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70)
2023(19268)
2022(16087)
2021(15025)
2020(12912)
2019(29551)
2018(29162)
2017(55209)
2016(30030)
2015(34129)
2014(34296)
2013(33721)
2012(31251)
2011(27944)
2010(28036)
2009(26177)
2008(26273)
2007(23723)
2006(20310)
2005(18535)
作者
(86998)
(72838)
(72392)
(69106)
(46610)
(35081)
(33119)
(28291)
(27560)
(26196)
(24730)
(24710)
(23280)
(23185)
(22681)
(22385)
(21896)
(21474)
(21255)
(20745)
(18186)
(17858)
(17784)
(16752)
(16347)
(16257)
(16252)
(16235)
(14761)
(14707)
学科
(128729)
经济(128574)
(104125)
管理(97032)
(91716)
企业(91716)
方法(60284)
数学(50304)
数学方法(49723)
(39322)
(37475)
业经(34375)
中国(34374)
(27294)
(27128)
财务(27061)
财务管理(27002)
企业财务(25639)
农业(25498)
(24268)
贸易(24255)
(23697)
(23606)
理论(22676)
技术(22262)
(21452)
地方(21343)
(20518)
(20315)
银行(20275)
机构
学院(434842)
大学(432391)
(182067)
经济(178444)
管理(169321)
理学(144905)
研究(143575)
理学院(143384)
管理学(140978)
管理学院(140162)
中国(112858)
(91466)
(86330)
科学(86214)
(74303)
(72623)
财经(68469)
中心(67025)
(66469)
研究所(65449)
业大(63261)
(62201)
农业(58493)
北京(57532)
经济学(55723)
(54084)
师范(53479)
(52546)
(51478)
财经大学(50595)
基金
项目(283673)
科学(224247)
基金(207673)
研究(207161)
(181083)
国家(179353)
科学基金(154529)
社会(132140)
社会科(125239)
社会科学(125208)
(110379)
基金项目(108585)
自然(99933)
自然科(97660)
自然科学(97629)
教育(96204)
自然科学基金(95980)
(92520)
资助(86074)
编号(83418)
成果(67840)
重点(63579)
(63562)
(60439)
(60124)
课题(57732)
创新(56042)
国家社会(55242)
教育部(54669)
科研(54632)
期刊
(201624)
经济(201624)
研究(126864)
中国(86432)
(71790)
(67770)
学报(67295)
管理(65670)
科学(62330)
大学(51437)
学学(48405)
农业(46011)
教育(45386)
技术(40814)
(40693)
金融(40693)
财经(34827)
业经(33351)
经济研究(32580)
(30045)
(27306)
问题(26437)
技术经济(23221)
(22806)
统计(22335)
(21291)
世界(20757)
财会(20525)
(20304)
图书(19890)
共检索到654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葛建华  冯云霞  
企业家通过策略性运用媒体呈现等印象管理手段来塑造公众形象,可以为其获取认知合法性,进而影响企业形象、声誉和市场绩效。企业家公众形象是企业家、媒体与公众三者互动而构建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三者共同嵌入的社会文化的一种表述。本文通过质、量两种路径研究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公众形象,归纳了理念、能力、行为三个方面的九个特征维度,并实证分析了民营企业家形象与媒体呈现的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占杰  
企业家的慈善捐赠大多是由经济动机驱动的战略性慈善行为,文章为研究慈善行为对企业家个人发展的影响,以媒体呈现为中介变量,对慈善投入影响企业家声誉的影响程度及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78位闽商的慈善投入及246份声誉评价样本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慈善投入会对企业家声誉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对信任程度的影响要大于管理能力感知。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在捐赠投入与信任程度之间有完全中介作用,而在捐赠投入与管理能力感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对如何促进企业家慈善行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占杰  
企业家的慈善捐赠大多是由经济动机驱动的战略性慈善行为,文章为研究慈善行为对企业家个人发展的影响,以媒体呈现为中介变量,对慈善投入影响企业家声誉的影响程度及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78位闽商的慈善投入及246份声誉评价样本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慈善投入会对企业家声誉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对信任程度的影响要大于管理能力感知。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在捐赠投入与信任程度之间有完全中介作用,而在捐赠投入与管理能力感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对如何促进企业家慈善行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占杰  
