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53)
- 2023(18660)
- 2022(16082)
- 2021(14835)
- 2020(12805)
- 2019(29118)
- 2018(28659)
- 2017(56026)
- 2016(30803)
- 2015(34178)
- 2014(33674)
- 2013(33727)
- 2012(31097)
- 2011(27919)
- 2010(27978)
- 2009(26276)
- 2008(26697)
- 2007(23754)
- 2006(21346)
- 2005(19300)
- 学科
- 济(125424)
- 经济(125263)
- 业(110592)
- 管理(100805)
- 企(98050)
- 企业(98050)
- 方法(59566)
- 数学(49273)
- 数学方法(48821)
- 财(43522)
- 农(37034)
- 业经(35484)
- 中国(31690)
- 务(30072)
- 财务(30009)
- 财务管理(29969)
- 企业财务(28595)
- 制(26499)
- 农业(25555)
- 学(24467)
- 贸(23385)
- 贸易(23373)
- 易(22711)
- 技术(22370)
- 税(22225)
- 和(21682)
- 理论(21405)
- 地方(21391)
- 税收(20741)
- 收(20569)
- 机构
- 学院(447555)
- 大学(447104)
- 济(180595)
- 经济(176983)
- 管理(176446)
- 理学(152374)
- 理学院(150722)
- 管理学(148266)
- 管理学院(147457)
- 研究(146692)
- 中国(112842)
- 京(95140)
- 科学(91574)
- 财(91265)
- 农(80036)
- 所(75545)
- 财经(72209)
- 业大(69258)
- 研究所(68207)
- 江(66422)
- 经(65645)
- 中心(65231)
- 农业(63410)
- 北京(59959)
- 经济学(54685)
- 范(54120)
- 财经大学(53643)
- 师范(53486)
- 州(53194)
- 院(52336)
- 基金
- 项目(296092)
- 科学(232239)
- 基金(216285)
- 研究(211789)
- 家(190254)
- 国家(188633)
- 科学基金(161477)
- 社会(134088)
- 社会科(127155)
- 社会科学(127123)
- 省(114828)
- 基金项目(114823)
- 自然(106980)
- 自然科(104532)
- 自然科学(104500)
- 自然科学基金(102699)
- 划(97229)
- 教育(96225)
- 资助(89722)
- 编号(84994)
- 成果(68972)
- 重点(66262)
- 部(65441)
- 创(63022)
- 发(62232)
- 创新(58394)
- 课题(57620)
- 科研(57214)
- 教育部(55687)
- 业(55645)
- 期刊
- 济(197980)
- 经济(197980)
- 研究(134435)
- 中国(78619)
- 学报(75217)
- 财(72840)
- 农(72709)
- 管理(67628)
- 科学(66400)
- 大学(55901)
- 学学(53319)
- 农业(49768)
- 融(41521)
- 金融(41521)
- 教育(40684)
- 技术(36338)
- 财经(35926)
- 业经(33271)
- 经济研究(31742)
- 经(30683)
- 业(28081)
- 问题(26328)
- 技术经济(23130)
- 版(21536)
- 贸(21162)
- 理论(21145)
- 科技(20900)
- 现代(20741)
- 商业(20560)
- 财会(20362)
共检索到660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曹书军 张婉君
本文采用中国非金融类A股1998-2004年425家上市公司合计2975个样本观察值的面板数据,应用随机效应模型,深入研究了影响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ETR)的公司特征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税收政策(《T2000》)的变动对这些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规模、固定资产密度与ETR没有显著性关系;财务杠杆与ETR呈显著性负相关;同时还发现过度雇佣职工会获得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但盈利能力与股权结构对ETR的影响受税收政策变动的影响,当上市公司普遍享受税收优惠时,它们与ETR呈显著正相关。当税收政策变动后,它们对ETR的影响不再显著,税收的中立性得到体现。
关键词:
实际所得税税率 随机效应模型 面板数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宝红 张兆国
本文以我国2008年新所得税税法的实施为外生事件,以2002-2015年深沪两市A股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Difference-in-Differences(DID)法,考察了企业所得税率降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得税率降低会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种提高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缓解融资约束、增加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四条路径来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所得税率降低当年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大,此后逐年递减;产生的累积效应逐年递增,到2014年趋于平稳。本文为研究减税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于政府应如何实施税收政策以及通过何种路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延明
上市公司实际所得税负担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而且由于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与会计处理不完全相同,加之税收优惠、合并等原因,使企业实际纳税额与会计利润之比不同于其适用的法定税率。本文采用上市公司数据,对影响公司实际税率的因素做了分析。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公司实际税率 所得税优惠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柳光强 黄雨婷
文章借鉴Jorgenson的新古典投资理论,选取2001年—2014年间2459家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并从资本使用成本角度观察企业所得税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所得税优惠能够降低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从而激励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在此基础上,拓展新古典理论同质性假设,探究人力资本投资异质性的特征,发现企业所得税对一般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效果更强,为政府优化企业税制、刺激人力资本投资提供了新的思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永海 刘慧玲
本文基于2007年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研究了所得税税率变动与公司风险承受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税率降低的公司明显地降低了风险承受水平,税率提高的公司明显地提高了风险承受水平,这一结论支持"收入效应"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影响在不同控股性质的公司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实际税率降低的公司明显地降低了风险承受水平,实际税率提高的公司并没有明显地提高风险承受水平;对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实际税率提高的公司明显地提高了风险承受水平,实际税率降低的公司并没有明显地降低风险承受水平,这说明提高税率促使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更愿意去承受风险,降低税率则促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表现出更强的风险回...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 股权性质 风险承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波 杨茂佳
以中国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如何影响企业价值。结果表明:(1)ESG表现对企业的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2)ESG表现通过不同的作用渠道实现价值效应:一方面,ESG责任履行表现显著降低了融资成本,减轻了企业的财务负担,从而促进企业账面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ESG责任履行的良好评价显著提升了市场关注程度,释放了更多的积极信号,进而提高了企业的市场价值。(3)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东部地区,企业的ESG表现具有更强的价值效应;对于非国有企业或非污染企业,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相对更大。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涛 张翌
