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1)
2023(1819)
2022(1540)
2021(1399)
2020(1265)
2019(2737)
2018(2773)
2017(5569)
2016(3097)
2015(3450)
2014(3604)
2013(3599)
2012(3324)
2011(2828)
2010(3030)
2009(3023)
2008(3097)
2007(2990)
2006(2500)
2005(2379)
作者
(8307)
(7135)
(7078)
(6656)
(4592)
(3299)
(3270)
(2709)
(2693)
(2623)
(2375)
(2330)
(2313)
(2268)
(2239)
(2212)
(2154)
(2071)
(2000)
(1961)
(1758)
(1741)
(1698)
(1689)
(1658)
(1615)
(1600)
(1577)
(1446)
(1352)
学科
(19277)
(17327)
企业(17327)
管理(14692)
(14289)
经济(14264)
(6257)
方法(6200)
(5966)
业经(5773)
(4857)
财务(4857)
财务管理(4854)
数学(4783)
数学方法(4773)
企业财务(4564)
农业(4422)
技术(3717)
(3712)
(3580)
(2990)
(2811)
中国(2775)
经营(2699)
(2556)
(2494)
(2459)
贸易(2459)
体制(2440)
税收(2413)
机构
学院(48088)
大学(45816)
(22552)
经济(22206)
管理(20818)
理学(17893)
理学院(17761)
管理学(17660)
管理学院(17561)
研究(13441)
(11019)
中国(11003)
(9138)
财经(8591)
(7668)
(7647)
(7527)
科学(6971)
经济学(6826)
业大(6447)
(6350)
中心(6336)
经济学院(6209)
财经大学(6176)
经济管理(6143)
农业(6081)
商学(5901)
商学院(5865)
(5728)
北京(5593)
基金
项目(29087)
科学(23478)
研究(23093)
基金(21349)
(17396)
国家(17234)
科学基金(15560)
社会(15076)
社会科(14296)
社会科学(14292)
(11728)
基金项目(11270)
教育(10184)
编号(9566)
自然(9356)
(9143)
自然科(9130)
自然科学(9126)
自然科学基金(8992)
资助(8836)
(8258)
成果(7812)
(7435)
(7097)
(6889)
(6505)
(6445)
创新(6363)
课题(6351)
重点(6269)
期刊
(25848)
经济(25848)
研究(13997)
(9443)
管理(7853)
(7570)
中国(7262)
业经(5300)
农业(5174)
科学(5172)
(4486)
金融(4486)
技术(4478)
学报(4452)
财经(4273)
经济研究(4029)
大学(3839)
学学(3713)
(3660)
问题(3463)
技术经济(3131)
商业(2954)
财会(2946)
现代(2805)
(2793)
教育(2725)
(2635)
世界(2512)
会计(2447)
经济问题(2310)
共检索到69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维达  
企业委托代理制是分工范围和市场规模扩大而促成的,是“两权”分离的结果。不同企业的委托代理制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基本论点是,有效的企业代理制是有效的制衡机制与企业综合效率的融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顾文静  
温州民营企业在向现代企业迈进的过程中,委托代理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大部分企业仍固守家族管理模式,难以打破封闭性,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受到置疑。本文在对温州民营企业的委托代理现状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阻碍“委托—代理”制有效实施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家族制企业推行“委托—代理”制的若干建议,指出“委托—代理”制将是完善家族企业并使之永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维迎  吴有昌   马捷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及其监督和激励机制。我们首先将公有经济描述为初始委托人(共同所有者)与最终代理人(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的双重等级结构,然后分析“正宗”公有经济中公有化程度(初始委托人的数量)和公有经济规模(公有企业的数量)对初始委托人的监督积极性和最终代理人的工作努力水平的效应。我们的分析得到的一个基本命题是,初始委托人的监督积极性和最终代理人的工作努力水平随公有化程度的提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云中  
企业财务合并的价值分析与政策含义●刘云中企业合并是盘活存量资产、产权流动和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形式,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有人从竞争优势转移和经营者私利等方面分析了企业合并的动机和行为(梁国勇,1997),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可将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树林  王晓明  宋良  
在证券市场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上市公司经营形势整体逐年下降,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畸形股权结构仍没解决,内部主导型董事会占主体及大股东的内部控制导致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外部接管市场虽有初步发展,还存在制度方面的限制。针对上市公司诸多的治理缺陷,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当务之急是减持国有股,积极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外部市场约束机制,通过政策引导使并购主体多元化,并购行为市场化,最终实现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提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振球  
