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60)
- 2023(14881)
- 2022(11346)
- 2021(10018)
- 2020(7775)
- 2019(17111)
- 2018(16818)
- 2017(31781)
- 2016(17150)
- 2015(18969)
- 2014(19153)
- 2013(18607)
- 2012(17028)
- 2011(14921)
- 2010(15642)
- 2009(14783)
- 2008(14581)
- 2007(13435)
- 2006(12238)
- 2005(11771)
- 学科
- 济(84330)
- 经济(84239)
- 业(79391)
- 企(72438)
- 企业(72438)
- 管理(63687)
- 业经(33984)
- 农(27631)
- 中国(27150)
- 方法(26019)
- 财(25296)
- 地方(21860)
- 农业(20537)
- 务(19134)
- 财务(19106)
- 财务管理(19033)
- 技术(18796)
- 企业财务(18046)
- 数学(17096)
- 数学方法(16988)
- 制(16826)
- 和(15244)
- 策(15137)
- 发(14857)
- 理论(14440)
- 划(14236)
- 融(13304)
- 金融(13303)
- 银(13292)
- 银行(13279)
- 机构
- 学院(250867)
- 大学(240772)
- 济(106049)
- 经济(103985)
- 管理(97796)
- 研究(82474)
- 理学(82155)
- 理学院(81347)
- 管理学(80404)
- 管理学院(79926)
- 中国(67249)
- 京(52630)
- 财(51920)
- 科学(47025)
- 江(41707)
- 所(41211)
- 农(40219)
- 财经(40015)
- 中心(37920)
- 研究所(36160)
- 经(36136)
- 州(33365)
- 北京(32884)
- 业大(32588)
- 范(31313)
- 经济学(31292)
- 师范(31028)
- 农业(30877)
- 院(30125)
- 财经大学(28994)
- 基金
- 项目(155549)
- 科学(124427)
- 研究(120921)
- 基金(110841)
- 家(94374)
- 国家(93355)
- 科学基金(82063)
- 社会(78831)
- 社会科(74820)
- 社会科学(74803)
- 省(64261)
- 基金项目(57851)
- 教育(53613)
- 划(50993)
- 编号(50466)
- 自然(48890)
- 自然科(47703)
- 自然科学(47695)
- 自然科学基金(46881)
- 资助(42763)
- 成果(40696)
- 发(39675)
- 创(35933)
- 业(35598)
- 课题(35196)
- 重点(34961)
- 发展(32932)
- 部(32926)
- 国家社会(32682)
- 创新(32630)
- 期刊
- 济(133467)
- 经济(133467)
- 研究(78719)
- 中国(59871)
- 财(44699)
- 管理(42902)
- 农(40075)
- 科学(31823)
- 学报(31043)
- 教育(27801)
- 农业(27510)
- 融(26956)
- 金融(26956)
- 业经(25566)
- 大学(24921)
- 技术(24909)
- 学学(23416)
- 经济研究(21086)
- 财经(19978)
- 经(17369)
- 问题(17114)
- 业(16395)
- 技术经济(14591)
- 财会(13984)
- 现代(13352)
- 商业(13203)
- 会计(13032)
- 贸(12841)
- 世界(12827)
- 经济管理(12005)
共检索到404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吴肖浦
《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把握总体、揭露隐患、服务发展"的企业审计思路,并要求以数字化为基础,积极推进计算机审计,总结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为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企业审计的创新需要从审计管理模式、审计组织方式、审计技术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企业审计创新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越飞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内设审计部,下设审计一科、审计二科、审计室,审计室下设一至四室。定编29人,现有专职审计人员26人,全部为党员,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2人,专业涵盖审计、财务、工程造价、税务、计算机。审计部依照国家、陕西省和中国铁路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关规定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业务受陕西省审计厅、中国铁路审计和考核局、省内部审计协会指导,对我集团公司党委和董事会负责,向集团公司党委和董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能军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数字化时代。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离不开大量的数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企业数字化应用型人才是企业适应现代数字技术给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改变的需要,是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内在需求,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变革的需要。企业数字化流程与数字化应用型人才需求具有紧密的联系。高校应通过实施产教融合战略、搭建企业数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构建企业数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等途径培养企业数字化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数字化 数字化应用型人才 紧迫性 途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熊鸿军 郭华 曹如中 申怡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图情档工作环境和职业场景发生了较大变化,这要求图情档学科向数字化转型发展,并着力培养满足数字化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文章运用理论研究方法,分析了图情档学科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必要性和实现途径,提出了图情档学科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学科坚守和政策建议。图情档学科与数据科学之间具有契合关系,新文科建设为图情档学科与数据科学的融合创新提供了良好契机,推动图情档学科从理论、内容与方法上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
关键词:
图情档学科 数字化转型 新文科 数据科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卿向阳
