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86)
2023(10230)
2022(8322)
2021(7391)
2020(6328)
2019(14104)
2018(13779)
2017(26370)
2016(14231)
2015(15898)
2014(15594)
2013(15453)
2012(14142)
2011(12698)
2010(13017)
2009(12417)
2008(12934)
2007(11646)
2006(10492)
2005(9793)
作者
(42149)
(35061)
(34882)
(32738)
(22594)
(16528)
(15790)
(13443)
(13227)
(12663)
(12000)
(11926)
(11548)
(11212)
(11006)
(10551)
(10411)
(10231)
(10186)
(9898)
(8725)
(8659)
(8637)
(8213)
(8047)
(7854)
(7760)
(7751)
(7026)
(6951)
学科
(77676)
(73775)
企业(73775)
(68169)
经济(68074)
管理(61034)
业经(28109)
方法(27051)
(23156)
(22744)
(18508)
财务(18480)
财务管理(18468)
数学(18350)
数学方法(18147)
企业财务(17495)
农业(16908)
技术(16709)
中国(14940)
(14754)
(14499)
理论(14098)
(13968)
(13816)
企业经济(12770)
经营(12313)
地方(11962)
(11955)
(11861)
贸易(11853)
机构
学院(216407)
大学(210888)
(92915)
经济(91298)
管理(90172)
理学(77542)
理学院(76802)
管理学(75781)
管理学院(75381)
研究(69561)
中国(55287)
(44231)
(43024)
科学(40810)
(37459)
(35219)
财经(34013)
(33879)
研究所(31619)
中心(30857)
(30845)
业大(30396)
农业(29410)
北京(27356)
经济学(26906)
(26275)
商学(25934)
商学院(25695)
(25206)
师范(24948)
基金
项目(138771)
科学(112448)
基金(102960)
研究(102579)
(88725)
国家(87905)
科学基金(77983)
社会(67460)
社会科(63969)
社会科学(63952)
(55728)
基金项目(54742)
自然(50333)
自然科(49285)
自然科学(49274)
自然科学基金(48494)
教育(45849)
(45310)
资助(40816)
编号(40153)
(34565)
(33058)
成果(31973)
重点(31026)
(30639)
(30568)
创新(29967)
国家社会(27926)
(27853)
课题(27611)
期刊
(110252)
经济(110252)
研究(62334)
中国(41893)
管理(40643)
(36353)
(36002)
科学(30253)
学报(28939)
农业(24900)
大学(22745)
学学(21748)
技术(20887)
业经(20466)
(18554)
金融(18554)
教育(17996)
财经(17049)
经济研究(16602)
(15728)
(14892)
问题(13996)
技术经济(13565)
现代(11986)
世界(11911)
(11791)
商业(11327)
财会(11326)
国际(10787)
科技(10412)
共检索到327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董华  张明明  
企业的多重性质决定了企业多重边界的存在。除了主流企业理论所关注的"规模边界",企业还有"组织边界"、"法律边界"、"能力边界"和"知识边界",多重边界间彼此约束,相互影响。企业多重边界的分析框架,可以较好地解释新型经济组织形式的特征和出现的原因。新型经济组织形式能够实现企业多重边界的协同演化,因而有助于企业在日益多变的环境下建立竞争优势,实现新型的成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华明  林峰  
从服务顾客视角创新竞争优势基本形式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借鉴波特的竞争优势基本形式概念,提出了产品低成本、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基本形式"二维理念"。然而"二维理念"对企业责任竞争力不能作出较好的解释,在分析原因后,我们添加了竞争优势基本形式的产品"利他性内涵"这一新维度,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基本形式的"三维理念",并用该"三维理念"来解释企业责任竞争力的形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月华  武杰  
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势科学理论为研究这一复杂问题开辟了一条科学化的路径。从势科学理论来看,企业竞争优势=生产要素之间的差别×联系,因此,企业要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就要实施对称化管理,促进生产要素的差异化,企业的生产要素越对称,要素之间的联系就越紧,竞争优势也就越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薄秋实  喻登科  姜睿清  
在明确界定企业性格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探索性理论架构,试图阐明由组织成员个体人格到组织层面企业性格的表现形式和演化机制,并基于6项核心特征分析,指出企业性格对组织竞争优势形成的3条作用路径,提炼出竞争优势形成的性格基础观,为未来研究提出整合性分析框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伟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面对当前数字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对于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提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综合模型,包括根据数字化转型的不同阶段制定并实施相应合理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建立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文化以克服组织惰性、加强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中台以及数字安全建设、变革组织结构,打破内部部门边界,对外共建合作平台以实现价值共创;并基于数字网络理论提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应该着眼于积极塑造数字化网络,甚至是数字化企业生态系统,通过吸引异质企业,共同创造价值并通过技术边界资源创造有利环境,以建立并维持竞争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伟