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36)
- 2023(10703)
- 2022(8766)
- 2021(8114)
- 2020(7040)
- 2019(15814)
- 2018(15780)
- 2017(30635)
- 2016(16437)
- 2015(18593)
- 2014(18112)
- 2013(17772)
- 2012(15886)
- 2011(13842)
- 2010(14593)
- 2009(13716)
- 2008(13871)
- 2007(12453)
- 2006(10774)
- 2005(9959)
- 学科
- 业(81710)
- 企(76632)
- 企业(76632)
- 济(75327)
- 经济(75232)
- 管理(66082)
- 方法(35879)
- 数学(27815)
- 业经(27438)
- 数学方法(27257)
- 财(25345)
- 农(23826)
- 务(20585)
- 财务(20542)
- 财务管理(20522)
- 企业财务(19348)
- 农业(17226)
- 技术(17129)
- 中国(15964)
- 理论(15462)
- 策(14439)
- 制(14273)
- 划(14033)
- 和(13695)
- 企业经济(12448)
- 经营(12333)
- 贸(11924)
- 贸易(11916)
- 易(11581)
- 体(11347)
- 机构
- 学院(238389)
- 大学(231378)
- 济(99879)
- 管理(99569)
- 经济(98119)
- 理学(85571)
- 理学院(84793)
- 管理学(83213)
- 管理学院(82779)
- 研究(70441)
- 中国(56909)
- 京(48273)
- 财(47017)
- 科学(41332)
- 农(38215)
- 财经(37370)
- 江(36719)
- 所(35066)
- 经(33877)
- 业大(33649)
- 中心(32522)
- 研究所(31210)
- 北京(30305)
- 农业(29791)
- 经济学(29254)
- 州(28698)
- 商学(28158)
- 商学院(27918)
- 财经大学(27437)
- 经济管理(26810)
- 基金
- 项目(154044)
- 科学(123426)
- 研究(114122)
- 基金(113153)
- 家(98001)
- 国家(96813)
- 科学基金(85305)
- 社会(73503)
- 社会科(69734)
- 社会科学(69710)
- 省(61699)
- 基金项目(58773)
- 自然(55675)
- 自然科(54479)
- 自然科学(54466)
- 自然科学基金(53559)
- 教育(52659)
- 划(50186)
- 资助(47145)
- 编号(45902)
- 成果(35564)
- 创(35388)
- 业(35340)
- 重点(34166)
- 部(33826)
- 发(32573)
- 创新(32124)
- 课题(31293)
- 国家社会(30267)
- 制(29992)
- 期刊
- 济(113775)
- 经济(113775)
- 研究(66949)
- 中国(45417)
- 管理(42779)
- 财(41632)
- 农(35980)
- 科学(31483)
- 学报(30712)
- 技术(25185)
- 农业(25016)
- 大学(24729)
- 学学(23520)
- 教育(22931)
- 业经(21297)
- 融(20058)
- 金融(20058)
- 财经(19006)
- 经济研究(17628)
- 业(16673)
- 经(16426)
- 技术经济(15372)
- 问题(14192)
- 财会(13792)
- 统计(13789)
- 策(13130)
- 现代(12145)
- 商业(12114)
- 世界(11832)
- 决策(11429)
共检索到354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云宏 潘学峰
随着人力资本成为企业的资本,企业家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的评估已经变得非常必要。本文给出了企业家价值评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简单介绍了几种评估方法,并在传统的收益现值法模型的资本不同基础上给出了修正后的收益现值法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国卿
收益现值评估方法是主要的价值评估方法,它体现的是企业的内在价值,通过收益的途径获取企业价值。在理论上,对金融资产的估价应该从未来收益着手。由于对未来收益的具体理解不同,未来收益可以是企业未来股利收入、未来现金流收入、未来剩余收益收入中的任何一种,相应的收益现值评估方法包括股利折现模型、现金流折现模型和剩余收益模型。但比较而言,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较其它模型准确性要高。
关键词:
收益现值 价值评估模型 剩余收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贺琼 杨朝艳
本文在分析收益法的适用性及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收益法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为分析企业价值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
企业价值 价值评估模型 预期收益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邱丘 兰玉杰
现代企业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从不同的角度,为企业家以其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在企业家人力资本可以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思想的基础上, 通过财务指标指数和用非财务指标指数模糊测算出的国有企业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发挥程度确定综合评价乘数,构建了修正的期权综合定价模型,试图解决国有企业企业家人力资本实际价值的评估问题。
关键词:
人力资本价值 评估模型 修正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莹
无风险报酬率的选择、确认会从根本上影响权益资本折现率的确定,进而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的结论。本文基于CAPM模型构建假设和企业价值评估实际需求,对收益法运用中无风险报酬率的选取观点进行评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修正优化见解,以期促进参数选取规范标准的形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莹
无风险报酬率的选择、确认会从根本上影响权益资本折现率的确定,进而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的结论。本文基于CAPM模型构建假设和企业价值评估实际需求,对收益法运用中无风险报酬率的选取观点进行评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修正优化见解,以期促进参数选取规范标准的形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锋 刘澄 聂鑫
