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90)
2023(9066)
2022(7036)
2021(6350)
2020(5448)
2019(11997)
2018(11444)
2017(22383)
2016(11418)
2015(12558)
2014(12106)
2013(11924)
2012(10678)
2011(9191)
2010(9772)
2009(9778)
2008(9039)
2007(8359)
2006(7404)
2005(7079)
作者
(30554)
(25323)
(25135)
(23495)
(16291)
(11964)
(11386)
(9620)
(9508)
(9101)
(8513)
(8495)
(8260)
(7854)
(7809)
(7636)
(7439)
(7364)
(7094)
(7074)
(6147)
(6138)
(6081)
(5817)
(5716)
(5671)
(5551)
(5546)
(5043)
(4794)
学科
(71855)
(68260)
企业(68260)
(54117)
经济(54046)
管理(50846)
业经(26254)
(25326)
金融(25324)
(22277)
(22112)
银行(22110)
(21565)
方法(21261)
(20809)
中国(18917)
(18623)
财务(18610)
财务管理(18597)
企业财务(17645)
农业(16213)
(15497)
技术(14999)
数学(14057)
数学方法(14009)
(12755)
(11993)
企业经济(11819)
理论(11691)
(11490)
机构
学院(164137)
大学(155979)
(76571)
经济(75360)
管理(70009)
理学(59373)
理学院(58935)
管理学(58482)
管理学院(58185)
研究(47175)
中国(46806)
(37996)
(31323)
财经(29919)
(27118)
(25478)
(25365)
中心(24188)
科学(23683)
经济学(23483)
(22184)
财经大学(22016)
商学(21956)
商学院(21782)
经济学院(21369)
(20537)
业大(20108)
经济管理(19718)
农业(19694)
北京(19554)
基金
项目(101280)
科学(82499)
研究(79155)
基金(75485)
(63656)
国家(62635)
科学基金(56480)
社会(53658)
社会科(51119)
社会科学(51104)
(40935)
基金项目(39780)
教育(34152)
自然(33964)
自然科(33235)
自然科学(33227)
自然科学基金(32747)
(31639)
编号(31514)
资助(29781)
(29124)
(25812)
成果(24254)
创新(23063)
(22850)
(22694)
国家社会(22664)
(22364)
重点(22040)
(21367)
期刊
(89665)
经济(89665)
研究(50094)
(33834)
管理(31731)
(31594)
金融(31594)
中国(31323)
(25881)
科学(18872)
农业(17230)
业经(17115)
学报(16479)
技术(15973)
财经(15640)
大学(14204)
学学(13880)
经济研究(13783)
(13568)
(11521)
问题(11035)
财会(11021)
技术经济(10959)
教育(10101)
世界(9932)
现代(9665)
商业(8959)
(8770)
会计(8614)
国际(8450)
共检索到258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成源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商品经济进一步得到发展,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金融渗透到生产、流通领域,而且更广泛地进入到人民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民众金融意识正在不断增强(从近几年来的债券热、股票热可以充分表现出,国库券从派销到分销也可以看出),那么,企业家作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领导者,应该具备那些金融意识?如何选择金融方式、金融手段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如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吉万  
"我感到有些颤抖,这种荣誉的认可对于由求知欲驱动的基础科研是多么的美妙……"2009年10月5日,接到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来自瑞典的获奖电话通知时,美国科学家卡萝尔·格雷德刚刚起床,正在家里忙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党论  杨文慧  黄依梅  
科技研发是重要的智力劳动,可以创造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越来越多的科研人才参与到了企业创建过程中,成为企业家。那么,这些具有科研禀赋的企业家在经营企业方面有什么特质呢?本文基于高阶理论和烙印理论,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家科研禀赋与企业金融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具有科研禀赋的企业家能够显著降低企业金融资产的持有水平,使企业更加专注于发展实业;第二,在非国有企业和行业竞争激烈的企业中,有科研禀赋的企业家会更专注做实业;第三,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具有科研禀赋的企业家会加大创新活动投入,提高企业的创新速度和技术水平。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人才需求方面,政府及企业应优先考虑具有科研禀赋的人才作为企业家人选,优化高层管理人员结构;在人才供给层面,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科研人员尤其是理工类高级科研人员在企业兼职、任职或离岗创新创业,扩大科研人才的供给。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官兵  
金融发展是分工水平的不断演进,表现为金融工具、金融组织和金融市场的多样化、高级化和现代化。但这些仅仅是金融发展的表象,其背后的原生动力则是金融企业家利用金融组织所实施的创新活动,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推动金融发展的发动机。但是,企业家精神是需要一定的制度背景才能发挥作用的。本文强调了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分析了什么样的制度环境才能激励企业家精神,并给出了金融制度建设的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建清,傅跃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小立  
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意识形态技术效能的角度,构建理论框架,以技术革命为分析线索,来探析企业家异质型人力资本的形成机理,解释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中的现实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萍  方兆本  
