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09)
- 2023(16297)
- 2022(13426)
- 2021(12257)
- 2020(10300)
- 2019(23218)
- 2018(22599)
- 2017(43504)
- 2016(22319)
- 2015(24419)
- 2014(23824)
- 2013(23385)
- 2012(21185)
- 2011(18606)
- 2010(18671)
- 2009(17322)
- 2008(16578)
- 2007(14610)
- 2006(12732)
- 2005(11322)
- 学科
- 济(118069)
- 经济(117957)
- 业(91391)
- 企(83094)
- 企业(83094)
- 管理(81314)
- 方法(45899)
- 数学(37020)
- 数学方法(36647)
- 业经(33436)
- 农(30336)
- 财(30084)
- 中国(25840)
- 地方(24292)
- 农业(21935)
- 技术(21928)
- 务(21691)
- 财务(21656)
- 财务管理(21629)
- 企业财务(20505)
- 制(18729)
- 和(18026)
- 理论(17609)
- 划(17348)
- 策(17172)
- 贸(16119)
- 贸易(16104)
- 学(15838)
- 体(15645)
- 易(15563)
- 机构
- 学院(318116)
- 大学(311904)
- 济(147585)
- 经济(145180)
- 管理(133438)
- 理学(115516)
- 理学院(114388)
- 管理学(112921)
- 管理学院(112295)
- 研究(98951)
- 中国(77327)
- 财(65239)
- 京(62707)
- 科学(54893)
- 财经(52479)
- 经(47774)
- 江(46921)
- 中心(46381)
- 所(45936)
- 经济学(45755)
- 农(43220)
- 研究所(41241)
- 经济学院(41036)
- 业大(40557)
- 财经大学(38800)
- 北京(38381)
- 商学(37511)
- 范(37425)
- 商学院(37162)
- 师范(37145)
- 基金
- 项目(212982)
- 科学(173527)
- 研究(159889)
- 基金(159475)
- 家(136481)
- 国家(135058)
- 科学基金(120703)
- 社会(108389)
- 社会科(103106)
- 社会科学(103081)
- 基金项目(85126)
- 省(83471)
- 自然(75599)
- 自然科(73995)
- 自然科学(73978)
- 自然科学基金(72727)
- 教育(72177)
- 划(67847)
- 编号(62438)
- 资助(62436)
- 创(49950)
- 成果(47868)
- 部(47617)
- 发(46910)
- 重点(46895)
- 国家社会(46046)
- 创新(45820)
- 人文(42583)
- 教育部(42354)
- 制(42047)
- 期刊
- 济(167923)
- 经济(167923)
- 研究(94266)
- 中国(56956)
- 管理(56463)
- 财(53712)
- 科学(40167)
- 农(39975)
- 学报(36209)
- 技术(32121)
- 大学(30177)
- 学学(28931)
- 农业(27748)
- 业经(27586)
- 经济研究(27192)
- 融(27110)
- 金融(27110)
- 财经(26970)
- 教育(25432)
- 经(23495)
- 问题(21360)
- 技术经济(20258)
- 业(17346)
- 现代(16458)
- 世界(16351)
- 商业(15920)
- 统计(15770)
- 策(15736)
- 贸(15458)
- 科技(15034)
共检索到470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俞国军 贺灿飞 朱晟君
众创空间大量涌现是近年来新的空间经济景观。文章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了企业家精神在南昌众创空间和创客项目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采用访谈与问卷方法,对6家众创空间进行了访谈,对创客项目发放了45份调查问卷。研究发现,对众创空间而言,创办者社会关系本地嵌入、房产资源的沉没投入是他们在南昌创办众创空间的重要原因;金融资本对企业家在南昌创办众创空间的影响由弱到强。对创客项目而言,尽管创业者的创业知识可能来自外地,但创业者社会关系本地嵌入是他们选择在南昌创业的重要原因;金融资本对创业者的影响也由弱到强。文章还研究了政策对众创空间涌现的影响。与通常默认"双创"政策对众创空间与创客项目涌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不同,文章认为政策对众创空间涌现的作用主要为信息杠杆与政策背书,而财政、货币激励主要对政策套利型众创空间涌现产生较强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蒋含明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通过将区域产品需求分为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构建包含企业集聚变量在内的工资方程,在省际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借助空间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资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在中国省域层面较为显著,地区工资水平对企业集聚的弹性系数均显著为正且在东部地区更大,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通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等举措将有助于缓解工资水平在我国省域间的趋异。
关键词:
企业集聚 新经济地理学 空间计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志高 尹贻梅
