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2)
2023(8976)
2022(7136)
2021(6320)
2020(5391)
2019(12222)
2018(11919)
2017(22842)
2016(11895)
2015(12948)
2014(12729)
2013(12716)
2012(11381)
2011(9771)
2010(10601)
2009(10361)
2008(10500)
2007(9487)
2006(8584)
2005(8214)
作者
(32912)
(27462)
(27261)
(25760)
(17966)
(12919)
(12210)
(10439)
(10172)
(10009)
(9240)
(9114)
(9046)
(8572)
(8525)
(8246)
(8101)
(7829)
(7780)
(7704)
(6826)
(6739)
(6713)
(6483)
(6124)
(6100)
(6097)
(5975)
(5390)
(5387)
学科
(72736)
(70165)
企业(70165)
(59033)
经济(58952)
管理(54975)
业经(25741)
方法(23847)
(23375)
(19822)
(18905)
财务(18886)
财务管理(18819)
企业财务(17848)
技术(15832)
农业(15035)
数学(14834)
数学方法(14673)
(13554)
理论(13552)
中国(13068)
(12655)
(12643)
企业经济(12299)
审计(12184)
(11773)
经营(11412)
(10641)
技术管理(10196)
体制(9408)
机构
学院(177161)
大学(171729)
(78856)
经济(77533)
管理(75328)
理学(64295)
理学院(63793)
管理学(63132)
管理学院(62806)
研究(51738)
中国(44343)
(40722)
(36692)
财经(31736)
(28839)
(28685)
科学(27200)
(26555)
(25226)
中心(23609)
经济学(23333)
商学(23285)
财经大学(23154)
商学院(23099)
北京(22463)
(22279)
业大(21802)
研究所(21694)
经济学院(20957)
农业(20492)
基金
项目(107348)
科学(87396)
研究(83090)
基金(79883)
(67335)
国家(66639)
科学基金(60169)
社会(55614)
社会科(52849)
社会科学(52833)
(42728)
基金项目(41872)
自然(37154)
教育(37099)
自然科(36312)
自然科学(36302)
自然科学基金(35732)
(33558)
编号(33360)
资助(31502)
(29542)
成果(26486)
(26250)
(24134)
重点(23644)
创新(23435)
(23286)
国家社会(23245)
(23118)
课题(22289)
期刊
(94954)
经济(94954)
研究(55960)
中国(39037)
(38464)
管理(34344)
(25511)
科学(20924)
学报(19175)
技术(17744)
农业(17405)
业经(17264)
财经(16592)
大学(16230)
(15816)
金融(15816)
学学(15368)
教育(15312)
经济研究(15284)
(14450)
财会(13255)
(12052)
会计(11995)
问题(11928)
技术经济(11833)
审计(10002)
现代(9802)
世界(9668)
(9667)
商业(9328)
共检索到279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彭康晓雨  周敏李  
基于经典审计理论,提出一个企业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企业类资源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都希望通过审计来抑制代理人的代理问题及次优问题,以促使代理人更好地履行其企业类经管责任,这是企业审计终极目标;审计机构则希望发现代理人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这是企业审计直接目标。不同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的具体情形不同。审计直接目标需要审计主题来承载,信息主题承载真实性目标和效益性目标,行为主题承载合规性目标和合理性目标,制度主题承载健全性目标。在审计实施中,各审计主题的审计目标还要再分解为审计具体目标,与之相对应,将基于各审计主题的审计目标称为审计总目标。审计直接目标通过揭示路径、抵御路径和威慑路径实现审计终极目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盛文详  周敏李  
企业审计环境是不属于企业审计但影响企业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因素,企业审计与审计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不同的审计环境对企业审计本质、企业审计需求、企业审计主体、企业审计客体、企业审计内容、企业审计目标、企业审计方法、企业审计结果应用这些基本要素都有影响;企业审计对审计环境的影响是通过企业审计结果应用而产生的,企业报表审计、企业绩效审计、企业合规审计、企业制度审计有不同的审计结果,这些审计结果通过不同的路径对审计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会金  郑石桥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军工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军工审计目标是人们希望通过军工审计得到的结果。军工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作为审计需求者希望通过军工审计得到的结果称为终极目标,军工审计机构希望通过审计得到的结果称为直接目标。军工审计直接目标要服务于终极目标,二者都可以表述为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但含义却不同。军工审计终极目标是指提升上述四方面的水平,军工审计直接目标是指寻找上述四方面的问题。军工审计机构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这些审计目标都是与一定的审计主题相联系的,在审计实施中,还必须对这些审计目标进行分解以确定审计具体目标,并落实到审计标的,与此相适应,基于审计主题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也就称为审计总目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金银凤  郑石桥  周敏李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企业审计内容的理论框架。企业审计内容通常分为审计对象、审计主题、审计业务类型、审计标的和审计载体五个层级。企业审计对象是企业类经管责任,包括出资人经管责任、行业规制经管责任、国有资本营运经管责任、企业营运经管责任、内部单位经管责任,这些经管责任都可以分解为业务责任和财务责任;业务责任和财务责任都可以分解为信息、行为和制度三个维度的审计主题;单个审计主题可以形成单项性审计业务,多个审计主题可以组合形成综合性审计业务。在审计实施中,各个审计主题还需要分解为审计标的,并确定各类审计标的的审计载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苏钰雅  周敏李  
将企业审计基本理论贯通到企业制度审计,分析企业制度审计的基础性问题,提出一个基于经典审计理论的企业制度审计理论框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制度审计本质、企业制度审计需求、企业制度审计主体、企业制度审计客体、企业制度审计内容、企业制度审计目标、企业制度审计取证模式及其与审计意见类型的关系、企业制度审计结果与应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鲍思慧  周敏李  
将企业审计基本理论贯通到企业合规审计,分析企业合规审计的各基础性问题,提出一个基于经典审计理论的企业合规审计理论框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合规审计本质、企业合规审计需求、企业合规审计主体、企业合规审计客体、企业合规审计内容、企业合规审计目标、企业合规审计取证模式及其与审计意见类型的关系、企业合规审计结果及其应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周敏李  
