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7)
- 2023(15415)
- 2022(12626)
- 2021(11619)
- 2020(9774)
- 2019(21997)
- 2018(21454)
- 2017(40947)
- 2016(21618)
- 2015(24175)
- 2014(23279)
- 2013(23373)
- 2012(21951)
- 2011(19663)
- 2010(20024)
- 2009(19000)
- 2008(18961)
- 2007(17018)
- 2006(15189)
- 2005(14306)
- 学科
- 济(122011)
- 经济(121892)
- 业(89208)
- 企(79744)
- 企业(79744)
- 管理(78070)
- 方法(48081)
- 数学(39219)
- 数学方法(39026)
- 业经(33261)
- 财(32555)
- 农(31287)
- 中国(30323)
- 地方(23489)
- 农业(22559)
- 务(21995)
- 财务(21986)
- 财务管理(21958)
- 制(21524)
- 企业财务(20846)
- 技术(20710)
- 贸(20278)
- 贸易(20260)
- 易(19693)
- 策(17921)
- 和(17828)
- 划(17177)
- 体(16897)
- 融(16342)
- 金融(16342)
- 机构
- 学院(317034)
- 大学(315315)
- 济(157254)
- 经济(154947)
- 管理(127874)
- 理学(109068)
- 研究(108852)
- 理学院(108041)
- 管理学(106966)
- 管理学院(106343)
- 中国(88516)
- 财(72216)
- 京(65985)
- 科学(57281)
- 财经(56728)
- 所(52976)
- 经(51752)
- 经济学(50260)
- 中心(49066)
- 江(47767)
- 研究所(47036)
- 农(45593)
- 经济学院(45303)
- 北京(42291)
- 财经大学(41875)
- 业大(38831)
- 院(38470)
- 商学(37243)
- 州(37092)
- 商学院(36893)
- 基金
- 项目(199397)
- 科学(161461)
- 研究(151210)
- 基金(150374)
- 家(129057)
- 国家(127709)
- 科学基金(111849)
- 社会(103948)
- 社会科(98969)
- 社会科学(98944)
- 基金项目(78049)
- 省(74383)
- 自然(66980)
- 教育(66729)
- 自然科(65544)
- 自然科学(65528)
- 自然科学基金(64519)
- 划(61357)
- 资助(60897)
- 编号(58260)
- 成果(47258)
- 部(46107)
- 创(45652)
- 国家社会(45522)
- 发(44254)
- 重点(44169)
- 创新(42118)
- 教育部(40954)
- 业(40667)
- 人文(40324)
- 期刊
- 济(180944)
- 经济(180944)
- 研究(103626)
- 中国(63948)
- 财(59339)
- 管理(54705)
- 农(42395)
- 科学(40820)
- 学报(38421)
- 融(33762)
- 金融(33762)
- 大学(31464)
- 经济研究(30718)
- 财经(30488)
- 学学(29683)
- 技术(29150)
- 农业(28949)
- 业经(27343)
- 经(26514)
- 教育(24864)
- 问题(23313)
- 贸(20995)
- 技术经济(20764)
- 世界(19981)
- 业(18779)
- 国际(18557)
- 统计(16973)
- 策(15722)
- 现代(15563)
- 商业(15471)
共检索到500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年康 曹国华 汪云桥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企业家职能视角分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模型,分析发现企业家职能有促进技术进步的功能,企业家职能强度越大越能促进新增资本和新增劳动力向研发部门转移,并通过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与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利用1993-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验证了企业家职能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进一步分为东中西部的实证结果还表明,西部地区企业家职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效果最明显,而以1999年为断点的分时期回归结果显示企业家职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在1999年以后大幅上升。
关键词:
企业家职能 资源配置 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逢文 刘年康
基于1993~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考察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研究凸显以1999年为断点的阶段性差异。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环境污染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人力资本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最重要因素;以1997年为断点的分时期回归结果显示,相对于1993~1999年而言,1999年后环境污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效果有所减弱,而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益在进一步增加,物质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在大幅下降。最后,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铖 李元旭
企业家精神被认为是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的关键。企业家精神能否驱动、如何驱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仍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必要的经验结论。该文采用非均衡和信息不对称的研究框架,构建了企业家精神驱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机理模型,并运用1998-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企业家精神显著驱动了技术进步,但是对技术效率的驱动作用不显著,考虑到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所具有的不同政策含义,认为长期而言企业家精神驱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转变。(2)企业家精神倾向于通过技术引进的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铖 李元旭
企业家精神被认为是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的关键。企业家精神能否驱动、如何驱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仍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必要的经验结论。该文采用非均衡和信息不对称的研究框架,构建了企业家精神驱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机理模型,并运用1998-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企业家精神显著驱动了技术进步,但是对技术效率的驱动作用不显著,考虑到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所具有的不同政策含义,认为长期而言企业家精神驱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转变。(2)企业家精神倾向于通过技术引进的方式实现技术超越,但是对管理、制度等"软"技术创新的关注不足。(3)企业家精神并没有促进R&D知识溢出,主要是外资外贸活动增进了本土企业家的技术模仿和学习,说明企业家精神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来自开放经济的外部性,而非自主创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纪秋颖 徐建平
本文首先简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基本职能及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所担任的重要角色,进而提出完善企业家市场,发挥企业家潜能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企业家创新职能经济增长方式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查建平 郑浩生 范莉莉
在考察2004~2011年我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及环境规制强度变化特性的基础上,对环境规制与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整体上趋于生态型、集约型;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强度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梯形态势,且各地区环境规制强度趋于收敛;全国与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显著持续的正向影响,这一影响在中部与西部地区存在一定的时滞性,且市场化程度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增长方式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辉