民营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经过20多年的变革,民营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已为国内外所公认。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多数都具有组织、聚合能力差的先天缺陷,导致后天经营规模小、持续发展弱。在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阶段,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着再发展的机遇与资源聚合能力差而再发展艰难的挑战。选择以企业组织方式为突破口,走企业组织虚拟化的道路以充分地发挥企业的核心能力,采用虚拟生产组织、建立虚拟共生作业中心、形成虚拟显性能力矩阵是民营企业克服先天不足,提高资本效率以产生资源博弈效益,实现民营企业的再次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企业组织虚拟化 民营企业 规模化 途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毅
“以索促管”含义是“索赔→合同→成本→质量和进度”,即索赔首促项目的合同管理,然后是促进成本管理,兼则促进项目的质量和进度的管理。本文从承包商的角度,从分析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去阐述这个战略性策划。一、市场“双面效应”发展;项目管理压力增大,风险加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星卫 郭向明
:随着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快培育和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拓展企业生存与发展空间是当务之急。本文遵循这个前提,结合具体范例分析了我国企业的理论架构、存在的现状,探索企业文化应以人为本,突出企业文化集体性、社会性以及不断创新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创新 企业文化特色 发展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菲琼
一、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已远离农业经济时代,正跃上工业经济时代最辉煌的巅峰,并开始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在传统的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体系中,一般是将知识当作经济研究的外生变量而相对忽视或作为假定条件来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红建 吴素萱
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作为企业治理框架中的关键部分,内部审计必须要顺应数字化潮流,依托科技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创新变革审计模式,以充分发挥其在企业风险管理与组织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围绕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要素,分析当前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结合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技术从数据治理、模型构建、流程挖掘、流程自动化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创新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路径,能够为全面实现内部审计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承会
知识经济兴起,信息和网络技术覆盖全球,为虚拟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企业创新发展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压力,结合虚拟企业的特征和组织优势,提出了运用虚拟企业模式,整合产品价值链,借助外部优势资源,提升科技企业创新效能,为企业带来持久的收益。针对虚拟企业模式提出了应该注重规范的企业行为,做好虚拟企业绩效评价,为企业发展创新提供建设思路。
关键词:
虚拟企业 企业发展 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郝晓琴 陆婕
本文以推进数字化内部审计为主要目标,系统思考和积极探索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高效、高质、精准的内部审计工作模式。通过研究并结合航天企业实际,构建了基于数字化业务管理的“旁站式”在线内部审计监督平台方案,并以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实施在线审计为例,阐述了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和评价的具体思路,从而为内部审计强化数据使用分析、控制审计确认风险、提高内部审计效率提供有效途径和有益借鉴。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内部审计 数字化监督平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田华 牛孜飏 何昌杰
信息化浪潮下,建筑业和建筑企业面临数字化升级挑战。在分析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的基础上,以中建五局为例,从管理信息化和建造数字化角度分析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提出未来大型建筑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展望,为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建筑业 经验做法 发展展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顾瑞兰
信息时代数字出版必将越来越深地渗透与融合到出版业中,对于传统出版企业而言,如何发挥其内容优势、弥补其技术劣势,探寻合适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发展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字出版 内容 技术 产业形态 盈利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蕾
本文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数字化转型、企业风险水平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公司的高质量发展程度,二者之间呈现正向关系;企业风险水平会强化数字化转型与公司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截面分析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与公司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万利 潘文东 袁凯彬
本文从释放“实业”潜力和加剧“虚拟”特性的竞争性视角,构建“数字化转型-企业发展方向-赋能实体/加剧金融化”的理论框架,系统论证和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真实经济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其实业投资水平,抑制“脱实向虚”,且上述效应在盈利水平较低和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中表现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拓展市场战略布局和提升运营管理效率是企业数字化转型释放赋能效应的重要路径。我们还发现,数字化赋能有助于企业培育“专精特新”的深耕式发展模式,提升其专业化优势。本文深化了对数字技术与企业经济行为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论认知,并为有效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目标以及预防利用数字技术加剧“脱实向虚”的潜在风险提供了重要政策参考。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赋能实体 金融化 实业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