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6)
2023(11695)
2022(9499)
2021(8376)
2020(7144)
2019(15908)
2018(15499)
2017(29729)
2016(15678)
2015(17390)
2014(17304)
2013(17449)
2012(16408)
2011(14748)
2010(15228)
2009(14513)
2008(14560)
2007(13303)
2006(12148)
2005(11414)
作者
(47733)
(39889)
(39878)
(37503)
(25830)
(19015)
(17889)
(15424)
(15192)
(14417)
(13835)
(13246)
(13162)
(13062)
(12733)
(12078)
(11972)
(11595)
(11391)
(11316)
(10033)
(9903)
(9813)
(9404)
(8979)
(8958)
(8879)
(8718)
(8007)
(7992)
学科
(96110)
经济(96005)
(78335)
(73505)
企业(73505)
管理(64915)
方法(33251)
业经(29795)
(25966)
数学(24756)
数学方法(24615)
(23782)
地方(19336)
(19319)
财务(19301)
财务管理(19279)
中国(19043)
企业财务(18277)
农业(17873)
技术(17058)
(16209)
(15925)
(15204)
(15074)
(14679)
(14153)
理论(13975)
企业经济(12407)
地方经济(12325)
经营(12068)
机构
学院(243571)
大学(239693)
(116140)
经济(114283)
管理(96922)
研究(84010)
理学(82677)
理学院(81844)
管理学(80916)
管理学院(80466)
中国(65820)
(52955)
(50233)
科学(48117)
(43124)
(41915)
财经(41386)
研究所(38580)
(38351)
(37494)
中心(36530)
经济学(36058)
业大(33582)
农业(32922)
经济学院(32159)
北京(31756)
财经大学(30250)
(29663)
(29336)
商学(28952)
基金
项目(151738)
科学(121295)
基金(112703)
研究(110252)
(98466)
国家(97276)
科学基金(84437)
社会(74172)
社会科(70399)
社会科学(70376)
(59539)
基金项目(58804)
自然(53644)
自然科(52411)
自然科学(52392)
自然科学基金(51556)
教育(48373)
(48218)
资助(45851)
编号(41589)
(36205)
(34786)
(34160)
重点(33968)
(33658)
成果(33009)
创新(31674)
国家社会(31366)
教育部(29213)
(29072)
期刊
(142436)
经济(142436)
研究(76447)
中国(47853)
(45185)
管理(44279)
(39476)
学报(34780)
科学(34561)
农业(27071)
大学(27055)
学学(26050)
经济研究(23344)
技术(22890)
业经(22243)
(22187)
金融(22187)
财经(22100)
(19390)
问题(17553)
(17007)
教育(16705)
技术经济(16478)
世界(14849)
(13577)
现代(12955)
经济管理(12481)
商业(12356)
财会(12299)
国际(12262)
共检索到383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靳卫东  高波  吴向鹏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群体所共有的特质和价值观体系,其含义具有广泛性、不稳定性和多层次性。由于分析视角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企业家精神的度量指标呈现多样性,但主要是从创新性和竞争性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度量。对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理解使不同学者在分析其经济绩效时选取了不同路径,他们分别考察了创新行为、市场竞争度和就业等中间关联变量,以此来研究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对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理解已经严重阻碍了企业家精神研究的发展,也使其至今不能融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如何准确而全面地理解企业家精神仍然是未来相关研究的重要方向。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邓宏图  
本文首先把企业家流动分为企业家内部流动和外部流动。在此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影响企业家流动的各因素 ,包括企业体制、内部治理结构、经济周期、社会政治经济的法治基础以及企业家的寻利动机等等。假定其他因素不变 ,影响企业家从一个企业向其他企业流动就取决于该企业家在不同企业所能获得的预期收入的比较 ,即企业家总是从预期效用低的企业流向预期效用较高的企业 ;反过来 ,企业家流动能否真正实现 ,还取决于企业聘用某个企业家所能得到的预期利润和聘用另一个企业家所能得到的预期利润的比较。只有在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 ,企业家流动和企业选聘企业家的交易才能实现“博弈均衡”。本文通过建立数理模型证明了这一点。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汤睿   许淼  
本文讨论了道德和伦理在经济研究的地位 ,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了伦理的经济意义 ,认为从长期来讲 ,企业伦理必将超越单一利润追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江春  滕芸  
金融的核心功能实际上是遴选出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并通过支持企业家的"创新"和"创业"活动来促进经济增长,欠发达的金融体系会压抑一国的企业家精神,而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会帮助人们通过知识和创新来创造财富。金融发展通过缓解信贷约束、支持创新并为创新提供风险分担机制、强化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以刺激企业家精神,并进而增加就业、提高生产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构建一个有利于培育企业家精神的金融体系将是中国下一步金融改革的关键所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永  
知识驱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基于R&D投资的知识创新是一国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和各国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这一观点受到了"欧洲悖论"等经济政策实践的挑战。实践证明,知识并不能自动转化为生产力,在知识和经济增长之间还存在着关键的一环——企业家精神。基于这样的认识,使用2008~2012年期间中国除西藏以外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运用SEM模型考察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创新、企业家精神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企业家精神作为中介因素有效地促进了知识扩散从而提高了经济绩效,知识创新总效应中的47.3%归因于企业家精神这一关键一环。因此,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单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逸韬   杨德才  
