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67)
2023(18356)
2022(15049)
2021(13735)
2020(11347)
2019(25545)
2018(25235)
2017(48541)
2016(26607)
2015(29620)
2014(29438)
2013(29083)
2012(26757)
2011(24086)
2010(24391)
2009(23135)
2008(23400)
2007(21296)
2006(19236)
2005(18004)
作者
(77215)
(64614)
(64411)
(60939)
(41408)
(30878)
(28935)
(24913)
(24590)
(23260)
(22302)
(21566)
(20861)
(20743)
(20334)
(19706)
(19192)
(19027)
(18710)
(18617)
(16288)
(16083)
(15911)
(14883)
(14561)
(14540)
(14531)
(14476)
(12902)
(12664)
学科
(120842)
经济(120676)
(105744)
管理(95609)
(94134)
企业(94134)
方法(49405)
(40757)
数学(39801)
数学方法(39576)
业经(36103)
(36006)
中国(33520)
(29075)
财务(29035)
财务管理(28990)
(28953)
企业财务(27729)
地方(26080)
农业(25333)
技术(21376)
(21084)
(20877)
贸易(20860)
(20375)
银行(20327)
(20210)
(19576)
金融(19574)
(19398)
机构
学院(387359)
大学(382927)
(165536)
经济(162402)
管理(151806)
理学(129357)
研究(128055)
理学院(128047)
管理学(126403)
管理学院(125672)
中国(102636)
(82946)
(80807)
科学(74270)
(67984)
(64721)
财经(64433)
(61177)
中心(58728)
(58492)
研究所(57426)
业大(55870)
农业(52969)
北京(50985)
经济学(50580)
(48254)
财经大学(47511)
(46162)
(45920)
经济学院(45678)
基金
项目(245901)
科学(195616)
基金(180515)
研究(179852)
(156621)
国家(155182)
科学基金(134609)
社会(118165)
社会科(112150)
社会科学(112122)
(96821)
基金项目(95301)
自然(85896)
自然科(83948)
自然科学(83927)
自然科学基金(82529)
教育(82232)
(80448)
资助(73179)
编号(71224)
成果(57787)
(55981)
重点(55170)
(54869)
(53741)
课题(49766)
创新(49531)
(49475)
(49369)
国家社会(49183)
期刊
(193700)
经济(193700)
研究(117161)
中国(81550)
(69711)
(64060)
管理(63244)
学报(57984)
科学(54713)
大学(45129)
(44321)
金融(44321)
学学(43004)
农业(42690)
教育(37103)
财经(33698)
业经(33665)
技术(33565)
经济研究(30064)
(28861)
问题(25720)
(24926)
技术经济(20695)
(20235)
商业(18988)
财会(18988)
现代(18695)
世界(18515)
(18329)
国际(17987)
共检索到601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兴龙  李萌  
本文首次从企业经营战略的视角切入,分析多元化经营如何影响研发投入,并对中国企业研发不足状况做出解释。分析发现企业多元化战略通过协同效应、内部资本市场及风险共担效应间接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实证发现,相关多元化与研发投入存在显著正U型关系,相关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陷阱效应";不相关多元化对研发存在不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于非国有企业,不相关多元化经营显著抑制研发;地区市场化改革未能改变多元化对企业研发活动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恰当的多元化战略是导致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斌  姚志远  张嘉熠  
文章以2015—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而研究了行业专长型独立董事对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即存在多元化折价现象;企业聘请行业专长型独立董事能有效弥补管理层异质性缺乏的弊端,充分发挥咨询、监督与资源提供职能,在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负向调节作用,即能抑制多元化折价现象。文章拓展了独立董事职能和价值的研究,丰富了公司治理研究文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兴龙  沈坤荣  李萌  
政府R&D补助是否一定促进企业R&D投入?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区分政府R&D补助方式作为切入点,从理论角度分析事前一次性R&D补助、补贴率方式R&D补助及事后奖励方式R&D补助对企业R&D投入的不同影响;并使用A股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3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发现,只有补贴率方式和事后奖励方式R&D补助显著促进了企业R&D投入,其余补助方式对企业R&D不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对样本按产权特征进行分组后,我们发现对于非国有样本,补贴率方式和事后奖励方式R&D补助都显著促进R&D投入;而对于国有样本,所有类型补助对公司R&D投入皆无显著影响。本文的结论表明,政府应更多使用补贴率方...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辽  黄蕾琼  
从理论上分析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着重探讨创新开放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利用沪深两市高技术上市公司2004-2018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间呈现倒"U"型关系,技术多元化水平上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创新开放程度较高环境中被进一步放大。据估算,企业创新开放度每提高10%,技术多元化程度上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将增加0.011个百分点。此外,企业技术多元化战略经营绩效提升作用具有明显的技术密集属性和行业产权结构属性差异,高技术密集型企业技术多元化水平每提高1%,企业经营绩效水平将实现高达0.052 4%的攀升幅度,且低国有化企业实施技术多元化战略的效果明显优于高国有化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永明  常梦可  张水潮  
研发推动企业创新,广告提升企业品牌声誉,两者都是企业重要的战略决策。本文以2012-2016我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企业为例,构建研发投入、广告支出与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模型,以产品市场竞争为调节变量,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广告支出均显著提高企业竞争力,且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强;研发增加的专业性资本通过广告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表明研发和广告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存在明显的优势互补效应;进一步发现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高的地区,研发和广告的协同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企业投资策略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志彬  陈卓  欧玲  
依据2011-2019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考量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服务化转型在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调节机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绩效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效应,存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最适强度”。服务化转型通过收益竞争优势和成本竞争优势对“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绩效”发挥正“U”形调节效应,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绩效的“长效激励”。对非高技术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东部沿海企业而言,服务化转型调节效应更显著。鉴于此,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化转型协同发展,持续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庆  李烨  
