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87)
- 2023(18377)
- 2022(15698)
- 2021(14506)
- 2020(12339)
- 2019(28293)
- 2018(27865)
- 2017(54222)
- 2016(29125)
- 2015(32736)
- 2014(32284)
- 2013(31781)
- 2012(28956)
- 2011(25764)
- 2010(25737)
- 2009(23939)
- 2008(23694)
- 2007(20884)
- 2006(18373)
- 2005(16297)
- 学科
- 济(122037)
- 经济(121862)
- 业(106104)
- 管理(100003)
- 企(94401)
- 企业(94401)
- 方法(57902)
- 数学(47898)
- 数学方法(47303)
- 财(38825)
- 农(36578)
- 业经(35040)
- 中国(29542)
- 务(26950)
- 财务(26874)
- 财务管理(26826)
- 制(26474)
- 企业财务(25481)
- 农业(25258)
- 技术(22203)
- 理论(21506)
- 学(21081)
- 地方(21023)
- 和(20783)
- 贸(20679)
- 贸易(20670)
- 易(20057)
- 划(19848)
- 体(19371)
- 策(18499)
- 机构
- 学院(415489)
- 大学(414363)
- 管理(170620)
- 济(170047)
- 经济(166618)
- 理学(147730)
- 理学院(146240)
- 管理学(143844)
- 管理学院(143071)
- 研究(130134)
- 中国(99973)
- 京(86843)
- 财(82211)
- 科学(77804)
- 财经(65565)
- 农(65086)
- 所(63265)
- 江(61116)
- 业大(60040)
- 中心(59865)
- 经(59689)
- 研究所(57044)
- 北京(54270)
- 经济学(51310)
- 范(51102)
- 农业(50799)
- 师范(50632)
- 州(48769)
- 财经大学(48747)
- 院(47500)
- 基金
- 项目(281008)
- 科学(223255)
- 研究(207733)
- 基金(206485)
- 家(178229)
- 国家(176536)
- 科学基金(154227)
- 社会(132898)
- 社会科(126057)
- 社会科学(126023)
- 基金项目(109197)
- 省(109176)
- 自然(99806)
- 自然科(97519)
- 自然科学(97496)
- 自然科学基金(95792)
- 教育(95459)
- 划(90751)
- 资助(85098)
- 编号(84369)
- 成果(67561)
- 部(62702)
- 重点(61793)
- 创(59967)
- 发(58617)
- 课题(57036)
- 创新(55504)
- 国家社会(54964)
- 制(54711)
- 教育部(54611)
- 期刊
- 济(186943)
- 经济(186943)
- 研究(121519)
- 中国(75964)
- 财(66781)
- 管理(66251)
- 学报(60455)
- 农(60062)
- 科学(57301)
- 大学(47668)
- 学学(45120)
- 教育(41587)
- 农业(41372)
- 技术(38035)
- 融(35994)
- 金融(35994)
- 财经(32773)
- 业经(32108)
- 经济研究(28874)
- 经(28008)
- 问题(24368)
- 业(23029)
- 技术经济(21581)
- 现代(19659)
- 理论(19420)
- 财会(19420)
- 版(19157)
- 科技(19143)
- 商业(18874)
- 统计(18861)
共检索到606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钱英杰 王晓锋 袁安府
本文对影响企业家报酬的因素进行汇总与归类,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提取影响企业家报酬的决定因素。按企业销售收入制定企业家工资性报酬,按企业利润制定企业家奖金性报酬,按企业利润增长制定企业家分红性报酬。利用分水制笔产业群2010年各企业数据,根据销售收入划分的不同规模区间的企业对企业家报酬激励的系数进行SPSS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一个具有实用性的企业家报酬设定的模型——分段设定激励系数报酬模型,并拟合非线性报酬的分区间线性叠代曲线。研究发现企业家报酬的数量随着企业规模和企业绩效不断增加,但报酬边际增长率不断减小。
关键词:
企业家报酬 非线性报酬 激励 线性叠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袁安府 吴哲 滕园
目前,在企业家报酬研究方面存在报酬与绩效线性假设、对企业家英雄崇拜的迷失、计量方式与支付手段混淆等误区。基于企业家学习的企业家能力是增幅递减、非线性的,企业家对企业的贡献、企业家的报酬也应呈现出相应的特征。本文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提取了影响企业家报酬的企业规模和企业绩效要素,并以销售收入、利润及利润增长为表征,采用线性迭代的方式构建了企业家报酬计量模型,结合分水制笔企业的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认为相关系数的求取应考虑地区与行业的差别。
关键词:
企业家报酬 非线性报酬 线性迭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春梅,佟会文,刘维军
