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8)
- 2023(10774)
- 2022(8777)
- 2021(8135)
- 2020(7031)
- 2019(15870)
- 2018(15751)
- 2017(31173)
- 2016(16700)
- 2015(18903)
- 2014(18723)
- 2013(18852)
- 2012(17396)
- 2011(15399)
- 2010(15588)
- 2009(15036)
- 2008(15111)
- 2007(13603)
- 2006(12274)
- 2005(11354)
- 学科
- 业(80886)
- 济(77948)
- 经济(77819)
- 企(73731)
- 企业(73731)
- 管理(66214)
- 方法(32854)
- 业经(28251)
- 财(27323)
- 农(27055)
- 数学(25025)
- 数学方法(24862)
- 中国(20147)
- 务(19748)
- 财务(19733)
- 财务管理(19716)
- 制(19304)
- 农业(19093)
- 企业财务(18616)
- 技术(17229)
- 策(14969)
- 划(14545)
- 体(14377)
- 和(14036)
- 贸(13995)
- 贸易(13984)
- 易(13615)
- 地方(13477)
- 理论(12770)
- 体制(12499)
- 机构
- 学院(249339)
- 大学(243842)
- 济(110552)
- 经济(108531)
- 管理(102368)
- 理学(87584)
- 理学院(86764)
- 管理学(85873)
- 管理学院(85376)
- 研究(74969)
- 中国(62345)
- 财(55748)
- 京(50706)
- 财经(43746)
- 科学(41280)
- 经(39494)
- 江(38097)
- 农(37675)
- 所(36267)
- 中心(34901)
- 经济学(33772)
- 业大(32709)
- 财经大学(31969)
- 研究所(31967)
- 北京(31764)
- 经济学院(30744)
- 州(30213)
- 商学(29782)
- 商学院(29515)
- 农业(29441)
- 基金
- 项目(155032)
- 科学(124360)
- 研究(118463)
- 基金(114128)
- 家(96579)
- 国家(95651)
- 科学基金(84401)
- 社会(78285)
- 社会科(74260)
- 社会科学(74244)
- 基金项目(61095)
- 省(61048)
- 教育(52862)
- 自然(52139)
- 自然科(50929)
- 自然科学(50916)
- 自然科学基金(50064)
- 划(49411)
- 编号(48206)
- 资助(45407)
- 成果(38248)
- 创(35330)
- 业(35237)
- 部(35188)
- 重点(33806)
- 发(33664)
- 制(32966)
- 国家社会(32461)
- 课题(32145)
- 创新(32122)
- 期刊
- 济(128952)
- 经济(128952)
- 研究(76864)
- 财(46271)
- 中国(44792)
- 管理(42393)
- 农(35684)
- 科学(30562)
- 学报(28422)
- 融(25822)
- 金融(25822)
- 农业(24373)
- 业经(23960)
- 大学(23210)
- 技术(22645)
- 财经(22369)
- 学学(21986)
- 经济研究(19995)
- 教育(19396)
- 经(19357)
- 问题(18189)
- 业(14927)
- 技术经济(14814)
- 贸(14342)
- 现代(13938)
- 商业(13451)
- 财会(12923)
- 世界(11816)
- 经济管理(11688)
- 国际(11575)
共检索到376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航天
运用空间经济模型,并利用2007年我国纺织业城市层面的截面数据,分析了城市纺织业的企业密度与行业生产率的相互关系,并对该相互关系的实现机制进行了辨别。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纺织业企业密度与其行业生产率显著正相关;在纺织企业密集的城市,选择效应表现为通过淘汰生产率低的企业来促进平均生产率的提高;集聚效应在纺织业发展水平不高的城市发挥了正的推动作用,但在纺织业发展水平较高且纺织企业密集的城市发挥的作用不明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晓萍 李平 吕大国 江飞涛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定位选择模型与标准集聚模型相结合的嵌套模型,采用1999~2007年中国288个地级市工业企业层面的数据,实证检验经济集聚对于企业生产率及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从1999~2007年全国总体样本的检验结果来看,经济集聚对于多数制造业行业企业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即主要表现为拥挤效应而不是集聚效应;不同规模的城市对于不同生产率企业的空间选择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低效率企业倾向选择中小城市回避市场竞争,即表现出显著的选择效应。(2)1999~2002年及2003~2007年分时段全国样本检验结果及比较显示,在两个不同时间段,经济集聚对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发生...
