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41)
- 2023(17423)
- 2022(14303)
- 2021(13268)
- 2020(10748)
- 2019(24138)
- 2018(24118)
- 2017(45309)
- 2016(24920)
- 2015(28161)
- 2014(27749)
- 2013(26368)
- 2012(23528)
- 2011(20717)
- 2010(21136)
- 2009(19249)
- 2008(18865)
- 2007(16841)
- 2006(14643)
- 2005(13448)
- 学科
- 济(99463)
- 经济(99345)
- 业(93306)
- 企(83743)
- 企业(83743)
- 管理(81821)
- 方法(41221)
- 业经(33812)
- 农(33569)
- 数学(32392)
- 数学方法(31755)
- 中国(29808)
- 财(29142)
- 技术(23983)
- 农业(23861)
- 理论(22072)
- 务(21301)
- 财务(21239)
- 财务管理(21211)
- 企业财务(19992)
- 地方(19778)
- 制(19042)
- 策(17209)
- 和(16906)
- 划(16796)
- 贸(16401)
- 贸易(16388)
- 易(15889)
- 体(15493)
- 学(15200)
- 机构
- 学院(340402)
- 大学(328833)
- 济(133245)
- 管理(131941)
- 经济(130367)
- 理学(112961)
- 理学院(111791)
- 管理学(109607)
- 管理学院(108976)
- 研究(105728)
- 中国(81438)
- 京(69403)
- 科学(63665)
- 财(62272)
- 江(54393)
- 农(53548)
- 所(51630)
- 中心(49327)
- 财经(48798)
- 业大(48028)
- 研究所(46468)
- 范(45726)
- 师范(45332)
- 经(44174)
- 北京(42892)
- 州(42878)
- 技术(42110)
- 农业(41712)
- 经济学(39514)
- 院(38989)
- 基金
- 项目(223822)
- 科学(178395)
- 研究(171798)
- 基金(158835)
- 家(136147)
- 国家(134867)
- 科学基金(118198)
- 社会(107432)
- 社会科(101731)
- 社会科学(101704)
- 省(92332)
- 基金项目(83546)
- 教育(82806)
- 划(75847)
- 自然(74663)
- 编号(73171)
- 自然科(73023)
- 自然科学(73010)
- 自然科学基金(71685)
- 资助(63533)
- 成果(57879)
- 课题(51617)
- 重点(50681)
- 创(50095)
- 发(49630)
- 部(48591)
- 创新(46024)
- 项目编号(44396)
- 业(43679)
- 国家社会(43434)
- 期刊
- 济(153808)
- 经济(153808)
- 研究(97448)
- 中国(74204)
- 管理(55043)
- 财(52164)
- 教育(51954)
- 农(51232)
- 学报(45244)
- 科学(44517)
- 技术(40610)
- 大学(35881)
- 农业(35493)
- 学学(33460)
- 业经(29083)
- 融(28542)
- 金融(28542)
- 经济研究(24073)
- 财经(23839)
- 业(21532)
- 经(20792)
- 职业(20491)
- 问题(19779)
- 技术经济(19106)
- 科技(16740)
- 坛(16591)
- 论坛(16591)
- 现代(16562)
- 财会(16005)
- 商业(15796)
共检索到514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楼平 赵远远 吴湘莲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类专业基于欣禾职教集团搭建的企业学院平台,构建"三阶段螺旋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开发基于"岗位关键能力"的自动化类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课堂教学方式、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推进学生"岗位关键能力"养成,使"双导制""双师型"队伍逐渐形成,教学改革红利全面释放,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洛 古凌岚 汪清明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并实践"三阶段技能递进式"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在高职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间,将教学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1至4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5学期培养学生的企业项目开发能力,第6学期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并开发出学习评价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使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爱武
高职本科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不是简单的"3+1",也不是应用本科的"转型",而是"全职业化"过程的本科层次的培养模式,文章就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实施等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情况进行了阐述,以供兄弟院校参考。
关键词:
高职本科 自动化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瑛
以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为例,分析"双层次螺旋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工学交替实践背景,提出体现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和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思路,从重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教材、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工学互融"工作室、构建职业素质体系等5个方面,阐述工学交替实践的做法和成效。
关键词:
工程造价 双层次 螺旋递进 工学交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瑜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内涵建设和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就业教育的新路径。文章构建了基于"培育、体验、孵化"的递进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并从多角度、多方位对高职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做了分析和实践。
关键词:
创新创业 高职院校 培养体系 办学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琨智 姜洪文 陈立波 王桂芝 聂英斌
本文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类二等奖获奖项目"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校企联手、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进行了介绍,该专业依托吉林化工职教集团,与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等企业通过"十双"开展校企联手育人、实现人才培养的三阶递进,形成了共同培养、共同研究、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工作机制,构建了基于"产品检验"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进行了岗课证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改革,组建了"教学名师、行业专家"引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成了校内外优势互补的实训基地,深化了校企合作内涵,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敏华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学生行业就业的流失率,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构建了"分阶段螺旋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人才培养分起步期、成长期、发展期、提升期、成熟期5个阶段,整个培养过程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呈现"螺旋式"递进的特征。为保障该模式的实施,须明确学校和企业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职责,构建适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队伍、课程体系和质量控制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翁连海 逯家富 徐亚杰
"职前—职后全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突出职后订单教育而构建的职前—职后全学程、校企深度融合、工学"双交替"育人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依托职教集团及校企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适时修正人才培养目标,实时更新人才培养内容,职前—职后人才培养评价并重,为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构建了系统、广阔、完备的终身学习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峥 时珍 邓国平 李丽 李川 李煜 韩卫宏 鲁李斌 余文龙 赵伟忠
本文通过探索"工学交替、螺旋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提炼出具有工学多次交替、岗位和能力的双螺旋递进、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双元评价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的联合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企业的好员工、社会的好公民、家庭的好成员,使毕业生成为适应"专业、企业、职业"三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从而实现培养新"三好"人才的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文杰 张小丽 何振杰 李小棱
学徒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培养模式,更是一种培养制度,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实际,以合作共赢为基础,逐步建立了制度保障,实现了教学资源校企共享、教学过程校企共管、"双导师"共同育人的合作模式。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过程,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实施过程注重岗位工作能力训练,"理论—实践—再理论"的培养模式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生产过程 探索历程 实践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长平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一)调查目的2007年11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正式发布,我国迎来了职业教育的春天,我院各专业教学改革正式启动。我院信用管理专业是从会计专业转化而来的,对于我院来说要想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卓君 周茂东
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然后对物流管理专业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对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范围的局限性以及今后人才培养实践的方向。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物流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建中
以"赛"为重点带动"实训",形成了"一赛、二训、三促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建立技能竞赛平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和实践教学改革平台,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管。在下一步的工作实践中,要注重竞赛项目与教学内容的衔接,发挥竞赛的引领作用;深化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实现教、学、做一体话;建立竞赛的制度约束机制;加强以赛带训的理论研究,使其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国荣
在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热情高涨和极度火热背景下,针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双师型"教师、生源质量普遍偏低、教师教学手段落后效率不高等问题,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探索构建"1+2+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着重突出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环节,把实践教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实施策略,较好提升了学生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照香 刘哲
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是在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分阶段、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