从研发机构企业化改制视角出发,探讨组织属性、公司治理和经营模式对创新主体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与作用路径,并结合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以及TOBIT回归模型做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研发机构企业化改制有以下益处:(1)有利于通过公司制经营丰富市场参与主体、激发产业创新活力;(2)有益于通过股份式管理推动跨界协同发展、提升企业创新动能;(3)有助于通过专业化外包集中发展核心业务、释放创新资源潜力。上述研究结论不仅对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还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供实践参考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世云  周杰  
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公司多元化经营水平对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相关多元化水平恶化了公司内外部信息不对称问题,相关多元化水平对公司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晓华  翟钰  
研发投资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回报周期长的特征,盈利能力是企业研发决策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与现有研究不同,本文创新性地从盈利水平、盈利质量和盈利持续性三个维度,全面分析了盈利能力与企业研发决策的理论关系。实证研究中,将研发投资分为"是否研发"和"投入多少"两个阶段,选择Heckman与2SLS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样本选择性偏误和内生性问题,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为样本,从三个维度检验了盈利能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发现盈利质量与盈利持续性对企业两阶段研发投资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盈利水平对于研发强度的作用并不明显。异质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国有、私营和外资企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盈利能力的提升能够促进私营企业研发投资,却无法有效提高国有和外资企业的研发强度;对于不同要素密集型企业而言,盈利质量和盈利持续性仅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研发投资存在显著的推动作用,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依然任重道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惠玉  王宝珠  陈立梅  
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制药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对经济社会稳定和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保障作用更加凸显。2018年我国大幅调低了药品进口关税税率,这一减税政策能否有效激励我国制药企业研发创新,亟待验证。本文利用2018年药品进口关税下调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其对我国制药企业研发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药品进口关税的下降显著促进了我国制药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且这一效果对非国有企业更加明显。机制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在减税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为药品进口关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鼎  张会丽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多元化与专业化经营战略何者更有利于企业提升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成为众多企业家关注的焦点。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等传统理论观点认为,多元化经营可以分散企业的财务风险。然而事实却表明,金融危机期间一批欧美大企业的破产倒闭大多与企业的多元化扩张有关。笔者运用经修正的AltmAn Z值作为财务风险的测度指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对其财务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化经营并不能有效分散企业财务风险。这意味着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等传统理论观点尚不适用于解释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财务风险后果。进一步地,我们检验结果表明多元化经营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钟一鸣  
提高产能利用率对于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系统考察了出口多元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多元化水平的提升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从传导机制看,供给侧的提高生产效率机制与需求侧的推动出口扩张机制是出口多元化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出口多元化对民营企业和非加工贸易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本文还比较了不同类型出口多元化策略的相对有效性,发现与出口产品多元化相比,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本文的研究对于如何有效制定出口策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价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钟一鸣  
提高产能利用率对于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系统考察了出口多元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多元化水平的提升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从传导机制来看,供给侧的提高生产效率机制与需求侧的推动出口扩张机制是出口多元化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出口多元化对民营企业和非加工贸易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本文还比较了不同类型出口多元化策略的相对有效性,发现与出口产品多元化相比,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本文的研究对于如何有效制定出口策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价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凤霞  杨鸣  
基于近年来制造业金融化现实背景,本文从微观视角出发,构建了企业金融化程度指标,研究金融化对制造业企业实物资本投资与研发投入的影响,并运用2015~2020年1097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金融化对企业实物资本投资与研发投入都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并在金融资产流动性、企业产权与金融化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异质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从微观角度为金融化如何影响实体经济提供了经验证据,为制造业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建议,也为政府制定有关振兴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等经济政策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薛有志  周杰  
产品多元化与国际化战略是公司成长的两种重要模式。本文以2002-2004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路径分析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公司在实施产品多元化与国际化战略的程度上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体现了两种战略的互补效应,并且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这种关系更加显著。此外,利用2002-2004年三年的混合样本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两种战略对公司绩效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对公司绩效的间接影响存在着互补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