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09)
2023(14752)
2022(12297)
2021(11049)
2020(9696)
2019(22055)
2018(21945)
2017(42918)
2016(23219)
2015(26135)
2014(26335)
2013(26384)
2012(24370)
2011(21993)
2010(22396)
2009(21482)
2008(22135)
2007(20147)
2006(17627)
2005(16328)
作者
(67756)
(56905)
(56858)
(54253)
(36563)
(27325)
(25904)
(22023)
(21303)
(20458)
(19387)
(19140)
(18473)
(18042)
(17909)
(17525)
(16995)
(16795)
(16618)
(16440)
(14112)
(14048)
(13978)
(12980)
(12809)
(12754)
(12752)
(12659)
(11419)
(11258)
学科
(110432)
经济(110279)
(97687)
(88261)
企业(88261)
管理(87712)
方法(52950)
数学(43162)
数学方法(42857)
(37909)
业经(32043)
(31901)
(26758)
财务(26729)
财务管理(26682)
企业财务(25408)
(25172)
中国(24068)
农业(22288)
技术(19704)
(19243)
贸易(19237)
理论(18753)
(18662)
(18120)
(18069)
(17746)
(17133)
(17111)
地方(17000)
机构
学院(353214)
大学(351585)
(154822)
经济(151906)
管理(142314)
理学(122375)
理学院(121222)
管理学(119615)
管理学院(118949)
研究(109611)
中国(87046)
(77436)
(71604)
科学(62483)
财经(61156)
(57260)
(55413)
(54852)
(54258)
中心(50873)
研究所(48761)
业大(48578)
经济学(48431)
财经大学(45241)
农业(45030)
北京(44677)
经济学院(44028)
(42159)
商学(40672)
商学院(40343)
基金
项目(223796)
科学(178625)
基金(166113)
研究(164897)
(142059)
国家(140827)
科学基金(123376)
社会(108439)
社会科(102962)
社会科学(102935)
基金项目(87759)
(86868)
自然(78611)
自然科(76858)
自然科学(76835)
教育(76235)
自然科学基金(75588)
(71702)
资助(68349)
编号(65884)
成果(53238)
(51609)
重点(49455)
(49028)
(46738)
(46237)
国家社会(45305)
(45263)
教育部(45231)
创新(45139)
期刊
(173788)
经济(173788)
研究(104342)
(65671)
中国(64430)
管理(56148)
(52939)
学报(49053)
科学(46684)
大学(38365)
学学(36479)
农业(35444)
(35142)
金融(35142)
财经(32095)
技术(31345)
教育(29256)
业经(28649)
(27566)
经济研究(27396)
问题(23335)
(21060)
技术经济(20583)
(19632)
财会(18386)
统计(17498)
商业(17334)
现代(16793)
世界(16759)
理论(16606)
共检索到526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磊  邓颖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化,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增长迅速。企业全球配置生产会面临比国内生产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为提高投资效率,企业需从多方面获取对外直接投资的知识,包括从邻居企业获取信息和经验等。从理论机制上分析邻居效应产生的原因,包括知识溢出、竞争效应、信号传递、产业链带动等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2002-2013年期间详细的中国工业企业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邻居效应及其产生机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确实存在邻居效应,即邻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会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地,在省份范围内的邻居效应影响较弱;在行业内部以及细分投资市场的邻居效应影响较强。因此,应利用邻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信息和经验,发挥企业之间的学习效应,提高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贾妮莎  申晨  雷宏振  兰娟丽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创造"还是"转移"了母国就业?针对该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异质性投资动机OFDI对就业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2005-2007年522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制造业企业数据,设定就业绝对量和就业相对量两个指标,采用马氏距离匹配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企业OFDI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OFDI显著促进了企业在母国的就业;进一步分析发现,商贸服务类OFDI显著促进了母公司在本国就业的绝对量,但对就业相对量并未有明显促进,技术寻求类OFDI则显著促进了企业在本国的就业绝对量和就业相对量,投资于发达国家显著促进了企业在母国的就业绝对量和就业相对量,投资于发展中国家则仅促进了就业相对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为付  武齐  
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具有不同的方式,目前我国企业具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和现实需要。文章首先综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FDI理论,然后分析了国际经济分工模式和理论演进,比较了不同分工方式的风险和绩效,最后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洪益  
选取2008—2017年间我国对18个主要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采用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在东道国的分支机构数量和境外贷款额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相比投资于发达经济体,商业银行国际化对企业投资于发展中经济体的支持作用更大;相比国有企业,商业银行国际化对非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优树  陈丹  向鹏达  
一、引言2012年,中国在全球对外投资(ODI)的排名升至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作为一个不断成长的发展中国家,中国ODI的发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聚类分析法将66个东道国加以分类,①并利用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ODI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二、中国ODI影响因素的理论依据本文选取微观理论中Dunning的折衷理论、市场学派理论、制度学派理论作为中国ODI影响因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栋旭  于津平  
利用2008—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和《中国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金融市场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显著促进作用;相较于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来说,金融市场化对非国有企业、中小规模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金融市场化能够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提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在处理核心变量内生性问题和经过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主要结论仍然稳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占军  杨宏恩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能源进口增长迅速,在经验判断上两者之间应存在相互促进作用。