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7)
2023(15880)
2022(13021)
2021(11936)
2020(10111)
2019(22773)
2018(22193)
2017(42880)
2016(22325)
2015(24406)
2014(23826)
2013(23638)
2012(21409)
2011(18832)
2010(18763)
2009(17681)
2008(17240)
2007(15440)
2006(13552)
2005(11724)
作者
(62150)
(51896)
(51721)
(48939)
(32819)
(24897)
(23327)
(20126)
(19813)
(18376)
(17663)
(17532)
(16314)
(16275)
(15941)
(15758)
(15361)
(15033)
(14942)
(14744)
(12621)
(12609)
(12415)
(12199)
(11601)
(11562)
(11422)
(11247)
(10441)
(10306)
学科
(100502)
经济(100289)
(96879)
(82930)
企业(82930)
管理(78174)
方法(45369)
(42803)
数学(36652)
数学方法(36263)
业经(34481)
(33531)
农业(30432)
中国(24443)
(23488)
财务(23454)
财务管理(23426)
企业财务(22225)
(20171)
技术(19222)
(17581)
地方(17434)
(16612)
(16534)
理论(16263)
(14970)
(14938)
贸易(14927)
(14518)
(14069)
机构
学院(319548)
大学(312939)
(137382)
经济(134965)
管理(132173)
理学(114711)
理学院(113692)
管理学(112025)
管理学院(111447)
研究(97822)
中国(77248)
(64564)
(62866)
(57039)
科学(56872)
财经(51410)
(48085)
业大(46981)
(46844)
中心(46839)
(46594)
农业(43675)
经济学(42044)
研究所(41847)
经济学院(38091)
北京(38084)
财经大学(38024)
(37371)
(37055)
师范(36638)
基金
项目(216756)
科学(174478)
基金(161723)
研究(160038)
(139432)
国家(138128)
科学基金(121993)
社会(107545)
社会科(101242)
社会科学(101211)
基金项目(85852)
(85508)
自然(77876)
自然科(76208)
自然科学(76186)
自然科学基金(74903)
教育(72406)
(70082)
资助(64444)
编号(63404)
成果(49114)
(48663)
(48261)
重点(47948)
(47020)
国家社会(45005)
创新(44399)
(44190)
(42632)
教育部(42572)
期刊
(156122)
经济(156122)
研究(89247)
中国(59612)
(58144)
(53888)
管理(52462)
科学(45094)
学报(44875)
农业(39272)
大学(36536)
学学(35211)
业经(30229)
技术(29497)
(29396)
金融(29396)
财经(26034)
教育(25582)
经济研究(23409)
(22565)
(20511)
问题(20384)
技术经济(17989)
(16093)
财会(15633)
现代(15540)
世界(15024)
商业(14871)
统计(14561)
科技(14158)
共检索到467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奇杰  
以2016—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视角,深入考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承担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社会责任可以显著改善投资效率,不仅能够缓解过度投资,而且还可以抑制投资不足,融资约束在改善投资效率、抑制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履行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改善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行业竞争程度越高,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越大,行业竞争与社会责任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在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企业中,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越大,并且市场化程度、内部控制与社会责任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聂婷  蔡幸  王水莲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铺路石”作用。在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金融被赋予新的使命和要求,却也面临着挑战。加快畅通金融支农渠道,充分释放金融动能,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催生的巨大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推动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到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重大命题,也是巩固脱贫成果、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文洪武  
紧密结合贵州省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工作部署,推动优化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全力支持贵州省在乡村振兴上起好步、开新局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充分发挥金融扶贫工作牵头职责,统筹做好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金融成为助推贵州省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不可缺少的关键力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奎  
立足湖南省实际,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持续加大信贷投入,走出了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湖南路径"湖南省是精准扶贫首倡地。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人民银行总行和湖南省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立足湖南省实际,围绕金融支持精准脱贫、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全省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持续加大信贷投入,走出了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湖南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玮  秦国伟  于法稳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下简称有效衔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是新阶段落实"十四五"规划、推进共同富裕迈出实质性步伐的战略选择,科学精准的公共政策正是实现国家战略的基础载体和主要方式。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公共目标与公共政策,揭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中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研究促进二者有效衔接的公共政策转换机制,从产业政策、生态政策、文化政策、治理政策、"双基"建设政策等维度,提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公共政策调适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建军  
