126406)
- 管理(121810)
- 理学(103862)
- 理学院(102837)
- 管理学(101418)
- 管理学院(100842)
- 研究(96256)
- 中国(77902)
- 财(66339)
- 京(62524)
- 科学(56538)
- 农(53034)
- 财经(51067)
- 江(48994)
- 所(48971)
- 经(46110)
- 中心(45233)
- 业大(43652)
- 研究所(43442)
- 农业(41681)
- 北京(39161)
- 经济学(39129)
- 州(38012)
- 财经大学(37318)
- 范(35853)
- 师范(35495)
- 经济学院(35467)
- 基金
- 项目(192258)
- 科学(152275)
- 研究(142935)
- 基金(140047)
- 家(120177)
- 国家(119086)
- 科学基金(103489)
- 社会(91799)
- 社会科(86961)
- 社会科学(86935)
- 省(76491)
- 基金项目(74523)
- 自然(65843)
- 教育(65295)
- 自然科(64284)
- 自然科学(64263)
- 自然科学基金(63198)
- 划(62653)
- 编号(58153)
- 资助(56646)
- 成果(47350)
- 部(43297)
- 重点(42920)
- 创(42736)
- 业(41311)
- 发(40931)
- 制(40883)
- 课题(39660)
- 创新(39207)
- 国家社会(37714)
- 期刊
- 济(150265)
- 经济(150265)
- 研究(90434)
- 中国(61687)
- 财(57901)
- 农(49839)
- 管理(48926)
- 学报(43072)
- 科学(41171)
- 大学(33379)
- 农业(33297)
- 学学(31773)
- 融(30932)
- 金融(30932)
- 技术(28021)
- 教育(27523)
- 财经(26531)
- 业经(26260)
- 经济研究(22830)
- 经(22739)
- 业(20146)
- 问题(19906)
- 技术经济(17594)
- 财会(16817)
- 贸(15642)
- 现代(14950)
- 商业(14816)
- 会计(14446)
- 版(14407)
- 世界(14378)
共检索到465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曹燕 王崴
由于《劳动法》对带薪年休假规制不足,以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规章补充规制成为落实带薪年休假的制度保障。这些法规、规章就规制年休假形成如下共识:细化服务年资的计算与认定;年休假决定权应由雇主主导;限制年休假分割以及累计年休假的适用和未休年休假赎买的条件,限制年休假工资计算基数;完善相关劳动监察程序以及进一步完善权利救济制度等,对完善《劳动法》相关条文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曹燕 王崴
由于《劳动法》对带薪年休假规制不足,以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规章补充规制成为落实带薪年休假的制度保障。这些法规、规章就规制年休假形成如下共识:细化服务年资的计算与认定;年休假决定权应由雇主主导;限制年休假分割以及累计年休假的适用和未休年休假赎买的条件,限制年休假工资计算基数;完善相关劳动监察程序以及进一步完善权利救济制度等,对完善《劳动法》相关条文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璐
近年来,我国无论在法律层面还是在政策层面,都对带薪年休假制度进行了专门规定,但该制度的实施并不完善。本文尝试通过分析我国带薪年休假制度的现状,对比其他主要国家(地区)的制度,分析我国在年休假天数、年休假天数增长动因、年休假实施决定主体和决定程序、年休假分次实施、年休假实际用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带薪年休假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带薪年休假制度和救济机制完善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休假权 带薪年休假 劳动标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少波
国务院颁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对我国企业职工而言,能实际享受带薪年休假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不仅有利于保护职工的休息权,维护职工的健康,也有利于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极大地提高用人单位利润,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对企业职工来讲,这一条例所体现的带薪年休假制度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年休假时间短;对于年休假的决定权规定得不够明确;年休假与其他假期的折抵规定得不够细化。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文章提出,应适当延长带薪年休假的时间;明确赋予用人单位特殊情况下对于带薪年休假的决定权;合理规定年休假与其他假期的折抵内容。
关键词:
带薪年休假 决定权 折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海琴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对旅游业的发展或多或少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拟对带薪假日制度的实施进行剖析,分析这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对旅游业带来的影响和可能造成的问题,提出基于带薪年休假制度下的应对策略,以保证旅游业的健康顺利发展,并进一步展望旅游业的前景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带薪假日 旅游业 影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显平
案情简介■张某为应届毕业大学生,于2010年7月1日入职深圳某公司,2013年6月30日劳动合同期满被公司终止合同,由于公司没有依法支付张某应休未休年休假工资(张某在职期间没有休过年休假),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14天年休假的双倍工资(其中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5天,2011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2天,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5天,2013年1月1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程丽珍 栾居沪
案情简介李某自2006年1月1日起入职某公司工作,2013年8月31日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期间,公司未安排年休假,李某实际也未休年休假。李某于2013年11月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期间未休年休假工资待遇。用人单位则认为,单位虽然未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因年休假产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四项规定的休息休假争议,年休假待遇属于福利待遇,应受一年仲裁时效的限制。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友青
