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45)
- 2023(12314)
- 2022(10314)
- 2021(9539)
- 2020(8133)
- 2019(18448)
- 2018(18361)
- 2017(35494)
- 2016(19375)
- 2015(21785)
- 2014(21746)
- 2013(21369)
- 2012(19807)
- 2011(17532)
- 2010(18043)
- 2009(17249)
- 2008(17725)
- 2007(16107)
- 2006(14512)
- 2005(13692)
- 学科
- 业(88141)
- 济(81457)
- 经济(81308)
- 企(80779)
- 企业(80779)
- 管理(77769)
- 财(31411)
- 方法(29908)
- 业经(29762)
- 农(28899)
- 制(23145)
- 务(22987)
- 财务(22955)
- 财务管理(22923)
- 企业财务(21690)
- 数学(21181)
- 数学方法(20839)
- 农业(20481)
- 中国(19219)
- 技术(18239)
- 体(17830)
- 划(16191)
- 策(16009)
- 理论(15753)
- 和(15478)
- 地方(14981)
- 体制(14398)
- 贸(13396)
- 贸易(13387)
- 学(13199)
- 机构
- 学院(282443)
- 大学(277867)
- 济(114867)
- 经济(112349)
- 管理(111332)
- 理学(94168)
- 理学院(93120)
- 管理学(91783)
- 研究(91557)
- 管理学院(91233)
- 中国(74363)
- 财(60129)
- 京(59532)
- 科学(54160)
- 农(48467)
- 江(46568)
- 所(46306)
- 财经(45805)
- 中心(42476)
- 经(41118)
- 研究所(40832)
- 业大(39904)
- 农业(37532)
- 北京(37269)
- 州(36496)
- 范(35104)
- 师范(34793)
- 经济学(33456)
- 院(33306)
- 财经大学(33278)
- 基金
- 项目(176929)
- 科学(140890)
- 研究(132951)
- 基金(128910)
- 家(110797)
- 国家(109742)
- 科学基金(95621)
- 社会(84697)
- 社会科(79994)
- 社会科学(79972)
- 省(70392)
- 基金项目(68652)
- 自然(61469)
- 教育(60212)
- 自然科(60021)
- 自然科学(60004)
- 自然科学基金(58983)
- 划(57858)
- 编号(54214)
- 资助(51424)
- 成果(45005)
- 创(39685)
- 重点(39483)
- 部(39152)
- 制(38504)
- 业(38314)
- 发(37824)
- 课题(37562)
- 创新(36290)
- 性(34641)
- 期刊
- 济(142257)
- 经济(142257)
- 研究(86170)
- 中国(59117)
- 财(53055)
- 农(46997)
- 管理(46773)
- 科学(38771)
- 学报(38670)
- 农业(31559)
- 大学(30531)
- 融(29309)
- 金融(29309)
- 学学(28730)
- 教育(28259)
- 技术(25622)
- 业经(25347)
- 财经(23269)
- 经(20065)
- 经济研究(19952)
- 问题(18772)
- 业(18178)
- 财会(16372)
- 技术经济(15152)
- 现代(14727)
- 贸(14524)
- 会计(14458)
- 版(13753)
- 世界(13744)
- 国际(13046)
共检索到443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琦
落实守信激励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环节,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是守信激励机制得以落实的前提。目前,我国企业守信激励机制以七项合作备忘录为法律依据,机制存在激励不足、激励执行信息不透明、第三方监督缺失以及企业信用评级主要由政府控制等问题。为克服企业守信激励机制的局限,应深化区域联合激励,拓宽激励领域,完善激励信息披露制度,明确各方责任,改进信用评级机制以及强化第三方监督。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五志
当前地方立法中的守信激励机制出现了激励措施与现有奖励措施相似、重失信惩戒轻守信激励、守信激励判断标准不一、评价内容扩大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守信激励机制边界模糊、重惩戒轻奖励的传统习惯、信用制度的服务对象扩大、信用评价依据多样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据此,提出明晰制度边界、限制信用评价内容、制定国家层面的判断标准以及适当减轻政府负担的优化建议,以期为地方的进一步探索乃至国家层面的立法提供支撑。
关键词:
社会信用 守信激励 地方立法 激励标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根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法律上已经明确为企业性质,但它又不同于以资本为主导的企业。合作社活动作为一个集体行动,必须建立面对所有成员的激励机制。按照企业框架构建专业合作社的激励机制是一个符合市场经济竞争规律的选择。在遵守合作社法的前提下,建立对核心社员的激励机制是合作社激励机制的重点。激励机制的实质是寻求合作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合作社企业 核心社员 控制权 剩余索取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连维良
