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26)
- 2023(16939)
- 2022(14310)
- 2021(12883)
- 2020(11063)
- 2019(24926)
- 2018(24382)
- 2017(46751)
- 2016(25212)
- 2015(28254)
- 2014(27765)
- 2013(27756)
- 2012(26107)
- 2011(23362)
- 2010(23715)
- 2009(22337)
- 2008(22139)
- 2007(20261)
- 2006(17913)
- 2005(16396)
- 学科
- 济(127497)
- 经济(127367)
- 业(94674)
- 管理(84357)
- 企(83261)
- 企业(83261)
- 方法(47383)
- 数学(37888)
- 数学方法(37576)
- 农(35745)
- 业经(34895)
- 财(32965)
- 地方(29846)
- 中国(29585)
- 农业(25453)
- 技术(22631)
- 务(22484)
- 制(22458)
- 财务(22457)
- 财务管理(22422)
- 学(21581)
- 企业财务(21173)
- 和(20801)
- 理论(19448)
- 贸(19094)
- 贸易(19079)
- 易(18391)
- 划(18289)
- 策(17885)
- 环境(17197)
- 机构
- 学院(365871)
- 大学(360939)
- 济(162704)
- 经济(159541)
- 管理(143052)
- 研究(123954)
- 理学(121752)
- 理学院(120384)
- 管理学(118750)
- 管理学院(118032)
- 中国(96297)
- 京(75725)
- 财(73725)
- 科学(73085)
- 所(62618)
- 农(60829)
- 江(58474)
- 财经(57782)
- 中心(57097)
- 研究所(56204)
- 经(52190)
- 业大(50749)
- 经济学(49861)
- 北京(47515)
- 农业(47320)
- 范(46489)
- 师范(46123)
- 州(45664)
- 经济学院(44793)
- 院(44329)
- 基金
- 项目(234250)
- 科学(186151)
- 研究(175688)
- 基金(169395)
- 家(146213)
- 国家(144664)
- 科学基金(125253)
- 社会(113933)
- 社会科(107888)
- 社会科学(107859)
- 省(94667)
- 基金项目(90148)
- 教育(78883)
- 自然(78183)
- 划(76981)
- 自然科(76318)
- 自然科学(76296)
- 自然科学基金(75012)
- 编号(71050)
- 资助(67024)
- 成果(56927)
- 创(53318)
- 发(53225)
- 重点(52686)
- 部(51560)
- 创新(49064)
- 课题(48942)
- 国家社会(47141)
- 业(46079)
- 教育部(44381)
- 期刊
- 济(193198)
- 经济(193198)
- 研究(111471)
- 中国(75071)
- 财(61492)
- 管理(57505)
- 农(56430)
- 学报(50722)
- 科学(49534)
- 大学(38809)
- 农业(38379)
- 学学(36324)
- 教育(35437)
- 技术(34863)
- 融(34041)
- 金融(34041)
- 业经(31611)
- 经济研究(30418)
- 财经(29627)
- 经(25796)
- 问题(25051)
- 业(23361)
- 技术经济(22414)
- 贸(19182)
- 世界(18676)
- 现代(18049)
- 商业(17661)
- 统计(17233)
- 科技(17136)
- 资源(16853)
共检索到567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迎春 李萍
企业家资源是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条件之一。本文在已有企业家创新理论及理论模型基础上,以辽宁省为例建立了经济数学模型,并借鉴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经验,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家资源的多寡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提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培养企业家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家 创新能力 区域经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颖 逯宇铎
自贸区建设对地区的影响效应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与以往注重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影响的研究不同,本文在研究经济效应的同时,更多关注自贸区对地区创新能力的刺激作用。本文利用建设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事件作为实验对象,引入政策效果评价最新发展的合成控制方法,客观评价自贸区建设对辽宁省经济及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为辽宁省自贸区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自贸区对辽宁省经济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与其他产业相比,对工业产业的影响效果相对较为平缓;(2)自贸区建设对辽宁省创新能力的促增作用十分显著,政策效应要大于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效果;(3)通过路径分析发现,自贸区对辽宁省的影响效果呈现出分段式特征,即初期促增作用明显,后期影响效果逐渐趋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鸿鹏 吕杰 牟恩东
本文通过建立C-D(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生产函数模型,将信息化对辽宁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量化,以分析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采用波拉特分析法对辽宁省2002~2011年农业信息化指数进行评测的结果和农业经济增长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各要素进行量化分析,重点分析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
信息化 农业经济增长 C-D生产函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东 宗义湘 任咏梅
文章就支柱企业对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支柱企业对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的综合的边际产出贡献高于非支柱企业,从而说明黑龙江垦区应加大对工业支柱企业的投入,引导和扶持支柱企业的发展,以促进整个黑龙江垦区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增长。
关键词:
支柱企业 区域经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帅帅 狄乾斌
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例,在利用非线性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三轴图分别测度城市经济承载力和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的基础上,从相关性和贡献度两个层次探讨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承载力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首先,1985—2014年辽宁省14个城市经济承载力整体呈现倒"U"型变化,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呈现"J"型结构。其中,1985—2003年大部分城市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并占据首位,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加强,经济承载力稳步提升;2003—2014年第二产业比重回升,产业结构水平下滑,城市经济承载力增速放缓甚至下降。其次,辽宁14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变动与城市经济承载力表现出了较强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贡献度分析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城市经济承载力有直接且明显的贡献作用,其中第三产业贡献度最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帅帅 狄乾斌
