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30)
2023(16623)
2022(14172)
2021(13235)
2020(11083)
2019(25308)
2018(25003)
2017(47826)
2016(25865)
2015(28932)
2014(28620)
2013(28193)
2012(25863)
2011(22966)
2010(23233)
2009(21543)
2008(21453)
2007(19157)
2006(16962)
2005(15116)
作者
(74747)
(62412)
(61926)
(58593)
(39787)
(29682)
(27973)
(24170)
(23616)
(22357)
(21349)
(21077)
(19802)
(19756)
(19228)
(18965)
(18501)
(18273)
(17759)
(17737)
(15500)
(15345)
(15026)
(14412)
(13954)
(13863)
(13790)
(13785)
(12394)
(12394)
学科
(104349)
经济(104214)
(97887)
管理(90162)
(88453)
企业(88453)
方法(45765)
数学(35601)
数学方法(35174)
业经(33332)
(32441)
(31623)
中国(26966)
(23105)
技术(23084)
财务(23037)
财务管理(23005)
农业(22745)
(21937)
企业财务(21784)
理论(21282)
(20445)
(20362)
地方(19646)
(19052)
环境(18685)
(17212)
贸易(17199)
(17142)
(16661)
机构
学院(370043)
大学(367122)
管理(150557)
(144525)
经济(141425)
理学(129585)
理学院(128159)
管理学(126064)
管理学院(125393)
研究(119469)
中国(91074)
(79169)
科学(75483)
(67498)
(61273)
(59825)
(55659)
业大(55609)
研究所(54502)
中心(54052)
财经(53709)
北京(49830)
(48750)
(48099)
农业(47978)
师范(47641)
(45039)
(43685)
经济学(41898)
商学(40190)
基金
项目(250911)
科学(198426)
研究(185417)
基金(181446)
(158044)
国家(156453)
科学基金(135359)
社会(116150)
社会科(109949)
社会科学(109916)
(99653)
基金项目(96802)
自然(88215)
自然科(86122)
自然科学(86100)
自然科学基金(84611)
教育(84139)
(82943)
编号(75668)
资助(73239)
成果(60793)
(55849)
重点(55786)
(54229)
(53593)
课题(51893)
创新(51420)
科研(47388)
(47220)
国家社会(47204)
期刊
(164308)
经济(164308)
研究(106613)
中国(71516)
管理(59880)
学报(57128)
(56611)
(54111)
科学(53886)
大学(43418)
教育(41867)
学学(40833)
农业(39577)
技术(34587)
(29922)
金融(29922)
业经(29184)
财经(25963)
经济研究(24439)
(23094)
(22289)
问题(20831)
技术经济(19802)
科技(19670)
图书(19312)
现代(18040)
(17595)
理论(17010)
商业(16662)
资源(16610)
共检索到545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燕青  
创新发展无疑是经济转型的原动力,其中,企业家主体功能的充分发挥成为关键。研究表明,企业家的市场主体功能主要决定于企业家精神,但是企业家精神的产生与提升主要依赖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本文梳理总结了有关企业家精神及其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状况,分别从企业家精神、创新生态系统以及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三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从中廓清了企业家精神及其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重点,确立了有关理论研究的基本脉络。最后,根据前述理论思路,针对当今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试图构建一个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逻辑框架,本着企业家精神、创新生态系统、商业模式价值体系创新的基本路线,指出实现中国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方向目标和系统任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郭燕青  王洋  
基于创新驱动发展背景,阐述了中国企业家角色定位及其所处创新生态系统现状,并构建以企业家为创新主体的创新生态系统模型,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寻求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企业家作用机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丹  郭燕青  衣东丰  
本文将能力成熟度模型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相结合,构建了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模型(EIEMM),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模型的单因素成熟度和系统成熟度分别进行了量化评价。利用EIEMM可以辨识企业家所处的创新生态系统和各关键域的成熟度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推进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不断进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战睿  王海军  孟翔飞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创新生态系统是企业赢得长期竞争的重要途径。如何破解领先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成功的密码获得创新绩效?本文从核心能力视角切入,并聚焦中集集团的案例分析来诠释这一问题。首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形成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机理模型。其次,从核心能力视角解析主导企业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机、构建过程,并剖析嵌入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具有技术引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在创新动力和创新意愿的驱动下,形成构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机;(2)培养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需要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并通过模块化思维实现系统参与者协同共生;(3)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是推动企业取得创新绩效的关键路径,为传统制造业企业构建以自身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借鉴。研究结论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未来的持续研究提供了机会窗口。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畅  李建华  
[目的/意义]基于创新生态系统情景,探究企业知识整合,为提升企业知识整合效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通过对创新生态系统和知识整合进行理论回顾,围绕"创新性"和"生态性"两个本质特征探究知识整合过程与动力,并提出保障措施。[结果/结论]在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企业知识整合历经对外知识摄入和对内知识同化两个阶段,在企业创新源动力、产学研合作助动力以及创新环境驱动力的协同作用下实现知识的有效整合。文章从创新环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三个层面为知识整合的有效实现提出保障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玉辉  
技术创新是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出路,以生态学理论研究技术创新问题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文章基于企业生态学、企业仿生学理论,对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界定并概括了它的内涵和特征,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交错带的概念。通过分析国内外文献和相关创新的案例,认为交错带生态更丰富、生产力最高,但阻抗能力较弱、生态也最脆弱,创新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对交错地带的创新管理。文章分别对企业外部环境与研发、市场营销的交错带、研发与生产的交错带、生产与市场营销的交错带进行分析,指出要重视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冰  周大铭  
