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08)
2023(13839)
2022(11572)
2021(10704)
2020(9545)
2019(21687)
2018(21668)
2017(42473)
2016(22743)
2015(25535)
2014(25378)
2013(25060)
2012(23013)
2011(20283)
2010(20239)
2009(19180)
2008(19416)
2007(17554)
2006(15038)
2005(13647)
作者
(64016)
(53709)
(53707)
(51047)
(34527)
(25850)
(24648)
(20870)
(20301)
(19291)
(18282)
(17987)
(17135)
(16787)
(16670)
(16643)
(16313)
(16119)
(15645)
(15491)
(13228)
(13208)
(13069)
(12397)
(12166)
(12084)
(12021)
(11933)
(10716)
(10686)
学科
(100742)
经济(100635)
(97092)
(88521)
企业(88521)
管理(83803)
方法(51605)
数学(42591)
数学方法(42141)
(35187)
业经(30989)
(29959)
(27466)
财务(27416)
财务管理(27378)
企业财务(26130)
农业(21221)
中国(20477)
(19946)
技术(19405)
理论(17510)
(17427)
(17102)
贸易(17096)
(16612)
(16314)
(16032)
地方(15073)
(15062)
(14677)
机构
学院(331660)
大学(327290)
管理(139612)
(139149)
经济(136568)
理学(120249)
理学院(119193)
管理学(117473)
管理学院(116847)
研究(96713)
中国(79367)
(67511)
(66468)
科学(57096)
财经(54193)
(53833)
(49570)
(49200)
中心(48018)
(47540)
业大(47268)
研究所(42530)
农业(42235)
经济学(41915)
北京(40927)
财经大学(40150)
(39438)
商学(38500)
经济学院(38219)
商学院(38181)
基金
项目(217176)
科学(173422)
基金(161092)
研究(158617)
(138156)
国家(136969)
科学基金(121116)
社会(102476)
社会科(97423)
社会科学(97397)
基金项目(85819)
(85321)
自然(79411)
自然科(77643)
自然科学(77621)
自然科学基金(76320)
教育(72765)
(70242)
资助(66009)
编号(64665)
成果(50800)
(48668)
重点(47631)
(47598)
(45074)
(44002)
创新(43793)
国家社会(42488)
教育部(42410)
科研(42255)
期刊
(149542)
经济(149542)
研究(88931)
(58923)
中国(55611)
管理(53839)
(48752)
学报(45524)
科学(43452)
大学(35168)
学学(33522)
(33360)
金融(33360)
农业(32924)
技术(31498)
财经(27705)
业经(26740)
教育(23717)
(23635)
经济研究(23088)
(20088)
问题(19983)
技术经济(19380)
财会(19111)
统计(17009)
理论(16898)
商业(16003)
(15989)
现代(15781)
会计(15543)
共检索到479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晚发  王雅炯  幸丽霞  
随着债券市场集中违约的发生,信用评级受到了监管层与投资者的质疑。本文利用2008—2016年交易所发行的公司债券数据,分析股权性质对信用评级的影响,以此来探讨信用评级的信息与功能效应。研究发现,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债券信用评级更高,且上述关系在违约风险高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机制检验发现国有企业控股股东可能通过关联交易、财政补贴与银行长期借款方式对被控股公司进行担保与保护,从而使得国有企业债券的违约率较低。此外,本文也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水平越低,国有企业的信用评级越高,且相对本土评级机构,外资评级机构在评级时更加关注股权性质这一定性信息。基于上述结论,由于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国有企业的高评级并不是膨胀的,建议评级机构在评级时考虑企业定性信息,从而提高信用评级的准确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齐岳  楚金辉  冯筱瑢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2011~2015年间在沪深交易所发行的公司债券为样本,研究企业性质、信用评级及债券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性质会影响信用评级,相比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信用评级更高;此外,本文进一步重点引入企业性质与信用评级的交叉项,发现企业性质会对主体信用评级与债券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当主体信用评级发生变化时,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成本的变化比国营企业更加敏感,但企业性质对债券信用评级与债券融资成本之间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这将对"十三五"提出的促进债券市场发展和国企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水英  
企业债券定价的传统思路是将债券未来的本息现金流量统一采用市场利率进行贴现,这忽视了债券发行企业不同信用评级给所投资者带来的不同风险。针对传统债券定价方法的不足,文章提出了两个改进方法:一个是肯定当量法,对不同信用评级的企业确定相应的肯定当量系数,将不确定的本息现金流量转化为肯定的本息现金流量;另一个是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对不同信用评级的企业确定相应的风险调整贴现率进行债券定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常莹莹  曾泉  
基于2008至2015年期间公司债券发行主体的信用评级数据和手工收集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数据,本文研究了环境信息透明度对企业信用评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公司获得高信用评级的概率与其环境信息透明度显著正相关;环境信息传递出公司的特质风险、盈余持续性以及盈余质量等信息,从而影响评级决策。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信息透明度与企业信用评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内部控制质量高、具有高质量外部审计的公司中更显著。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回归方法、公司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倾向得分配对方法控制内生性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此外,本文发现环境信息透明度可通过影响企业信用评级降低公司的债券融资成本,环境信息透明度对企业信用评级和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在污染行业中显著更强。上述研究发现有助于拓展环境信息披露对市场中介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对认识非财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和推进节能减排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万迈  
