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05)
2023(16702)
2022(14070)
2021(12961)
2020(11465)
2019(26233)
2018(26033)
2017(50667)
2016(27240)
2015(30785)
2014(30517)
2013(30103)
2012(27652)
2011(24600)
2010(24865)
2009(23601)
2008(23650)
2007(21562)
2006(18917)
2005(17282)
作者
(79183)
(66057)
(65987)
(62630)
(42169)
(31695)
(30224)
(25708)
(24717)
(23583)
(22271)
(22161)
(20936)
(20748)
(20452)
(20372)
(20012)
(19606)
(19159)
(18984)
(16303)
(16241)
(16163)
(15026)
(14840)
(14804)
(14743)
(14678)
(13259)
(13196)
学科
(117936)
经济(117798)
(105353)
管理(95650)
(93877)
企业(93877)
方法(56696)
数学(47186)
数学方法(46674)
(38839)
(35113)
业经(33604)
中国(28922)
(28593)
财务(28545)
财务管理(28494)
企业财务(27141)
(24553)
农业(24003)
(22271)
贸易(22261)
(21727)
技术(21317)
(20389)
(20149)
(20019)
理论(19314)
环境(18983)
(18544)
地方(18214)
机构
学院(399819)
大学(396044)
(167378)
经济(164150)
管理(160443)
理学(138027)
理学院(136689)
管理学(134572)
管理学院(133845)
研究(125399)
中国(99517)
(82715)
(80501)
科学(75704)
(67175)
财经(64334)
(63113)
(59829)
中心(59115)
业大(58453)
(58311)
研究所(56843)
农业(53087)
北京(51588)
经济学(50807)
财经大学(47581)
(47434)
(47346)
师范(46812)
经济学院(46132)
基金
项目(260439)
科学(206439)
基金(191182)
研究(188797)
(166552)
国家(164932)
科学基金(143019)
社会(121263)
社会科(115079)
社会科学(115043)
(101929)
基金项目(101195)
自然(93441)
自然科(91327)
自然科学(91298)
自然科学基金(89745)
教育(86763)
(85075)
资助(78864)
编号(76419)
成果(61015)
(58098)
重点(58098)
(56083)
(55125)
创新(51879)
课题(50965)
科研(50657)
国家社会(50396)
(50217)
期刊
(183629)
经济(183629)
研究(112746)
中国(70764)
(67231)
管理(62904)
(60907)
学报(59239)
科学(55614)
大学(45488)
学学(43251)
农业(41710)
(36792)
金融(36792)
技术(36504)
教育(33839)
财经(32533)
业经(31720)
经济研究(29349)
(27947)
(24949)
问题(24753)
技术经济(22114)
统计(20442)
财会(20191)
(20055)
商业(19363)
理论(19013)
(18798)
(18780)
共检索到588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薄文广  周燕愉  陆定坤  
文章通过使用2016年35个城市的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并匹配相应的营商环境指标和企业家才能指标数据,定量分析了企业家才能、营商环境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家才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着营商环境"门槛效应",即企业家才能只有与一定的营商环境相结合,才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积极作用;企业家才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产业差异特征:沿海地区企业家才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要强于内陆地区企业家才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企业家才能对传统产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大于对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强  
在当下环境集权化改革的背景下,能否找到一种合理的环境规制方式来缓解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不协调尤为重要。文章将环境分权因素加入企业生产率提升决策模型,在垄断竞争的环境中分析环境分权对本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环境分权与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一种倒"U"形的关系。此外,文章通过分样本、替代变量以及实证检验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是十分稳健的。根据实证结果,文章认为,政府要加大中央在环境事务中的支出和职责范围,而企业则要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规避环境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强  
在当下环境集权化改革的背景下,能否找到一种合理的环境规制方式来缓解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不协调尤为重要。文章将环境分权因素加入企业生产率提升决策模型,在垄断竞争的环境中分析环境分权对本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环境分权与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一种倒"U"形的关系。此外,文章通过分样本、替代变量以及实证检验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是十分稳健的。根据实证结果,文章认为,政府要加大中央在环境事务中的支出和职责范围,而企业则要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覃家琦  齐寅峰  李莉  
国内学者经常在理论上和实证上探讨宏观经济的投资效率问题,但投资效率对于微观企业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则并不明确。通过追溯公司财务学的Fisher-MM传统,本文认为公司财务学所理解的企业投资行为其实等价于经济学中的生产行为,从而微观企业的投资效率等价于生产效率或生产率。据此,本文将投资效率划分为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前者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来度量,后者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来度量。基于随机边界生产函数,投资的动态效率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率、技术进步变化率、规模效应变化率和资本配置效率变化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申烁  李雪松  党琳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提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深入探寻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本文从微观视角出发,采用2016—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匹配,探究中国城市营商环境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城市营商环境指数划分为营商硬环境指数与营商软环境指数,依次论证分指数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在稳健性检验中使用工具变量法解决核心解释变量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一步验证城市营商环境、营商硬环境及营商软环境的优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显著促进作用。在影响机制分析方面,探讨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推动市场化进程、推进法治化发展和提升经济开放度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机制。基于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企业所有制结构、行业类别、所属区域以及城市规模的差异对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健  胡美玲  
