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8)
- 2023(7995)
- 2022(6439)
- 2021(5832)
- 2020(4984)
- 2019(10808)
- 2018(10694)
- 2017(20560)
- 2016(10737)
- 2015(11693)
- 2014(10884)
- 2013(10859)
- 2012(9595)
- 2011(8177)
- 2010(8468)
- 2009(8226)
- 2008(8477)
- 2007(7867)
- 2006(6901)
- 2005(6408)
- 学科
- 业(73210)
- 企(70989)
- 企业(70989)
- 管理(54284)
- 济(49962)
- 经济(49904)
- 业经(25289)
- 财(20471)
- 方法(19436)
- 技术(18657)
- 农(18331)
- 务(17512)
- 财务(17509)
- 财务管理(17499)
- 企业财务(16553)
- 农业(14064)
- 技术管理(13285)
- 策(12455)
- 企业经济(12045)
- 数学(11904)
- 划(11894)
- 数学方法(11842)
- 制(11497)
- 理论(11283)
- 经营(11190)
- 中国(11116)
- 和(10732)
- 体(9665)
- 决策(8916)
- 体制(8800)
- 机构
- 学院(153438)
- 大学(144988)
- 管理(69162)
- 济(69043)
- 经济(68010)
- 理学(59096)
- 理学院(58667)
- 管理学(58225)
- 管理学院(57928)
- 研究(42080)
- 中国(36474)
- 财(32723)
- 京(29230)
- 财经(25469)
- 江(24731)
- 经(23043)
- 农(22955)
- 科学(22318)
- 商学(21165)
- 商学院(20990)
- 经济学(19725)
- 所(19613)
- 中心(19597)
- 业大(19505)
- 州(19204)
- 经济管理(18841)
- 财经大学(18429)
- 北京(17938)
- 农业(17819)
- 经济学院(17762)
- 基金
- 项目(95571)
- 科学(78907)
- 研究(74426)
- 基金(70546)
- 家(58888)
- 国家(58261)
- 科学基金(53784)
- 社会(50320)
- 社会科(47873)
- 社会科学(47863)
- 省(40250)
- 基金项目(37689)
- 自然(33224)
- 自然科(32571)
- 自然科学(32563)
- 教育(32416)
- 自然科学基金(32110)
- 划(30726)
- 业(29343)
- 编号(29153)
- 创(28216)
- 资助(26545)
- 创新(25054)
- 成果(21661)
- 制(21497)
- 发(21409)
- 国家社会(20710)
- 部(20669)
- 重点(20617)
- 课题(19481)
共检索到235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字理 马文聪 张光宇 陈修德
利用2008年至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探讨企业寻租、高压反腐与企业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关系机制。研究发现:(1)企业层面的寻租能够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但行业层面的寻租会抑制该行业的创新。(2)寻租能够通过保护创新成果免受掠夺的“保护费”功能与获得资源的“润滑剂”功能促进创新。(3)高压反腐能够有效抑制寻租“润滑剂”与“保护费”功能的发挥,从而一定程度上消除寻租对创新的扭曲效应。(4)相比利用式创新,寻租对创新的扭曲效应以及高压反腐的修正作用在探索式创新活动当中更加明显。
关键词:
企业寻租 企业创新 高压反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党力 杨瑞龙 杨继东
本文以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强烈反腐败为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讨论了反腐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寻求政治关联和提高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两个互为替代的手段。反腐败由于增加了企业谋求政治关联的相对成本,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激励。在反腐败政策出台以后,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的研发支出显著增加,反腐败促进了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反腐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会随着企业性质的不同而变化。对于国有企业,反腐败只能促进其高管有从政经历的企业的创新:对于非国有企业,反腐败对企业创新具有更普遍的正向影响。同时,反腐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省级层面的异质性,反腐败越强的省份,有政治关联的企业的创新水平增幅越大。本文从政治...
