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3)
- 2023(11682)
- 2022(9122)
- 2021(8329)
- 2020(6843)
- 2019(15047)
- 2018(14320)
- 2017(27574)
- 2016(14498)
- 2015(16034)
- 2014(15709)
- 2013(15683)
- 2012(13984)
- 2011(11882)
- 2010(12381)
- 2009(12130)
- 2008(11576)
- 2007(10546)
- 2006(9326)
- 2005(8663)
- 学科
- 业(78324)
- 企(73599)
- 企业(73599)
- 济(63094)
- 经济(63025)
- 管理(61991)
- 财(36559)
- 业经(28448)
- 融(25642)
- 金融(25641)
- 方法(24466)
- 农(23991)
- 银(23859)
- 银行(23847)
- 行(23059)
- 中国(22810)
- 务(22655)
- 财务(22640)
- 财务管理(22595)
- 企业财务(21471)
- 制(20460)
- 农业(18061)
- 数学(17031)
- 数学方法(16895)
- 技术(15636)
- 策(15491)
- 体(15211)
- 地方(14803)
- 体制(13835)
- 理论(13724)
- 机构
- 学院(201855)
- 大学(191165)
- 济(89186)
- 经济(87528)
- 管理(82064)
- 理学(69325)
- 理学院(68808)
- 管理学(68126)
- 管理学院(67767)
- 研究(60316)
- 中国(57481)
- 财(53132)
- 京(38434)
- 财经(37655)
- 经(34007)
- 科学(32324)
- 江(32277)
- 农(32174)
- 中心(30267)
- 所(29367)
- 财经大学(27358)
- 经济学(27075)
- 州(25754)
- 业大(25582)
- 研究所(25422)
- 农业(24930)
- 商学(24754)
- 经济学院(24641)
- 商学院(24547)
- 北京(24110)
- 基金
- 项目(124840)
- 科学(99900)
- 研究(97040)
- 基金(90443)
- 家(76221)
- 国家(75408)
- 科学基金(67194)
- 社会(63786)
- 社会科(60719)
- 社会科学(60703)
- 省(51618)
- 基金项目(47620)
- 教育(42610)
- 自然(40477)
- 划(40331)
- 自然科(39573)
- 自然科学(39561)
- 编号(39164)
- 自然科学基金(38907)
- 资助(35721)
- 业(32137)
- 成果(30771)
- 创(30689)
- 发(28531)
- 重点(27824)
- 创新(27703)
- 制(27393)
- 部(27122)
- 课题(27021)
- 国家社会(26552)
- 期刊
- 济(107176)
- 经济(107176)
- 研究(63767)
- 财(49716)
- 中国(42465)
- 管理(36551)
- 融(35482)
- 金融(35482)
- 农(32197)
- 科学(23061)
- 学报(22573)
- 农业(21456)
- 业经(19711)
- 财经(19543)
- 技术(19474)
- 大学(18749)
- 学学(18364)
- 经济研究(17134)
- 经(16851)
- 教育(14832)
- 财会(14440)
- 业(13362)
- 会计(13023)
- 问题(12988)
- 技术经济(12263)
- 现代(11348)
- 贸(10594)
- 商业(10163)
- 经济管理(9793)
- 世界(9697)
共检索到323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鹏龙
<正>业财融合是在重新定义财务与业务关系、重新构建财务与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将财务管理活动嵌入到企业价值链各项关键业务流程内,以提升企业价值创造和风险控制能力,是管理会计能够有效落地应用的重要基础。但在实务应用中,企业实施业财融合往往会面临企业文化与组织机构不匹配、财务与业务人员缺乏沟通机制、财务与业务信息不一致等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代伟
文章以高校资产业务与财务业务的业财融合实施路径为研究对象,从财务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的对接情况入手,调研了目前高校资产与财务业务融合现状,阐述了实施资产与财务业务融合对提升高校绩效管理和内部治理水平的四点意义,系统分析了四个具体的业财融合问题,包括职能边界不统一、融合范围不全面、数据基础不一致、信息系统融合程度不高等,提出了高校资产业务与财务业务融合的具体路径,即职能分析、流程优化、数据融合和系统对接四个方面,最后提出了若干针对性的结论和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聂倩
作为财务管理闭环,业财融合能够通过选择科学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精准把握财务、业务流程的关键控制点和相关控制指标,通过在财务管理系统中固化,实现财务管理系统日常控制,进而推动企业财务的职能角色、管理定位从被动型转化为主动型,实现财务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变。利用精细化财务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贯彻落实财务管理,实现运营管理环节闭合,提升财务管理有效性,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管理价值,在这种集约管理模式下,财务成为企业业务的合作伙伴,为企业发展战略赋能,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不仅实现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同时显著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业财融合 精细化财务管理 业务流程 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国惠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等。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而CRM要在企业中成功实施,关键是要让全体人员从思想上做到“以客户为中心”,需要思想上的全新变革。因此,怎样把企业文化与CRM战略的实施相融合就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企业文化 CRM 客户资源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郑红
新收入准则的逐步施行将全面影响各行各业,为帮助软件企业应对新收入准则带来的挑战,本文首先观察了旧收入准则在软件企业四类业务应用中空间和时间上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新收入准则在软件企业实施的三大难点步骤;从而提出基于"业财融合"视角的、以合同为中心的、三阶段软件企业新收入准则实施策略。
关键词:
收入准则 业财融合 软件企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志华 谢昊宇 高严
业财融合的本质就是业务必须创造价值,业务要由各类主体开展。由于公司制企业内部控制要求实行会计与业务分离,导致会计的价值结果信息与业务原因信息分离,公司无法了解哪些业务以及哪些业务主体创造了价值,这既不利于进行业务的价值分析,也不利于对业务主体按其价值贡献程度进行考核评价。为此,必须进行会计信息与业务信息和业务主体信息的融合,这一融合信息的基本结构就是因果结构,会计的价值结果信息是果,业务和开展业务的主体信息是因。只有这样构建的信息体系才能更加明确各业务、各业务主体对公司价值创造的贡献程度,也才能发挥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崔瑜如 宋丹凤