经典的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度量是用最小二乘法(OLS)测算索罗余值,但是OLS测算索罗余值时存在联立性偏误、样本选择偏误、遗漏价格偏误以及企业多产品产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估计结果非偏不一致。文章通过整理分析学者们提出OP、LP、ACF、De Loecker和Beveren模型后,得出的结果表明:OP模型以投资额为代理变量,能解决联立性偏误及样本选择偏误;LP模型以中间投入作为工具变量;ACF模型放松了OP模型中的部分假设,模型设定比OP模型更具一般性;De Loecker模型和Beveren模型分别解决了不完全竞争市场和多产品企业的TFP度量。因此,在度量微观企业TFP时,需针对估计时存在的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度量方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强  
微观企业TFP通常是不可观测的,它的估计面临内生性、联立性等诸多问题。在系统分析微观生产函数估计所面临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经过蒙特卡洛模拟法,比较了微观生产函数最新估计方法的优劣,发现广泛应用的0P、LP和ACF参数估计方法,倾向于高估微观企业的TFP,而De Loecker、GNR和联合估计的TFP测度方法能够得到TFP的稳健估计,增加值类生产函数估计倾向于高估微观企业的TFP,并且高估TFP的离散程度。将前沿TFP测度方法用于中国生产要素错误配置问题的研究,发现要素再配置具有显著的TFP促进效应,但是低于Hsieh和Klenow(2009)政策模拟的估计结果。据此,提出以微观企业TFP开展实...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覃飞  陈亚会  徐长生  
在我国强调法治经济与市场经济相融合的大背景下,法律执行效率这一软环境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我国2000—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地市级法律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法律执行效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律执行效率对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进一步考虑要素投入、产权属性等企业异质性因素以及区域差异后还发现:法律执行效率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且对劳动密集型私有企业的正面效应更大;较高的法律执行效率还能通过保护技术和专利等显著提升高研发投入型企业的生产效率;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因较差的法制环境削弱了法律执行效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韦彩霞   刘倩  
本文从微观的企业角度,以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参与PPP项目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参与PPP项目能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显示参与PPP项目能够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减轻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验证结果既为企业参与PPP项目的积极影响提供了证据,又为如何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明了方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秀勤  
为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将股权激励视为一次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Time-varying DID),从微观视角分析发现:股权激励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有效控制样本选择偏差、使用GMM估计缓解内生性问题之后,实证结果仍然稳健。同时,本文深入研究发现,在高技术行业中,股权激励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应持续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完善企业股权激励模式,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静  彭飞  毛德凤  
基于2005-2007年全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考察了有研发投入行为的企业与其"反事实情形"下未实施研发状态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约为16.5%,明显低于OLS估计结果(66.0%)。在增加更多的匹配变量,分组、逐年、分所有制、分地区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也均证明,研发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明显的激励作用,其中高新技术行业、国有企业和港澳台企业的研发溢出效应最为突出,东部地区企业研发溢出效应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其政策含义是,应着力营造自主创新的有利环境,鼓励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创新地区合作,进行优势互补;利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念利  郝治军  吕云龙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基于中间投入视角构建理论模型证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水平与其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倒U型"关系。以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WIOD数据库为样本,对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展开经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中间服务总投入水平以及金融、电信、批发零售等分部门投入水平均低于理论上的"最优"临界值,这意味着增加服务投入,制定合理产业政策促使制造业企业由"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郭春娜  
本文构建了技术进步内生的生产函数,并根据企业微观面板数据,采用OP模型和收敛模型测算了中国制造业全国层面及区域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和收敛性。结果显示:2002~2011年中国制造业全国层面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36%,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2011年仅为-2.14%;在地区差异上,东部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要低于中西部地区;收敛分析显示,全域的全要素生产率既不存在β收敛也不存在σ收敛,但却存在"俱乐部"收敛,即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内部各自收敛;同时,本文的分析还显示,资本增长率和研发投入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显著正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念利  郝治军  吕云龙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基于中间投入视角构建理论模型证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水平与其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倒U型"关系。以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WIOD数据库为样本,对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展开经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中间服务总投入水平以及金融、电信、批发零售等分部门投入水平均低于理论上的"最优"临界值,这意味着增加服务投入,制定合理产业政策促使制造业企业由"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灵君  王学君  
本文使用2000—2007年中国食品工业企业数据,基于OP、LP等半参数方法计算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以此衡量食品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迁及其在不同行业、地区和所有制类型企业间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中国食品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保持了持续的正向增长,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最快,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次之;分地区看,东部地区食品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最高,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地区间生产率差异逐步缩小;分所有制类型看,外资企业平均生产率最高,国有及集体企业生产率最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