认真谋划,积极布局,着力从四个关键环节入手,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数字金融银行,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经过8年持续奋斗,全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胜利。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作为定位于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莎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要实施的七项重点战略之一,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不仅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动力,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分析当前在我国乡村振兴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指出了当前乡村发展出现衰落趋势,人口数量减少,城乡不协调问题突出以及缺乏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因而结合问题进一步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融合、注重绿色农业、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科技支撑等方面探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脱贫攻坚的主要举措。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学敏  
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目前,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与窘境,如"空心村"和老龄化、扶贫产业缺乏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消费扶贫语境下有些产品质次价高、一些地方发展主导产业时忽视生态环境等问题。为此,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支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支撑农村和农业及非农产业发展,实现科技强农、科技助农、科技兴农和科技富农,推进传统资源依附型农业向智能依附型农业转变,打通科技创新助力实现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通道。通过制度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使人力资本向有条件的农村聚集,实现科技与产业、技术与农户的有效对接,最终以科技创新助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期刊] 改革  [作者] 豆书龙  叶敬忠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基层实践现实需要、制度衔接理论诉求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三个层面。以内容共融、作用互构和主体一致为表征的互涵式关系,为二者衔接奠定了理论可行性。实践可行性方面,乡村振兴可以借鉴脱贫攻坚的有效经验实现稳健推进,而脱贫攻坚亦能够利用乡村振兴机遇谋求纵深发展。虽然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在有机衔接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体制机制衔接不畅、产业发展升级困难和内生动力难以激发等问题。为此,应该着力在体制机制统筹落实、产业发展多元鼓励和主体意识积极培育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江西省乐安县山砀镇厚坊村是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税务局定点帮扶村。厚坊村地处乐安的西北部、山砀镇北部,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5户1519人,现有土地总面积1600亩,其中耕地1445亩;山地面积1600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2000亩,杉、松、杂用材林11000亩,竹林3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0%,是县级生态村。经帮扶,村内创办养牛场、养羊场各1个,年出栏牛羊300多头;中药材瓜蒌种植场1个,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西藏农牧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74元增加到2020年的14598元,增长83.9倍。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国人均17131元的85%,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极大地增强了农牧民群众的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勇  宁昊  
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支付发展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融合,人民银行阳泉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阳泉中支")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站点转型升级,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一是利用电商示范村建设、快递下乡等政策,借助服务站内各类支付基础设施,代理经销乡村特色农副产品,同时加载电商物流、农业信息发布、公共事业缴费等服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军亚  张鑫  
从脱贫到振兴的乡村发展战略,本质上是一项国家发动的政治工程。它由中国建设现代国家的“历史前提”所规定,内生于中国建构现代国家的内容和进程。国家在这一社会工程中的制度安排及其行动,体现了中国建构现代国家的内生责任:它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质所决定,并在“人民认同”中获得国家的治理效能。这一政治工程体现了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内在逻辑:它不仅要建立一个现代国家的政权体系,还要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改变旧的经济社会结构,实现乡村社会的发展,将国家政权体系建立在与之匹配的现代社会的基础之上。只有提升到国家这一最重要的政治组织的高度认识其重要性,并从其重要性中解读这一工程成功的政治逻辑,才能深化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并以此来提高实践中的政治站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军亚  张鑫  
从脱贫到振兴的乡村发展战略,本质上是一项国家发动的政治工程。它由中国建设现代国家的“历史前提”所规定,内生于中国建构现代国家的内容和进程。国家在这一社会工程中的制度安排及其行动,体现了中国建构现代国家的内生责任:它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质所决定,并在“人民认同”中获得国家的治理效能。这一政治工程体现了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内在逻辑:它不仅要建立一个现代国家的政权体系,还要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改变旧的经济社会结构,实现乡村社会的发展,将国家政权体系建立在与之匹配的现代社会的基础之上。只有提升到国家这一最重要的政治组织的高度认识其重要性,并从其重要性中解读这一工程成功的政治逻辑,才能深化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并以此来提高实践中的政治站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章军杰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空间上是高度重叠的,从空间再生产出发可以更好地厘清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连续性与发展性,为两者之间的衔接与跨越补充了空间维度。以茶卡村的空间再生产实践为例,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空间再生产改变了茶卡村的空间形态,其空间再生产的宰制力量也发生了由行政权力向资本的转换,村民行动作为乡村振兴空间再生产的一股重要力量逐步显现。空间再生产是新的空间宰制力量的再平衡,也是空间冲突与调适的再建构过程,具有集体性的行为意向和价值追求。深化政策衔接,构建基于空间正义的政策体系;优化产业结构,融入更大的空间社会网络;强化集体行动,构建村民主体的空间共同体,最终实现脱贫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空间再生产的根本性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