利用2004~2011年我国365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Prais-Winstein回归和面板校正标准误方法(PCSEs)实证分析政府控制和不同层级政府控制对企业实际所得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能确定政府控制对上市公司实际所得税率的高低是否有影响;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较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的企业实际所得税率更高;公司规模和债务规模都与企业实际所得税率成正相关关系,而公司的盈利能力与企业所得税率成负相关关系。一方面,地方政府应放松对企业的规制,推进对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的产权改革步伐;另一方面,企业应该着重于提升其盈利能力,而不能一味追求扩大规模和过度使用财务杠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龚光明 龙立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的重要财务决策之一。不同的股利政策是否将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以及产生何种影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而这一问题在我国理论和实务界中尚无定论。本文重点探寻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水平以及股利稳定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在选取2001年至2005年的A股市场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高现金股利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而股票股利的发放对促进企业价值提升的作用不明显。同时还发现,股利稳定性本身对企业价值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影响企业价值的关键在于保持稳定股利的同时派现金额的高低。
关键词:
股利政策 股利稳定性 企业价值 托宾Q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汤莉 杜善重
创新对于以"基业长青"为目标的家族企业意义重大。以2011-2015年中国上市家族企业作为样本,运用社会情感财富理论和企业行为理论,分析了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期望差距与制度效率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期望落差对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而期望顺差会削弱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制度效率会削弱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涉入水平不会对团队稳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以团队作为切入点研究家族企业创新问题,不仅丰富了现有研究视角,还为家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青原 刘叶畅
本文运用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引入同行业竞争者的股票异常回报作为工具变量,研究同行业竞争者避税行为对企业战略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同行业竞争者避税行为与企业避税存在战略互补效应,即同行业竞争者的避税行为越激进,企业会选择更加激进的避税策略。探究可能影响这种战略互补效应的机制,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很可能会模仿同行业领导者等被认为避税行为更有效合理的竞争对手制定避税策略。进一步发现地理距离衰减有利于降低同行业信息收集成本,导致同行业间战略互补反应更显著,即同行业避税政策模仿具有"本土偏好"。本文提供了同行业竞争对企业避税影响的因果关系证据,揭示了同行业竞争者避税行为是企业避税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杨兴全 孙杰
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企业出现持有大量现金与现金等价物的现象,为什么企业持有大量的现金与现金等价物,以及企业持有现金的后果等问题,逐步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而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国外学者主要从权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司治理机制,以及投资者的法律保护程度等方面展开现金持有量的研究。由于我国的经济与制度环境同国外有很大差别,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内部人控制严重,资本市场还不完善,国外的实证结论直接移植到国内缺乏说服力。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也逐步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但我国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理论分析与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我国部分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特质...
关键词:
现金持有量 权衡理论 公司治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正 官峰 李增泉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意见所提供的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关系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10至2012年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151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活动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被媒体曝光负面企业社会责任事故的上市公司不倾向于进行社会责任报告鉴证行为;而法律制度、信任度较高地区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进行社会责任报告鉴证行为;公司的规模、负债水平等企业内部因素也对企业进行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活动具有影响。根据我国的制度背景、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对如何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活动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责任 报告鉴证 信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增福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前后所得税负担及产业、区域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新税法实施后,适用税率降低的公司实际税负下降,适用税率不变和上升的公司,实际税负没有显著变化;上市公司总体所得税负下降了2.21%;税收负担地区间差异在新税法实施前显著,实施后不显著;行业间差异在新税法实施前后都比较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法定税率的降低减轻了企业的实际税负,淡化了区域差异,突出了税收政策的产业导向;优惠政策取消和延缓的公司,实际税收负担没有明显提高,实现了旧税法向新税法的平稳过渡,表明降低税率、取消优惠的同时给企业以一定的延缓期是比较成功的政策组合。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所得税负担 行业 地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建祥 李秉祥 张春生
以2009-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经济转型期经理人对企业研发投资水平的影响。将管理防御划分为管理者个人人力资本特征、激励特征和监督特征3个维度,每个维度选取一些特征变量分析其对企业研发投资水平的影响机理和经验证据。采用全样本实证研究发现:经理人年龄和工作转换成本与企业研发投资水平负相关,经理人任期与研发投资水平呈倒U型关系,其它特征变量如受教育程度、经理人年薪报酬、经理人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和股权制衡度与研发投资水平正相关。区分样本公司产权性质后实证发现,经理人年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宋雷娟 储敏伟
探究企业所得税对固定资产投资起到多大的影响,一直是国外经济学者和政策制订者关注的话题。为考察我国2007年的企业所得税改革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效应,以税改前后上市公司执行税率的不同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借鉴国外衡量政策效应的主流计量研究方法——DID(Difference in Difference)方法,使用我国制造业的上市公司数据对此予以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税改前后上市公司执行税率的不同,对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有着既有不同又有相同的影响,并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 固定资产 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机构投资者、现金股利政策与股票市场稳定性研究——来自2005-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税率的粘性——来自所得税改革的经验证据
总经理更换与高管团队的稳定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团队不稳定性与审计风险防范——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关联担保影响因素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稳定、盈余管理与非效率投资——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所得税成本、非税成本与财务绩效——来自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所得税、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来自中国2008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稳健性与IPO效应关系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关于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