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8)
2023(8782)
2022(6957)
2021(6425)
2020(5382)
2019(12257)
2018(12189)
2017(22757)
2016(12149)
2015(13254)
2014(13142)
2013(12666)
2012(11375)
2011(9847)
2010(10435)
2009(10135)
2008(10606)
2007(9379)
2006(8625)
2005(8224)
作者
(32405)
(27254)
(27011)
(25529)
(17711)
(12836)
(12112)
(10314)
(10226)
(9739)
(9181)
(9176)
(8940)
(8714)
(8638)
(8106)
(7983)
(7744)
(7720)
(7617)
(6802)
(6630)
(6567)
(6382)
(6083)
(6044)
(6040)
(5904)
(5359)
(5195)
学科
(71288)
(68280)
企业(68280)
(56996)
经济(56899)
管理(53678)
业经(25630)
(23085)
方法(21669)
(20691)
(17650)
财务(17644)
财务管理(17631)
企业财务(16685)
农业(15350)
(15308)
技术(15195)
理论(13594)
数学(13543)
数学方法(13447)
中国(13436)
(13331)
(13015)
企业经济(12246)
(12164)
(12124)
体制(11640)
经营(11165)
技术管理(10138)
决策(8947)
机构
学院(177335)
大学(172283)
(80231)
经济(78929)
管理(74162)
理学(62964)
理学院(62420)
管理学(61880)
管理学院(61529)
研究(55246)
中国(45466)
(40929)
(36027)
财经(31186)
科学(28997)
(28295)
(28271)
(26683)
(26313)
中心(24252)
经济学(24086)
研究所(23469)
北京(22904)
财经大学(22772)
商学(22301)
商学院(22115)
(21634)
经济学院(21574)
业大(21373)
(20587)
基金
项目(107015)
科学(87112)
研究(84606)
基金(78980)
(66997)
国家(65933)
科学基金(58855)
社会(56432)
社会科(53416)
社会科学(53399)
(42298)
基金项目(41230)
教育(38112)
自然(35274)
自然科(34474)
自然科学(34464)
编号(34236)
自然科学基金(33942)
(33491)
资助(30707)
(29271)
成果(27537)
(26310)
(24211)
(23964)
国家社会(23651)
(23520)
重点(23508)
创新(23490)
课题(23040)
期刊
(99433)
经济(99433)
研究(58508)
(36760)
中国(36634)
管理(33888)
(26118)
科学(21121)
教育(19817)
学报(18897)
业经(18016)
农业(17740)
技术(17681)
(17421)
金融(17421)
财经(16646)
大学(16178)
经济研究(15252)
学学(15143)
(14575)
问题(12373)
(11936)
技术经济(11329)
财会(10973)
世界(10574)
现代(10175)
(9469)
商业(9375)
会计(9326)
经济管理(8905)
共检索到280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海航  孟领  
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大型国有企业如何通过优化重组,转变自身发展方式,直接关系到央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及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的实现,也关系到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从国有企业重组的历史发展、中央企业重组的历史考察出发,回顾了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国有企业重组的历程,对当前中央企业重组思路从规划、主体、方式、目标、途径、过程、内容、范围八个方面进行了反思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杜吉泽  韩鹏  
企业财务机制是企业经营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机制不断发生转换 ,本文认为财务机制改革的主旋律是财务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重构问题 ,应从战略管理角度对其基本内涵和基本结构进行再造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俊飚  
本文依据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历程将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划分为四个阶段,并通过回顾其历史沿革探索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发展规律。一、计划经济:以总产值指标为核心的业绩评价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的"一五"时期,这一时期的企业财务业绩评价体系主要由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蔡增正  
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教育经济学是随着对人力资本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完善 ,逐渐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走入大学和研究生的课堂。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英语国家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及其内容。首先追述了人力资本形成的历史背景。其次 ,阐释了教育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及相关成果。最后 ,阐释了教育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廖泉文  周明明  
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个人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应付工作与生活的变迁,终身学习的观念逐渐形成;企业面临产业型态的改变、科技水平的提升与国际竞争的激化,产生了危机感,企业再造与人力资源发展等课题因而受到高度的重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辉亮  舒晓婷  
经济转型升级的内涵经历了体制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深化与发展,从其发展轨迹大致可将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理论创新的重点则各有差异。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张秀兰  张冰洁  
从馆际互借的产生、传统环境下的馆际互借及网络环境下的馆际互借三个阶段梳理了我国馆际互借发展的历史,总结了各阶段我国馆际互借工作取得的成就;最后对我国馆际互借工作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从没有全国统一的互借规则,没有全国统一的协调机构及全国性、规模化的联合目录尚需完善等方面总结了我国馆际互借工作存在的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娜  
并购是市场历久弥新的永恒话题。要约收购是上市公司收购的常用手段之一。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池凤彬  刘力臻  
日本征信业按业务模式分为个人征信业和企业征信业。日本征信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信息共享的风险控制及运营获利、个人征信机构的会员制及机构之间的信用信息共享、信用信息的流动和存储、消费者自我约束等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征信业运营机制,以及包括信用调查、企业征信业的会员制、企业信用信息的跨境流动等内容在内的企业征信业运营机制。日本征信业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了交易成本,避免了过度借贷和信贷错配,提高了履约水平,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增强了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肖桐  
历史源流(5)──司空、工部与将作监职官的历史沿革肖桐一边是稿纸,一边是史书。摘抄工部与将作,心随历史共沉浮。忽思工官制,忽思众工徒。建筑工匠是中坚,朝朝代代绘新图。建筑业与城建系统的各行业,就其历史来讲,它只是百工中一个组成部分的延续。生产力的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冲  
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在制度层面农村发展正受制于土地制度改革。对当前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进行分析,认为集体所有制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有所有制形态,曾根据生产力发展状况进行调整,其中使用权的放权私有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当前,土地权属关系往往被严格限制在本村居民的政策底线约束下,土地集体所有制存在组织架构内部冲突、集体权利与成员权利冲突、承包权与经营权冲突等弊端,限制了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农村发展。未来"三权分置"改革应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大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赋予农民充分的土地处分权,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的基本经营制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占昌  陈立文  杜凤霞  尹志军  
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着重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并以各种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为手段,为现实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决策方法,寻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本文从技术经济学科的初步形成阶段、发展停滞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和深入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入手,对技术经济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整理,并且通过对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研究方向、目前检索到的1054篇博士学位论文、各高校精品课程网站进行了研究,对技术经济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技术经济学课程的建设现状、技术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炯  刘志梅  
我国追溯重述法是在借鉴国际惯例的基础上于2006年正式提出的。这种调整方法比过去提出的"追溯调整法"更加严谨,更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前期重大会计差错"要采用"追溯重述法"予以更正,但是,在执行中,有些企业利用"会计差错更正"将以前年度确认的收益冲回,为以后年度扭亏做准备。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应当约束企业充分披露差错对未来对应期间财务报表的影响,提醒投资者防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