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62)
- 2023(19214)
- 2022(16112)
- 2021(14955)
- 2020(12942)
- 2019(29550)
- 2018(28972)
- 2017(55100)
- 2016(29684)
- 2015(33429)
- 2014(32695)
- 2013(32340)
- 2012(29848)
- 2011(26627)
- 2010(26661)
- 2009(24983)
- 2008(24909)
- 2007(22312)
- 2006(19329)
- 2005(17469)
- 学科
- 济(129732)
- 经济(129594)
- 业(105067)
- 管理(95960)
- 企(92147)
- 企业(92147)
- 方法(60984)
- 数学(51193)
- 数学方法(50632)
- 财(38186)
- 农(37463)
- 业经(35057)
- 中国(34733)
- 务(26137)
- 财务(26092)
- 财务管理(26043)
- 农业(25969)
- 制(24845)
- 企业财务(24703)
- 贸(24511)
- 贸易(24494)
- 技术(23905)
- 易(23849)
- 学(22083)
- 地方(22044)
- 理论(21242)
- 和(20935)
- 划(19552)
- 策(19504)
- 银(19422)
- 机构
- 学院(422131)
- 大学(420885)
- 济(182615)
- 经济(179360)
- 管理(168591)
- 理学(145041)
- 理学院(143569)
- 管理学(141347)
- 管理学院(140546)
- 研究(139763)
- 中国(110146)
- 京(88490)
- 财(84207)
- 科学(82867)
- 农(70745)
- 所(69550)
- 财经(66926)
- 中心(65124)
- 江(63214)
- 研究所(62860)
- 业大(61071)
- 经(60956)
- 经济学(56229)
- 北京(55617)
- 农业(55548)
- 范(51040)
- 经济学院(50814)
- 师范(50518)
- 院(49870)
- 州(49631)
- 基金
- 项目(279251)
- 科学(222465)
- 基金(206247)
- 研究(203532)
- 家(179871)
- 国家(178183)
- 科学基金(154488)
- 社会(132337)
- 社会科(125696)
- 社会科学(125660)
- 基金项目(108121)
- 省(108115)
- 自然(99318)
- 自然科(97168)
- 自然科学(97141)
- 自然科学基金(95552)
- 教育(93364)
- 划(90613)
- 资助(84576)
- 编号(80796)
- 成果(64945)
- 重点(62543)
- 部(62478)
- 创(61928)
- 发(59651)
- 创新(57298)
- 国家社会(56087)
- 课题(54979)
- 教育部(54079)
- 科研(53681)
- 期刊
- 济(198046)
- 经济(198046)
- 研究(122768)
- 中国(83092)
- 财(69083)
- 管理(66529)
- 农(64160)
- 学报(62831)
- 科学(60261)
- 大学(48605)
- 学学(45776)
- 农业(43980)
- 教育(40464)
- 技术(39467)
- 融(38964)
- 金融(38964)
- 财经(33829)
- 经济研究(32535)
- 业经(32204)
- 经(29227)
- 业(27224)
- 问题(25848)
- 技术经济(23850)
- 贸(22610)
- 统计(22483)
- 策(20972)
- 世界(20930)
- 版(19787)
- 科技(19680)
- 国际(19277)
共检索到633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代明 郑闽
将企业家精神分为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创新精神,利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出各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等相关指标,并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创新精神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创新精神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且各种稳健性检验印证了上述结果。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提高企业家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进而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创业精神 创新精神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健 卫平
本文以2000—2012年中国省际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从金融规模发展和金融效率发展两个维度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实证检验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联系以及中间渠道。研究结果发现,2000—2012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出现正增长且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无论是从金融规模发展角度还是从金融效率发展角度去分析,都证实了金融发展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金融效率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显著地高于金融发展规模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且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中间渠道是技术进步效应而非技术效率增长效应;通过引入衡量金融发展缺陷程度指标(民间金融发展规模),证实了中国金融发展体系效率低下。民间金融...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民间金融 DEA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关兵
本文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出口增长、出口方向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出口增长的角度看,我国单纯的出口"量"的增长没有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出口地理方向上看,向G8发达国家的出口没有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向G8之外其他国家的出口却推动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肯定了我国实行出口多元化政策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较低的技术吸收能力以及中西部地区出口遭遇的"门槛"效应是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市场多元化发展、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以及...