如何确定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是解决当前资本市场诸多问题的关键问题。从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理论框架及其演变形式出发,在论述EVA估价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创建了相应的评估模型,并将经济利润EVA估价法与现行的传统估价法进行了比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郝德强
在风险投资项目价值评估中,净现值法(NPV)是目前投资项目价值评估最为理想的方法,优于其它评估方法,利用修正的净现值法进行投资项目价值评估将更为准确与符合实际。文章在对折现率调整方法与净现金流量调整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风险进行归类,对净现值修正模型进行构建,利用模型计算公式,对风险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风险投资项目 净现值 价值评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丽丽
本文在对现有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以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点和其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作为切入点。根据对人力资本价值构成要素的研究选取指标,提出了基于EVA的企业家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思路。
关键词:
企业家 人力资本 价值评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吕英巧 王富炜
文章通过对当前主流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和剩余收益模型的优越性进行分析,采用中小板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运用剩余收益模型对剩余收益和净资产与股价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得出剩余收益模型对于股票价值有较强的解释力,将企业价值评估由理论推向了实证。
关键词:
企业价值评估 剩余收益模型 中小板企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鹿翠 沈函廷
本文以OhlsOn(1995)模型为基础,以2003~2013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改进传统剩余收益模型中的无限求和项为有限求和项,在不改变变量构成的前提下,对影响剩余收益的非会计信息因素进行了量化,分别采用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市盈率与净资产增长率的比值作为替代变量。在实证分析中,对线性信息动态化假设以及剩余收益模型有效性进行检验。随后,以市场价格与企业价值评估值的比值为依据,对剩余收益模型产生的估值偏差做进一步研究,试图利用市盈率指标剔除市场投机泡沫,对估值偏差变量进行调整,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中明 黄传海
本文在传统收益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知识产权自身特性及以质押为目的的特殊要求,系统估测知识产权质押的总体风险,并以知识产权质押的总体风险为依据,确立市场价值与清算价值在知识产权质押价值中所占比重,统筹质押知识产权的收益能力与整体风险,确定知识产权质押价值。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质押贷款 评估模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芳 余谦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迈入新阶段,数据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而数据资产价值评估还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一套完整、客观且行之有效的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体系。鉴于此,基于多期超额收益法,综合考虑数据资产权属不清晰、数据安全等特殊风险,将数据资产的折现率区别于无形资产整体折现率,提出基于剩余法的多期超额收益模型,以对数字化转型企业的数据资产价值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以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运用该模型计算其数据资产价值,并通过与同等资产规模的、数字化程度更深的信息技术企业的数据资产价值的对比,进一步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芳 余谦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迈入新阶段,数据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而数据资产价值评估还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一套完整、客观且行之有效的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体系。鉴于此,基于多期超额收益法,综合考虑数据资产权属不清晰、数据安全等特殊风险,将数据资产的折现率区别于无形资产整体折现率,提出基于剩余法的多期超额收益模型,以对数字化转型企业的数据资产价值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以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运用该模型计算其数据资产价值,并通过与同等资产规模的、数字化程度更深的信息技术企业的数据资产价值的对比,进一步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于志坤
企业价值评估的对象是企业的内在价值,而企业的内在价值与其未来能产生的现金流量密切相关。如何找到与企业内在价值有关的现金流量从而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于准确评估企业价值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折现自由现金流量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对其各项目逐一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折现自由现金流量企业价值评估的修正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