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89)
- 2023(14205)
- 2022(11663)
- 2021(10976)
- 2020(9327)
- 2019(21145)
- 2018(20696)
- 2017(40255)
- 2016(21169)
- 2015(23591)
- 2014(22988)
- 2013(22842)
- 2012(20639)
- 2011(18180)
- 2010(18365)
- 2009(16998)
- 2008(16819)
- 2007(14921)
- 2006(13108)
- 2005(11532)
- 学科
- 业(96461)
- 济(95707)
- 经济(95600)
- 企(80010)
- 企业(80010)
- 管理(75441)
- 农(46838)
- 方法(41668)
- 数学(33350)
- 数学方法(32962)
- 业经(32359)
- 农业(31113)
- 财(28834)
- 中国(22601)
- 务(21288)
- 财务(21248)
- 财务管理(21220)
- 企业财务(20133)
- 技术(19402)
- 制(18840)
- 策(17553)
- 和(16908)
- 贸(16305)
- 贸易(16297)
- 划(16237)
- 易(15897)
- 理论(15820)
- 地方(15484)
- 体(14961)
- 经营(12967)
- 机构
- 学院(301223)
- 大学(291665)
- 济(131717)
- 经济(129426)
- 管理(127945)
- 理学(110897)
- 理学院(109964)
- 管理学(108461)
- 管理学院(107902)
- 研究(90155)
- 中国(72578)
- 京(58793)
- 财(58430)
- 农(57006)
- 科学(51604)
- 财经(46984)
- 江(45107)
- 业大(45091)
- 中心(44017)
- 农业(43170)
- 经(42897)
- 所(42657)
- 经济学(38891)
- 研究所(38394)
- 经济管理(36331)
- 北京(35687)
- 经济学院(35344)
- 州(35279)
- 范(35115)
- 师范(34830)
- 基金
- 项目(204088)
- 科学(164381)
- 研究(154024)
- 基金(150838)
- 家(129299)
- 国家(127847)
- 科学基金(113230)
- 社会(101509)
- 社会科(96083)
- 社会科学(96054)
- 省(81252)
- 基金项目(80543)
- 自然(71692)
- 自然科(70005)
- 自然科学(69988)
- 教育(69677)
- 自然科学基金(68783)
- 划(65548)
- 编号(63238)
- 资助(59922)
- 成果(48341)
- 部(46031)
- 创(45571)
- 重点(44576)
- 发(44554)
- 国家社会(42420)
- 业(42375)
- 创新(41857)
- 课题(41166)
- 制(40727)
- 期刊
- 济(149551)
- 经济(149551)
- 研究(80939)
- 农(58757)
- 中国(56621)
- 管理(49427)
- 财(47915)
- 科学(40047)
- 农业(39846)
- 学报(38688)
- 大学(31586)
- 业经(31461)
- 学学(30173)
- 技术(29434)
- 融(27733)
- 金融(27733)
- 教育(25281)
- 财经(23164)
- 经济研究(21365)
- 业(21132)
- 问题(20459)
- 经(20037)
- 技术经济(17227)
- 世界(15946)
- 农村(14727)
- 村(14727)
- 资源(14563)
- 现代(14557)
- 版(14485)
- 财会(14431)
共检索到440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锦墉 徐磊 梅晨
文章基于江西省11个地(市)的24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抽样数据,实证分析企业家精神、合作社能力对合作社"农超对接"行为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社理事长的企业家精神对合作社"农超对接"具有显著影响;合作社资源、合作社活动即合作社能力在企业家精神影响合作社"农超对接"中均发挥了中介作用,其中合作社活动的中介作用略高于合作社资源的中介作用。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无形资源竞争观分析范式,即企业家精神—企业能力—企业绩效分析范式是合理有效的。最后,依据研究结果从合作社、政府、理事长自身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锦墉 徐磊 梅晨
文章基于江西省11个地(市)的24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抽样数据,实证分析企业家精神、合作社能力对合作社"农超对接"行为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社理事长的企业家精神对合作社"农超对接"具有显著影响;合作社资源、合作社活动即合作社能力在企业家精神影响合作社"农超对接"中均发挥了中介作用,其中合作社活动的中介作用略高于合作社资源的中介作用。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无形资源竞争观分析范式,即企业家精神—企业能力—企业绩效分析范式是合理有效的。最后,依据研究结果从合作社、政府、理事长自身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锦墉 徐磊 梅晨
文章基于江西省11个地(市)的24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抽样数据,实证分析企业家精神、合作社能力对合作社"农超对接"行为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社理事长的企业家精神对合作社"农超对接"具有显著影响;合作社资源、合作社活动即合作社能力在企业家精神影响合作社"农超对接"中均发挥了中介作用,其中合作社活动的中介作用略高于合作社资源的中介作用。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无形资源竞争观分析范式,即企业家精神—企业能力—企业绩效分析范式是合理有效的。最后,依据研究结果从合作社、政府、理事长自身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莹莹 苑鹏