企业家的慈善捐赠大多是由经济动机驱动的战略性慈善行为,文章为研究慈善行为对企业家个人发展的影响,以媒体呈现为中介变量,对慈善投入影响企业家声誉的影响程度及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78位闽商的慈善投入及246份声誉评价样本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慈善投入会对企业家声誉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对信任程度的影响要大于管理能力感知。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在捐赠投入与信任程度之间有完全中介作用,而在捐赠投入与管理能力感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对如何促进企业家慈善行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辛杰  李波  
企业家的信仰决定了其所经营事业和人生的深层价值观和终极取向,文章在诠释信仰和企业家信仰的内涵的基础上,以中国企业家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索性研究与群体解构,中国情境下的企业家信仰可以被分为三大类因子:神明敬畏、无对开放、利他超越,五类群体:利他超越型企业家、开放践行型企业家、信仰缺失型企业家、神灵体验型企业家、包容敬畏型企业家,企业家群体的某些类型变量之间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中国企业家群体需培育高度的信仰自觉,在更大的时空内与这个时代同于情,企业家信仰应与企业家所经营的事业和管理行为有机结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辛杰  
企业家德商属于价值观判断和意识形态的范畴。文章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确定中国传统文化情景下企业家德商测量量表包括礼恭忠智、仁爱利他、正直正义、担责履诺、宽谅坦荡、幽默悲敏6个维度。基于该量表的因子得分进行企业家聚类分析,得到7个群体。将这些群体与企业类型、企业家类型进行对应分析,不同企业家细分群体有着较为明显的特征差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辛杰  
企业家终极关怀是管理哲学命题,它促使企业家不断地追求"终极目标",从而达到全面自由发展的境界。通过对587位中国企业家调查问卷分析,中国企业家的终极关怀包含三个构成维度:利他贡献、成就超我;财富声望、彰显本我;竞争整合、挑战自我。根据企业家终极关怀因子的得分再进行聚类分析,企业家群体分为四类:竞争整合导向型、利他贡献导向型、财富声望导向型、终极关怀淡漠型。将这四类企业家群体与企业类型和企业家类型的变量进行广义对应分析,得到更为确切的企业家细分群体及类型特征:有信仰的企业家更注重利他贡献;国有企业的企业家更容易淡漠终极关怀;中等规模、处于成长期企业的企业家更注重财富声望;高学历企业家更注重竞争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晖  丁超  刘田田  王亚君  
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普遍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内部约束因素的双重制约,对于其国际化成长的内在机制还缺乏充分的理论探讨。基于组织适应视角,本文选取华源集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纵向解构其国际化成长过程,提炼中国民营企业的适应性成长路径与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成长压力主要包括海外市场压力、制度规制压力与前沿技术压力三个方面;第二,在国际化成长压力下,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过程具有“适应性”特征,其适应性成长路径呈现出“市场探索—危机转化—高端突破”的演化轨迹;第三,中国民营企业的适应性成长机制主要包括管理学习、适应性重构与创新能力三个关键要素,企业通过管理学习持续提升认知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通过适应性重构灵活地调整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通过创新能力创造性地发挥特定优势并构建核心竞争力。本文最终所形成的理论框架,有助于解开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快速成长之谜,贡献于国际化成长理论的深化和组织适应理论的拓展,为当下中国民营企业在动荡的国际环境中生存与成长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单宇  周琪  闫芳超  
改革开放以来,以成长性为特征的民营企业快速崛起,成为共同富裕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本文以华源集团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系统探索了中国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组织活力的塑造机理。研究发现:(1)中国民营企业主要通过愿景感召和信念共启来塑造企业层活力,通过干部激活和动能激发塑造团队层活力,通过意义给赋和认同建构塑造个体层活力,且组织活力的塑造呈现出由企业层、团队层到个体层不断深化和层层递进的过程;(2)在组织的不同层级,组织活力塑造重点和方向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表现由共识的目标(企业层)、持续的激励(团队层)和贡献的意愿(个体层)的相互作用和动态循环。本文对于中国民营企业组织活力的探索,从更为动态的视角揭示了中国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活力塑造机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组织活力的理论解释边界,为后续对中国民营企业的理论探索提供新的参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开田  何玉  