伴随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呈收敛之势,以“南快北慢”为主要特征的南北经济分化现象日益凸显。基于2012-2021年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将南北城市企业家精神与相关经济指标进行两两配对分析,以直观反映企业家精神水平差异对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南北城市企业家精神水平不同是导致南北城市经济分化的重要因素;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是企业家精神影响南北经济分化的重要渠道;相较于非中心城市,中心城市所享受的企业家精神发展红利更加明显。基于此,解决南北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力弘扬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实现区域企业家精神的平衡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烈  
企业家的社会职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企业复杂的生产经营实行科学的管理 ;二是根据尽可能正确的信息 ,作出判断和决策 ,并将之付诸实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波  赵奉军  
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构造了一个考虑企业家精神的经济增长模型,把企业家精神作为一个知识过滤器,进一步利用1996~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各省的自我雇佣率作为企业家精神的衡量指标,检验了企业家精神的地区差异对地区经济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自我雇佣率对各省的经济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铖  郭兵  罗守贵  
现有文献表明,学术界分别对企业家精神及经济增长所进行的研究较多,而直接探讨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两者关系的理论分析并不多见,也缺乏必要的实证经验分析。对此,该文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梳理,从企业家职能、企业家人力资本、管理要素投入三个视角对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评述,并整理了近十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实证研究成果,结果发现:①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将是经济运行主体企业家化的过程。②企业家精神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激励劳动投入、推动技术创新、诱导制度变迁以及发挥"干中学"效应等方式,显著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该文提出要从对象、内涵、数据三个方面拓展企业家精神的度量,并深入到因子和路径层...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肖建忠  唐艳艳  
2 0世纪 90年代兴起的企业家精神理论影响日增 ,本文旨在回顾上世纪 70年代以来企业家精神的一般理论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考察来把握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找出其中的主流 ,指出今后该领域可能的发展方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靳小翠  
文章主要总结了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企业社会资本的衡量和企业社会资本给企业带来的各种经济后果等内容,对当前的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价,并对企业社会资本的衡量和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扬  
近年来,对企业家的研究成为管理学界的重要课题,受到了管理学界的逐渐重视,显示出了学者们对于企业家领域研究的浓厚兴趣。然而,在国内,对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发展却相当滞后,这当中不仅有理论方面的缺乏,对于企业家的研究在实证研究上难以量化也是其重要原因。鉴于此,本文对有关企业家精神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重点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理论进行梳理,主要包括认知理论、社会网络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等,希望能够引起我国学者对于企业家精神课题的重视与兴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我国的经济转型既不同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也有别于发达经济体的结构调整和再平衡,而是二元结构向成熟市场的过渡,是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转型意味着追求均衡增长。这里的均衡,是指宏观意义上储蓄、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平衡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国民储蓄率高达50%左右,为我国的高投资高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也带来了消费需求不足和贸易顺差过大的矛盾,加剧了经济体间的摩擦。这使人们认识到,必须转变经济发展的路径,实现更富弹性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宣亚南  欧名豪  曲福田  
首先讨论了循环型农业的含义及其特点,并与现代常规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持续农业进行了比较;然后从经济学角度对循环型农业进行了解读,认为循环型农业可通过区域大循环的规模经济和结构效应以及企业小循环的产业链增值两方面获得效益;并提出,加快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区域处理中心建设以及建立和完善支持政策措施是促进循环型农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宏斌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最初只是普通的储运企业,提供以运输和仓储为主的传统物流服务,与客户一般是短期的交易关系;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综合物流服务,与客户一般是中短期的合约关系;之后又发展成为领先物流企业,不仅提供物流服务,而且为客户管理所有的物流服务、物流服务商和物流流程,与客户一般是中长期的合约关系,双方共担风险;最后,发展成为第四方物流企业,成为客户的供应链管理者,与客户之间是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文章提出,企业从自营物流业务、物流业务分散外包到物流业务内部整合再到整合物流业务整体外包的过程是分工演进的结果,在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的共同作用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演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