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是企业发行债券的重要步骤,债券评级对会计信息具有依赖性,而会计信息的计量属性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不合适的会计计量属性会对债券评级造成负面影响。本文结合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和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特点,通过分析会计计量对信用评级的误导因素,认为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可以提高债券评级的可靠性和客观性,促进企业融资市场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湛  徐一骞  
企业债券的信用评级是企业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基石。本文运用Altman的Z模型对我国发债企业的主体信用进行了评级,将其结果与现有企业债券评级结果相对照后,发现存在众多信用评级相背离现象,并对我国企业债券的信用评级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宏  温笑天  夏剑超  方宇  
本文以评级机构与发债企业的串谋行为为切入点,分析评级机构的数量选择对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监管的影响。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本文分析了评级机构数量与串谋风险的关系,结果发现评级机构数量越多,串谋的风险越大。之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评级机构数量与垄断风险和寻租风险间的关系,证明了只有当串谋风险、垄断风险和寻租风险的总和最小时,评级机构数量水平才是最优的。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金清   顾嘉乐   张乐平  
本文首先构建纳入企业ESG评级的信用利差确定模型,区分ESG评级影响债券融资成本的企业基本面渠道和投资者渠道,然后使用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ESG评级提高通过企业基本面渠道和投资者渠道共同降低债券信用利差,且后者的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基本面渠道体现为降低财务风险,投资者渠道体现为吸引具有ESG偏好的投资者。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基本面渠道在经济欠发达和安全事故高发地区效果更强,投资者渠道对非国有企业、非高碳企业更加明显。
[期刊] 征信  [作者] 郑秀君  魏文静  
信用评级是公司债券的定价基础。目前,我国公司债券发行数量少,信用评级发展较晚,在实践操作运行中往往流于形式,信用风险无法评估。为促进我国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的发展,应分立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并建立符合我国特点的信用评级标准和信用评级机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松  陈关亭  黄小琳  
本文基于我国债券市场1550家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数据,从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视角实证检验了独立审计在控股股东集中持股情况下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高质量审计师选择之间呈倒U型关系,信用评级相应体现出了这种倒U型关系背后的信号传递动机与企业风险评估。选择不同质量的审计师向市场传递了不同的信号,造成审计师选择在信用评级方面的治理作用也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在控股股东集中持股情况下,我国独立审计(尤其是高质量的独立审计)在债券市场仍然发挥了治理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向市场传递信号,从而提高企业的信用评级水平。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旭昆  李晓红  
债券评级市场效率可以通过债券评级对债券发行成本的影响反映出来。本文从企业属性角度对我国债券评级市场效率进行定量化研究,选取2007~2013年间发行的国企债券和民企债券数据,对不同企业属性下债券评级对债券发行成本的影响力进行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债券评级市场总体上是有效的,债券评级对债券发行成本具有显著影响力,但债券评级在民企债券市场效率高于国企债券市场。本文根据这一研究结果揭示债券评级在我国债券市场上发挥作用的局限性及未来改进方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新民   丁璇   杨道广  
企业战略作为企业全局性、长期性资源配置的重要规划,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也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融资行为。本文从企业战略视角出发,以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了企业资源配置战略对债券信用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经营主导型企业,投资主导型企业的债券信用评级更低,并且该结论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资源配置战略对债券信用评级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分析师跟踪人数多的企业中更明显。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企业资源配置战略通过作用于企业违约风险而影响债券信用评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发债企业、信用评级机构和债券市场投资者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欧阳涤龙  
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研究欧阳涤龙一、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意义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是指对企业即债券发行主体如约偿付其所发债券本息能力的综合评价和测定,换言之,即是对发债企业不履行债务而造成债券本息不能如期偿付的概率(或风险水平)的测定。开展企业债券信用评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道宣  石璋铭  
本文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指出制度缺陷是制约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认为规范的信用评级制度可以弥补制度缺陷,因而必须从确立信用评估机构在市场中的独立地位、加强对外交流和健全企业债券市场评级的法律法规等方面规范企业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