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面对当前数字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对于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提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综合模型,包括根据数字化转型的不同阶段制定并实施相应合理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建立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文化以克服组织惰性、加强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中台以及数字安全建设、变革组织结构,打破内部部门边界,对外共建合作平台以实现价值共创;并基于数字网络理论提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应该着眼于积极塑造数字化网络,甚至是数字化企业生态系统,通过吸引异质企业,共同创造价值并通过技术边界资源创造有利环境,以建立并维持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牛仁亮  李树人  谢承泮  
本文对企业综合竞争优势概念的形成、构建机制及在企业竞争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重点就企业战略转型对企业综合竞争优势形成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不锈钢企业如何提升综合竞争优势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胜  路风  
本文建立了一个联系企业竞争范围与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发现逻辑时间、组织整合、组织技能三个表现,不仅难以直接定量化,而且不能通过市场交易获得。论文从企业能力角度,分析并比较了支撑这些表现的能力基础,战略资产存量、核心能力、动态能力,发现:(1)企业持久竞争优势内生于企业积累性知识与技能;(2)具有范围经济效应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在一个逻辑时间内的竞争优势源泉,而核心能力的范围效应决定单一逻辑时间的长短;(3)动态能力是建立企业连续逻辑时间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创建必须综合考虑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安彬  何海燕  
基于协同视角,借鉴波特的钻石结构模型,对企业集群化成长的竞争优势要素进行辨析和分类,研究相关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协同机制。研究表明:企业集群在生产要素、同业竞争、社会资本、产业分工四类内源性要素与需求条件、政府干预两类外生要素的协同作用下,形成和提升了企业集群化成长的竞争优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玉娟  
由于中国目前企业规模偏小、集中度低、实力较弱,且中国跨国企业的微观竞争力落后于宏观竞争力,所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凭借的应该是综合国际竞争优势,即整体优势。这种综合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是以企业为核心,在企业国际竞争优势、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宏观国际竞争优势这三种内在力量的作用下,使投资主体发展壮大、国际竞争力增强的过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习农  
企业并购重组是经济全球化的显著特征和跨国公司发展壮大的重要方式。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解释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并应用于企业跨国并购实践,进而指导确立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小虎  陈传明  
本文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对公司战略的定位理论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战略定位应当以战略演进为基础,战略定位的核心是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追求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再造。企业战略定位过程是企业依据环境的变化在基本战略与资源、能力等方面不断调整、不断选择的过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明新  
近年来,学界已经认识到企业政治战略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同时又面临新型政商关系下科学有效地制定政治战略的挑战。文章立足于战略管理理论并结合中国情境,采用"战略动因—战略导向—战略类型—战略结果"的逻辑路径构建企业政治战略。战略动因构成了政治战略的出发点,战略导向反映了政治战略的取向,战略类型体现了政治战略的举措,战略结果反馈了战略的有效性。战略动因是为了创造价值或者维持价值。战略导向既可能影响政治环境,也可能遵从现有的政治环境。四种经典的战略类型分别是防御型战略、反应型战略、预期型战略和前瞻型战略,在中国情境下都有具体的应用变化。战略结果体现为对于竞争优势的不同影响受到多种因素制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明新  
近年来,学界已经认识到企业政治战略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同时又面临新型政商关系下科学有效地制定政治战略的挑战。文章立足于战略管理理论并结合中国情境,采用"战略动因—战略导向—战略类型—战略结果"的逻辑路径构建企业政治战略。战略动因构成了政治战略的出发点,战略导向反映了政治战略的取向,战略类型体现了政治战略的举措,战略结果反馈了战略的有效性。战略动因是为了创造价值或者维持价值。战略导向既可能影响政治环境,也可能遵从现有的政治环境。四种经典的战略类型分别是防御型战略、反应型战略、预期型战略和前瞻型战略,在中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守华  石碧华  
企业竞争逐步从过去注重单个企业发展战略 ,向企业联盟以及企业集群战略演化 ,企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所显现的竞争优势 ,不仅日益备受关注 ,而且集群战略已成为企业、区域发展的重要模式。本文首先简介企业集群概念 ,接着从直接经济要素和非直接经济要素两个方面分析集群的竞争优势。前者包括生产成本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四个方面 ;后者体现在区域创新能力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