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14)
2023(12375)
2022(10364)
2021(9519)
2020(8419)
2019(19387)
2018(19111)
2017(37405)
2016(20385)
2015(23106)
2014(23075)
2013(23348)
2012(21575)
2011(19153)
2010(19486)
2009(18481)
2008(18954)
2007(17219)
2006(15133)
2005(13721)
作者
(59164)
(49801)
(49649)
(47092)
(31824)
(23926)
(22913)
(19455)
(18669)
(17889)
(16815)
(16754)
(15980)
(15659)
(15388)
(15179)
(15152)
(14704)
(14494)
(14260)
(12300)
(12233)
(12172)
(11353)
(11160)
(11106)
(11095)
(11053)
(10062)
(9911)
学科
(94112)
经济(94012)
(89337)
(80775)
企业(80775)
管理(75542)
方法(42459)
数学(33679)
数学方法(33407)
(30662)
(29860)
业经(29598)
(23299)
财务(23268)
财务管理(23237)
企业财务(22024)
农业(21394)
中国(20496)
技术(18742)
(18152)
地方(17964)
(17949)
理论(16442)
(15859)
贸易(15851)
(15694)
(15558)
(15347)
(13976)
(13548)
机构
学院(302482)
大学(297712)
(127816)
经济(125205)
管理(122747)
理学(105107)
理学院(104055)
管理学(102621)
管理学院(102049)
研究(94829)
中国(74968)
(62538)
(60109)
科学(56815)
(51457)
(48002)
财经(47628)
(47398)
中心(44509)
业大(43462)
研究所(43068)
(42997)
农业(40545)
北京(39062)
经济学(37831)
(37636)
(36721)
师范(36405)
财经大学(34830)
经济学院(34412)
基金
项目(193560)
科学(153354)
研究(143971)
基金(140237)
(120472)
国家(119343)
科学基金(103999)
社会(91113)
社会科(86349)
社会科学(86320)
(77526)
基金项目(75062)
自然(67285)
教育(65685)
自然科(65625)
自然科学(65605)
自然科学基金(64504)
(63489)
编号(59798)
资助(56866)
成果(47336)
(43261)
重点(42954)
(42908)
(42132)
(41230)
课题(39930)
创新(39290)
教育部(37198)
国家社会(37073)
期刊
(145826)
经济(145826)
研究(85727)
中国(56653)
(52095)
管理(48013)
(46946)
学报(41459)
科学(40626)
农业(31870)
大学(31230)
学学(29286)
技术(28875)
教育(27183)
(26382)
金融(26382)
业经(25688)
财经(24032)
经济研究(21709)
(20786)
(20328)
问题(20077)
技术经济(18217)
财会(16292)
(16069)
现代(15331)
资源(15108)
商业(14656)
世界(14200)
图书(13936)
共检索到452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尹国俊  杨雅娜  
本文从资源基础理论出发,在综合与继承代表性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核心思想的基础上,构筑了能力资源整合理论的分析框架,将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与企业自身所具有的能力资源、投资动机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并对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进行了分析。该分析框架从动态的角度提出了能力资源的概念,把能力资源的拥有与海外资源的获取有机地联系起来,将优势利用论与优势获取论统一在一个模型当中,使我们能够逻辑一致地解释各种类型国家企业的多种跨国经营行为。最后,以万向集团为例进行案例与实证分析,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本文的结论是,能力整合理论分析框架能够很好地解析企业海外投资活动的各种方式和全部过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能够为我国企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菲琼  虞旭丹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要求中国企业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由世界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的转变。在这一战略转型的过程中,"走出去"是中国企业当前及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自主创新又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其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反馈机制,得出了4种主要的反馈途径,并在该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典型案例,由此得出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路径选择及相关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饶扬德  
资源整合是指企业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创造出新的资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介绍资源整合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资源整合过程模型,分析了企业资源整合能力,旨在为企业提供如何提升资源整合能力,进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提供建设性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丽芳  
区位选择是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战略决策,关乎企业海外投资的成败。现有的关于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并不统一,研究制度环境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区位选择结论存在分歧,而将国家文化距离作为独立自变量检验其对区位选择影响的文献并不多见,现有的研究多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文章选取2003-2013年间的数据,利用引力模型分析制度环境与国家文化距离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区位选择,实证结果表明:制度环境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有负向的影响作用,文章对现有的文献结论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和规范;国家文化距离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有负向的影响作用,我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祝焰  赵红梅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而民营企业是这个奇迹的重要引擎之一。有关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民营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50%。尽管民营企业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但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的存活率很低,据统计,我国60%的民营企业在5年内破产,85%的民营企业在10年内死亡,多数民营企业初期发展良好,后期却倍受制约甚至天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有效的财务治理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被誉为民营企业常青树的万向集团为例,通过剖析其财务治理模式,为民营企业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蒙丹  