近年来,演化分析方法在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尤其是欧洲日益受到重视,这可能是因为演化思想为分析产业空间集中的出现和经济的空间差异提供了有益的模型和解释。一些经济学家虽然分析了产业创新和技术变化演化,但却忽视了其空间特性,这正是经济地理学者所关注的领域。经济地理学吸收演化经济学的有关养料后,分析了这些空间特性对企业竞争力和学习能力的影响,并富有成效地将本地生产系统、根植性和区域学习过程等与演化思想结合起来,用演化思想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现象及规律,试图在经济地理学中全面引入演化思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庄晋财 敖晓红
新经济地理理论关于空间非均衡性对区域经济聚集影响的观点,为创业活动空间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省的212个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创业者实施创业活动的空间选择,受到区域产业环境和制度环境的制约,前者包括市场条件、基础设施、产业关联等因素,后者包括区域政策法规等正式制度和社会风俗、价值观等非正式制度。因此,地方政府制定吸引创业的支持政策,只有考虑了区域空间的非均衡性,才能实现吸引创业聚集的目标。
关键词:
创业活动 空间选择 产业环境 制度环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文雯 金祥荣 朱希伟
本文在新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结合1999—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年鉴数据,运用无条件分布特征-参数对应的计量方法,研究了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对我国213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8个制造业行业企业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集聚效应对于不同行业企业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大城市拥有更强的集聚效应;劳动密集型行业在中小城市拥有更强的集聚效应。选择效应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些结果说明,推动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能提高企业效率;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加快市场化进程,则能发挥城市中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进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建
根据对国际经济地理学的文献分析和作者的研究体会 ,提出企业网络研究在经济地理学新近出现的研究方向中占重要地位。中国特殊的国情 ,形成了中国特殊的企业网络 ,为经济地理学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深入进行相关研究 ,有希望推出创新成果 ,提高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国际地位。
关键词:
经济地理学 企业网络 研究创新 中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灿 曾刚 尚勇敏
"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地方空间"向"流动空间"转变的背景下,多主体、多尺度的网络化模式成为创新导向,动态性、路径依赖性与邻近性等演化经济地理学分析思维有助于理解创新网络演化规律和机制。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中1991—2016年经济地理学领域创新网络演化研究文献,借助CiteSpace V软件,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回顾,系统梳理创新网络演化研究的热点领域、知识基础,明晰核心研究内容和学术争议。结果表明:①创新网络结构演化、演化路径与演化机理是国外研究的热点领域,通过借鉴西方演化理论和研究范式,企业、产业和区域等创新网络演化实证探讨受到国内研究重视;②多维邻近性机制下的创新网络形成与演化、全球—地方多空间尺度耦合的创新结网以及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成为研究的知识基础;③创新网络演化是否呈现路径依赖有待解答,不同维度邻近性对创新网络演化影响的重要程度存在争议,着眼于多集群的创新网络演化则是新近的前沿领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建吉 王艳华 苗长虹
培育与发展新兴产业是区域转换增长动力、打造新的增长路径的必然选择。新兴产业的形成及其与特定地理环境的交互作用也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命题。演化转向以及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既促进经济地理学的繁荣和学科地位的提升,也为新兴产业的形成与演化提供独特的研究视角。文章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全面梳理区域新兴产业形成的研究兴起与深化的过程,从区位机会窗口、相关多样化与技术关联、区域产业分叉、政策与制度安排等既相互争论又高度互补的方面,来系统阐述区域新兴产业形成的经济地理机制,并针对当前研究的局限性提出深化该领域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章元 甘徐沁
研究金融机构分布如何塑造经济空间分布对新经济地理学和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银行部门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证明了银行竞争提升会降低贷款利率,进而吸引更多企业进入;且该吸引力随地区间贸易成本下降而加强。基于中国银行网点和工商注册企业创业选址数据的经验研究发现,银行竞争加强确实会显著促进创业企业进入,使用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和中小银行异地扩张冲击作为工具变量的回归结果依然稳健;理论模型刻画的影响渠道在经验研究中也得到支持。本研究有助于理解金融地理结构与创业选址和空间经济分布间的关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福财 詹先志
