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44)
- 2023(17069)
- 2022(14480)
- 2021(13584)
- 2020(11358)
- 2019(25898)
- 2018(25574)
- 2017(48672)
- 2016(26812)
- 2015(30247)
- 2014(30349)
- 2013(29758)
- 2012(27458)
- 2011(24623)
- 2010(24904)
- 2009(23452)
- 2008(23740)
- 2007(21254)
- 2006(19037)
- 2005(17237)
- 学科
- 济(106684)
- 经济(106514)
- 管理(96592)
- 业(96166)
- 企(91136)
- 企业(91136)
- 方法(47413)
- 数学(36980)
- 数学方法(36452)
- 财(35900)
- 业经(30932)
- 农(26818)
- 中国(26510)
- 制(25333)
- 务(25225)
- 财务(25147)
- 财务管理(25108)
- 学(24682)
- 企业财务(23852)
- 理论(22176)
- 技术(21065)
- 和(20678)
- 划(19115)
- 贸(18529)
- 贸易(18517)
- 地方(18253)
- 体(18224)
- 易(18020)
- 农业(17966)
- 策(17081)
- 机构
- 大学(393179)
- 学院(391750)
- 管理(154582)
- 济(150854)
- 经济(147402)
- 理学(132590)
- 理学院(131077)
- 管理学(128823)
- 管理学院(128094)
- 研究(128009)
- 中国(96621)
- 京(84373)
- 科学(79639)
- 财(75346)
- 所(64716)
- 江(59807)
- 农(59675)
- 财经(59305)
- 研究所(58490)
- 中心(57591)
- 业大(56692)
- 经(53571)
- 北京(53204)
- 范(51811)
- 师范(51304)
- 州(47919)
- 农业(46652)
- 院(46578)
- 经济学(44975)
- 财经大学(43855)
- 基金
- 项目(259626)
- 科学(204715)
- 研究(190918)
- 基金(188612)
- 家(163879)
- 国家(162424)
- 科学基金(140075)
- 社会(119693)
- 社会科(113206)
- 社会科学(113176)
- 省(101299)
- 基金项目(99719)
- 自然(91257)
- 自然科(89141)
- 自然科学(89114)
- 教育(87991)
- 自然科学基金(87536)
- 划(85228)
- 编号(78348)
- 资助(77019)
- 成果(65333)
- 重点(57870)
- 部(56895)
- 创(54717)
- 发(53973)
- 课题(53900)
- 创新(50942)
- 制(49940)
- 项目编号(49518)
- 科研(49130)
- 期刊
- 济(174083)
- 经济(174083)
- 研究(116274)
- 中国(76267)
- 学报(63108)
- 管理(62319)
- 财(61955)
- 科学(58132)
- 农(54655)
- 大学(48205)
- 教育(46033)
- 学学(45297)
- 农业(37172)
- 技术(34870)
- 融(33710)
- 金融(33710)
- 财经(30144)
- 业经(27862)
- 经济研究(26291)
- 经(25810)
- 问题(21900)
- 图书(20517)
- 业(19935)
- 技术经济(19832)
- 版(19364)
- 理论(19154)
- 科技(18939)
- 现代(18388)
- 财会(17849)
- 实践(17234)
共检索到585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蓉 李南
在对师傅和徒弟行为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借鉴SECI知识转化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分析师傅向徒弟转移隐性知识的微观过程,目的在于以知识管理领域较为成熟的理论为指导,将抽象的师徒间知识转移过程进行直观描述,以期为我国企业师徒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 师徒制 隐性知识 知识转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南 王晓蓉
在阐述师徒间隐性知识转移动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师徒间隐性知识转移的因素模型;就知识转移的主体与客体、师徒关系及企业环境等因素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问题提出了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师傅的知识发送能力、徒弟的知识接收能力、知识的隐性程度、师徒间的信任与知识势差、组织文化以及组织激励机制对徒弟内化程度和表出程度的影响显著。
关键词:
企业师徒制 隐性知识 知识转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伟 郭东强
企业隐性知识转移是企业中重要的知识管理活动,师徒制是企业隐性知识转移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对众多学者的研究分析发现,师徒之间是否匹配的问题被众多学者所忽略。文章通过对知识转移过程分析,回顾众多学者针对隐性知识转移的研究,根据企业隐性知识转移中师徒各自的特点分析,通过知识差异契合度、知识转移意愿强度和师徒接纳度3个方面分析师徒二者之间的契合度,并构建相应衡量体系,分析契合度的取值范围和相应值所表达的含义。
关键词:
企业 师徒制 隐性知识 知识转移 契合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玺 李南 付信夺
结合企业师徒制知识共享与转移的特点以及一般有效性的内涵,明确企业师徒制知识共享与转移有效性的定义及其构成。通过企业师徒制的目标分析以及师徒制知识共享与转移的成效分析,建立了基于理论的初始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设计成调查问卷,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因子提取和解释能力分析,并删除在每个主成分中因子载荷均小于0.5的指标,最终确定师徒制知识共享与转移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晓彤 张帅龙 田方圆 付汉良 王萌萌
隐性知识的高效转移对提升建设工程项目团队合作韧性、促进协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近红外超扫描技术,监测建设工程项目不同类型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脑部激活情况,并构建脑间同步水平测度模型,进而探究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脑间同步和转移完成后知识转移绩效(调用效率和内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建设工程项目隐性知识转移时转移双方均呈现脑区激活表征,认知组接收方的脑部激活值显著高于技能组;转移任务中发送方和接收方存在显著的脑间同步,认知组的脑间同步水平显著低于技能组;转移双方的脑间同步水平与双维度的转移绩效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该研究揭示了建设工程项目隐性知识转移的认知过程,为强滞后性的隐性知识转移绩效提供了可靠的预测指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丽丽
研究显示,"师徒模式"是组织内传播隐性知识最为直接与有效的途径。但在实践中,组织中"师徒"模式的运行并不一定顺畅,这是因为组织、师傅与徒弟三方主体存在着博弈。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模型分析了"师徒制"下个体技能型隐性知识三方参与主体的博弈均衡,并对组织实施个体技能型隐性知识的转移策略作以探究。
关键词:
师徒模式 隐性知识 转移机制 博弈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大为 汪克夷 李俏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源在隐性知识转移发生前、中、后的各项成本,然后通过将激励理论、知识管理理论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相结合,探讨了知识源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各项需要,并明确了企业个人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模式,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应的分析结果设计了促进知识源转移知识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转移 知识源 激励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树中
在阐述隐性知识内涵的基础上,对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及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对知识创新的关键要素——创意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指出隐性知识转移不仅贯穿于知识创新的全过程,而且始终发挥主导性的关键作用,是知识创新形成的核心动力。在创意过程中,知识创新者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始于对客观事物的感知,通过感知可以产生特定的心理活动,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思维和想象,然后通过知识整合形成创新方案。
关键词:
知识创新 隐性知识 转移 机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程现 李志青 孟宪超
厘清学徒制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路径对开发、继承和发展隐性知识,实现知识创造具有重要价值。在SECI模型基础上,以某汽车售后服务企业车身修复岗位的师徒互动过程为例进行质性研究,提出了学徒制隐性知识显性化路径:一是隐性知识的共同化模式——师徒分享隐性知识之路;二是显性知识的表出化模式——师徒创造新式概念之路;三是显性知识的联结化模式——嵌入已有知识网络之路;四是显性知识的内在化模式——知识迁移内化应用之路。借鉴“环境—主体因素—行为”三元交互决定模型,提出应围绕建构稳固的新型师徒关系、创设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外部条件、营造利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组织环境三个方面加速推进隐性知识的传递效率,从而提升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育人效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震艳 罗瑾琏 徐婧
文章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以企业高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采访,探讨不同配对方式的师徒关系的演进路径。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搜集和编码总结出师徒关系发展的5个阶段:感知组织支持、能力认可、价值观契合、合作和信任(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同时,基于质性资料的分析归纳,构建了3种师徒关系配对方式(组织安排的师徒配对、师傅单向选择的师徒配对以及双向选择的师徒配对)下师徒关系的演进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晓莉
用户隐性知识转移效率低是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由于装备制造业新产品开发涉及多种技术集成,具有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用户的合作意愿与专业能力、知识的复杂性以及组织间情境差异等因素阻碍了用户隐性知识的有效转移。通过对某具有代表性的装备制造企业深入研究,重点剖析新产品研发过程中用户隐性知识转移路径的演化过程,随后从理论上探讨了装备制造企业突破用户隐性知识转移壁垒的路径创新模型。在实践方面,指出基于构建用户工作环境、研发人员角色转换以及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路径创新能够促进用户隐性知识转移,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邓奔驰 黄思行 黄亮
企业师徒制在给师徒和组织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可能会引起师徒负面指导经历的产生,进而会对师徒和组织造成不良影响,这已经引起了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关注,但目前对企业师徒制中负面指导经历的研究进展还缺乏系统的梳理。在归结企业师徒制中负面指导经历的概念起源、内容、测量及其前因后果的相关成果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师徒制中负面指导经历的因果关系网模型,并提出了促进该领域研究发展的五个方面建议,为深化和完善对企业师徒制中负面指导经历的相关理论认识提供了借鉴和指明了方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袁立庆
通过实施"技师拜师学艺+师徒联合攻关"模式,将技能人才永续开发使用和隐性知识有效传承两个重大课题有机结合起来,为高技能人才搭建一个展现自身价值、攻克生产难题的舞台,解决了企业高技能人才开发体系不持续、管理使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一、实施"技师拜师学艺+师徒联合攻关"鄂钢公司有技师、高级技师500余人,面对这个群体,公司一方面构建了能力提升路径,另一方面,让他们拥有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实践中,技师、高级技师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斌红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知识管理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企业师徒制在新时代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在综述企业师徒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师徒制模式展开讨论,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从资深者、资浅者、人机互动关系、指导及反馈过程四个方面解读企业师徒制的内涵;在分析新时代背景下组织管理及员工思维模式新特点的基础上探索了其对当前师徒制模式构建的影响机制;对新时代背景下的企业师徒模式特点展开描述并提出构建有效师徒制的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师徒制 资深者 资浅者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简世德 冯丽莎 张美荣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重点分析强弱关系、社会资本和结构洞等三大核心理念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进而提出利用社会网络促进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基本路径与策略:营造具有共同价值与信念的校园文化氛围;搭建教师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网络技术平台;重视高校教师社会关系网络的培育与管理;强化教师隐形知识转移效果的评价与反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