经济规制中,确定垄断性企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世界性难题,这个问题解决的程度,关系到规制机构目标的实现程度。全面而深入地分析边际成本定价、拉姆齐-布瓦德定价、资本投资回报率定价、成本加成定价、固定价格定价、价格上限定价、芬辛格-沃格尔桑动态定价、按比例调整的最优线性定价8种定价方式的利弊,揭示蕴涵在这些定价方式中的政策含义,可供我国的规制机构定价决策时借鉴和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建军  
本文研究了分销渠道的纵向控制问题。随着强势零售商的出现,零售商控制渠道取代了生产商控制渠道。本文基于产业链纵向关系理论,利用连续古诺模型的分析方法,对零售商控制和生产商控制的福利效果进行了比较。结论是,在零售市场存在有效竞争的前提下,零售商买方势力作为生产商垄断的抗衡者,将增进社会福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唐茂华  黄少安  
农业比较收益是涉农领域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基础性问题。本文通过对农产品成本收益核算体系的深入研究,发现基于两种成本核算框架的农业比较收益都不低。因而,简单地认为农业比较收益很低是有失偏颇的。但高农业比较收益与低农民收入存在二元悖论,其根本原因在于农业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及非充分就业,由此引申的政策含义包括:调整农业补贴政策的具体实施机制;推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蒋宾  
本文将代理人的风险性行为引入到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中,分析了考虑代理人风险性行为时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收益最大化选择。分析结果表明:在委托人无法精确地观测代理人的行为、全面地了解代理人的思想状况时,建立健全风险性行为的评价和约束机制,并对代理人风险性行为的评价和约束进行量化,对于激励代理人、实现委托人自身期望收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京哲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的国有股份制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表现为:全民-政府-控股公司-股份公司的三级代理关系,我国国有股份制企业存在的上述委托———代理关系中既有符合西方经济学重委托代理理论的一面,也有特殊性的一面,需要从具体实际情况出发,抓住问题的关键,研究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杰  
笔者利用博弈论中的支付矩阵模型,分别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的三种模式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三种模式各有其弊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要完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可对企业家采取职位消费激励、收入报酬激励及建立声誉制度等具体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季仲毅  张瑞祥  
委托代理和层级组织是由于企业规模扩大和管理需要而产生的。企业的层级结构实质是一系列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结构在工业经济时代发挥了作用并取得成功。但层级结构中也存在着固有的委托代理问题,以及由此引起 的一些其他的弊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为了完善企业层级结构,应当合理设计激励机制,改造企业组织结构,使其扁平化、网络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晖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委托──代理分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何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与难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对于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目前国内学者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由于国有产权的模糊,国有财产无人负责,所有权"虚置"和"缺位"所致。所以,改革的出路在于明晰国有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岩  
在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中,委托——代理关系是普遍存在的。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一种契约机制,能有效地解决由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所引起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灾。通过对实际操作中利润预算目标确定方法的优点、局限性和预算管理中的战略问题的分析,提出让代理人对利润预算目标的确定具有更大的发言权,促使代理人自动提出一个自己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最高利润预算目标,指出西方企业采用滚动式的预算编制方法是解决预算管理中战略问题的最佳方法,对我国企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黎昌贵  钟燕  
本文从实物期权的角度根据企业所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把现金所隐含的期权分为所有者期权和管理者期权,通过考虑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的博弈行为,分析了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对企业现金价值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受机会主义的影响,管理者期权与所有者期权并不能重合,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所有者必须把自身收益的一部分让渡给管理者以激励其尽可能选择最佳的投资项目和投资时机,从而确保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所持现金的价值必然要小于未分离企业的现金价值,从而出现价值漏损,且漏损程度与公司治理效率负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