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1)
2023(9105)
2022(7278)
2021(6573)
2020(5654)
2019(12354)
2018(12023)
2017(22876)
2016(12087)
2015(13491)
2014(13170)
2013(12999)
2012(11806)
2011(9925)
2010(10417)
2009(9716)
2008(10028)
2007(9166)
2006(8111)
2005(7713)
作者
(34352)
(28841)
(28635)
(26965)
(18716)
(13588)
(12919)
(11071)
(10695)
(10350)
(9827)
(9692)
(9388)
(9067)
(8997)
(8670)
(8645)
(8344)
(8315)
(8138)
(7096)
(7035)
(7025)
(6687)
(6536)
(6407)
(6383)
(6317)
(5846)
(5566)
学科
(76682)
(72604)
企业(72604)
(58403)
经济(58332)
管理(55899)
业经(25562)
方法(25422)
(22677)
(21071)
技术(20115)
(18808)
财务(18789)
财务管理(18780)
企业财务(17838)
数学(17790)
数学方法(17662)
农业(16110)
中国(13163)
(13033)
(12499)
技术管理(12406)
理论(12174)
企业经济(12117)
(11820)
(11611)
经营(11260)
(9946)
决策(9010)
(8889)
机构
学院(181200)
大学(173851)
(81748)
经济(80453)
管理(77691)
理学(66437)
理学院(65910)
管理学(65254)
管理学院(64923)
研究(53985)
中国(43933)
(38173)
(35952)
科学(30338)
财经(30120)
(29946)
(28228)
(27414)
(26620)
业大(24944)
中心(24820)
经济学(24441)
研究所(23733)
农业(23438)
商学(23203)
商学院(23022)
北京(22512)
经济学院(22224)
财经大学(22076)
(21715)
基金
项目(116614)
科学(94702)
研究(88223)
基金(86397)
(74731)
国家(73687)
科学基金(65437)
社会(58715)
社会科(55820)
社会科学(55804)
(46994)
基金项目(45726)
自然(41081)
自然科(40184)
自然科学(40176)
教育(39605)
自然科学基金(39548)
(37412)
编号(34453)
资助(34101)
(31779)
(29200)
创新(26317)
(26128)
成果(25847)
重点(25760)
(25355)
国家社会(24941)
(24163)
课题(23279)
期刊
(93854)
经济(93854)
研究(52058)
中国(36053)
管理(35096)
(34282)
(28740)
科学(24085)
学报(22220)
技术(21155)
农业(20328)
大学(18142)
学学(17533)
业经(17201)
(16238)
金融(16238)
财经(15773)
教育(15608)
经济研究(14559)
(13907)
(13790)
技术经济(13627)
问题(11722)
财会(11031)
世界(10604)
科技(10127)
现代(10039)
(9202)
商业(9196)
会计(8943)
共检索到274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娜  许秀梅  
以2015~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来考察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技术资本积累的关系及动态能力在其中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能显著促进技术资本积累;动态能力及其结构要素在企业家精神与技术资本积累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拓展性分析表明,企业家精神对技术资本积累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且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仅在非国有企业中成立。以上结论拓展了企业家精神、动态能力等理论的研究视域,为企业激发企业家精神、增强动态能力、构建技术资本积累长效机制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巍  鄂丽丽  
本文是从动态、长期的角度对人力资本的积累加以分析 ,假设经济中的人力资本存量可分为企业家与职业技术人员 ,然后证明出 ,随经济发展 ,培养企业家才能的机会成本上升 ,降低了个人选择成为企业家的动机 ,从而使稳定状态下的企业家相对于职业技术人员过多。本文解释了发达国家职业技术人员的相对过剩 ,经济发展中最初资本存量的必要性 ,并指出当多于一种人力资本存在时 ,个人在各种可选项间配置其资源可能是无效率的。最后结合我国的情况对模型加以变化和扩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联瑞  陈志辉  
本文重点讨论微观条件下企业家人力资本积累的实现机制 ,提出企业家学习是企业家人力资本持续动态推进的微观实现机制 ,具体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学习行为 :( 1)来源于教育系统中的知识资源 ;( 2 )内含于企业经营中的经验积累 ;( 3 )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知识资源。作者同时结合实际具体分析了企业家成长的案例 ,总结出企业家人力资本积累、学习的几种现实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家凤  朱广其  
顾客关系资本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本。文章从企业欲获得并积累顾客关系资本,须有赖于企业构建和运用与顾客关系资本相匹配的企业能力角度,要求企业转变传统的以产品生产和销售为核心的能力结构,构建与顾客关系资本积累相匹配的企业能力体系,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宏峰  高素英  许龙  
在日益激烈竞争环境中,企业家决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其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提升具有显著影响。鉴于此,本文选取饲料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积累模型进行研究以明晰其与企业绩效动态关联机制。通过构建引入企业家的人力资本积累模型,本文分析了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动态关联。基于理论模型,本文研究发现,饲料企业为了提高绩效,需要建立企业家选拔的优化机制、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与提高企业家的"干中学"能力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许秀梅  党晓虹  
