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7)
- 2023(11168)
- 2022(8993)
- 2021(8150)
- 2020(6790)
- 2019(14942)
- 2018(14409)
- 2017(27595)
- 2016(14395)
- 2015(15770)
- 2014(15288)
- 2013(15108)
- 2012(13492)
- 2011(11916)
- 2010(12303)
- 2009(11978)
- 2008(11293)
- 2007(10305)
- 2006(9211)
- 2005(8631)
- 学科
- 业(75519)
- 企(71487)
- 企业(71487)
- 济(64915)
- 经济(64847)
- 管理(57134)
- 业经(28056)
- 融(25494)
- 金融(25492)
- 方法(25431)
- 财(23742)
- 银(22821)
- 银行(22817)
- 行(22253)
- 农(22111)
- 中国(21424)
- 务(19380)
- 财务(19364)
- 财务管理(19344)
- 企业财务(18339)
- 数学(17876)
- 数学方法(17650)
- 制(17241)
- 农业(17030)
- 技术(15926)
- 地方(15138)
- 理论(14289)
- 策(13838)
- 体(12953)
- 划(12800)
- 机构
- 学院(203930)
- 大学(195459)
- 济(87915)
- 经济(86204)
- 管理(82653)
- 理学(70406)
- 理学院(69699)
- 管理学(68798)
- 管理学院(68434)
- 研究(61313)
- 中国(56007)
- 财(42976)
- 京(39978)
- 科学(34304)
- 财经(33759)
- 江(32153)
- 农(31253)
- 中心(30793)
- 经(30528)
- 所(29298)
- 经济学(26530)
- 州(26141)
- 研究所(26096)
- 业大(25991)
- 商学(25078)
- 商学院(24855)
- 财经大学(24767)
- 北京(24623)
- 农业(24343)
- 经济学院(24115)
- 基金
- 项目(130743)
- 科学(106002)
- 研究(99758)
- 基金(95894)
- 家(81284)
- 国家(80488)
- 科学基金(72465)
- 社会(65596)
- 社会科(62500)
- 社会科学(62485)
- 省(53688)
- 基金项目(51348)
- 自然(45297)
- 教育(45008)
- 自然科(44356)
- 自然科学(44348)
- 自然科学基金(43598)
- 划(42876)
- 编号(40287)
- 资助(37517)
- 业(32188)
- 创(31795)
- 成果(30951)
- 重点(29211)
- 发(29189)
- 创新(28734)
- 部(28107)
- 课题(27784)
- 国家社会(27426)
- 制(27000)
- 期刊
- 济(102446)
- 经济(102446)
- 研究(61005)
- 中国(41717)
- 财(37381)
- 管理(36888)
- 融(33485)
- 金融(33485)
- 农(30236)
- 科学(24417)
- 学报(22426)
- 技术(20410)
- 农业(20211)
- 业经(19225)
- 教育(19113)
- 大学(18313)
- 学学(17743)
- 财经(17067)
- 经济研究(15815)
- 经(14857)
- 业(13540)
- 问题(12781)
- 技术经济(12321)
- 财会(12017)
- 现代(11554)
- 商业(10708)
- 贸(10099)
- 世界(10084)
- 会计(9669)
- 经济管理(9453)
共检索到316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温蕴
企业学习涉及到企业、学校、员工之间的多重联系,第三空间可以成为三方跨界融合的桥梁。通过构建企业学习第三空间的路径,克服各主体之间的跨界障碍,融合多方的理念、资源、方法,形成一个动态开放的企业学习环境,改变松散低效的企业学习模式。
关键词:
企业学习 第三空间 跨界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俊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产业融合的步伐正在加快,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互联网技术不断应用到传统产业,可以创造农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消除各产业之间的体制、机制和技术壁垒,激发产业新业态,释放产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习明明 郑对 刘鹏
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跨界融合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跨界融合,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处理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增加创新投入、降低营销成本和提升企业声誉促进企业跨界融合。企业跨界融合存在多维异质性,数字化转型对不同产权性质、城市规模、要素与行业类型的企业跨界融合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平 陈计芳
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边界逐渐趋于模糊,产业的发展状况也越来越体现出融合的特征,这使得从产业融合视角研究旅游企业的跨界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基于产业融合视角,旅游企业跨界发展的模式可以分为服务发展支持模式、信息技术渗透模式、资源泛延重组模式、产业功能附属模式和市场共拓双赢模式。旅游企业跨界发展是一种创新方式,系统的旅游企业跨界发展模式的构建可以为旅游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基本范式。文章在结合华侨城集团的发展实践中得出:旅游企业跨界发展要注意把握跨界发展的适度性、固有模式的创新性和双向融合的主动性。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旅游企业 跨界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少惠 袁阁臣
近年来,公民对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政策关注与导向不断增强,企业参与服务创新与供给的实践也加快发展。公共图书馆跨界融合是应运新生的服务之一,品质属性较高且受公众青睐。为剖析其形成机理,探索政府引导其健康发展、更大范围惠及公民的理论借鉴,运用经典扎根理论深入分析典型实例,发现企业参与其供给存在五方面动力和两方面阻力,引入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企政合作模型,对照动力设计收益指标、展开问卷调查、检验修正发现,并围绕动力收益变现厘清其作用机制,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涂扬举