产品内分工下,培育本土跨国企业,构建自主全球生产网络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剖析全球生产网络的特点及对企业全球生产网络"嵌入"和"构建"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产品内分工下企业全球生产网络构建的内涵。并通过万向集团网络构建和升级实践的研究,指出通过跨国资源整合,构建自主全球生产网络可以有效推动我国企业升级,同时总结万向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本土企业的自主网络构建战略提出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铁军  刘传哲  
本文从23个国家在经济、制度和政策三方面选取了11个变量,通过对截面数据的逐步回归,筛选出了中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合理的区位选择路径。结论为:中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受东道国GDP、外资政策、与中国的贸易联系、与中国的地理距离等因素的显著影响。中国能源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时,应首先考虑与我国贸易联系紧密的东道国;其次,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减轻企业获取能源开采经营权的阻力;最后加强与东道国沟通,争取有利的优惠政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潘素昆  袁然  
在分析不同投资区位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机理的基础上,选取46个样本国家(地区),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GM(1,1)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对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在逐步减弱;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较小。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升级,中国企业应逐步减少对周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并加快发展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唐春宇  姚利民  
本文阐述了浙江企业逆向型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情况和现状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浙江企业在对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上存在的问题,最后以区位选择模型为依据提出了如何更加优化区位选择的具体策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文纲  汪林生  孙永波  
跨国并购是实现无形资源优势在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的双向转移与扩散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这种转移与扩散深受无形资源特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隐默性和适配性对无形资源优势转移与扩散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模型,并以TCL集团和万向集团近年来的跨国并购实践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宗芳宇  路江涌  武常岐  
双边投资协定是两国政府为了促进和保护双边投资签署的协议。作为特定的联系两国的双边制度因素,双边投资协定给企业提供了不同于国家制度环境的保护,因而对企业的投资区位决策产生影响。本文建立了关于双边投资协定、东道国制度环境与母国制度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作用的研究框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3年至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本文有三点发现:首先,双边投资协定能够促进企业到签约国投资;其次,双边投资协定能够替补东道国制度的缺位,对于促进企业到制度环境较差的签约国投资的作用更大;此外,双边投资协定还能够弥补母国制度支持的不均衡性,对于帮助非国有企业到签约国投资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昕  
价值创造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财务管理基于此目标进行了模式的创新与优化。本文梳理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的实现路径,重点通过案例分析该模式在预算活动、经营活动、投融资活动以及风险控制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并就应用效果从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进一步证明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有利于企业的持续性经营。同时,为了促进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的推广与应用,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本芳  张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逐渐加强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本文对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我国企业进行区位选择的因素。在研究中采用理论探索的方法,分析了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影响的几大因素。借鉴"引力模型"的原理,提出本文的基本假设,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提出新的计量统计模型。通过2004、2005年的宏观数据验证本文的假设,认为贸易、劳动成本、距离和国家类别等因素对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企业在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时,应当注重对这些影响因素的考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庄序莹  唐煌  林海波  
近年来税收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性日益显示。本文将东道国税收环境概括为总体税负、税制合理性、税收管理效率与税收透明度四个维度。本文收集了2012-2017年沪深A股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170家上市公司在77个境外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方法从微观企业行为出发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与东道国税收环境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倾向于在总体税负低、税收效率高且签订税收协定的东道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但对东道国税收透明度的敏感程度不高;不同的行业对东道国税收环境敏感度也不同,批发和零售行业对东道国税收管理效率、税收透明度更为敏感,而制造业则对东道国税制复杂程度更为敏感。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莹  阎大颖  任兵  
本文借鉴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的视角,考察东道国区位因素和企业异质性对中国企业选择对外投资区位的多重影响。基于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运用条件逻辑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文化距离和正式制度风险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负向影响,且正式制度风险的负向影响在企业具有较高水平的FDI经验或较多的国际股权联盟联系时减弱;而文化距离的负向影响只在企业具有较高水平的FDI经验时才有所降低。结果表明,特定的组织学习有助于中国企业克服由东道国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环境导致的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障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