关键词:
反腐败 政治关联 企业创新 双重差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健忠 高明华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企业家能力指数(CCEIBNU),探究企业家能力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结合当前反腐败的背景,深入研究反腐败对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1)企业家能力的提升对企业创新有积极作用。非国有企业中企业家能力和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但在国有企业中只有企业家关系网络能力与企业创新正相关。(2)反腐败增加了企业家寻租的成本和难度,企业家能力会更多地配置到生产领域,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因此,反腐败会强化企业家能力对创新的促进作用。(3)进一步对企业分类研究发现,反腐败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创新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会加强非国有企业的企业家能力对企业创新的正效应,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反腐败加强了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而企业家关系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不再显著。
关键词:
反腐败 企业家能力配置 企业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健忠 高明华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企业家能力指数(CCEIBNU),探究企业家能力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结合当前反腐败的背景,深入研究反腐败对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1)企业家能力的提升对企业创新有积极作用。非国有企业中企业家能力和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但在国有企业中只有企业家关系网络能力与企业创新正相关。(2)反腐败增加了企业家寻租的成本和难度,企业家能力会更多地配置到生产领域,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因此,反腐败会强化企业家能力对创新的促进作用。(3)进一步对企业分类研究发现,反腐败
关键词:
反腐败 企业家能力配置 企业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璇 刘贝贝 汪婷 李春涛
本文利用2005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了信贷寻租和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信贷寻租和融资约束都能显著抑制企业创新,当企业遭遇信贷寻租时,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制约作用更强。可能的原因是,信贷寻租减少了企业的创新利润,挤出和替代了企业的创新资金。在更替融资约束的测度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以及运用工具变量和PSM方法弱化信贷寻租和融资约束的内生性问题后,以上结论仍然成立。本文进一步按照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和资本要素密集度划分样本进行分析,发现信贷寻租加剧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严厉打击寻租腐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让市场在资本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企业创新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信贷寻租 融资约束 银行授信 企业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璇 刘贝贝 汪婷 李春涛
本文利用2005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了信贷寻租和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信贷寻租和融资约束都能显著抑制企业创新,当企业遭遇信贷寻租时,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制约作用更强。可能的原因是,信贷寻租减少了企业的创新利润,挤出和替代了企业的创新资金。在更替融资约束的测度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以及运用工具变量和PSM方法弱化信贷寻租和融资约束的内生性问题后,以上结论仍然成立。本文进一步按照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和资本要素密集度划分样本进行分析,发现信贷寻租加剧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中小企业
关键词:
信贷寻租 融资约束 银行授信 企业创新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甄丽明 罗党论
融资约束条件下,信贷寻租可能会产生金融资源错配,导致企业运营和交易成本上升,使企业研发面临更高的风险。以创业板公司为例,从金融错配视角实证研究信贷寻租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正式制度不健全的转轨制国家,面临融资约束时,利用非正式机制即信贷寻租获取金融资源,短期内能帮助企业降低融资约束,但同时也会产生金融错配,导致金融资源配置失效。(2)利用信贷寻租所形成的套利空间,金融错配使得企业家倾向于将金融资源投资于短平快项目,而挤出了高风险性的创新资本。但随着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这一抑制效应将逐渐减弱。(3)长期来看,由信贷寻租所引致的金融错配降低了创新行为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过多干涉金融资源所造成的寻租式金融错配提供了直接证据。因此,解决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难题,需进一步完善金融制度并健全金融市场。
关键词:
信贷寻租 金融错配 融资约束 创新行为
[期刊] 征信
[作者]
史志颖 李新功
利用2004—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反腐败力度、环境规制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发现反腐败和环境规制的力度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即在国家层面和东部地区加强反腐败与环境规制力度,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正效应。同时,在国家层面及东部地区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呈现出"U"形特征,即出现了先抑制后促进的趋势,在中西部地区却没有呈现同样的"U"形特征。建议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严格执行环境规制政策,完善相关机制,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地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
