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66)
- 2023(8664)
- 2022(7336)
- 2021(6600)
- 2020(5933)
- 2019(13789)
- 2018(13502)
- 2017(26297)
- 2016(14419)
- 2015(16185)
- 2014(16372)
- 2013(16437)
- 2012(15113)
- 2011(13367)
- 2010(13600)
- 2009(12984)
- 2008(13633)
- 2007(12570)
- 2006(10753)
- 2005(9827)
- 学科
- 企(73116)
- 企业(73116)
- 业(71448)
- 济(67078)
- 经济(66992)
- 管理(61468)
- 方法(35665)
- 数学(27549)
- 数学方法(27334)
- 财(26473)
- 业经(22075)
- 务(21100)
- 财务(21083)
- 财务管理(21053)
- 企业财务(20017)
- 技术(14938)
- 和(14192)
- 制(13608)
- 农(13509)
- 中国(13353)
- 理论(12585)
- 划(12393)
- 企业经济(12187)
- 贸(12040)
- 贸易(12036)
- 易(11743)
- 策(11577)
- 经营(10919)
- 技术管理(10422)
- 学(10256)
- 机构
- 学院(216468)
- 大学(214977)
- 济(92916)
- 经济(91161)
- 管理(90804)
- 理学(77663)
- 理学院(76942)
- 管理学(75920)
- 管理学院(75500)
- 研究(64314)
- 中国(52212)
- 财(45467)
- 京(44301)
- 科学(38031)
- 财经(36320)
- 江(33673)
- 经(32733)
- 所(32562)
- 农(32352)
- 中心(30997)
- 业大(30377)
- 研究所(29210)
- 经济学(28700)
- 北京(27592)
- 财经大学(26744)
- 经济学院(26253)
- 州(26194)
- 商学(25884)
- 商学院(25675)
- 农业(25642)
- 基金
- 项目(137624)
- 科学(109448)
- 基金(101666)
- 研究(100513)
- 家(87375)
- 国家(86552)
- 科学基金(75793)
- 社会(64790)
- 社会科(61558)
- 社会科学(61535)
- 基金项目(53898)
- 省(53860)
- 自然(49297)
- 自然科(48172)
- 自然科学(48156)
- 自然科学基金(47354)
- 教育(45709)
- 划(44541)
- 资助(41642)
- 编号(41201)
- 成果(32662)
- 部(30980)
- 重点(30463)
- 创(30437)
- 业(28874)
- 发(28364)
- 创新(28323)
- 教育部(26987)
- 科研(26974)
- 国家社会(26865)
- 期刊
- 济(101235)
- 经济(101235)
- 研究(58534)
- 财(41854)
- 管理(36642)
- 中国(36526)
- 学报(30315)
- 科学(28954)
- 农(26944)
- 大学(22947)
- 学学(21786)
- 技术(20506)
- 融(19305)
- 金融(19305)
- 财经(19035)
- 农业(17533)
- 业经(16649)
- 经(16378)
- 经济研究(15830)
- 教育(15233)
- 财会(14185)
- 技术经济(13977)
- 问题(13314)
- 业(11844)
- 统计(11443)
- 会计(11239)
- 贸(11220)
- 商业(10907)
- 策(10775)
- 理论(10759)
共检索到316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邹照菊
大数据日益成为国家和企业的战略资源,发挥着实质上的资产作用。然而,会计未能有效揭示大数据资源的价值。文章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关于资产定义及确认条件为依据,以企业数据类型、构成及来源为基础,考察了企业大数据的资产属性问题。分析表明,企业大数据具备"由过去交易或事项产生""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等资产特征,因而符合资产定义;随着大数据分析运用技术的日益演进,大数据预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将大为提高;无形资产评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使大数据成本或价值得以可靠计量成为
关键词:
企业大数据 资产属性 资产定义 资产确认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邹照菊
大数据日益成为国家和企业的战略资源,发挥着实质上的资产作用。然而,会计未能有效揭示大数据资源的价值。文章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关于资产定义及确认条件为依据,以企业数据类型、构成及来源为基础,考察了企业大数据的资产属性问题。分析表明,企业大数据具备"由过去交易或事项产生""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等资产特征,因而符合资产定义;随着大数据分析运用技术的日益演进,大数据预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将大为提高;无形资产评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使大数据成本或价值得以可靠计量成为可能,表明企业大数据满足资产确认条件。故认为企业大数据具备资产属性,应将其作为一项资产进行财务列报。
关键词:
企业大数据 资产属性 资产定义 资产确认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知辉
现有"大数据观"是在先入为主的情况下形成的,存在一些偏差或错误,有必要加以辨析、纠偏。从大数据概念角度分析,不能将数据规模的大小作为衡量大数据的标准,不必强调大数据与小数据之间的区分与对立,而应该推动不同数据的多元融合。从大数据功能角度分析,"让大数据发声""大数据革命""数据为王"等表述,夸大了大数据的作用,关于大数据功能的定位也不准确;其实,大数据同样存在缺陷和不足,它的功能是有限的,甚至还可能会带来危害。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张宁 宫晓东
本文通过对企业档案与数据、企业档案与数据资产等方面的关联分析,结合企业档案现象所固有的属性,归纳总结出企业档案数据资产的概念,并认为该理论概念的形成,是改进和提升我国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视角和思想先导。
关键词:
企业档案 数据资产 企业档案数据资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原 刘洋 李宝瑜
本文从数据资产的概念和特征、数据资产的生产性、数据资产的核算范围、数据资产的估价、数据资产核算的平衡原则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等6个方面对数据资产的理论问题进行讨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数据资产应纳入生产要素并同时纳入生产资产核算,数据资产应以生产成本为基础估价,数据资产核算不应该折旧而要考虑重估价,数据资产核算应保持生产、分配和使用的平衡,应把企业、公共部门和住户的数据资产都统一纳入国家数据资产核算范围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开展试点,加快统计核算制度研制的建议。
关键词:
数据资产核算 数字经济 数据资产估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文军 王少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昕旸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价值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无形资产。这些价值可能来源于企业所占有的专利权、著作权、土地所有权等可以被会计确认的无形资产,也可能来自于管理、品牌、特有渠道、特殊人才等会计无法确认的无形资产。以腾讯为例,目前其每股股价已超过150港元,总市值已超过1.4万亿港元,但这家公司显然没有与其市值相当的机械设备、土地房屋、存货或者著作权与专利权,投资者认同这家公司并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建平 章贵军 刘晓葳
本文在剖析了国内外大数据研究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时代"的定义,并从统计学的角度界定了"大数据"概念。同时,根据大数据的特点,本文重新审视了在大数据时代统计研究工作过程及统计思维所面临的挑战,明确了统计工作和统计研究转变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 统计学 数据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乔冰琴 段全虎 高翠莲
大数据时代,数据来源多样化、数据体量巨大化和数据格式复杂化对企业经营分析和预决策提出了挑战,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企业经营数据分析和挖掘已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但是,直接让企业管理人员掌握大数据技术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使用大数据BI工具才是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文章重点分析了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的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分析与挖掘、数据可视化四个环节的任务和相关技术,并基于数猎云大数据BI工具,以贷款风险预测为例,阐述了应用大数据BI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的过程,以此为企业管理人员应用大数据BI工具从事数据分析和挖掘工作提供思路和建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广建 化柏林
近年来,包括大数据分析在内的大数据理念和方法引起了图书情报界的密切关注,成为情报学的热点话题之一。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大数据分析与情报分析有着天然的联系,两者既有共性,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共性表现在看重对数据的定量分析,关注多源数据融合和强调相关性分析三个方面。同时,两者在数据对象、数据规模、分析任务与分析时机等方面又各具特色。本文认为,应该充分认识这些共性与差异,把情报分析的特色与优势发挥好,以迎接大数据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
情报学 大数据 大数据分析 情报分析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华 要修富
国有企业开展大数据审计的优势主要有:结合大数据技术全样本数据取证分析更加全面客观、相关性审计线索寻找更加动态便捷、预测性风险防范与监督更加到位。国有企业大数据审计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大数据信息化平台有待完善、审计项目组织与管理有待优化、大数据审计成本有待降低、审计整改检查方式较为单一。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做好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建设、优化实施审计项目组织与管理、控制大数据审计成本和创新大数据审计整改检查方式等。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大数据审计 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柏淑嫄 潘子成 曹伟 耿修林
企业大数据应用和企业ESG的深度融合是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举措。本文采用2014-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报和企业大数据应用相关技术专利数据,构建企业大数据应用指标,探究了企业大数据应用对ESG评价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大数据应用能显著提高ESG评价,并通过绿色创新、慈善捐赠、内部控制显著影响ESG综合评价及其三个子维度。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此外,拓展性研究表明,位于传统文化熏陶浓厚、环境政策严格、金融发展水平更高地区的企业,大数据应用对ESG评价的促进效果更明显。为此,应呼吁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支持企业制定和实施ESG个性化战略,进而实现数字经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协同推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翕然
企业社会责任是近几年来全球最热的经济话题之一,但是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舶来品还存在许多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不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文章基于ISO26000框架,在给出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基础上,就社会责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辨析。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为其决策与运营活动给自然生态环境和利益相关方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应履行的基本义务。对现代企业来说,社会责任不仅仅只是一种自律性的"软"约束,更是一种他律性的"硬"约束;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更是企业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绝不是增加
关键词:
企业组织 现代企业 社会责任 经济效益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志勉
改革前,传统的投资管理体制与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相适应,企业盈利全部上交国家,所需投入资金再由国家以拨款的方式无偿拨入,投资的决策权也由各级政府和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控制。因此,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及企业的主管部门承担着投资职能,是投资活动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