从企业内部管理需求及外部环境变化影响两方面分析建筑企业业财融合的原因,随后以某企业为例,从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调整财务组织架构、改造具体业务流程三个层面详细介绍建筑企业业财融合的实现途径,最后提出一系列保障建筑企业业财融合顺利开展的建议举措。
关键词:
建筑企业 业财融合 流程再造 保障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莉
在当前大数据技术以及智能化发展的环境下,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趋势,开始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带动了企业的业财融合。以当前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发展为基础,文章主要对当前数智化环境下,国有企业财务业财融合的转型发展作为对象,从企业的观念、工作人员以及业务流程等多方面,探讨了当前国有企业开展业财融合数智化转型的影响因素,以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重要性为基础,提出了业财融合模式下国有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路径。
关键词:
业财融合 国有企业 财务 数智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汤绕
随着近些年业财融合的纵深发展,各行各业开始探索如何实现业务与财务的融合,文章以制造业企业为契点,选取平衡计分卡视角,指出制造业企业在业财融合探索中存在沟通不畅、认识不足、复合型人才短缺、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程度低、组织架构和配套制度缺失五个方面的问题,并结合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以及相关细化指标,提出多向沟通、转变观念与思路、人才轮换与培养、调研、试点与共享、完善组织架构与配套制度五步解决方案,研究制造业企业业财融合的实现路径,以期助推制造业企业实现业务和财务的深度融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岚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演进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调整改革阶段和逐步完善阶段。建设和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要明确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基本认知、明确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认定维度、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政策激励机制。当前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存在校企合作形式相对窄化、重视企业入库而轻视培育工作、产教融合型企业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丰富校企合作形式,全面提升培育质量;创新服务工作举措,扩大企业的参与规模;建立健全建设培育机制,携手共建命运共同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姜来 戴岚
文章以核心能力为参照,将企业能力分为核心能力、亚核心能力和基础能力三种,并将业务按其对企业整体价值贡献程度划分为创造性业务、功能性业务和支撑性业务三类,分析企业各类业务与能力的匹配关系,构建能力基础的业务聚焦矩阵和扩散波模型,从而为企业在产业融合背景下确立业务的重组路径。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核心能力 业务重组 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会丽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企业给予组合式激励,从而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这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未来五年,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真正形成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命运共同体发展,是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产业对职业教育引领作用的要求,是行业企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必须通过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企业自愿申报,公平公正择优选取,先行建设后行认定,动态实施,同时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型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教融合型企业 校企合作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万清 王跃东
供电企业构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依托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支撑智能电网升级,拓展新能源接纳能力;总结提炼供电企业两化融合客观规律,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通过国家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引言供电企业两化融合不仅涉及到信息技术与电网技术的融合,更是一个管理优化的过程。近年来,供电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龚志文
本文依据"环境→战略←核心竞争能力"的逻辑,构建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融合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表明:网络经济为陶瓷企业实施成本领先与差异化战略融合提供了资源基础和技术条件;动态竞争是两种战略融合的外部驱动力;消费者中心化使两种战略融合成为必然选择。陶瓷企业通过大规模定制、业务外包和电子商务营销等手段和途径,实现批量生产个性化产品,可以成功实现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融合。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永强 孙汝顺 王媛 张雪莹
在经营效益与提高服务效率、精准决策与提高数据共享、风险控制与实现有效监督的新形势下,如何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提高商品管理水平、增强公司营运能力,是铁路旅游服务公司实现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济铁旅服公司借助价值链管理、风险管理、关键绩效指标、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营运管理等工具,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业财融合的智能商品管控平台,将公司的管理流程、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对关键业务的分析、评价,实现全面控制和信息共享,提升公司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
业财融合 智能商品 管控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