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1)
- 2023(12271)
- 2022(9938)
- 2021(8924)
- 2020(7618)
- 2019(16874)
- 2018(16432)
- 2017(31012)
- 2016(16587)
- 2015(18692)
- 2014(18417)
- 2013(18476)
- 2012(17232)
- 2011(15388)
- 2010(15893)
- 2009(15364)
- 2008(15477)
- 2007(14488)
- 2006(13386)
- 2005(12552)
- 学科
- 济(95127)
- 经济(95024)
- 业(81071)
- 企(76183)
- 企业(76183)
- 管理(72415)
- 方法(32413)
- 业经(29951)
- 财(27797)
- 农(23903)
- 数学(23637)
- 数学方法(23509)
- 务(20965)
- 财务(20939)
- 财务管理(20905)
- 企业财务(19821)
- 地方(19408)
- 中国(19225)
- 农业(17858)
- 制(17734)
- 技术(16823)
- 学(16712)
- 策(16581)
- 和(15729)
- 划(15635)
- 理论(15101)
- 体(14454)
- 经营(12784)
- 企业经济(12525)
- 地方经济(12266)
- 机构
- 学院(252903)
- 大学(249532)
- 济(116233)
- 经济(114128)
- 管理(101092)
- 研究(86308)
- 理学(83945)
- 理学院(83067)
- 管理学(82152)
- 管理学院(81645)
- 中国(69854)
- 财(55275)
- 京(53058)
- 科学(49832)
- 所(44437)
- 农(43270)
- 财经(42247)
- 江(41698)
- 研究所(39597)
- 中心(38618)
- 经(38209)
- 经济学(35769)
- 业大(34363)
- 农业(33943)
- 北京(33607)
- 州(32215)
- 经济学院(31816)
- 财经大学(30864)
- 院(30386)
- 商学(29425)
- 基金
- 项目(153616)
- 科学(121860)
- 研究(112811)
- 基金(112474)
- 家(98257)
- 国家(97040)
- 科学基金(83844)
- 社会(74341)
- 社会科(70517)
- 社会科学(70491)
- 省(60647)
- 基金项目(58198)
- 自然(52953)
- 自然科(51702)
- 自然科学(51683)
- 自然科学基金(50852)
- 教育(49763)
- 划(49057)
- 资助(46024)
- 编号(43379)
- 业(36259)
- 成果(35141)
- 创(34813)
- 重点(34502)
- 发(34397)
- 部(33664)
- 创新(31749)
- 国家社会(31382)
- 课题(30263)
- 制(29253)
- 期刊
- 济(146617)
- 经济(146617)
- 研究(80405)
- 中国(53287)
- 财(48971)
- 管理(47566)
- 农(40350)
- 学报(36383)
- 科学(35885)
- 大学(28185)
- 农业(27467)
- 学学(26781)
- 融(25342)
- 金融(25342)
- 技术(24593)
- 经济研究(23386)
- 财经(23098)
- 业经(22650)
- 教育(20318)
- 经(20273)
- 业(18570)
- 问题(17776)
- 技术经济(16777)
- 世界(15173)
- 现代(13643)
- 贸(13615)
- 财会(13524)
- 经济管理(12969)
- 国际(12675)
- 会计(12487)
共检索到410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群慧
关于企业家在企业成长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 ,似乎较少有人质疑。然而 ,什么是企业家 ,怎样才是一个真正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 ,企业家与一般意义的管理者有何区别 ,这些问题迄今还没有从理论上得到统一的阐释。本文试图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角度阐释企业家的角色 ,以期从理论上澄清人们关于企业家角色的若干认识 ,从而为我国现阶段企业家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蒲德祥
以企业组织为载体从经济学与管理学视角分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演变历程。并认为企业组织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过程,而经济学视角的企业组织更强调生产力功能,管理学视角的企业组织更强调生产关系功能,两者的结合共同构筑了企业组织的历史演变。
关键词:
企业组织 生产力 生产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健
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这种假设认为人的行为规律是在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现象看似与理性经济人假设存在矛盾,例如人类的利他行为和情感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学无法为这些行为的存在提出解释。文章分析表明,许多看似"非理性"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被纳入理性的范畴。经济学上所说的理性,不仅应该包括个人眼前的利益,更应该包括个人所在群体的长远利益。
关键词:
理性 经济人 囚徒困境博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侯维栋 张立君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了美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变迁 ,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其做出逻辑一致的解释 ,认为企业治理结构变迁的决定因素是剩余价值问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英
制造业企业全球采购相关研究在西方管理学和国际经济学界非常活跃。其中,管理学界首先对此展开研究,主要涉足全球采购的概念、战略类型、发展阶段、整合与协调、利益和挑战以及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安特拉斯(Antràs P)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学界重点研究了全球采购的区位选择和组织形式决策机制。而国内学术界在全球采购专题研究方面略显不足,且国内外对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作为采购企业的研究非常缺乏。中国制造业企业属于工业化的后起之秀,其控制全球价值链的方式与欧美企业存在差别,现有以欧美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全球采购理论可能并不适合中国企业。如今,以海尔等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正在实施全球采购,"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采购带来了众多机遇,信息化和网络化亦对全球采购造成了深远影响。鉴于当前学术研究的不足和实践的需要,中国学术界亟需进行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作为采购企业的全球采购研究。一要发掘中国企业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全球采购的差异;二要从中国在全球价值双环流中的枢纽位置着眼,在"一带一路"合作中审视全球采购的战略和模式;三要从微观视角入手研究中国领先制造业企业对全球采购的整合与协调;四要思考信息化和网络化给企业全球采购带来的新课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黎诣远