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CEO技术专长对企业技术资本积累的直接效应及CEO过度自信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CEO技术专长显著促进企业技术资本积累;CEO过度自信的调节效应较为显著;规模大且CEO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企业,CEO技术专长的直接效应、过度自信的调节效应明显高于规模小且CEO实施限制股票激励的企业;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CEO技术专长的直接效应、CEO过度自信的调节效应更突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隋敏  王竹泉  
任何企业的价值增长均离不开与供应商、客户、银行、政府以及管理者、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分享关系,以社会资本为代表的无形资本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盈利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亚峰  樊秀峰  周文博  
利用2005~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研发数据的122家企业作为样本,引入新产业组织分析框架分析了不同类型企业集团研发绩效,测算了集团化经营的内部知识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行业内的集团化经营存在研发协同效应,即集团企业的技术进步不仅依赖于自身研发投入,也取决于其他成员的研发投入;但是行业间的集团化却没有表现出相应的特征;组建区域内的企业集团有助于提高企业研发绩效,而区域间的企业集团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邢立娜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取得长期竞争优势的保证,而企业技术积累是形成核心能力的关键。论文以此为出发点,讨论了技术积累对核心能力形成的促进作用和避免企业技术积累中对核心能力形成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妍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业的资本积累在数量上、方式上、规模上都发生了变化。转型期国有企业在积累率和工资率方面的存在特殊规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曹振良  
提高企业家素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兼议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曹振良如何实现两个转变,尤其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借鉴人力资本理论,就企业家素质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一、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韩亚峰  樊秀峰  周文博  
针对传统的"永续盘存法"对知识资本积累估计的缺陷及忽略技术外溢对企业研发绩效造成的有偏估计,本文构建知识资本动态积累模型,利用动态面板(DPD)测算四个不同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绩效。分析结果表明,企业R&D投入对技术形成的贡献弹性为0.02-0.05,行业内企业间的技术外溢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企业的研发绩效,同行业的关联企业或企业集团间的技术外溢能提升企业的研发绩效,这可成为我国企业协同研发的主要组织形式。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怡乐   陈亚  
本文关注制造业企业如何保持较好的生产性投资动能,突出立足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总结构化解企业金融化风险。研究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积累矛盾的分析,梳理了经济循环、技术创新与制度体系间的互动机理。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分析显示:经营利润率提升、研发强度增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分别从经济、技术和制度层面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实际资本积累;与此同时,企业积累特征存在部门、所有制和区域间的差异,例如,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金融化动机相对低,中、西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较易受金融投资挤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对民营企业、西部企业实际资本投资的激励更明显等。经验分析结果有力地支持了近年来代表性经济政策对稳增长与金融化治理的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蔡庆丰   吴冠琛   李东旭  
解决好住房问题,才能让青年人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奋斗。为此,政府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各地也推出保障性安居工程改善城市年轻人、新市民的住房条件。安居才能乐业,保障房供给能否提升周边企业的人才吸引力?本文通过采集中国土地市场网有关保障房建设的20万余条数据,检验企业周边保障房供给对其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周边保障房供给量每提升1个标准差,其高学历人才占比提升9.1%。保障房建设缓解了高房价对人才的挤出效应,激励企业增加人力资本投入,从而实现人力资本积累。本文对于优化地方政府住房保障政策、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元春  
根据贝克尔的企业人力资本理论 ,企业缺乏动力对职工进行一般培训 ,以增进企业人力资本积累。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在“信息不对称”假设下 ,一些学者论证了企业投资于一般培训的可能性 ,并对企业投资于一般培训进行了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