在信息化、工业化建设的基础上融合遥感技术、智能监测技术等研发出多种人工智能产品,是信息技术、工业技术与管理技术的深度融合。智慧企业不仅仅是企业信息技术的"云"上升级和工业技术的提升,更应关注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同步发展和协调创新,要将技术、管理与人三者紧密联系起来。智慧企业的核心在于对人的智慧的释放,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将人的思想、经验、能力等隐形知识显性化为企业创新发展的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与中小学教学实践能否有效融合直接影响教师专业培养效果。运用基于杂合理论的第三空间理念,通过跨越大学、中小学校和社区的边界,创新教师教育者的角色,构建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职前教师教育第三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从把理论知识视为教学知识的权威来源,转换为把中小学和社区中的实践知识均纳入教师教育体系中,其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享有同等地位,且这些不同来源的知识相互作用创造新的协同效应。这种新的教师教育认知论范式将拓展职前教师学习机会,增强他们有效处理复杂的教学实践的能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韩菲
2000年复旦大学财务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我在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及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审计部任职3年,从事各类上市、非上市、中资、外资和合资企业的年度审计和尽职调查,涉及金融、制造、旅游、服务等行业。2003年8月,我被美国康涅狄格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会计系录取,由实务领域转向会计审计研究与教学的跨界之路。康涅狄格州立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研究性大学,也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所在地。在校期间,我师从当时商学院会计
关键词:
国家会计学院 会计系 内部控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涛
如何强化组织间合作来完成面向客户的价值创造已经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提出了线性关联二元和网络协同三元两种组织间合作模式,但是依然未能有效应对来自组织边界的复杂影响。本文提出组织跨界融合是一种新型的组织间合作模式,合作双方会跨越组织边界建立多层次交互关联,并形成共同体来面向客户进行价值创造,能够满足时代发展和现实情境的需要。组织跨界融合的内在机理是双方围绕跨界融合区域形成介于市场与企业的“中间性组织”,并通过市场交易与科层管理的平衡与协同来提升合作的效率和效益。随后,基于“结构、关系与治理”的研究框架,探讨组织跨界融合中的“业务共享、价值共创和双元共治”运作机制,其中组织间结构是双方延伸组织边界建立融合叠加区域并基于跨界团队来形成跨边界的“双重”联结;组织间关系是双方围绕跨界融合区域开展互惠社会交换并依托特殊的信任区间来削弱边界壁垒;组织间治理是双方建立跨系统界面管理机制化解界面冲突并调和不同组织领域制度逻辑的利益关系。
关键词:
组织间合作 组织边界 跨界融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蓝强 万东 王晓龙
近年来,数字经济作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作用更加凸显。同时以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不断迭代更新,改进企业管理逻辑,促进生产要素数字化重组,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企业多专业跨界融合奠定技术基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优树 熊燕
开展国际石油投资既是我国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需求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也是我国石油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由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的巨大差异,我国石油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遇到了很多制度性障碍,其中文化制度障碍对跨国经营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试从文化视角来分析我国跨国石油企业与目标市场国的文化差异,通过分析找出文化融合的对策,使其在跨国经营中更具竞争力。
关键词:
文化差异 文化融合 石油企业 跨国经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晓红
并购作为资本运营的一种方式,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Merger)与收购(Acquisition)的总称,在实际过程中,兼并和收购往往交织在一起,很难严格区分,国际上通常把这两个词合起来,简称"M&A"。在全球经济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虹 王志强
通过剖析我国知识产权与标准融合研究现状以及二者相互作用机制,提出知识产权与标准融合概念包含战略融合、体系融合、组织融合、工作融合、资源融合等多个方面,并根据作用范围将相关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基于此构建包括融合路径、内部能力、外部影响、绩效及评价等四方面的企业知识产权与标准融合概念模型,作为各类企业知识产权与标准融合模式的基础。最后,主要从政府参与角度,对推进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与标准融合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洋洋 刘三女牙 陈增照 方静 何秀玲
学习空间的融合发展及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协作学习的发展,探究学习空间融合视域下的协作学习模型对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围绕“融合空间下协作学习活动如何设计与开展”展开论述,在剖析协作学习要素和学习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协作学习设计的“五个转变”原则,构建了一种面向K-12的学习空间融合视域下的协作学习模型,主要包括协作学习活动系统构造、学习空间融合和学习情境创设三个环节。在模型指导下,在某小学两个学期内开展了32次教学实践,涉及3个学科、6种课型、5个年级和400多名师生,并针对不同学科和课型探索协作学习活动的实施路径,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为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协作学习设计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