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目前企业家报酬收入状况,分析了确定企业家报酬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提出企业家报酬确定的模式,建立了企业家报酬决定的因素体系。然后从委托代理问题角度提出企业家报酬决定的模型。最后,对上市公司披露年报的数据进行分析来验证企业家报酬决定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企业家 企业家报酬 企业家报酬因素 激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鑫
西方学术界和我国部分经济学者对企业家报酬与企业业绩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分为相互对立的两种:认为这种相关性很微弱或者较为显著。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关于企业家报酬与企业业绩的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对样本的回归分析考察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朱冠平 扈文秀 穆庆榜
为探究薪酬差距这个带有激励色彩的因素,是否有助于缓解管理层的过度金融化,论文先是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来说明薪酬差距与企业金融化可能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而后以沪深A股2009~2017年上市公司的16371个观测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薪酬差距与企业金融化存在显著U型非线性关系,过高和过低的薪酬差距激励都会造成管理层过度金融化,从而导致企业创新投入的挤占和企业生产本质的偏离。进一步研究显示,薪酬差距与企业金融化这种U型非线性关系,主要表现在低管理者代理行为、无缺陷内部控制和有审计委员会等较好公司治理的企业,而在高管理者代理行为、有缺陷内部控制和无审计委员会等弱公司治理的企业,虽有U型非线性关系但不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潘琦华
作为企业创新的主体,企业家通过其创新行为可以在为公司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合理安排企业家的报酬结构,并通过报酬结构的优化,能够激励企业家在创新中科学评估企业创新的长远收益和短期收益的相互关系,从而持续推进企业家创新行为。
关键词:
报酬 报酬结构 企业家创新 激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正堂
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企业家报酬的线性结构。本文通过模型得出企业家报酬业绩敏感性系数的影响因素 ,进而对企业家报酬实证研究的结果给出一个基本的解释。文章还分析了如何利用这些影响因素来设计企业家激励报酬制度 ,并提出必须通过相应的组织结构调整来实现这种激励报酬的设计思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闯 刘冰
企业家工作具有特殊性,其工作成果具有无形性和不可直接准确测量特点。在信息分布不对称和企业家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对企业家行为进行激励是最优选择。报酬是激励企业家行为的重要手段。现行企业家报酬结构是多元的,中美两国企业家报酬结构不相同。一方面说明中美两国企业家生存环境和传统路径不同;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在继承注重短期激励传统的同时,应借鉴国外注重长期激励的经验,从激励手段、政策创新、改革方法、机制完善等方面对我国企业家报酬机制进行改进。
关键词:
企业家 激励机制 报酬结构 股票期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万超
企业家激励理论是当前激励理论研究的一个重 点。激励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应需要而产生的, 满足这些需要,就能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一定 的需要或爱好形成人们的利益,利益是以特别强烈 地和比较持久地满足一定需要为目的的。”在利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正堂 范林榜 陶学禹
优秀的企业家是企业发展乃至社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而这种资源又是非常稀缺的。一个经济体制能否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源以达到社会预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激励机制。近年来,企业家报酬在学术界和企业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论,尤其在国外。本文回顾、评述了目前企业家报酬的研究现状,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谷任 朱琳慧
汇率波动既影响进出口企业价值,也影响本土企业价值。本文基于两种非线性效应构建包含线性与非线性汇率风险暴露的测量模型,对我国14个非金融类行业1786家上市企业价值自2005年汇改以来面临的线性和非线性汇率风险暴露进行时变估计与分析。研究发现,与线性暴露情况相比,我国进出口企业和纯本土企业存在更普遍的非线性暴露。随着时间推移,所有行业存在显著线性汇率风险暴露的企业比例增加,存在显著非线性暴露的企业比例有所下降;我国企业受非线性汇率风险影响的非对称效应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