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7)
2023(9797)
2022(8122)
2021(7273)
2020(6373)
2019(14005)
2018(13868)
2017(27371)
2016(14941)
2015(16535)
2014(16490)
2013(16552)
2012(15013)
2011(13011)
2010(13192)
2009(13041)
2008(13619)
2007(12394)
2006(11085)
2005(10518)
作者
(40540)
(33942)
(33806)
(32224)
(21776)
(15918)
(15241)
(12821)
(12628)
(12425)
(11799)
(11352)
(11244)
(10862)
(10747)
(10167)
(10021)
(9882)
(9764)
(9678)
(8635)
(8320)
(8283)
(7837)
(7661)
(7651)
(7637)
(7493)
(6628)
(6587)
学科
(82899)
(79184)
企业(79184)
管理(70016)
(64502)
经济(64386)
(34302)
方法(27412)
业经(26858)
(25630)
财务(25614)
财务管理(25574)
企业财务(24347)
(22027)
(21994)
税收(20557)
(20382)
数学(19564)
数学方法(19471)
(19009)
农业(15781)
技术(15773)
(14678)
(14238)
(13735)
(13301)
中国(13235)
体制(13133)
理论(12750)
企业经济(12228)
机构
学院(217418)
大学(210741)
(95596)
经济(93878)
管理(89026)
理学(75490)
理学院(74897)
管理学(74188)
管理学院(73794)
研究(62877)
(57684)
中国(55333)
财经(42811)
(42616)
(38560)
(35233)
科学(33027)
(31814)
财经大学(31287)
(30767)
中心(29342)
经济学(29124)
(27043)
商学(26911)
业大(26827)
商学院(26671)
北京(26636)
经济学院(26360)
研究所(26164)
农业(24555)
基金
项目(129481)
科学(104182)
研究(98909)
基金(96548)
(80803)
国家(80047)
科学基金(71900)
社会(65735)
社会科(62496)
社会科学(62480)
基金项目(50781)
(50702)
自然(44682)
教育(43993)
自然科(43682)
自然科学(43673)
自然科学基金(43008)
(40317)
编号(39743)
资助(39494)
成果(32482)
(32199)
(32121)
(30575)
(29437)
重点(28129)
(27948)
创新(27664)
国家社会(27455)
课题(26492)
期刊
(113949)
经济(113949)
研究(71066)
(53405)
中国(41820)
管理(39007)
(31174)
(25288)
金融(25288)
学报(24784)
科学(24617)
财经(22056)
农业(20917)
大学(20511)
学学(19894)
技术(19771)
业经(19695)
(18830)
(18822)
经济研究(17733)
财会(17138)
(15980)
会计(15102)
问题(14310)
税务(14213)
教育(14033)
(13000)
技术经济(12849)
(11689)
现代(11439)
共检索到343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骆国城  
企业存货损失可以理解为存货权益主体丧失的存货初始成本,包括存货实体性损失、存货跌价损失,以及存货流转中形成的企业损失。本文剖析了各类存货损失影响企业流转税以及所得税的确认计量规制问题,企业存货捐赠给股东以及用于职工个人福利的存货流转业务,宜确认为企业损失;存货实体性损失确认为非常损失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最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孟凡芳  
一、税法相关规定(一)《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对照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区分和判断正常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敏  王健  刘翠侠  
存货损失是企业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构成部分,本文选取2008年汶川地震中受影响的10家川渝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08年5月12日为分界点,对地震企业存货损失进行评估。震前采用销售百分比法确定模型变量,运用面板数据确定存货预测模型,发现存货与销售收入等因素存在双向固定效应;震后用该模型进行预测,运用有无对比法,将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对比,两者的差额即为存货损失值。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存货损失为77.22亿元,存货损失率为62.47%,该损失率可用于企业地震灾害存货损失的快速评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胡小晶  
税法上资产减值准备所适用的政策不同,造成不同行业对于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与实际发生的呆账损失在会计与税务处理方面存在差异;并且对金融企业的计算公式解读与政策表述之间表象上存在理解上的不同。本文认为:对于一般企业而言,纳税调整额与资产减值准备当期变动额相同;对于金融企业的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而言,发生的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向税务专项申报后,不需进行纳税调整处理;对于金融企业的一般风险贷款而言,当年计提的呆账准备和税法允许扣除的呆账准备差额根据文件的公式直接先作纳税调整增加,金融企业当年发生的呆账损失,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胡小晶  
税法上资产减值准备所适用的政策不同,造成不同行业对于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与实际发生的呆账损失在会计与税务处理方面存在差异;并且对金融企业的计算公式解读与政策表述之间表象上存在理解上的不同。本文认为:对于一般企业而言,纳税调整额与资产减值准备当期变动额相同;对于金融企业的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而言,发生的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向税务专项申报后,不需进行纳税调整处理;对于金融企业的一般风险贷款而言,当年计提的呆账准备和税法允许扣除的呆账准备差额根据文件的公式直接先作纳税调整增加,金融企业当年发生的呆账损失,专项申报后,直接按全额调整减少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表象看是损失在当期扣除与政策不符,实质是损失已在以前年度计提的准备金中扣除,当期调整的是损失占用以前年度税法允许扣除准备金在当期补提的部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巍  
本文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25号公告和财税[2009]57号文件,重点探讨不同原因形成的固定资产损失在税务处理时的具体办法和要求,并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吴明泉  
三、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金额的确定(一)资产损失处置收入、可收回金额等事项的确定税法规定,企业在计算和申报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时,应先扣除资产残值、可收回金额、责任人和保险赔款。其中,当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物资产等发生报废、毁损、废弃情形时,应扣除其残值等收入;当企业的股权投资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时,应扣除其可收回金额;当企业的债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刘远  
在资产损失的处理方面,会计与税务处理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拟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一、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基本规定及其与会计处理之间的原则性差异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允斌  
二、权责发生制原则在资产损失处理方面的具体运用(一)关于资产损失在所属年度进行处理的基本规定权责发生制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也是《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原则,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吴岚  张青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丽花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合并的方式有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本文阐述了三种方式下的企业税务处理原则,并与会计处理进行了比较。一、税务处理原则(一)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下的税务处理原则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晓红  
案情介绍 2000年3月16日,深圳某税务分局在报纸上发现深圳某公司的破产公告,公告宣布深圳某公司破产,要求债权人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向清算组申报债权。税务分局对该公司的纳税情况进行了核查,核查发现1999年8月20日,该公司曾向税务局申报营业税10589.25元,但至今未缴纳。2000年4月1日,税务分局向清算组申报10589.25元的税款,并要求对深圳某公司的所有账务进行检查,以确认该公司是否存在偷税行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丽花  
根据《关于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9号)(以下简称"119号文"),企业分立包括存续分立和新设分立。本文阐述了企业分立的税务处理原则,并与会计处理进行了比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伟毅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将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其结果有可能小于零,这小于零的数额即税法所称亏损。本文将主要围绕税法意义上的亏损,对企业亏损弥补的税务处理与纳税申报进行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洁  
从财务的角度来说,企业的亏损是指企业的收入小于当年的财务支出;从税务方面的角度来说,按照相关税法的规定,对于企业在一个年度内的总收入,在扣除所得税法规定范围内应扣除的收入和免征所得税收入以及各项应扣除的收入后,如果其差额为负数,则负数部分就是企业的亏损额。由于两者对于企业的亏损所包含的范围不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应的处理办法也各不相同。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文章除介绍通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外,还根据新的具体情况的出现,如企业境内外的亏损弥补、不同年度亏损弥补、企业重组弥补、企业分立亏损弥补等介绍了针对性的税务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