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8)
- 2023(14808)
- 2022(11745)
- 2021(10740)
- 2020(8500)
- 2019(18896)
- 2018(18120)
- 2017(34493)
- 2016(18323)
- 2015(20154)
- 2014(20019)
- 2013(19662)
- 2012(18342)
- 2011(16203)
- 2010(16674)
- 2009(15592)
- 2008(15672)
- 2007(14203)
- 2006(12945)
- 2005(12205)
- 学科
- 济(90365)
- 经济(90266)
- 业(82299)
- 企(74598)
- 企业(74598)
- 管理(68615)
- 业经(31826)
- 方法(29722)
- 农(28933)
- 中国(26112)
- 财(25666)
- 地方(24652)
- 数学(21327)
- 农业(21180)
- 数学方法(21172)
- 技术(19201)
- 务(18760)
- 财务(18736)
- 财务管理(18714)
- 企业财务(17720)
- 制(17551)
- 和(16328)
- 策(15779)
- 划(15488)
- 理论(14933)
- 贸(14557)
- 贸易(14541)
- 易(14064)
- 发(14018)
- 融(13937)
- 机构
- 学院(269498)
- 大学(260815)
- 济(115905)
- 经济(113694)
- 管理(106932)
- 研究(91323)
- 理学(90778)
- 理学院(89761)
- 管理学(88659)
- 管理学院(88135)
- 中国(72399)
- 京(55661)
- 财(54161)
- 科学(53240)
- 所(45802)
- 农(43637)
- 江(43257)
- 财经(41929)
- 中心(41234)
- 研究所(40905)
- 经(37926)
- 业大(36192)
- 北京(35377)
- 范(34891)
- 师范(34594)
- 州(34477)
- 经济学(34072)
- 农业(33659)
- 院(33369)
- 财经大学(30622)
- 基金
- 项目(173109)
- 科学(139565)
- 研究(132061)
- 基金(125133)
- 家(108121)
- 国家(106766)
- 科学基金(93345)
- 社会(86682)
- 社会科(82231)
- 社会科学(82211)
- 省(70632)
- 基金项目(65700)
- 教育(58882)
- 划(57419)
- 自然(57281)
- 自然科(55953)
- 自然科学(55940)
- 自然科学基金(54993)
- 编号(53502)
- 资助(48874)
- 发(43672)
- 成果(42295)
- 创(39857)
- 重点(39219)
- 业(37725)
- 课题(37686)
- 部(37291)
- 创新(36349)
- 发展(35971)
- 国家社会(35858)
- 期刊
- 济(142623)
- 经济(142623)
- 研究(82583)
- 中国(59742)
- 管理(46266)
- 财(44207)
- 农(42739)
- 科学(36802)
- 学报(35066)
- 教育(29992)
- 农业(29452)
- 大学(27798)
- 融(27587)
- 金融(27587)
- 业经(26688)
- 技术(26477)
- 学学(26362)
- 经济研究(21644)
- 财经(21044)
- 经(18343)
- 问题(18134)
- 业(17377)
- 技术经济(15768)
- 贸(14256)
- 商业(14246)
- 现代(14016)
- 世界(13906)
- 科技(13408)
- 国际(12717)
- 经济管理(12697)
共检索到425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兴
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推动区域间均衡、协调发展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企业家精神对激发经济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推进区域间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我国当前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保护机制尚不健全,企业家精神在区域间的辐射和溢散还存在一些阻碍因素,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应通过优化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环境,以激发企业家创业与冒险精神、创新与变革精神,以及社会与人格精神。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逸韬 杨德才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制胜要诀。本文利用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政府的企业家精神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政府的企业家精神在总体上对区域经济差距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南方地区政府的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作用机制分析显示,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和改善创新环境是政府的企业家精神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渠道。渠道异质性分析显示,政府的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效果因支持对象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扩展分析结果表明,南方地区在市场化环境、非正式制度、民间企业家精神等层面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得南方地区政府的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差距的抑制作用更强。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战略引领、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引导作用,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提供有效支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晓青 洪尚群 段昌群 曾广权 夏丰 陈国谦 叶文虎
环境问题环境资源关系已成为重要的区际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极大的影响和抑制区域协调发展。本文首先探讨区际环境问题和环境关系的成因、类型、数量动态、时空演变格局;独创性的剖析区际环境关系、区际环境问题难以解决的深刻根源。深入研究区际生态补偿作用和影响,指明缺乏补偿是江河上游与下游地区间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是环境问题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指出区际生态补偿体系应由政策法律制订机构、补偿计算机构、补偿征收管理机构等组成;同时着重研究计算策略思路、计算方法、计算过程、计算结果表达等区际生态补偿计算有关问题;分析建立区际生态补偿机制在环境资源管理体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转移支付制度)、环境影响数量技术、...