关键词:
选择效应 集聚效应 企业生产率 城市规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继志 梁梓淇
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纺织业作为重污染行业之一,对其环境信息进行披露是保护生态的一条有效途径,管理层治理正是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及其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将我国2014—2016年间A股纺织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管理层治理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学历和高管薪酬与环境信息的披露质量呈显著正向影响,管理层持股占比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呈负向影响,而独立董事占比和高管平均年龄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影响不显著。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推进我国环保事业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结兵 徐梦周
论文整合了有关产业集群3种不同的理论观点——社会网络理论、集聚经济理论与集体学习理论——提出网络密度与集群效率和集群效益两面性作用关系的假设,并构建网络密度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模型。在实证研究中,论文使用国税数据库系统和问卷调查取得的数据,以2001~2004年9个浙江纺织业集群为样本对模型做了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网络密度显著促进了集群效率的提高,但不利于集群效益的提升,其中网络密度通过集聚经济对集群效率产生正面影响,通过集体学习对集群效益产生负面影响。对此本文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若干展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瑛 仲艾芬 石敏俊
本文基于Melitz和Ottaviano(2008)的效率异质性模型,构建了企业两阶段风险决策模型,内化经济密度对于风险的选择效应,以揭示经济密度影响企业风险决策行为的机制和过程。理论模型显示如下结果。(1)当经济密度过低时,增加密度将降低风险;当经济密度过高时,增加密度会增加风险;经济空间内存在风险最小化的最优密度。(2)在经济密度之外,租金、企业数量、产品多样性等因素也对企业经营风险产生影响。本文以北京市五环内生活性服务业为例,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城市生活性服务业POI及倒闭率、商铺和住宅租金等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以下三点结论。(1)北京市高密度地区,密度对风险的影响为正;低密度地区反之。北京市二环是影响逆转的分界线。(2)北京市消费密度和就业密度,通过租金、企业数量和产品多样性三个中介变量影响企业倒闭风险。其中,最显著的影响路径是:消费密度影响产品多样性,进而影响企业倒闭风险。可见,集聚经济降低风险的关键不在于企业数量,而在于差异化集聚。(3)北京市三环是集聚力和竞争力对比逆转的分界线:三环外集聚力超过竞争力,有利于企业风险降低,三环内反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剑
利用我国省级层面的企业R&D数据,应用面板模型对企业R&D的决定因素进行检验。计量结果表明,各区位因素的影响显著存在,集聚效应对后期R&D具有强烈的吸引,但影响程度东部地区强于西部地区,外资企业强于内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扩大市场的开放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鼓励国内科研机构与R&D进行合作和交流为企业研发集聚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关键词:
集聚效应 企业R&D 区位选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蕙馨 刘春玉
知识溢出在强化企业间知识流动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知识损失的风险,其正负效应的发挥左右着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定位决策。借助Klaus的模型,在分析知识溢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发现技术接近性与空间局限性一起促进了企业间知识溢出效果;分析了知识溢出正负效应对企业集聚定位决策的影响,从知识溢出联合创新效应、知识溢出时滞和企业成本敏感性三方面考察对企业集聚定位决策的影响,并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距离 知识溢出 成本敏感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向杰 林晓鹏
产学研合作能够产生创新要素集聚效应,对企业创新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2012—2020年制造业联合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利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对企业的创新质量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稳健。机制分析发现,产学研合作通过创新人才集聚和创新资本集聚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非省会城市,省会城市产学研合作对创新人才、创新资本集聚效应提升作用更显著;高技术行业对于创新人才集聚效应较强,对创新资本集聚效应的影响低于非高技术行业。研究结论对制造业等实体企业如何开展高质量创新活动及政府部门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超平 刘慧敏 吴勇