研究显示,尽管在中国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增长趋势近年来有所减缓,但是大多数污染物的排放并不具有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特征,还有大量的污染物的排放总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受中国重化工业发展对能源需求增加的影响,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仍在继续增加,中国污染物的排放与人均GDP的关系并未真正形成。这就要求中国政府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政府职能,从单纯追求GDP及其由此而来的财政收入,转向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年康 汪云桥 陈逢文
笔者基于1993年~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FDI和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研究凸显以1999年为断点的阶段性差异。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FDI流入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以1997年为断点的分时期回归结果显示在1999年后对外开放度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效果在削弱,而FDI的影响效果较为稳定;分区域的回归结果显示中部地区FDI和对外开放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
关键词:
对外贸易 FDI 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姚耀军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与金融发展具有重要联系。本文基于1998—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分析发现,中国金融发展与创业精神而非创新精神具有显著的正向联系。文章的政策含义是,消除对民营经济的信贷约束及发展风险投资资本市场,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十分重要。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企业家精神 系统广义矩估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董誉文
中国商贸流通业作为社会再生产中心环节、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增长方式转换相对滞后,地区发展差距明显。文章采用省际面板数据,基于产业层面、地区层面,综合使用索洛余值法、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商贸流通业的增长方式转换和效率变化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商贸流通业增长方式仍然是以要素积累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具备资本、劳动双驱动特征,并且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显著恶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政府应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全面推进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提高资本产出效率,分地区、分阶段采取不同策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商贸流通业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到"效率驱动"的转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海波 刘忠璐
本文首先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然后构建交互项模型,就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工业绿色转型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人力资本集聚程度的大小会影响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方向。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人力资本集聚作为门限变量进行门限效应检验,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且受到人力资本集聚程度的制约,存在单门限效应。当人力资本集聚程度低于门限值时,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工业绿色转型产生负向影响;当人力资本集聚程度越过门限值后,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工业绿色转型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尚全
一、要充分认识和深入研究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问题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布署,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柏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炫圻
在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企业家创新精神主导下的创新型生产活动通过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能够把基础知识和想法转化为市场化商品,进而推动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在实证部分构建两个递进关系的计量模型,基于2011—2016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发现无论是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在各个经济区域范围内,企业家创新精神都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但在不同经济区域内企业家创新精神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不同,即东北地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具有巨大的潜力,东部地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发挥着引领作用,中部地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处于成长期,而西部地区还处于挖掘企业家创新精神的阶段。总体来看,需进一步完善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的体制和环境,切实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可依赖的路径支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基于岭回归的模型和实证分析创新性地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总体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改革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而城市服务业则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去向,正规工业部门和建筑业的发展虽然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促进作用,但相对较弱。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使得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解放出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得第三产业能够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农业增长 产业结构 劳动力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技术进步能有效促进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目标实现吗?——来自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以制度创新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998—2010——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的收敛性——基于中国2001—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
出口多样性能促进经济增长吗?--基于面板协整方法的新证据
国家审计促进环境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2008—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创新投资机制 促进福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工资增长推升了通货膨胀水平吗?——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改革、政策的相互作用和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