文章在归纳国内外关于核心企业理论与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理论的相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已有的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核心企业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其中包括:核心企业、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创新生境和创新平台四个部分,并结合生态学理论,深入探讨了各结构部分的内涵和其相互作用关系,阐明了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结构上的相同和差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汤睿   林春培   李京   花冯涛  
受全球数字化浪潮冲击,企业间创新竞争已从单元级或流程级竞争逐步演变为多主体合作系统级竞争,如何破解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机理成为企业成功的密码。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资源编排—数字化能力—创新生态系统”逻辑框架,探究从零起家的互联网品牌企业通过实施资源编排推动企业数字化能力形成与提升,进而影响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互联网品牌企业阶段性资源编排行为衍生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3种差异化模式,即“单一主体式—整合开拓式—自生长互联式”;(2)资源编排行为作为重要促因始终伴随互联网品牌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而数字化能力则作为中介变量随两者共生演化;(3)资源编排行为的3个子过程“资源构建—资源捆绑—资源撬动”在互联网品牌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具有主次之分,均能直接或间接驱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结论可为中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正楚   李玉洁   白明君   潘为华  
华为汽车是一个服务型核心企业,为汽车生厂商提供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并领导创新主体构建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采用基于扎根理论的单案例研究方法,对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机制和构建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环境支撑、要素赋能、动态演化、系统形成为核心企业构建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的4个核心范畴,核心企业沿着“环境支撑→要素赋能→动态演化→系统形成”这一动态路径构建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华为汽车案例的实践启示是:服务型核心企业若拥有数字化、智能化优势也能够构建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系统的构建是一个动态形成过程,要模拟系统构建的可行路径;重视数字要素、数字赋能在数智化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包宇航  于丽英  
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特性及其演化过程,认为在创新系统演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源整合机制、商业模式创新机制、技术创新机制、能力集成机制、耦合机制、竞合机制等六种机制是企业生存与进化的根基。深入探究在创新生态系统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资源整合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机制推动基础组织能力的提升,技术创新机制和能力集成机制推动协调控制能力的提升,耦合机制和竞合机制推动协同进化能力的提升。最后以阿里巴巴建立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实证分析,验证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石梅  张玉瑶  王自媛  闫娜  
以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基于海尔的产品创新流程,探索了非技术要素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作用机理,识别出维持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五大非技术要素——市场、战略、组织、制度和文化,提出了非技术创新要素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指出五大非技术要素只有相互协同、共同创新才能维持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
[期刊] 改革  [作者] 曹祎遐  高文婧  
核心企业、创新链和创新环境是创新生态系统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发展需要系统内组织协同创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创新生态系统的内外部环境对系统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从整个区域来看,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实体组织之间和实体组织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是创新生态系统具有活力、能够持续创新的关键,对促进系统内外产业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少杰  苏敬勤  
企业开放式创新范式与创新生态系统的融合推动了企业中心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成为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本文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大机车主导的机车创新生态圈、瓦轴集团主导的轴承创新生态圈、三一重工主导的工程机械创新生态圈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企业中心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逻辑类型及形成机理。研究发现,企业中心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逻辑包括机会构建逻辑、杠杆构建逻辑和定位构建逻辑,其“组织目标→核心发展路径→战略行动方式”的过程机理如下:机会构建逻辑存在“识别机会实现市场抢占→快速行动→以实现目标为导向的即兴行为”的过程机理;杠杆构建逻辑存在“确定并利用优势资源实现转型升级→构建优势资源和互补资源的组合→搜集并补充互补资源”的过程机理;定位构建逻辑存在“明确企业定位实现差异发展→满足用户需求为宗旨→拼凑可行资源协同响应”的过程机理。三类构建逻辑的组织目标具有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性,核心发展路径具有重视外部资源的外向性,战略行动方式具有实现自身和外部资源同时利用的联合性。而三类构建逻辑的形成受到来自于外部和内部情境6个层面14种不同构建动因组合的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毛月秋   汪婷婷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文章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解析国内外典型的协同创新模式,确立了以企业为核心创新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基础支撑的三螺旋创新主体模式及其创新机理,构建了“多元、多链”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提出了以创新链为核心链明确“多元”权责,以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和数据链为支撑发挥“多元”作用,以产业链、供应链为落脚点实现“多元”协同的运行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运生  
创新生态系统是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基于构件/模块的知识异化、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创新体系。系统中一个企业技术创新的最终成功往往依赖于他人,依赖于众多与之兼容的协作R&D与技术标准合作,从而引发了传统R&D项目管理风险以外的依赖性风险、整合性风险、关系风险、结构风险等等,从伙伴遴选、网络治理等角度控制这些风险成为当今学术界正在深入探讨的问题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