通过对来自194个民营企业的调查,结果发现,尽管民营企业主观上愿意履行相关社会责任,但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客观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民营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还停留在较低的认知层次上,比较关注于职工的工资发放和社会捐助,而对工人的其他福利、环境保护等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履行还很不够。这并不符合目前国家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体面劳动"与"绿色经济"等要求。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不佳表现主要是因为民营企业对履行社会责任的效果的认识不足。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来鼓励民营企业自觉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泽炎  刘理晖  
转型时期我国企业家的胜任特征具有特殊的结构。通过文献回顾,对30位国内优秀企业家进行访谈,提炼了58条企业家胜任特征条目并编制初步量表。在抽样调查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本研究把58个胜任特征条目区分为个性特征、行为特征和能力特征等三类,并通过结构方程建模,提出了三大类属的因子结构及相关路径,为建立我国企业家胜任特征模型进行了初步的实证探索。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娇  王博  宋丽红  张贵英  梁强  
隐形知识的有效传承是中国家族企业实现永续经营的关键。然而,已有研究过分强调家族企业隐形知识的代际一致性,却忽视了隐形知识代际差异与企业战略变革间的关系。该案例研究基于家族企业二代主体行为视角,在梳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价值观一致性与价值观偏离的基础上,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传承与战略变革模型。同时,进一步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的代际传承框架。文章研究凸显了创始人对家族企业的深远影响,丰富了家族企业传承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讨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娇  王博  宋丽红  张贵英  梁强  
隐形知识的有效传承是中国家族企业实现永续经营的关键。然而,已有研究过分强调家族企业隐形知识的代际一致性,却忽视了隐形知识代际差异与企业战略变革间的关系。该案例研究基于家族企业二代主体行为视角,在梳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价值观一致性与价值观偏离的基础上,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传承与战略变革模型。同时,进一步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的代际传承框架。文章研究凸显了创始人对家族企业的深远影响,丰富了家族企业传承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讨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志强  田银华  廖和平  
由于西方并未像中国这样强调家族的作用,因此西方学者鲜有关注家族权威及其配置问题,从而导致西方主流融资理论对中国家族企业实践的解释力不足。在受儒家文化影响深远的中国,家族企业权威注重在家族内部配置,导致中国家族企业融资行为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文章分析了家族权威影响家族企业融资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家族企业家融资行为抉择的五力模型,探索了家族权威维护动力机制下家族企业家融资行为。研究发现:家族企业融资是家族权威维护与企业增长追求双重动力机制下的复杂管理行为;家族企业家主导了家族企业的融资行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智洪  
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生存环境中显得越来越脆弱,危机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与日俱增。如何有效预测和控制企业危机的发展态势,减少和避免企业危机带来的损失,使得企业转危为安、转危为机,是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对企业家综合素质的一个严峻考验。文章通过企业家危机管理胜任力相关文献的回顾,根据269个企业家群体的有效样本数据,利用SPSS17.0 and LISREL8.71对企业家危机管理胜任力构成要素进行提炼。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二阶因子的实证研究得出,企业家危机管理胜任力是由企业家危机管理意识、危机管理人格、危机预控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