高等院校专业目录调整以后,管理学科的经济学教学应当有别于经济学科。本文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学应当分为三个层次:以经济制度为对象的政治经济学,以经济机制为对象的市场经济学,以经济发展为对象的发展经济学。现阶段,管理学科的经济学应借鉴西方经济学,但应以微观为主,宏观为辅,强化行为分析,重在经营决策
关键词:
管理学科,经济学,经济机制,经营决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世明
本文从人性假设、研究的行为主体和侧重点的角度,研究了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这两大理论体系,阐明了它们在研究行为主体关系以至研究方法的差异,并从各自研究发展的互补性以及某些具体研究方法的共同适用性等方面阐述了这两大理论体系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
经济学 管理学 人性假定 研究方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继伟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根本区别是对人性假设和人们相互关系认识上的不同。其中经济学中近似于“坏人假设”,人们之间是等同关系;管理学中近似于“好人假设”,人们之间是差序关系。这些区别导致了两门学科的一系列差异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宋代学者张载的"横渠四句"引申,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中进行经济往来,预见、洞见和前瞻问题,并及时进行纠偏、解决和对策是交易成本最低的方式。期间、此际问题,即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主流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芮明杰 孙继伟
由于经济管理一词使用频率非常高,所以许多人误以为经济学和管理学大同小异。事实上经济学与管理学是有很大区别的两门学科。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人是不同的人。人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都是行为主体,但作为独立学科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并不研究每一个具体的、各不相同的人;而是根据各自的学科目的和研究对象,基于人们一般的普遍的行为特点,对人作抽象化、概念化的假定,以便于分析。这样得出的对人的认识就是行为主体的基本假定,这种基本假定是进一步分析的基本前提。正因如此,对行为主体的不同认识或假定导致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根本区别。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对行为主体假定的区别表现在行为主体的基本倾向和相互关系两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琪 陈乐优
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阐明心理活动的脑基础,以揭示心理与脑的关系的科学。近年来,它与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得神经经济学、神经管理学等交叉学科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随之不断发展壮大。神经经济学与神经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给传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出现了不少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武博 严旭 陈晓文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与联系从表面来看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管理学家都很难系统地解释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国内大量学者经常混淆二者之间的关系。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存在内在互补和研究领域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在研究共同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时要从研究的目的上去把握方向,以利于经济学与管理学沿着自身的轨迹不断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
经济学 管理学 区别 联系 趋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林 徐士彦
明确共同的研究对象是非正统经济学各流派实现理论整合的第一步。把社会供应过程确定为研究对象是非正统经济学近年来的一个重大理论进展,但由于对社会供应过程本身的理论阐释仍不够清晰,这个研究对象尚未得到非正统经济学界的普遍认同。包含资源过程、欲望过程、生产/再生产过程和赋意过程四重含义的社会供应过程,其中的赋意过程在理论上的阐释较为含糊、存在缺陷。通过引入与非正统经济学传统有高度相容性的符号学理论,可以大大完善赋意过程,从而对社会供应过程进行更好地解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申庆涛
在国际经济形势逆转的情况下,中国服务外包却保持了较快增长,发展势头强劲。本文将应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金融危机环境下该产业逆势而上的原因做一番分析。
关键词:
服务外包 规避风险 经济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任保平 李婧瑜
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以后引发了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理论阐释。从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的特征来看,数据生产要素化产生于非物质性的数字劳动过程中而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并在重构生产力和重构生产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超越了传统生产要素的基本属性。从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的价值来看,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在生产环节中创造价值、在交换与分配环节中实现价值、在消费环节中倍增价值。从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的资本化来看,数据要素在资本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同时,在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方面表现出了数据资本二重性的新表现。数据资本的二重属性决定了数据要素资本化行为的两面性,数据要素资本化既带来了积极作用,又带来了消极作用。为更好地凸显其有利的一面,首先要厘清作为新的生产数据要素的权属,将其置于马克思产权理论下进行科学阐释,并在我国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着力解决数据确权问题。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程度加深,要不断优化完善数据要素市场的相关政策、积极探索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路径;同时还要从治理手段和对象、治理格局、治理主体角度出发,加强对数据要素市场的有效治理,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