纺织业是我国传统性支柱产业,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产业集聚的空间形态,产业集聚对集聚地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区位熵进行改进,结合经济和规模区位熵的理念,提出了二维区位熵的概念,测量我国26个地区2011年、2013年纺织业集聚水平,结果发现:二维区位熵精准效果较好,我国纺织业集聚并不是完全的东高西低格局,中西部纺织业集聚水平正在逐渐向东部靠拢。基于DEA效率评价,提出了二阶段DEA对纺织业系统集聚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第一阶段集聚效率与投入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第二阶段集聚效率与投入之间并不是完全的正比关系。最后,根据效率评价结果提出调整集聚规模,科学制定产业集聚区规划、鼓励创新,加大技术投入、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傅江帆 贺灿飞 沈昊婧
基于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普查数据,整合了集聚效应和企业选择效应,考察中国城市生产效率的差异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证实,总体上中国城市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但现有文献忽视了选择效应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高估了集聚效应。从时间历程看,中国大城市正经历着从低效企业被动挤出转向高效企业主动进入的过程。20世纪末期,金融危机的动荡和中国政府的治理加速了企业的优胜劣汰,被动选择效应一度起到主导作用。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企业主动选择效应日益突出,吸引高效率企业进入成为提高城市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从产业类型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城市选择效应突出,资本密集型产业则体现出主动选择机制的作用。对于不同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江永
本文通过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纺织业的上下游关联最密切的行业,利用广义矩估计对2001~2009年中国省际纺织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纺织业下游的服装业通过产业支持效应促进了纺织业不同来源地外资的流入;上游的化学纤维制造业对纺织业不同来源地外资的流入影响不稳健;第三产业主要通过产业替代效应限制了港澳台投资的流入,而对其他来源地外资没有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亮 李向毅 侯耀辉
针对当前中国各地区企业出口行为差异较大的现实,本文从中国各地区及其相邻地区地理条件的角度出发,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0—2009年的数据,研究了企业出口行为的决定因素。本文重点关注外部因素,也就是地理条件与集聚效应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出口选择与内部因素一样都很重要,地理位置上的天然优势使企业更倾向于发展出口贸易,而跨地区的地理集聚效应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具有复杂性,跨地区的地理集聚效应可以促进企业的出口倾向,但由于企业面临着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不同的地理条件通过地区间的集聚作用提高或降低了企业的出口强度和出口持续时间,并且这种跨地区的集聚效应主要集中于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健壮 靳雨涵 潘芊伊
尽管现有研究已证明在一般环境下企业间联系强度能促进知识传导,但在师徒制企业网络环境下,两者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文章在相关理论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师徒制企业间联系强度与知识传导关系模型和相关假设。通过对典型师徒制企业集群——兰溪纺织业集群调研和对问卷数据回归分析后得到:信任程度与知识传导正相关,亲密程度与知识传导负相关,而互动频次和接触时间与知识传导不相关。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企业 知识转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龙登高
企业是否替代市场 ,是各自的交易费用与效率比较之下的制度选择。与西欧经验相比 ,明清商品市场体系发达 ,要素市场滞后 ,劳动市场替代商品市场存在一些制度性障碍 ,企业组织的内生交易费用较高。分工与专业化的实现 ,通过市场网络联结比通过企业组织安排要更具效率。生产工具与设备改良的高成本 ,阻碍了资本对生产过程的直接控制与管理。以散工制为典型的明清纺织业经营形式 ,不是个别行业与某一断代的现象 ,其历史合理性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意义。
关键词:
市场网络 企业组织 交易费用 明清纺织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