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75)
2023(12807)
2022(10648)
2021(9690)
2020(8524)
2019(19664)
2018(19441)
2017(38056)
2016(20506)
2015(23292)
2014(23100)
2013(22828)
2012(20863)
2011(18523)
2010(19113)
2009(18093)
2008(18321)
2007(16785)
2006(14394)
2005(13145)
作者
(59403)
(49773)
(49751)
(47250)
(31878)
(23857)
(22580)
(19446)
(18574)
(17857)
(16786)
(16677)
(16108)
(15623)
(15486)
(15338)
(15082)
(14855)
(14555)
(14238)
(12419)
(12265)
(12137)
(11410)
(11203)
(11189)
(11069)
(11067)
(9938)
(9880)
学科
(96408)
经济(96297)
(89039)
(80522)
企业(80522)
管理(74398)
方法(47530)
数学(38991)
数学方法(38405)
(29823)
业经(29769)
(29702)
(22121)
财务(22080)
财务管理(22047)
中国(20929)
农业(20858)
企业财务(20848)
技术(18833)
(17791)
理论(16956)
(16922)
贸易(16914)
(16574)
(16435)
(15960)
(15808)
地方(14760)
(14214)
(13278)
机构
学院(304782)
大学(299051)
(130889)
经济(128503)
管理(125298)
理学(108259)
理学院(107233)
管理学(105419)
管理学院(104874)
研究(93394)
中国(73488)
(61872)
(60341)
科学(56163)
(52032)
财经(48347)
(47145)
(46361)
业大(44468)
中心(43828)
(43828)
研究所(42518)
农业(41076)
经济学(39849)
北京(38536)
经济学院(36343)
(36237)
财经大学(35603)
(35234)
师范(34903)
基金
项目(198649)
科学(158269)
基金(146042)
研究(144776)
(126615)
国家(125260)
科学基金(109532)
社会(93447)
社会科(88798)
社会科学(88772)
(79011)
基金项目(76880)
自然(71368)
自然科(69813)
自然科学(69794)
自然科学基金(68634)
教育(66740)
(64833)
资助(60638)
编号(58440)
成果(45532)
(44256)
(44243)
重点(44205)
(42303)
(41903)
创新(40618)
课题(39211)
国家社会(38756)
科研(38499)
期刊
(143721)
经济(143721)
研究(84540)
中国(54542)
(50964)
管理(49295)
(47899)
学报(42300)
科学(41595)
大学(32680)
农业(32639)
学学(31199)
技术(29907)
教育(26094)
(25932)
金融(25932)
业经(25809)
财经(24269)
经济研究(22952)
(20959)
(20573)
问题(18904)
技术经济(18869)
统计(17427)
(16367)
商业(15713)
财会(15573)
(14843)
现代(14692)
世界(14689)
共检索到444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孝梅  
现实中,企业家(高管层)普遍存在明显的规模偏好,其中一个前提假设是:扩大企业规模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实现规模经济。企业家规模偏好有其存在的主客观动因和正反两方面效应:一方面,适度的规模偏好,会同时提高企业家(代理人)和股东(委托人)双方的效用;另一方面,过度的规模偏好,则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本文在对企业家规模偏好的动因及效应分析基础上,得出了相关启示和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戚聿东  钟涵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委托代理条件下,拥有企业所有权的委托者和掌控经营权的代理者(包括董事会、经理班子、监事会、党委等内部人,统称企业家)之间存在着目标差异。委托人是出资者,其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或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是作为代理人的企业家,他们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目标系统,而且拥有信息优势。我们发现,现实中的企业家更倾向于追求企业规模最大化,本文对此提出了理论分析和矫正措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永忠  蔡大海  
借鉴Throsby的艺术家决策模型,本文将文化企业家的决策目标界定为在不同的文化价值偏好下,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联合最大化。梳理出文化价值偏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收入的多样性、收入水平、文化经验、声誉、目标市场和行业观念等,并利用中国表演艺术团体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入多样性、行业观念和目标市场对文化价值偏好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而收入水平与文化价值偏好则呈现负相关,文化经验和声誉的影响尚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磊  李东红  
本文通过建立企业家价值偏好与企业家活动配置之间的理论模型,提出企业家在选择企业活动配置过程中,偏好事业型企业家与从事创新等生产性活动配置正相关,与寻租等非生产性活动配置负相关,偏好财富型企业家与寻租等非生产性活动配置正相关,与创新等生产性活动配置负相关。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这一假设,扩展了企业家活动配置理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宋宇  李垣  