本文选取2000-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数据,采用3SLS方法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之间确实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这种相互促进作用对发展中国家表现明显,而对发达国家仅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能源进口,能源进口对中国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资源寻求型OFDI已经成为并应继续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趋势,我国政府应进一步鼓励国有企业在能源富裕国家增加能源开采领域的直接投资,此外也应注重加强向发达国家投资以获取逆向技术溢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占军  杨宏恩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能源进口增长迅速,在经验判断上两者之间应存在相互促进作用。本文选取2000-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数据,采用3SLS方法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之间确实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这种相互促进作用对发展中国家表现明显,而对发达国家仅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能源进口,能源进口对中国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资源寻求型OFDI已经成为并应继续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趋势,我国政府应进一步鼓励国有企业在能源富裕国家增加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何金旗   高子豪  
对外直接投资(OFDI)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技术逆向溢出效应对母国经济安全产生影响。文章选取200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经济安全水平进行指标构建与测度,并建构技术溢出效应、产业结构、经济水平三种中介指标,基于多重中介效应分析OFDI对我国经济安全水平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能提升经济安全水平;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逆向溢出效应在OFDI与经济安全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政府干预程度强弱对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安全水平的关系具有明显异质性:弱干预地区中介效应对经济安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强干预地区中介效应对经济安全有一定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忱  陈涛涛  
以中国矿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合并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经验积累产生的动态反馈效应,即企业前期对外投资活动对其后续对外投资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的经验积累即前期对外直接投资在后续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显著的正向动态反馈效应,企业规模也对其对外投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出口和前期利用外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没有显著影响。多年份检验表明:次贷危机为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创造了机会,但却削弱了前期对外直接投资的边际影响。在当前国际直接投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政府应通过支持已具备一定能力的本土企业实现海外投资,助其获得在国内无法获得的能力和优势。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余官胜  杨文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已构成我国外经贸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将逐步影响国内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本文研究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影响,首先通过理论机理将影响过程分解为资金转移途径和生产转移途径,并表明资金转移途径将挤出国内投资,且这种效应的强弱取决于金融发展程度;生产转移途径的影响则取决于投资动机,横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挤出了国内投资,而纵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则促进了国内投资。进一步地,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总体上能促进国内投资,金融发展则在促进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更为深入地发现较小规模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会挤出国内投资,较大规模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才能促进国内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健全  杨晓武  王洁  
本文选取1985-2004年间的对外直接投资及其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在IDP理论的框架内,通过数据和模型变量优化,就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从量化的角度,通过国际比较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于世海  陈光春  
通过设定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升级的测度指标,基于1985—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VAR模型,并进行了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分析。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相对规模与产业升级的结构、效率因子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标准化后的协整方程系数也反映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升级之间,在长期内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相互间的作用是有限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中的误差修正项小于零,说明存在由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调整的反向修正机制,然而调整幅度稍小,短期内各指标变量相互之间的影响难以确定,非均衡态成为常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金平  韩丰泽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推演企业使用互联网对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基于2004—2013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名录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企业使用邮箱或网址接入互联网均可以增加企业OFDI的概率和次数,以促进企业OFDI;(2)这种促进作用可以通过促进出口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机制实现,其中促进出口机制发挥的作用更明显;(3)由于边际效应的存在和融资环境的不同,互联网对企业OFDI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异质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纳  董有德  
针对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的生存时间较短这一现象,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面板数据,综合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生存分析模型,刻画对外直接投资(OFDI)行为对企业在境内生存的影响效应。通过检验发现,OFDI行为总体上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市场退出风险,延长了企业的生存时间,而且投资次数与企业的退出风险呈现"正U型"关系;投资于发达国家和技术研发型OFDI的风险抑制作用更强。影响机制检验表明,OFDI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出口密集度和利润率进而降低企业的退出风险,其中利润率机制滞后且占主导作用。进一步的研究显示,OFDI对企业退出风险的抑制作用受异质性企业特征和行业调节。文章揭示了投资开放的新作用,即对外直接投资能有效扩延企业生存时间,丰富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外溢效应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