本文根据《通过清洁生产来加强企业管理者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项目调查报告分析结果 ,对中国企业家的环保意识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子安   李君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平  丁威旭  
在VUCA时代,"企业家忧患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处于逆全球化过程中的中国企业家而言。在"远虑"与"近忧"中,前者比后者更为难得。在忧患意识方面,中国优秀企业家表现不错。例如曾有人问任正非,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任正非的答案是:如果华为能坚持"力出一孔,利出一孔",下一个倒下的就不会是华为;如果放弃这个原则,下一个倒下的可能就是华为。任正非偏执狂般的忧患意识,使华为对危机始终充满警觉。又例如海尔的张瑞敏不断强调"如履薄冰",山东重工的谭旭光则指出,"潍柴为什么能够一次次走出危机,就是因为我们在形势最好的时候始终关注背后的危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应千凡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人民群体的企业家精神,而企业家精神是创业创新的统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核心要素,是培育企业家精神的关键因素。在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体系下,金融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作用还比较有限。因此,应加快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创新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协调金融内部发展结构,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筹资融资、资源配置、价值增值、信息揭示和传递、风险管理、监督激励等多种功能,构建完善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企业家精神金融支持体系,推动经济创新、再创业和转型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江春  杨宏略  
企业家是实施创新组合的行动者和组织者,其本质是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金融工具是企业家进行创新行动过程中凭以获取资源的主要媒介。金融深化有利于企业家进行要素组合和减轻资本运营成本。通过测算我国企业家精神和金融深化程度,并进一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金融深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直接融资比例较低;企业家精神逐渐提升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金融深化对我国企业家精神发展具有正向的因果关系,企业家精神对税率具有因果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认为,金融市场规则的完善和结构优化是促进企业家精神提升的必要措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江春  滕芸  
金融的核心功能实际上是遴选出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并通过支持企业家的"创新"和"创业"活动来促进经济增长,欠发达的金融体系会压抑一国的企业家精神,而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会帮助人们通过知识和创新来创造财富。金融发展通过缓解信贷约束、支持创新并为创新提供风险分担机制、强化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以刺激企业家精神,并进而增加就业、提高生产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构建一个有利于培育企业家精神的金融体系将是中国下一步金融改革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小蒂  王永齐  
产业集聚实为企业家集聚,而企业家为市场过程的产物,当劳动力在原有部门获得一定的知识积累使得成为企业家的收益超过其现有收益,其将会选择建立新企业,从而内生化一个地区的产业集聚规模。而新建企业势必涉及投资,如果投资额超过其自有财富,势必需要从金融市场融资,这时金融市场在企业家形成和产业集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联结作用,这一联结作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家显现速度和产业集聚的水平。基于这样的产业集聚路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企业家不断显现所引致的内生产业集聚问题,并结合中国2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证实了这一理论的存在性,即金融市场效率越高的地区企业家密度相对较高,产业集聚的规模和效果也将相对明显,这也正是造成...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锐  马莉莉  
新时代高质量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以探寻新增长动力。市场机制和资金供给能力是影响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变量。基于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两阶段动态SYS-GMM估计方法,探析市场化改革、金融发展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研究发现:(1)市场化改革和金融发展规模均能显著促进企业家精神。市场通过自选择机制和金融发展的规模效应,可以促进高质量型企业家精神。(2)金融发展的不同方面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金融发展效率低下、居民储蓄率偏高、资金配置效率扭曲是阻碍企业家精神的重要金融变量;动员社会资金功能则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家精神。(3)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发展规模对一般型企业家精神的协同效应显著为负,但由于市场的自选择机制和金融发展的规模效应,其协同效应可以显著促进高质量型企业家精神。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盛乐  周颖  蔡跃进  王乐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