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例,在利用非线性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三轴图分别测度城市经济承载力和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的基础上,从相关性和贡献度两个层次探讨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承载力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首先,1985—2014年辽宁省14个城市经济承载力整体呈现倒"U"型变化,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呈现"J"型结构。其中,1985—2003年大部分城市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并占据首位,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加强,经济承载力稳步提升;2003—2014年第二产业比重回升,产业结构水平下滑,城市经济承载力增速放缓甚至下降。其次,辽宁1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青 张冠青
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并结合熵值法,对辽宁省高校科技进步率和贡献率进行测度。研究表明,高校科技进步率为1.90%,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率为17.79%;高校科研人员效率约为企业科研部门的3倍;高校科研经费效率约为企业的6倍、研究机构的2倍。因此,加大对高校科研经费和人力投入,对提高科研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科技 熵值法 科研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更和 李小建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和基于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1994—2003年10年来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差异明显,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差异较大,各地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一。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率降低是结构调整的基本动力之一,而结构调整又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主要因素是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投资政策,人均GDP、年均GDP则与其不相关或弱相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吕勇斌 蔡根女
本文从微观经济主体角度,对中小企业在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中的作用进行了经验数据分析。本文认为,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中起重要作用,也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经济增长 区域差距 经验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健 邵珠琼
从短期来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来自需求侧,而对长期增长潜力的评估却离不开供给侧的因素。文章借鉴青木昌彦的方法,对2001—2015年辽宁省经济增长的供给侧因素进行分解,得出:城市部门人均生产率提高对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最大,人口红利已衰竭,尽管劳动参与率提高和库兹涅茨效应的贡献较低,但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而要缓解辽宁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则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劳动参与率和库兹涅茨效应,以及化解人口红利枯竭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供给侧 辽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健 邵珠琼
从短期来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来自需求侧,而对长期增长潜力的评估却离不开供给侧的因素。文章借鉴青木昌彦的方法,对2001—2015年辽宁省经济增长的供给侧因素进行分解,得出:城市部门人均生产率提高对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最大,人口红利已衰竭,尽管劳动参与率提高和库兹涅茨效应的贡献较低,但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而要缓解辽宁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则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劳动参与率和库兹涅茨效应,以及化解人口红利枯竭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供给侧 辽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光宇 刘志红
本文采用1985-2011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建立多变量自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辽宁省税务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分析了未来税务收入的增长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对税务收入的贡献率为0.755;从短期来看,税务收入与经济产出之间的波动响应系数分别是0.539,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税务收入会保持不低于17.2%的增长速度。由于辽宁省税收弹性偏低,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等措施,保证税务收入与经济能够长期稳定协调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孔风琴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和服务浙江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部分。本文利用2014~2016年浙江省高校科研活动的相关数据对高等学校的科技综合创新能力进行衡量评价,探讨科技创新的变化趋势等特点。运用回归模型方法分析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详细阐述浙江高校科技创新服务浙江经济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浙江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需要进一步提升浙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校科技创新 主成分分析法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炫圻
在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企业家创新精神主导下的创新型生产活动通过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能够把基础知识和想法转化为市场化商品,进而推动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在实证部分构建两个递进关系的计量模型,基于2011—2016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发现无论是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在各个经济区域范围内,企业家创新精神都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但在不同经济区域内企业家创新精神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不同,即东北地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具有巨大的潜力,东部地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发挥着引领作用,中部地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处于成长期,而西部地区还处于挖掘企业家创新精神的阶段。总体来看,需进一步完善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的体制和环境,切实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可依赖的路径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