关键词:
出口地理方向 全要素生产率 FMOLS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云 郑亚琴
FDI(外商直接投资)引致的生产率增长中是否包含技术创新的内容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较多的议题。本文利用中国在1991-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并借助中介模型考察了FDI促进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在FDI促进东部地区生产率提升过程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即FDI对东部地区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有一部分通过提升其技术创新水平实现的,并形成了FDI→技术创新→生产率提升的完整作用路径。这种作用机制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显著。
关键词:
FDI 技术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中介模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魏下海 王岳龙
本文首先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我国29个省份1991-2007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研究城市化、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协整关系,并基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考察短期波动的影响。得出结论:(1)城市化、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城市化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长期的正向影响,城市化通过创新中介效应显著地驱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种影响在沿海和内陆之间存在差异;(2)城市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积极的短期影响,且滞后一期影响强度大于当期,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并不产生短期正向影响。
关键词:
城市化 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博
现阶段对于注重宏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微观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利用2000~2011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家精神和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可以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技术创新的产出弹性大于技术交易的产出弹性;体现企业家精神的两个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在不同的省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及其相关制度的建设对经济增长有长期且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企业家精神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红林 蒋含明
在总结现有文献基础上,首先建构了一个中国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将市场化程度与贸易开放程度这两个制度变量指标纳入其中,以期能够体现我国作为转型经济体的特殊性。运用中国30个省市(市、区)1984-200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检验了人口结构、要素禀赋、制度变迁、市场环境等因素对我国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全国样本范围内,市场化程度及外贸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有效促进了我国的企业家创业精神;政府规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犯罪率与企业家创业精神负相关;较高的银行贷款余额、世界经济增长率、人均消费支出与公路里程、沿海较佳的地理位置对企业家创业精神都具有推动作用。在分地区回...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晗 何枭吟
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利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及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测算出2007—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考察了服务业开放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有利于提高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经济规模、人力资本、金融发展和环境规制四个因素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对于经济规模、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门槛而言,服务业开放的正向作用始终存在,且跨过门槛值之后不断扩大,而环境规制的影响效应则跨过第一个门槛值后由负转正并逐渐增强;跨越经济规模门槛和环境规制门槛的省份较多,跨越人力资本门槛的省份次之,而跨越金融发展门槛的省份仍然较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牛泽东 张倩肖 王文
本文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1998-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并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配置效率变化四个方面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经验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TFP都有所增长,其增速皆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TFP增长对全国装备制造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仅为0.117。对TFP增长的分解发现,技术进步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TFP增长的主要源泉,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恶化则严重阻碍了中国装备制造业TFP水平的提高。分地区来看,中部地区的TFP增长率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春
文章使用2000-2014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矩估计的方法探讨产业集聚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又因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由其内部构成要素金融业技术进步和金融业技术效率决定,进一步探讨了产业集聚对两者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从全国层面来看,产业集聚对我国金融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从区域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对金融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却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只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建波 张丽
本文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外资工业企业在2001-2007年期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模型估计及假设检验,并据此对中国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了实证测算和具体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间内中国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始终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全国及四大经济板块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总体上均呈现出跌宕起伏的波动变化趋势,且各区域间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特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公嵬 梁琦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2000-2007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指标,并将出口、集聚与TFP放在统一的框架下分析出口与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TFP年均增长4.3%,其中90%以上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差距较小,技术效率变化差异较大,而后者是TFP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出口和集聚的相互作用削弱了对TFP增长的影响,即便如此,出口仍显著促进了TFP增长,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均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是制造业TFP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孟飞 张晓岚 张超
本文收集了2003—2010年24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首先通过构建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银行业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利用TFP分解模型对商业银行TFP增长的驱动因素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整体来说,中国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所有年份均实现了明显的增长。相对而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研究初期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TFP增长率开始不断上升,并逐渐赶超中小型银行。通过对TFP增长率的分解计算,技术效率变化和要素配置效率变化对中国银行业TFP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明显,而规模效率变化的负面作用最为显著。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配置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海波 葛小南
测算了包含环境要素的Malmquist-Luenberger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以其作为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代理指标。运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了R&D投入经济增长模型。采用1998~2017年中国大陆30个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R&D投入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但R&D投入结构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具有异质性影响。基础研究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更为深远,试验发展影响更为直接有效,应用研究影响最小。R&D投入与经济增长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不仅能够提升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对其他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也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应用研究的空间溢出增长效应最大,基础研究次之,试验发展最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关兵
在核算了1994~2007年我国各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出口商品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的出口量增长不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初级产品的出口弱化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各地区的省市有所差异,说明出口商品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区域性特点。
关键词:
出口商品结构 全要素生产率 FMOL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动力与溢出效应——基于中国地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民营企业政治关联、企业家精神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城市化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中国服务业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行业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增长核算法2位数编码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区域科技进步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广东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服务业FDI提高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西部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基于2000~2007的面板数据
要素配置非效率与生产率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财政政策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吗?——基于1999—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所得税负担会影响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