在对企业家的经济学研究中,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根据企业家的不同偏好或效用函数的特征来设计适当的激励机制,使企业家的最优行为与所有者等利益相关人的目标“激励相容”。委托-代理文献一般假定股东是风险中性者,企业家为风险厌恶者,着重探讨激励与保险之间的基本冲突和平衡,基本结论是:由于企业家努力不能被观察,所以,企业家的报酬必须随着企业实现的利润而增加,特别是,诱导企业家的高努力所需要的预期报酬要高于企业家的努力能被观察时的水平。因此,所有者应该适度容忍企业家“偷懒”,其限度由预期企业家偷懒带来的边际损失和观察努力的边际信息成本的平衡决定。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有以下缺陷:第一,把企业家的报酬完全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章平  曾华翔  张晨琤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大原因是商业银行在选择授信对象时具有"授信给中小规模企业风险大"的贷款偏好,从而在信贷业务操作中表现出对中小企业的歧视。那么实际中小企业还贷履约行为如何?以商业银行和融资企业为对象,本文建立信贷交易博弈模型并实证检验融资企业的规模大小与其还贷履约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考虑到违约成本,相比较大规模企业的还贷履约情况,中小企业选择按时还贷履约的概率更大,还贷履约情况更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秦甄  谢璐华  郭娟娟  
厘清政府创新偏好、企业家精神和省域创新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构建数理模型,从理论层面系统探析政府创新偏好对省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选取2007—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省域创新效率,利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企业家精神影响下政府创新偏好对省域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政府创新偏好能提高省域创新效率;当前亟须提升辖区内企业家精神,强化政府创新偏好对省域创新效率提升的正向影响效应;考察期内绝大部分省份的企业家精神集聚程度较弱,阻碍了我国创新效率的持续优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为宾  
企业家地位感知如何影响其家族控制权偏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因制度情境差异而发生改变?研究发现:企业家地位感知越低,家族控制权偏好程度越高;在产权保护水平较差的地区,企业家地位感知与家族控制权偏好之间的负向关系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家地位感知与企业所有权、管理权和决策权之间存在负向关系,且对于管理权偏好的影响相对较小;企业家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感知是影响其控制权偏好的主要因素,企业家社会地位感知的影响效应相对较弱。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安国  时雅丽  王冠卿  杨开忠  
传统新经济地理学基于单个报酬递增产业展开的研究难以解释产业集聚与空间分工的多样性和不完全性。本文通过建立异质偏好、异质企业家条件下的空间垄断竞争模型研究多产业集聚和多产业空间分工的动力学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空间分工演进的根本动力是动态连续的空间Dixit-Stiglitz折中,多产业空间集聚演进表现为一个产业非连续“灾变”之后其他产业连续变化继起的进程,“灾变式”产业转移受正反馈机制支配,连续渐进的产业转移受负反馈机制支配,空间分工演进表现为核心地区陆续迎来新的产业完全集聚,周边地区则经历一个渐进的去产业过程;历史、制度和政策可以在任何时点嵌入连续渐进的演进过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君君  吴结飞  
风险企业家在向风险投资家寻求融资共同发展风险项目的过程中表现出有限理性,具有公平偏好心理,其往往因为嫉妒心理而影响到自身的努力水平,这样,风险投资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不可避免,进而会损害到风险投资家的利益。本文从有限理性的角度出发,通过设计针对具有公平偏好的风险企业家的有效激励机制,以此来分析和防范公平偏好心理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表明,风险投资家应尽可能选择公平偏好程度较小的风险企业家作为投资对象,以减少或规避风险投资市场中的道德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素莲  阮复宽  
以2012年中小企业板的51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依据高层梯队理论,实证研究了企业家风险偏好对R&D投入和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R&D投入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影响,而企业家风险偏好对这一结果具有调节作用。企业家越偏好承担风险,则R&D投入与公司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本研究对进一步明确R&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异质性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企业管理层的任命决策提供重要的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毛从容  
在股票市场连创新低、国债市场收益率出现结构性调整之际,企业债券的发行热已经成为去年证券市场的一个亮点,伴随企业债券发行的扩容,市场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倩  曲世友  
关键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增业   薛敬孝  
不对称信息产生了道德风险。管理者(又称内幕人)为了使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在新项目融资上将偏好内源融资,如果企业被迫进行外源融资,则债务融资强于股权融资,这就是著名的PeckingOrder 理论。然而,在本文的假设条件和博弈分析框架下,对管理者来说,无论是完全信息(对未来完全可知),还是不完全信息(对未来仍面临风险),偏好债务融资的这一命题都无法成立。相反,企业可能更偏好于股权融资。特别是1980年代~1990年代,美国的企业财务报表显示,股权融资相对于债务融资更满足了企业的财务缺口,新兴的中国股市更提供了企业偏好股权融资的证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颐  陈艳丽  
文章采用56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07年股票市场的数据,定量的分析了房地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并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房地产企业存在规模不经济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