带薪休假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这不仅有利于保护职工的休息权,维护职工的健康,也有利于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笔者通过对西安的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太理想。在深入剖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带薪休假不仅需要国家支持,而且需要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休闲文化,推进带薪休假制度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带薪休假 休闲文化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贾迪 赵磊
《宪法》赋予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政府为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的有效行使,通过法律、法规等形式建立了一系列包括工作时间、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因事休在内的休息休假法律制度体系。但是,法律仅对带薪年休假的适用范围、标准、程序以及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条件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规制,未能明确带薪年休假的性质,特别是带薪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性质。这导致在处理关于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支付带薪年休假工资报酬的劳动争议案件时,因"带薪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法律性质认定存在较大争议而出现各地裁审尺度不统一的现象。带薪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唐文胜
带薪年休假工资报酬是职工的福利,与其相关的劳动争议应适用一般时效规定。同时,对于带薪年休假工资报酬的计算应按一年整算方式,这样既便于操作,也符合法律规定。对于非标准工时制(全日制)的职工应适用带薪年休假规定,而非全日制职工则不应适用。
关键词:
带薪年休假 工资 时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郭杰
享受和履行带薪年休假已经成了横亘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难以逾越的障碍,二者之间的恩怨时刻都在上演。近年来,有关带薪年休假引起的劳动争议案件呈直线上升趋势,用人单位关于带薪年休假存在着许多误区,带薪年休假绝不是"你情我愿",更不是用人单位给劳动者的"恩赐和福利",而是法律所规定劳动者的法定权利。一、"连续工作满一年"的难解之殇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规定,职工必须连续工作满一年就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但是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陈伟忠 沈同仙 牛俊颖
案情简介■张某于2012年11月10日进入某公司,之后一直工作勤勤恳恳,没有休过年休假(张某2007年7月大学毕业后在上一用人单位工作,并于2012年6月30日劳动合同期满终止,三个月后找到工作,来到了现在的用人单位)。2013年9月,全国假日办发布了中秋、国庆节休假调休安排,即中秋节后上六天班休一天,上两天班后国庆节休七天,国庆节后上五天班休一天。张某随即萌生9月29日、9月30日申请年休假的想法,这样可以连续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贾迪 赵磊
《宪法》赋予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政府为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的有效行使,通过法律、法规等形式建立了一系列包括工作时间、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因事休在内的休息休假法律制度体系。但是,法律仅对带薪年休假的适用范围、标准、程序以及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条件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规制,未能明确带薪年休假的性质,特别是带薪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性质。这导致在处理关于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支付带薪年休假工资报酬的劳动争议案件时,因"带薪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法律性质认定存在较大争议而出现各地裁审尺度不统一的现象。带薪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性质将直接影响仲裁时效以及劳动者是否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经济补偿的问题,甚至影响终局裁决的范围。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和带薪年休假性质最终探讨、得出带薪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性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2007年12月16日,国务院颁布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该条例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条例的实施使我国《劳动法》规定的职工年休假制度终于得以落实,为了配合《条例》实施,2008年9月1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条例》实施的一些具体操作问题。实际运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春明
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条件身份条件。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享受带薪年休假的身份条件是,与用人单位建立全日制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非全日制劳动者等灵活就业人员是否享受带薪年休假则没有法律规定,根据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原则,用人单位没有为其安排带薪年休假的义务。工龄条件。《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所称"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并不特指在本单位连续工作的时间,无论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还是在其他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工龄条件均被认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