以代理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能包容各类审计主体的企业审计需求理论框架。资源委托代理关系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并降低资源风险,企业依赖于以两权分离为实质的资源委托代理关系,代理人对委托人承担企业类经管责任,不同的企业类资源委托代理关系下,经管责任的内容不同。代理人是自利人,在合约不完备、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环境不确定条件下,代理人可能出现代理问题;代理人也是有限理性人,可能会出现次优问题。为了应对代理人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委托人会推动建立针对代理人的治理体系。各类企业审计,由于其本身的特质,出现在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是一种大概率事件,但并不是必然事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周敏李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企业审计主体的理论框架。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选择审计主体是委托人的权利。委托人通常会基于独立性、审计质量和审计成本的综合考虑,做出自行建立审计机构或从市场上购买审计服务的决策。不同的企业类资源委托代理关系中,审计主体不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行业规制部门的外部审计主体通常是政府审计机关。如果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业务能基本涵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国有资本投资营运机构的审计需求,则政府审计机关应该成为国有资本投资营运机构的审计主体;如果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业务基本不能涵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国有资本投资营运机构的审计需求,则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要自行设立审计机构。国有企业外部审计主体主要是国有资本投资营运机构自行设立的审计机构,政府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审计要采取间接审计加重点延伸的办法;非国有企业外部审计主体通常是民间审计机构,政府审计机关不能对非国有企业进行审计;企业内部单位的审计主体通常是企业总部自行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各种情形下,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时,都可能出现审计业务外包。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周敏李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能包容各类审计主体的企业审计客体理论框架。企业是基于以两权分离为实质的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而建构的组织,企业类资源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或企业类经管责任承担者,都是审计客体。在我国企业类资源委托代理关系中,共有六类审计客体: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及其领导人、行业规制部门及其领导人、国有资本投资营运机构及其领导人、国有企业及其领导人、非国有企业及其领导人、企业内部单位及其领导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周敏李  
基于经典审计理论,提出一个企业审计本质的理论框架。从内涵上来说,企业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信息和制度三个维度独立鉴证企业类经管责任履行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治理制度安排;从外延上来说,企业审计是一个体系,可以按审计主体角度分类,也可以按审计客体角度分类。由于企业审计是一个体系,企业审计本质也就形成一个体系,不同类型的企业审计有其个性本质,各类企业审计有其共性本质。从权能属性来说,企业审计是所有权监督。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金银凤  郑石桥  周敏李  
将企业审计基本理论贯穿到企业报表审计,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各基础性问题,提出一个基于经典审计理论的企业报表审计理论框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报表审计本质、企业报表审计需求、企业报表审计主体、企业报表审计客体、企业报表审计内容、企业报表审计目标、企业报表审计取证模式及其与审计意见类型的关系、企业报表审计结果及其应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冷媛媛  周敏李  
将企业审计基本理论贯通到企业绩效审计,分析企业绩效审计的基础性问题,提出一个基于经典审计理论的企业绩效审计理论框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绩效审计本质、企业绩效审计需求、企业绩效审计主体、企业绩效审计客体、企业绩效审计内容、企业绩效审计目标、企业绩效审计取证模式及其与审计意见类型的关系、企业绩效审计结果及其应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德运  
通过对内部审计帮助企业增加价值面临的问题、增值的内容、增值的方式和增值的框架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构建以审计环境、以增值为宗旨的审计目标、实现增值目标的增值方式、以风险导向为基础的流程途径、以对象为基础的审计对象、以确认和咨询并重为基础的工作性质、整合各种资源为增值目标服务的审计资源等七个维度为基础的多维立体增值框架,并通过图表的方式揭示了七个维度的内在逻辑关系,增值框架使内部审计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为内部审计帮助企业增加价值提供了全面的有价值的指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王纪颖  
委托代理关系在奠定组织目标实现基础、提高组织营运效率效果的同时,产生了代理问题,并且放大次优问题和风险因素这些消极因素,消极因素会威胁组织目标的达成。为了应对这些消极因素,由三道防线组成的治理机制得以建立,内部审计可以在任何一道防线中发挥作用,在第一道防线中,作为制衡机制的组成部分,行使审核功能;在第二道防线中,作为监督机制的组成部分,行使监督功能;在第三道防线中,作为监视机制,行使监视功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石桥  
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提出一个关于宏观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资源类政府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审计目标是宏观审计的起点和归宿,称为宏观审计终极目标,宏观审计机构的审计目标要服务于终极目标,称为宏观审计直接目标。本级人大和上级政府作为委托人希望通过宏观审计提升政府履行经济社会责任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水平,促使本级政府更好地履行其经济社会责任。本级政府作为代理人如果将宏观审计作为其次优问题的揭示机制,其宏观审计目标与委托人相同;本级政府如果将宏观审计作为信号传递机制,则希望通过宏观审计来传递本级政府履行经济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真实、相关行为合法、相关绩效水平较高、相关制度健全这四方面的信号。服务于委托人、代理人的宏观审计目标,宏观审计机构的直接目标可以归结为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不同情形下的内涵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