守信激励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制度安排,对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激发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促进社会治理水平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完善守信激励制度,应处理好一些重大问题,包括激励与惩戒、规范与创新、政府与市场、跨区域和跨领域、普惠和特惠、共享和保护等多方面关系,以使民众和多重经营主体切实感受到诚实守信带来的效益,更好实现守信激励的制度功能。
关键词:
守信激励 失信惩戒 信用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迎新 刘绍东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总激励成本及总激励绩效关系的探索,提出了国有企业全员系统激励机制,并说明了在国有企业占有主体性、决定性的企业系统激励资源的条件下,全员系统激励将使国有企业系统激励成本极小化及激励绩效极大化,进而给出了对国有企业总激励资源进行系统优化配置的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苓宁 王增武 张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代表,改革开放以来壮大的家族企业处于由一代向二代传承的阶段,职业经理人具备弥补家族企业二代能力不足和提高家族企业公司治理能力的双重功效,如何在保障家族企业基本控制权的条件下最大化职业经理人的积极主动性?文章利用Sharpley公理构建家族企业激励机制设计的分析框架对此予以解答,主要贡献有三:第一,利用Sharpley公理给出家族企业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之间最佳效益分配的显式表达;第二,通过对晋商和徽商的样本分析给出家族企业激励机制设计"锚定"的历史基准;第三,以显式表达和历史基准为指导,结合美的集团具体案例给出家族企业激励机制的分析框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史建梁 李尤
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员工的贡献与支持。如何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的激励机制尤为重要。文章以一家公司为例,分析了当前中小企业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激励机制 问题 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仕明,唐小我
现代企业产权呈现多重多维的复杂结构。产权制度 ,既是一种权利和利益分配制度 ,因而是一种资源配置制度与激励机制 ,同时 ,产权本身亦是一种需要优化配置的资源 ,产权配置应当围绕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资源展开 ,“智能雇佣资本”是经济知识化时代企业产权配置的逻辑选择。本文据此探讨了企业产权结构、产权配置、激励机制设计 ,并定量分析了产权化激励机制的结构。
关键词:
产权制度 产权结构 激励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正周
在组织管理中,激励是以人为中心的,它追求管理活动的人性化;机制则是以制度为导向的,追求管理活动的制度化。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就是追求管理活动人性化与制度化的平衡。从静态看,激励机制是一套理性化的制度,这些制度包括诱导因素集合、行为导向制度、行为幅度制度、行为时空制度和行为归化制度五个方面的内容。从动态看,激励机制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它的有效运行有赖于充分的信息沟通。
关键词:
激励机制 构成要素 作用方式 设计模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郝云宏
企业家是作为法人代表直接经营企业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命运的经营者。以企业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为基础 ,企业家激励有自激励与外在激励之别。经营业绩的相对性和报酬形式的多样性 ,使得个人收益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局限性 ,也使得企业家激励在本质上成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制度建设 ,而不是纯粹的报酬形式的理论演绎。说到底 ,企业家激励是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博弈过程
关键词:
企业家 激励 个人收益 经营业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正周
一、激励的含义 1.激励的中文含义激励一词在中文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如在《六韬·王翼》中"主扬威武,激励三军";在《英烈传》第十四回中"太祖又说:‘此举非独崇奖常将军,正以激励诸侯。’";《史记·洪睢传》中"欲以激励应侯"等句中的"激励"一词都是激发鼓励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艳 倪金祥
项目是房地产企业的利润中心,如何提升项目管理的绩效,并做好项目团队和总部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及利益平衡,是房地产企业普遍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了房地产企业以项目团队为基础的激励机制设计应遵循的基本思路,并以F集团为例分析了项目团队的奖金基数设定、项目经营管理目标设定、项目考核与奖金分配机制等具体实践。最后,本文还对F集团项目团队激励机制做了进一步探讨,为其他企业推行项目团队激励机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 项目团队 激励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