合作社企业家能力对合作社绩效的改善具有重要影响,但没有得到实证数据分析的支持。在构建合作社企业家能力与合作社绩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合作社企业家能力与合作社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社企业家能力与合作社绩效之间具有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其中,合作社企业家的创业管理能力、关系能力和合作能力对于合作社绩效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对于合作社来说,充分发挥和提升企业家能力,可以增强合作社竞争力,进而提高合作社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平波
合作社企业家能力对合作社绩效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却没有得到实证数据分析的支持。文章在构建企业家能力与合作社绩效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与因子分析模型等分别对两组指标体系维度进行分析,再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法分析了企业家能力与合作社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家经营管理能力对合作社的组织绩效、治理绩效与社会绩效提升的影响非常明显,但是对社员收入绩效提升的影响程度却明显偏低。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员绩效,促进合作社不断发展,一方面需要解决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异质性,并提高合作社企业家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需要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平波
笔者在对江西省20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数据调查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提取了合作社企业家能力的4个主成分及其影响因素的7个主成分,然后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合作社企业家能力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合作社企业家能力形成过程中,企业家能力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7个影响因素按照重要性排列依次为:制度环境、关键人支持、学习能力、管理经验、家族条件、合作社状态、社会地位。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生斌 王保山
农民合作社的数量经过"井喷式"增长之后,并未同步实现规范化运行和高质量发展。2019年以来,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外在需求已被全社会反复强调,但学界基于企业家视角的理论分析仍较为欠缺。本文为弥补这种欠缺所作的研究分析是:首先,从奥派经济学"企业家的企业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属于"中国经验""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乡土企业家精神进行理论适用分析,甄别出更具科学性、解释力的理论依据;其次,剖析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企业家精神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构建带头人企业家精神理论模型,并通过案例的实证检验获得理论与实践启示;最后,对带头人企业家精神的功能作用、内生动力与外部影响,及其推动合作社与乡村产业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结构分析与理论阐释。研究发现:带头人企业家精神是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提升乡村产业水平的动力源泉,也是有机衔接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纽带。研究认为:大力培养"企业家型带头人"是推进农民合作社与乡村产业协同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有效衔接,推动实现"人才兴—组织兴—产业兴—乡村兴"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博
和传统的竞争理论不同,合作竞争理论强调实现双赢的非零和博弈。基于合作竞争成功的三大要素衡量,农超对接在我国转化为现实制度安排的关键在于参与各方力量的均衡发展。为此,需要超市、农民和政府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农超有效对接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明月 薛兴利 郑军
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满意度对"农超对接"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5省580家合作社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交叉列表法、多元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并采用ISM模型探讨了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结果显示: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的满意度总体较高,14.83%的合作社表示"非常满意",51.38%的合作社表示"比较满意"。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满意度受成员收入、价格优势、销售渠道、标准化程度等15个因素影响。其中,成员收入、价格优势、销售渠道、配送能力、对接机会、信任程度直接正向影响合作社满意度;品牌培育、标准化程度、水电地使用、管理能力、税收优惠间接影响合作社满意度;政府扶持、信贷支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从根源上正向影响合作社满意度。因此,增强"农超对接"对接优势,优化对接环境,提高合作社对接能力,有助于提升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的满意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锦墉 徐磊 黄强