关键词:
区域 生态补偿 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路红艳 梁威 孔维升
长期以来,受资源禀赋、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等因素影响,我国流通区域间、地区间、城乡间发展差距较大,不协调、不平衡问题突出。近年来,在互联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流通区域发展呈现出农村市场及中西部地区市场快速发展、区域市场一体化等新趋势。"十三五"时期,应顺应流通创新趋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方向,积极探索推动流通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新路径、新模式,着力补齐短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素芳
一般而言,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区域经济差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是有着积极作用的,但是过大的区域经济差异会影响区域经济的总体速度和质量。改革开放后,天津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滨海新区经济发展迅猛,并带动了全市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天津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天津整体效率的提高。本文以天津各区县作为研究区域单元,针对天津区域经济差异现状,按照效率优先、整体协调的原则,努力探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天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差异 发展模式 路径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魏澄荣
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要从实现国家战略部署以及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高度,构建协同、共生、共赢的区域发展机制,有效整合区域内资源,加快区域内部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
产业分工 区域经济 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路红艳 梁威 孔维升
长期以来,受资源禀赋、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等因素影响,我国流通区域间、地区间、城乡间发展差距较大,不协调、不平衡问题突出。近年来,在互联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流通区域发展呈现出农村市场及中西部地区市场快速发展、区域市场一体化等新趋势。"十三五"时期,应顺应流通创新趋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方向,积极探索推动流通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新路径、新模式,着力补齐短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费洪平
以往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在很大程度只评价表现为潜在形态的资源优势,而忽视现实的生产力方面存在的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障碍和制约因素。特别是对其中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是发展区域经济可以直接依靠的现实优势有所忽视。实际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资源优势相比,大中型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更为重要,为此需要从企业地理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晓东 刘冰冰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目前,我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但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地区经济水平、城镇化水平对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均起到正向推动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政府干预度和对外开放水平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需要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高数字技术应用和创新水平的基础上,立足区域驱动因素,加快建立区域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机制,有效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数字经济 协调发展 数字经济指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晓东 刘冰冰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目前,我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但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地区经济水平、城镇化水平对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均起到正向推动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政府干预度和对外开放水平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需要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高数字技术应用和创新水平的基础上,立足区域驱动因素,加快建立区域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机制,有效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数字经济 协调发展 数字经济指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严汉平 白永秀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及战略意义区域发展不均衡是自然、历史、经济和政治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常态。缩小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各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丞
商贸流通业在现代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研究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异,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区域不平衡现象,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本文阐述了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借助详细的指标体系及因子模型分析了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距,并针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区域差距提出了促进区域间商贸流通业协调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区域差距 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保平 巩羽浩
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区域经济产生的显著影响,包括扩大内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深入挖掘国内需求,缓解问题区域症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区域产业布局;赋能城乡融合发展,加速区域协调发展进程。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条件建设、建立全国范围内适配数字经济发展的网络体系和培育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荣胜
在市场条件下,企业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归根结底要由企业跨区扩张活动来完成。企业跨区扩张的动因是复杂的,但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利;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4个"标志",企业跨区扩张正是作用于这4个方面来推动区域经济走向协调发展的,即密切区域经济联系、促使区域分工趋向合理、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以及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洁 于纹
在对雁行形态理论的内涵、局限性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雁行形态理论应用发展创新的举措。针对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梯次特点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借鉴雁行模式,探索性提出了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