为了探讨环境污染与制造业集聚之间的关系,获得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治理的启示,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角度出发,探讨城市环境污染程度的增加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在考虑空间关联性之后的不同作用结果。利用2005—2015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数据,通过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和门槛模型,分析环境污染对制造业空间集聚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固体废弃物污染、废水污染还是二氧化硫污染,均存在空间溢出;三种污染物中能够带来显著负作用的是固体废弃物污染,而其余两种的负作用并不显著;在一定量的积累下,环境污染会对制造业集聚构成威胁,并且这种威胁受环境污染总量和环境规制力度的约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我国服务业工资差异研究"课题组 张军
利用2008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服务业的汇总数据和2007年的城市数据,我们对影响服务业产业集聚及工资差异的因素作了初步考察,特别关注代表地区市场容量以及与市场接近程度的城市市场潜能带来的影响。分析表明,在市场潜能高1%的城市,其服务业集聚程度高0.2%左右,且市场潜能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在中部地区最为明显,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则不显著。而在市场潜能高1%的城市中,服务业的工资水平平均高0.181%,且这种影响在西部地区最大,东部地区其次,中部地区不明显。市场潜能对服务业影响在地区间的差异可能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在城市体系以及地理位置的不同有关。本文还分析了城市层面的其他特征对服务业的影响。
关键词:
市场潜能 产业集聚 工资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光
由克鲁格曼所开创的新经济地理学已经发展成熟,"新"新经济地理学产生并迅速发展,融入了企业异质性的"新"新经济地理学从微观视角重新探讨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问题。介绍了"新"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和分析框架,之后详细综述和分析了基于企业异质性的"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前沿研究,包括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区位选择与空间集聚、企业异质性对区域政策的影响和基于微观数据的企业异质性实证研究等方面。最后对现有研究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新”新经济地理学 企业异质性 区位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志高 张薇
产业结构演替是传统的研究话题之一,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分别探讨了产业结构及其内生技术动力。但影响产业结构演替的要素众多,并随研究区域、行业及产业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很深的历史根植性。1990年代发展起来的演化经济地理学为更好地理解推动产业结构变化的要素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但研究转型国家产业结构演替时,需要对起源于欧美的演化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进行修正。文章首先梳理了产业结构分析框架及演化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研究,并在评述其发展背景和研究特色的基础上,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结合中国发展特点,讨论了现有的产业结构演替研究在中国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雄浪 杨继瑞 郑长德
文章在对新新经济地理学假设进行拓展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两个层面对企业异质性、规模报酬与劳动力空间流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论是:地区间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同决定了企业与劳动力的转移方向,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与固定成本呈正向变动关系;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发展与彼此对外市场开放相互依赖;由于落后地区总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棒—棒均衡在现实中存在的可能性很小。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规模报酬 劳动力空间流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滨 邓祖涛 梁慧 毛焱
新经济地理学(NEG)诞生伊始就与正统经济地理学(PEG)存在诸多分歧。正统经济地理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放弃了传统区位理论,而新经济地理学是对古典区位论的继承与创新。二者均重视区域空间研究,但无论是方法论还是关注的区域尺度,都有所不同。在克鲁格曼的学术成就得到主流经济学界的重视和认可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地位陡然提升,为二者在经济政策的空间转向、区域空间研究的政策转向、空间尺度的趋近以及特定研究对象等方面的交融提供了契机和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