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98)
2023(7741)
2022(6107)
2021(5594)
2020(4909)
2019(10850)
2018(10351)
2017(20074)
2016(10616)
2015(11741)
2014(11507)
2013(11405)
2012(10174)
2011(8411)
2010(8945)
2009(8674)
2008(9572)
2007(8621)
2006(7581)
2005(7220)
作者
(28441)
(23827)
(23795)
(22201)
(15623)
(11195)
(10777)
(9116)
(8863)
(8687)
(8043)
(7971)
(7890)
(7412)
(7412)
(7121)
(6917)
(6873)
(6821)
(6679)
(6003)
(5866)
(5791)
(5551)
(5549)
(5362)
(5257)
(5096)
(4723)
(4468)
学科
(74091)
(70890)
企业(70890)
管理(54192)
(50027)
经济(49958)
(24661)
业经(24325)
(21615)
财务(21612)
财务管理(21595)
方法(20760)
企业财务(20340)
(19440)
农业(15065)
技术(14690)
数学(13329)
数学方法(13282)
(12291)
企业经济(11930)
(11632)
(11310)
经营(11009)
中国(10809)
理论(10744)
(10644)
技术管理(9999)
(9496)
决策(8809)
体制(8565)
机构
学院(157855)
大学(149467)
(70855)
经济(69772)
管理(69195)
理学(58937)
理学院(58523)
管理学(58121)
管理学院(57834)
研究(42300)
(38802)
中国(37863)
(30218)
财经(29581)
(26639)
(25111)
(23446)
商学(22140)
商学院(21989)
科学(21815)
财经大学(21380)
经济学(20723)
(20683)
中心(19824)
经济管理(19312)
(19243)
业大(19178)
经济学院(18781)
北京(18703)
农业(18126)
基金
项目(94616)
科学(77257)
研究(73465)
基金(70806)
(59787)
国家(58802)
科学基金(53372)
社会(49671)
社会科(47139)
社会科学(47125)
(37962)
基金项目(37633)
自然(32897)
教育(32206)
自然科(32171)
自然科学(32163)
自然科学基金(31722)
(29317)
编号(29286)
(28492)
资助(27899)
(23832)
成果(22659)
(21260)
创新(21166)
(20873)
国家社会(20782)
(20275)
重点(20265)
(20245)
期刊
(84855)
经济(84855)
研究(46508)
(39553)
管理(30785)
中国(29907)
(23126)
科学(18064)
会计(16236)
业经(16176)
农业(16158)
学报(15904)
财经(15616)
技术(15261)
财会(15203)
(14950)
金融(14950)
大学(13641)
(13476)
学学(13276)
经济研究(12924)
(11334)
技术经济(10886)
问题(10598)
通讯(10370)
会通(10362)
世界(9455)
现代(9159)
教育(9073)
商业(8456)
共检索到242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新华  
随着人们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变化,企业家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并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然而,对于有关企业家人力资本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确认、计量问题的理论研究,却始终没有新的突破。为此,必须对传统财务会计的观点进行创新,提出了一种可行的确认模式,即在确认人力资产的同时,应当同时确认一项负债以及一项所有者权益,在判断如何将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有者享有的权益反映到目前的会计制度体系时,应该根据企业家参与剩余收益分配的不同分为两种状况,并给出相应的会计处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新华  
在当代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增长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相应地,需要研究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会计计量方法,从而将其纳入会计体系,以促进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开发和企业家的长远发展。一般而言,采用期权模型计算的只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在价值,模糊性计量可以揭示该人力资本效率和能力发挥的高低;然而,采用本文新构建的综合评价体系则可以全面考评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经营业绩并确定其"乘数",由其和期权价值共同决定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真实价值——体现内在价值、模糊性计量结果两者的综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严维石  
论述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性:缺乏程式性、全面性重于专业性、边界不确定性和产权不可直接界定与不可交易性;着重研究在企业家人力资本特性下的积累及其棘轮效应,这种效应包含在企业家人力资本积累的起点、过程和退出环节,相对于其他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棘轮效应使得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尤其明显;进而分析企业家劳动的复杂性如何使得企业家劳动定价只能通过企业价值剩余来衡量,并说明合理计算企业价值剩余需要依赖于较为完善的要素市场;最后就创业与企业家培育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小立  
文章在回顾人格、企业家人格及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破解企业家人格与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的逻辑关系,以中国企业家为经验分析对象,提出如何从人格的角度促进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华  邹东涛  
本文在分析企业家能力的几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战略决策与执行管理两个层次,界定了临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涵。详细分析了意愿企业家的临界企业家人力资本与其物质资本的关系,认为意愿企业家的物质资本,对于股权/风险资本产权主体来说具有一定的显示人力资本的信号作用,对于债权资本产权主体来说则具有风险抵押的保险作用。同时,给出了意愿企业家获得物质资本差额的必要条件,即股权/风险资本风险参与和债权资本抵押参与的基本条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承坪  
本文论述的是如何解决企业家的能力问题以及企业家的生产性努力问题,并讨论这两 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从企业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看,企业绩效是企业家能力、企业家生 产性努力以及企业家掌握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外部随机干扰这几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因 此对这一问题必须多方法、多角度系统地加以把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宋宇  李新春  
企业家才能是一种可以积累的人力资本,积累这种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一种沉没成本并对企业家行为产生“锁定”效应,导致人力资本的“结构刚性”,这从能力维度制约着企业经营战略选择的方向性和“眼界”。我国企业“长不大”或“大而不强”等现象直接与此相关。尽管长期来看需要改变宏观社会经济环境,但目前由企业分担更多投资和增加该投资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会有利于企业家积累专用性人力资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明伟  吴磊  
文章结合企业家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企业绩效理论,在界定相关概念和对比前人在指标选取的优缺点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存量和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两个维度考察了企业人力资本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家的学历水平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企业家的年龄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企业家的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而企业家的声誉水平、企业家对企业的实际控制力和企业所处的地域对企业绩效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涛  
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研究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价方法的要求。本文根据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点,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分析企业家人力资本构成的基础上,构建了具体的定价模型并进行了应用分析,这对规范企业家收入分配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霞  
企业家人力资本风险贬值特性和创新行为所带来的社会收益远远超过其个人收益,赋予企业家人力资本部分公共物品的特性,要求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薪酬设计来促进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应用,提高企业绩效,弥补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外溢效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焦斌龙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供求状况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增长潜力。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供给受价值观念、制度、选拔机制、天赋、企业家人力资本价格、社会网络、人力资本投资、企业家生命周期和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需求受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价值观念、管理功效的认识程度、市场竞争程度、企业家的淘汰与选拔机制的影响。此供求状况决定了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价格将远远偏离其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华  
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天然私有却无法转让的产权特征,决定了企业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价值实现的装置。这要求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安排的核心应是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剩余控制权)如何合理地转化为物质资本(剩余索取权),以此形成激励与约束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颀  
本文运用“管理贡献明细账”计量方法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贡献价值作出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剩余法和AHP的企业家人力资本管理贡献价值计量模型,以期丰富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理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新华  
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价值进行计量,对于正确反映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具有重大意义。现有人力资本计量的成本模式和价值模式存在着难以操作、主观性强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内涵的分析,构建了期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企业家人力资本进行计量,该模型可以全面地计量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在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修林  
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产权特性,在企业价值创造、市场价值提升和风险承担等方面具有与物质资本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家理应参与企业剩余分配。EVA奖金计划是企业家实现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的重要途径,从而促使出资人和企业家之间的目标一致和激励相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