文章采用2009—2016年参与了"农超对接"的195家合作社数据,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补贴、生产能力对合作社"农超对接"存续时间的影响,以及生产能力在政府补贴与合作社"农超对接"存续时间之间的中介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合作社"农超对接"存续时间具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这种影响对"农超对接"低参与度合作社更显著;生产能力对合作社"农超对接"存续时间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在政府补贴与合作社"农超对接"存续时间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延长合作社"农超对接"存续时间、促进"农超对接"持续发展、保障农产品稳定供应与质量安全、优化政府财政等公共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鹏 李崇光
本文基于中西部五省市参与"农超对接"合作社的财务数据和访谈数据资料实证研究了合作社在"农超对接"中的盈余分配问题。研究发现,合作社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且缺乏外在的监督、合作社管理人员和普通社员自身素质不高和能力不足是造成当前合作社盈余分配没有达到《合作社法》规定的主要原因;合作社普遍存在夸大其盈利能力不足和明显减少对社员盈余返还的现象;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对农户的盈余返还机制和返还力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农超对接 农民专业合作社 盈余分配 规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有志 王世龙
资源与能力理论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为有关理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视角。基于资源与能力理论的视角观察,企业家精神一方面表现为企业本身所拥有的一项具体的资源;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整合企业各种具体资源的一种意化资源或者能力。目前,对于企业家精神衡量和评价主要有实证中的指标度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企业家精神的模糊集法。研究不难发现,一定程度上企业家精神与战略管理、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经济增长以及技术创新之间都呈正相关的关系。文章从制度和文化两个方面入手激励和培育企业家精神也便成为企业发展和
关键词:
企业家 资源与能力理论 企业家精神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佳佳 刘天军 田祥宇
本文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利用浙江、河北6市的120个参与"农超对接"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农超对接"模式组织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参与主体的合作意向、合作能力以及合作的程度对"农超对接"组织效率均有显著正影响;合作意向对组织效率的直接影响最大,而合作能力对组织效率的综合影响效果最大。本文认为通过提升参与主体之间的合作能力以及合作意向能够有效提高"农超对接"模式的组织效率。
关键词:
农超对接 组织效率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雷永军
在企业的竞争中,我觉得很多企业都太相信市场竞争,以至于失去了企业竞争中最核心的环节。这个环节就是针对企业家的竞争研究。十年前的VCD行业,如果你仅仅看到了爱多在全国的几何倍数增长,而看不到胡志标在家电行业的欲望几乎疯狂的话,你就失去了对自己企业最核心的战略调整机会。可是,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邓悦 吴忠邦 邱欢 罗连发
本文构建农业领域企业家精神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分析框架,并基于对湖北省赤壁市、枝江市和公安县32位农业领域企业家的调研访谈资料,采用嵌入性案例分析方法,探讨农业领域企业家精神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三农”情怀对农业领域企业家的返乡创业选择有积极作用,不仅促使农业领域企业家愿意返回家乡,而且使得农业领域企业家对农业领域创业有着较高的偏好,从而通过返乡创业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第二,农业领域企业家的现代生产要素应用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提高了农业领域企业家所创办的农民合作社的生产运营能力;第三,农业领域企业家的社会网络通过信息机制和信任机制,提高了其所创立的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效率。因此,要营造有利于发挥农业领域企业家精神的乡村产业发展环境,强化农业领域企业家与种粮大户、小农户之间的信任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