反腐败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晓红 胡士磊
市场创新是新创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然而新兴经济体背景下新创企业的市场创新受到多种特定因素的影响。基于制度基础观,利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非正规部门竞争和政治寻租对新创企业市场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正规部门竞争和政治寻租均对新创企业的市场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政治寻租未强化非正规部门竞争对企业市场创新的正向影响;非正规竞争导致的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并非是引致新创企业进行政治寻租的主要原因,资金需求和躲避严苛繁琐的政府管制的需要是引诱企业参与政治寻租的主要原因。因此,政策制定者不必过分担忧非正规部门竞争对新创企业的负面影响,而应通过推进企业注册登记便利化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逐步消除非正规经济;要通过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和简政放权消除企业寻租的动机。
关键词:
非正规部门 政治寻租 市场创新 新创企业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晨 孙元欣
遏制腐败能否引导企业着眼长远?基于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的调查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腐败程度如何改变企业在竞争压力下的创新和寻租决定。主要结论包括:企业在竞争压力下会增加创新投入,也会增加寻租支出;遏制腐败能够减少企业在竞争压力下的寻租行为,但对创新投入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改革滞后所引致的资源错配是产生挤出效应的主因。研究意义在于:引导企业着眼长远需要同时改善多个制度环境,除了充分发挥遏制腐败规避急功近利的行为外,还应当注重市场配置资源对引导企业长期战略导向的作用。研究结论凸显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略意义,也为反腐败政策提供了有力佐证。
关键词:
创新 寻租 腐败 竞争压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于博 王云芳
以2011—2018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首先从企业家精神配置视角阐述了为何寻租和创新之间存在挤出关系。不同于传统文献提出的现金流竞争逻辑,检验过程发现挤出关系在排除现金流挤占效应后依然存在,这为构建“企业家精神配置竞争”这一全新解释逻辑提供了基础;其次,检验发现政策性负担对企业寻租具有倒逼效应;最后,寻租在政策性负担与研发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存在“政策性负担上升—激励寻租上升—生产性创新(研发)下降”的传导过程,这说明过高的政策性负担会通过激励企业家寻租行为而间接“抑制”创新。研究结果在经过DID、模糊DID、因果中介模型、内生处理效应模型等反事实方法克服内生及自选择问题后依然稳健。
关键词:
政策性负担 寻租活动 企业创新 中介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童盼 陈笑
强制性分红政策实施后,中央企业母公司会将分红压力传导至下属子公司,但同时也引起分部经理寻租行为。本文以中央企业上市公司为处理组,以特征相似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为控制组,运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模型从分部经理寻租视角探讨强制性分红政策对中央企业下属子公司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强制性分红政策实施后,子公司经理具有通过增加创新投入减少承担分红压力的动机,且这种动机随着收益上缴比例的增加而提高。业绩考核压力以及给予子公司经理一定的股权激励可以缓解分部经理寻租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强制性分红政策在增加子公司创新投入的同时,并没有提高企业的创新产出,反而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效率。本文丰富了强制性分红政策经济后果以及企业集团创新问题的研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葛立宇
Baumol认为企业家行为模式受到所在制度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制度环境会促进企业家从事增加社会福利的生产性活动,比如创新;而制度环境不佳会导致企业家从事攫取社会利益的非生产性活动,比如寻租。Baumol的企业家才能配置理论在中国具体情境中,是否有其适用性?以我国2009-2014年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利用各省份人均土地出让面积作为地区要素市场扭曲的工具变量,在有效控制内生性可能导致的模型估计偏误后,实证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家寻租活动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转轨时期我国地区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深,企业家寻租活动就越多。进一步通过系数检验以及Bootstrap方法考察企业家寻租活动在地区要素市场扭曲和企业创新强度之间的中介效应,证实了"要素市场扭曲→企业家寻租活动增多→企业创新强度减弱"传导机制的存在,可为深化中国要素市场机制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企业家寻租 创新强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军 郭峰
地区市场分割是我国经济运行的一大顽疾。与现有文献不同,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企业寻租和官员腐败来理解地区市场分割,本地企业向地方政府官员行贿以寻求保护,地方政府官员接受本地企业的贿赂,进而设置市场壁垒,以缓解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之间的竞争。本文构建了一个简易动态博弈模型将上述思想模型化,理论分析发现,寻租活动越猖獗,腐败程度越高,该地区的市场分割就越严重。进一步地,本文运用中国28个省份1988~201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证实了上述理论假说。这意味着在推进区域市场整合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关键词:
寻租 腐败 地方保护主义 市场分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